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這5個梗,《邪不壓正》你算是白看了

2021-02-08 電影頭條

邪不壓正


導演: 姜文

編劇: 姜文 / 何冀平 / 李非 / 孫悅 / 張北海

主演: 彭于晏 / 廖凡 / 姜文 / 周韻 / 許晴  等

極致的「姜文」。

滿屏「惡趣味」笑點。

「北洋三部曲」的終點。

(配著音樂看,你絕對不會後悔!)

《邪不壓正》,終於來了!

自從《讓子彈飛》以來,姜文一直保持著一部新片讓我們等4年的「頻率」。

快了,姜文自己「過不去」;慢了,觀眾這兒又「過不去」...

要套著宋丹丹大姐的一句話,那就是——

做演員,難;做導演,更難;做一個中國「最牛逼」的導演,難上加難啊!

帶著這份兒期待,條姐幫大家提前進電影院驗了驗貨。

看完片子,條姐只能說,這部《邪不壓正》作為「北洋三部曲」的「終章」把「姜文」式的狂歡推上了極致。

姜文的改編,從來是「借殼不借核」,堪稱「毀滅式改編」。這部影片原著小說《俠隱》,更是被改得「面目全非」。

片子在劇情上,只借鑑了基本設定

背負血海深仇的李天然從美國歸來,在自己養父的幫助下一點點地融入北平的生活——

一點點地接近自己昔日的大師兄,更是今日仇人的朱潛龍,伺機發動起這場蓄謀了多年的復仇。

到這兒,就沒了。剩下的劇情,是我們在看電影之前一丁點兒都猜不到的。

抱著看了原著能摸清楚點兒導演意思的各位看官,這次可是真真兒地要失望一大把了。

誰都知道,姜文講故事是一絕。

所以,為了不被大家群起而攻之,條姐也不在這裡多劇透。就想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想更好地看懂這部《邪不壓正》,你不得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這些,可都是姜文導演一定要塞進電影裡面的寶貝啊!

1. 高處和屋簷

姜文對高處,本身就有很大的嚮往。

以至於在《讓子彈飛》裡面,「張麻子」在和「黃四郎」進行最終大對決的時候,都把自己放在了一個高聳的城牆上面——

而高處的這些美好的屋簷,更是姜文關於老北京的記憶和情感。

《陽光燦爛的日子》直接就把房簷給描繪成了貫通著「馬小軍」這一大場仲夏之夢的橋梁——

在《邪不壓正》裡面,屋簷仿佛才是男主李天然所走過真正的「路」。

姜文也曾說過,是有意想把屋簷上屋簷下劃分為兩個涇渭分明的世界。

屋簷上的,是所有美好的生活,愛人的關懷、復仇的希望,都在這個世界裡面傳遞。

屋簷下的,是真實的險惡,陰謀、爭鬥、殺戮,一切具有衝擊力的元素在這裡交織。

換句話說,《邪不壓正》裡面的屋簷就是「節奏轉換器」。在下面血脈僨張的激烈爭鬥過後,走上屋簷,這裡是李天然和我們的安歇之處。

2. 自行車「颯」

姜文對於自行車的情懷,其實應和了那一代人關於「颯爽英姿」這個詞兒最好的註腳。

《陽光燦爛的日子》裡面拉幫結派的老北京「胡同串子」,人手一輛線條分明的「大二八」,那是姜文對於「風華絕代正當時」的追思。

等到了《讓子彈飛》,更是特意地留出了一段筆墨,通過「老二」和「老三」對於自行車的描述,勾勒出土匪和妓女這些底層人對於未來的憧憬

到了最後,土匪們走下戰馬,跨上自行車,向著他們理想中的生活奔去。

在姜文眼中,自行車不僅是美好的掠影,更是體面的象徵。

說實話,從進了電影院開始,條姐就在期待著姜文的亮相。看了一會兒,放心了。

姜文一點兒沒變,挎著烏光閃亮的自行車出門,他還是那個四九城的真爺們兒

片子裡面,李天然峻拔的身影,配著高大的自行車在胡同間疾馳。

聽聽官方版的評價——

多像樣兒的小夥子啊!

而且,這一次自行車又被姜文賦予了一層新的寓意

究竟是啥?去電影裡仔細品品就知道了!

3. 槍和「呼吸

英雄愛槍,自古以來都是。

姜文對於槍的熱愛,更可以說是到了「痴狂」的地步。

何以見得?

