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雖然宣傳東吳大學是其前身,實際情況差距很大。東吳大學事實上是一所教會學校。源頭是美國衛理公會於1879年,在蘇州創辦了博習書院。後來,以博習書院為基礎組建的東吳大學,是一所私立大學,而且很快發展成多個院系,但是整體實力並不強,在當時全國範圍內來講也不屬於一線高校,而且他當時比較有名的是法學專業。
建國前,國內共有教會學校16所,但是這16所學校來自兩個教派,其中基督教創辦的高校13所,分別是齊魯大學、福建協和大學、金陵女子大學、之江大學、華中大學、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嶺南大學、金陵大學、聖約翰大學、滬江大學、東吳大學、華西協和大學、燕京大學;天主教創辦的高校3所,分別是震旦大學、輔仁大學、津沽大學。
建國後,教會學校原來並不在整肅的範圍之內,但是隨著韓戰爆發之後,中美關係緊張,教會學校也隨之進入了整肅視線。1951年開始全盤調研之後,1952年教會學校也被列入調整院校,並且全部遭到拆分,而學校名稱和建制全部裁撤。也是這次院系調整,才有了蘇州大學的前身蘇州師範學院,而蘇州師範學院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1、蘇南文化教育學院;2、江南大學的數理系;3、東吳大學的文理專業。
東吳大學在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中,實際收益高校有好幾家,如東吳大學的財經系合併到上海財經學院,也就是現在的上海財經大學;化工系併入新成立的華東化工學院,也就是目前的華東理工大學;理學院則併入了華東師範學院,也就是現在的華東師範大學;法律系併入到華東政法學院,現華東政法大學。而目前的蘇州大學,其實僅僅獲得文理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