蘇州大學,只是獲得了東吳大學部分專業,並非東吳大學繼承人

2021-01-08 走過路過自然飄過

蘇州大學雖然宣傳東吳大學是其前身,實際情況差距很大。東吳大學事實上是一所教會學校。源頭是美國衛理公會於1879年,在蘇州創辦了博習書院。後來,以博習書院為基礎組建的東吳大學,是一所私立大學,而且很快發展成多個院系,但是整體實力並不強,在當時全國範圍內來講也不屬於一線高校,而且他當時比較有名的是法學專業。

建國前,國內共有教會學校16所,但是這16所學校來自兩個教派,其中基督教創辦的高校13所,分別是齊魯大學、福建協和大學、金陵女子大學、之江大學、華中大學、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嶺南大學、金陵大學、聖約翰大學、滬江大學、東吳大學、華西協和大學、燕京大學;天主教創辦的高校3所,分別是震旦大學、輔仁大學、津沽大學。

建國後,教會學校原來並不在整肅的範圍之內,但是隨著韓戰爆發之後,中美關係緊張,教會學校也隨之進入了整肅視線。1951年開始全盤調研之後,1952年教會學校也被列入調整院校,並且全部遭到拆分,而學校名稱和建制全部裁撤。也是這次院系調整,才有了蘇州大學的前身蘇州師範學院,而蘇州師範學院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1、蘇南文化教育學院;2、江南大學的數理系;3、東吳大學的文理專業。

東吳大學在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中,實際收益高校有好幾家,如東吳大學的財經系合併到上海財經學院,也就是現在的上海財經大學;化工系併入新成立的華東化工學院,也就是目前的華東理工大學;理學院則併入了華東師範學院,也就是現在的華東師範大學;法律系併入到華東政法學院,現華東政法大學。而目前的蘇州大學,其實僅僅獲得文理系而已。