都不用多說,看看「北洋三部曲」的前兩部的片名就知道了。第一部,直接給我們甩出來一個大大的《讓子彈飛》

第二部,《一步之遙》,看著片名好像是和槍沒關係了,但英文名Gone With The Bullets,還是出賣了姜文心裡的那點兒「小九九」——

沒了槍,還怎麼拍北洋,怎麼拍民國?

《讓子彈飛》裡面,就有這麼一句話——

槍聲一響,就要有人喪命。

對於姜文來說,槍聲是喧鬧的休止符,是混亂的驚嘆號,是整部影片呼吸的節奏。

在《邪不壓正》裡面,所有想要的炸裂,所有渴求的衝擊,都伴隨著槍響,一聲一聲地敲擊在觀眾的心臟上。

這才叫刺激,比什麼路邊上的「動作大片」高級多了。

還有,姜文標誌性的「黑窟窿」式彈孔,條姐每次看到這裡,都忍不住地要笑出聲。

去到電影院,各種節奏的槍聲就像是「大珠小珠落玉盤」,絕不會讓你有一點點對於片子情節的鬆懈。

4. 血和暴力

有了槍,自然要見

姜文導演對於血漿的噴灑,從來是毫不吝嗇的。

如果說,槍聲的響起還只是對於聽覺的刺激,那麼血液的迸濺就是對於視覺最直接最有力的衝擊。

而在《邪不壓正》裡面,姜文終於捨得讓男主角放下身段,和仇人進行拳拳到肉的決鬥。

可以說,這是目前為止姜文最追求「血腥」和痛感的一部片子。

條姐覺得,要是把這滿屏迸濺的血漿比作姜文怎麼也遏制不住的生命力,似乎也並無不可。

照著姜文自己的話來說,年輕的時候喜歡裝老成,等到老了,還真不想再有那麼多的條條框框在這兒拘著了。

就像在《曉說》裡面高曉松對姜文的評價——

這麼個歲數了,還能找到那種荷爾蒙往熒幕上噴的感覺。能做到這個的,全世界能有幾個人?

5. 女人和性

大部分北京爺們兒的理想,都是能貧能笑能幹架,有酒有肉有姑娘。

姜文導演筆下的女性角色,往往帶著那麼一股鹹濕的熱度和情慾

不過可別曲解了他,一直以來,他對女性的眼光沒有任何的邪意。

相反的,他是發自內心的尊重,甚至是有些「神化」

不論是《陽光燦爛的日子》裡面風情萬種的「米蘭」——

還是《讓子彈飛》裡拿槍指著土匪的「花姐」——

《一步之遙》裡面敢愛敢恨的「完顏英」——

在姜文眼裡,女人像是一團摸不清的霧,無論自己怎麼成長,身邊的姑娘總能先他半步,成為一直在他前面指路的明燈。

歸根究底,這些都是一個北京「老炮兒」對於女性的終極幻想,那就是「大颯蜜」

(大概是爽快利落又懂事兒的意思?隊長告訴我的,錯了請去噴他...)

在《邪不壓正》裡面,有兩個主要的女性角色。一個是「京城第一裁縫」關大娘,一個是風塵女子唐鳳儀

這兩個姑娘,一朵是白玫瑰,一朵是紅玫瑰,顏色雖然是不太一樣,但關鍵時刻,都是給了李天然悶頭棒喝的人物。

想知道這兩個姑娘有多大「勁兒」的,看就完事兒了。

說了這麼多,這場《邪不壓正》的「補習班」基本也就開得圓滿了。

其實平心而論,2個小時的片子看下來,條姐的第一反應就是

時常能感覺到,姜文導演想把內心所有的波瀾都揮灑在熒幕之上。我們也只能目不暇接地,接受這龐大的信息量

畢竟,能從兜裡源源不斷地往外面掏東西的人,除了哆啦A夢,還有姜文啊!


◎責任編輯:廢話隊長

▲點擊圖片,閱讀往期精彩

版權歸電影頭條(ID:movieiii)所有 轉載需授權

相關焦點

  • 沒看出這5個梗,《邪不壓正》你就白看了!
    改編自張北海的民國武俠小說《俠隱》,他卻說不想拍什麼「俠」,自己還是相信武器,這部電影是拍給兒子看的。很多影迷說:《我不是藥神》是意外驚喜,《邪不壓正》才是今年暑期檔最期待的影片。但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看懂這部《邪不壓正》,小編告訴你一些不得不知道的那些事兒。這些,可都是姜文導演一定要塞進電影裡面的寶貝啊!
  • 《邪不壓正》很生猛!不懂這些梗,就白看了
    昨天,由他執導的電影《邪不壓正》正式登陸全國院線,這也是他「民國三部曲」的最終章。1.在《邪不壓正》裡面,屋簷仿佛才是男主李天然所走過真正的「路」。而在《邪不壓正》裡面,姜文終於捨得讓男主角放下身段,和仇人進行拳拳到肉的決鬥。可以說,這是目前為止姜文最追求「血腥」和痛感的一部片子。5.
  • 姜文在《邪不壓正》裡隱藏了20個彩蛋,第一遍看不懂太正常了
    在《邪不壓正》裡,姜文還加入了大量了好玩的梗,有的完全取材於歷史,有的加了一點幽默的戲說,還有不少更是他個人觀點的直接表達。 可以說,這些遍布全片的梗,是看這部電影最大的樂趣之一。從這些有意埋下的伏筆,你會發現「細節控」姜文有多麼講究。接下來,話不多說,幕後君就帶大家一起來數一數姜文在《邪不壓正》裡埋藏的「彩蛋」。
  • 不懂姜文,我勸你還是別去看《邪不壓正》了
    電影為什麼分數低,因為人心浮躁,看不懂,也不想懂。真正的大師,其實不會過度刻意去迎合群眾的口味。比如魯迅,描寫了很多黑暗,在民國時代飽受爭議。但多年以後,他的文字點燃了每一個讀者。姜文,講究《邪不壓正》的故事背景是民國時期的北京城。一眾主角們要在四合院的屋脊之上健步穿行。這是姜文特地在雲南搭建的四萬平米的拍攝場地。因為只有雲南的藍天,才有小說裡「瓦藍瓦藍」的效果。
  • 《邪不壓正》到底值不值得看?看完這篇影評你就知道了
    四年磨一劍,姜文帶著《邪不壓正》來了,上映8天,票房4.6億,這個票房姜文導演應該是不滿意的。當然,同期有大熱的《我不是藥神》和《動物世界》,在這兩部影片的夾擊下,這個票房表現尚算可以。(數據來源於貓眼電影,截取時間為2018/7/20/13:30)《邪不壓正》豆瓣評分7.1,比起他的兩部神作《鬼子來了》和《讓子彈飛》是肯定比不過的。《鬼子來了》豆瓣評分9.2,處於豆瓣電影Top250的第28位。《讓子彈飛》豆瓣評分8.7,處於豆瓣電影Top250的第74位。
  • 電影《邪不壓正》裡的「日記梗」,我們到底該如何解讀?
    看一部電影體百味人生,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朋友等待連線,今天我們來看看這個日記梗。「正經人誰寫日記啊?」「是啊。」「你寫日記嗎?」「我不寫。你寫日記嗎?」「誰能把心裡話寫日記裡?」「寫出來的那能叫心裡話?」「下賤!」
  • 《邪不壓正》;「我不是你爸爸了,你該找個自個兒的兒子了」
    大多數人看不懂導致了這部影片在影院最後草草收場,虧了錢。影片無論是劇情的背景設定,語言表達風格都是力求面向大眾,順著背景的設定你就可以找到許多影片中的彩蛋,大眾都能接受這應該是姜文想達到的一部目的。不過豆瓣評分只有7分,我看就憑姜文煞費苦心讓大眾看得懂這一點怎麼著也值8分吧。
  • 看完《邪不壓正》,爽了!
    2電影中出現了很多次「邪不壓正」,這裡細數7個邪不壓正的表達。然後自己拔槍利落地槍斃了刑犯,在圍觀眾人的掌聲中喊了一句:邪不壓正。這是典型的黑色幽默。北平當時的局勢決定了日本人的地位,即便犯法也是動不得的,韓國人沒什麼權威,逮住暴揍一頓,這裡應該是姜文要表達的一個暗梗。這句從朱潛龍嘴裡喊出的「邪不壓正」可以說相當諷刺。
  • 從《邪不壓正》的「肉慾」裡看姜文