相關焦點

  • 蘇州大學-蘇州民國建築(東吳大學)
    東吳大學是現在蘇州大學的前身,東吳大學以清末民初歐式建築而聞名,由美國人創立的、江南地區著名的大學之一。東吳大學舊址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清同治十年,美國基督教監理公會在蘇州設立存養書院,光緒二十七年,建立東吳大學堂,也稱東吳大書院,是美國基督教在中國建立的早期教會大學之一。辛亥革命後改稱東吳大學。1952年10月,東吳大學改組為江蘇師範學院。
  • 東吳大學的研究生教育
    當翻開中國高等教育史和蘇州大學校史,許多人會為東吳大學在人才培養,特別是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開創性貢獻而驚嘆! 名師風採耀葑溪 蘇州大學的前身是1900年創辦於蘇州城東葑溪之西的東吳大學,由於東吳大學是美國衛斯理宗教會之監理會在中國創辦的第一所大學,其開風氣之先的創舉可謂不勝枚舉。
  • 蘇大建築|東吳大學體育館
    江蘇省參加全國運動會選拔賽遊泳比賽在東吳大學舉行,17日,天賜莊畔,車水馬龍,熱鬧非凡,遊泳池四周擠滿觀眾為選手加油,儘管天氣已經比較涼,但在觀眾的熱情加油聲中,各路選手大顯身手,創造了令人滿意的成績。而不久後舉行的遊泳對抗賽賑災義賽,再次體現了東吳體育精神,江西省參加全國運動會的遊泳隊路過蘇州,其教練為東吳大學畢業生呂高輝,因此聯繫與東吳大學遊泳隊進行練習比賽。
  • 今日一校:東吳大學
    1879年起,美國基督教會重要差會之一監理會先後在蘇州創辦博習書院、宮巷書院,在上海創辦中西書院,1900年,監理會決議以宮巷書院為基礎,在蘇州天賜莊博習書院舊址建立一所大學。該年12月制定校董會章程,推林樂知先生(萬國公報創辦人)為董事長、孫樂文先生為校長,中國第一所民辦大學東吳大學正式誕生。
  • 私立東吳大學
    私立東吳大學 時間:2001-04-09 17:18   來源: 私立東吳大學 私立東吳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 私立東吳大學文學院社會學系 私立東吳大學文學院政治學系 私立東吳大學文學院音樂學系 私立東吳大學文學院社會工作學系
  • 東吳大學今安在?海峽兩岸共續百年輝煌
    一百多年前的清朝末年到民國初期,是中國現代高等教育發端期,先後成立了多所當時國內甚至世界知名的大學,比如北洋大學堂、京師大學堂、燕京大學、東吳大學、齊魯大學、金陵大學、嶺南大學、輔仁大學等。美國基督教監理會於1900年在蘇州創辦了東吳大學(Soochow University, SCU),這是中國第一所西制大學,其前身是蘇州的博習書院、宮項書院和上海的中西書院。
  • 東吳大學、蘇州大學上海校友會2017年年會成功舉辦
    冬意初至,陽光明媚,廿二之日,歡慶駕臨,一年一度的東吳大學、蘇州大學上海校友會2017年年會在順風大酒店(北外灘店)隆重舉行。
  • 「朝陽出法官、東吳出律師」,民國的知名大學何故消失?
    東吳大學創立之時雖說學科也比較全面,但是其影響力最大的還是法學,東吳大學法學院校址設在上海,文理學院在蘇州。東吳大學在院系調整之中,文理學院與蘇南文化教育學院、西南大學數理系等單位合併組建為江蘇師範學院,後在1982年更名為蘇州大學。
  • 臺灣東吳大學與哈工大(威海)校區建立合作關係
    臺灣東吳大學與哈工大(威海)校區建立合作關係 2013年04月15日 13:09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那麼多大學校園,只有蘇州大學讓人念念不忘
    蘇州大學蘇州大學的前身是東吳大學,是美國基督教教會學校,因此現在學校裡還保留著西式的建築,一座紅樓和一座鐘樓,當時去蘇州就因為這兩座樓的照片吸引了我去蘇州大學本部。情系東吳因為前身是東吳大學,還可以看到校友贈的「情系東吳」的石碑。
  • 滴 你收到來自「臺灣東吳大學」的邀約
    圖為臺灣東吳大學餐飲服務具結事項:(1) 學員於研修期間,確實遵守東吳大學境外學生入學研修之相關規定,如住宿、考試、生活輔導等;如有不符或違反規定,情節重大經查證屬實者,願意接受終止研修處分,絕無異議。(2) 學員並未同時申請臺灣地區其它大學院校研修學分或活動。
  • 東吳大學法學院:那些被遺忘30年的法律精英
    年法學士; 盧繩祖,東吳大學1934年法學士; 徐開墅,東吳大學1940年法學士; 王毓驊,美國印地安那大學1949年法學博士; 俞偉奕,東吳大學1944年法學士; 郭念祖,東吳大學1946年法學士; 陳忠誠,東吳大學1947年法學士; 周承文,東吳大學1944年法學士; 高文彬,東吳大學1945年法學士; ……這行名單還可以開列很長
  • 前身東吳大學,蘇州大學發展迅速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湖熟天下足,這些民間諺語充分說明了蘇州歷史上的繁華和富足。現在的蘇州更是中國最強地級市,背倚江蘇,對接上海,環抱太湖,經濟發展位於全國前列。以蘇州命名的大學-蘇州大學這些年發展更是讓很多大學羨慕。
  • 東吳東吳,人中鸞鳳 | 傑出校友——謝曉宇
    年畢業與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管理科學系,曾擔任管科班長一職。       在大學階段,我做過很多兼職,大都是做家教,去過蘇州不同的地方發現這座城市的美。專業知識       學校裡學習的教科書中的基礎理論在今後的工作中都很有幫助,這些理論在今後的工作中都會得到實踐。當有了知識儲備後即使是一個職場新人也很快能夠融入到工作中,逐漸形成自己的競爭力。
  • 蘇州大學旗袍畢業照驚豔!
    蘇州大學畢業的研究生以及姑蘇旗袍美人會會長立言稱,這場「民國夢」的重現,對自己而言,是一次挑戰,更是一次青春的圓夢 …「又到畢業季,你想拍套民國風閨蜜畢業照嗎?想到東吳大學老校區裡留下夢回民國的身影嗎?只要你是蘇大應屆畢業生,品貌端莊,就來找我們吧。記住,一切免費哦!」這是本月5日,由荷言旗袍發布的一則微信。到10日,報名人數已經突破了40人。
  • 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延續建築工作室
    學院次入口 秦偉 感謝延續建築工作室對gooood的分享 東吳大學由基督教新教監理會創辦於一九蘇州大學法學院即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二〇〇〇年,畢業於法學院並曾任教於此的王健先生重返母校,其子王嘉廉先生捐資支持法學院建設,並為法學院項目舉辦僅邀請華人建築師的建築設計競賽。現為全國勘察設計大師的馮正功先生帶領團隊以「致意百年校園,融入千年古城」為題榮獲競賽第一。 ▼蘇州大學鳥瞰 秦偉
  • 【訪學心得】再訪福爾摩沙——東吳大學訪學心得
    圖為本次攝於墾丁龍盤草原❤關於東吳大學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筆者更想說:臺灣最美的風景是東吳人。東吳大學一角筆者與後藤晃老師合影留念總之,東吳大學的安排無微不至,課程鮮活有趣,這裡的老師同學,無不將我們看做真正的東吳人。在這裡的大學生活,是臺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閃光點。
  • 蘇州大學原創話劇《丁香·丁香》上演
    9月26日晚,由蘇州大學黨委宣傳部、團委、藝術教育中心創作,蘇州大學東吳劇社、蘇州大學東吳藝術團排演的原創話劇《丁香·丁香》在獨墅湖影劇院上演。1925年,懷特把丁香送到東吳大學求學。在東吳大學期間,丁香與從上海聖約翰大學轉學來的樂於泓相識。1927年4月,丁香得知警察要到學校抓捕共產黨,立即傳出了消息,使得東吳大學內的共產黨員和進步師生從學校成功突圍。1932年4月,經過組織批准,丁香和樂於泓在上海結婚。
  • 蘇州大學:部分專業繼續實行大類招生 新增人工智慧專業
    一句流傳千年的經典詩句使無數人對蘇州神往不已,而百年名校蘇州大學也巍然屹立在這裡。蘇州大學前身是創建於1900年的東吳大學,是教育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 近日,學校就考生和家長關心的2020年學校高招工作的熱點問題作出了權威解答。 問題一:學校今年在專業上有哪些重要調整?
  • 校內排球女將、收到七十多封情書仍不動心……楊絳的東吳大學生活
    1928年6月,楊絳用了五年的時間學完了振華女中六年的中學課程,提前畢業,保送入東吳大學,開啟了大學生涯。可惜那年清華大學沒有在上海招生,楊絳和夢寐以求的大學失之交臂。入讀東吳大學後楊絳便要面臨分科問題,父親鼓勵她喜歡什麼就學什麼,楊絳喜歡文學想選擇文科,不幸的是東吳大學沒有文學系,只好選擇了學政治系。不過楊絳一生的心思並不在政治上,只是想純粹地做做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