    《邪不壓正》豆瓣評分由最初的8.2跌到了7.1分。「不好看。」「看不懂。」一如往常地,姜文的電影看完之後很多觀眾大呼不好看和看不懂,當然,《讓子彈飛》除外。《邪不壓正》除了不好看和看不懂,其實更多的人在探討許晴的臀和彭于晏的肌肉,比起時下一大片面兒上一本正經,小心翼翼賣賣肉的電影,《邪不壓正》同樣是充滿肉慾的,但是姜文鏡頭下的這種肉慾是藝術性且恰到好處的。
  • 看完這篇影評,再來罵《邪不壓正》
    對於大部分觀眾而言,第一次走進電影院裡看這位本國導演的作品,其實是2007年的《太陽照常升起》。這句意味深長的話中其實可以看出姜文個人的電影觀念:非線性的敘事,個體與時代的互動,詩意的表達。而踏踏實實完完整整的給觀眾講一個一本滿足的故事並不是他真正想要的,他拍電影從來都只想滿足自己,骨子裡跟侯孝賢、婁燁們一樣是個作者導演,是給小眾們拍電影的。
  • 【文末福利】《邪不壓正》沒有預算,也不太講究 | 影評
    雖說姜郎還遠未才盡,但《邪不壓正》真的讓人看的暈頭轉向,除了復仇這個簡單的脈絡之外,其他都是不知所云的高高在上。  作為北洋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不高產的姜文保持著與世界盃同頻的創作節奏,可這次時隔4年的新作《邪不壓正》無論吹的怎樣天花亂墜,我都覺得這只能算是有著濃烈姜文風格的平庸之作
  • 《邪不壓正》:好看!還要多看!
    如果你腦洞開大一點,會發現《讓子彈飛》裡的張麻子和《邪不壓正》裡的藍青峰,很可能是同一個人。這裡不具體展開,大家可以去捋一遍時間線,會發現嚴絲合縫。《邪不壓正》藍青峰看完《邪不壓正》,再把《讓子彈飛》翻出來重看,你會發現,這個局,姜文布了8年。所以你看藍青峰在《邪不壓正》裡深不見底就對了,這個男人,有太多故事。
  • 姜文電影《邪不壓正》中那些跟史實不符的情節,你知道幾個?
    昨晚,去觀摩了姜文的新作《邪不壓正》,到萬達影院一看,果然不負低分,偌大的影院,就我們兩個人,這是我第二次在正常的觀影時間享受包場,上一次享受包場還是看《至暗時刻》呢,在這座東北小城裡,願意看《至暗時刻》的,實在是太少了。說回姜文的這部電影,電影前半段,電影語言運用得非常成熟,但後半段就顯得有點拖沓了。
  • 我不喜歡《邪不壓正》,就是政治不正確嗎?
    他的電影本身就是極其富有個人色彩的,簡單的來說,你一看,就是姜文的電影。裡面往往包含許多隱晦的暗喻,借古諷今,就是你沒個強大的知識儲備就不能保證能看懂他的梗的那種。第一天上映,影評還不多,但是就已經看到了很多人完全聽不得不同意見,只要有人說《邪不壓正》不好,就是這些人「膚淺,沒內涵,看不懂姜文的深意」的時候,我就有點無奈了。
  • 對不起,《邪不壓正》不咋地
    這回好,人馮小剛那邊拎來了瓶不錯的酒(我說的是《芳華》),姜老師這邊兒呢?自己喝大了然後大喇喇端了盆涼白開,盆底磕桌沿上悶響,盆裡水波生猛晃蕩,完了大喝一聲:幹!真幹不動。為啥,至少對我個人來說,片子別說餘韻了,當時喝著味道就有點白。「餘韻」倒不是高曉松所謂的那個「淡淡的北京的那個味道」。
  • B站很火卻不懂的5個梗,前三個能理解,最後一個連大神都無法解釋
    B站很火卻不懂的5個梗,前三個還能理解,最後一個連大神都無法解釋!說起b站,這簡直就是很多漫迷的天堂,雖然說現在b站進行了很多的改革,這對於很多成年漫迷而言不太友好,但是B站還是不斷的壯大,並且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畢竟在這上面什麼都可以看得到,不僅僅是動漫,像娛樂影視等等都是應有盡有。
  • 18個細節帶你提前看懂《邪不壓正》
    下面我就結合《邪不壓正》的原著設定,嘗試為大家解讀《邪不壓正》戲裡戲外你不知道的18個細節。帶你提前感受民國江湖的快意恩仇。1.《邪不壓正》改編自張北海的長篇小說《俠隱》。10.四個靶子上貼著兩個仇家的畫像,小鬍子毫無疑問是朱潛龍,另外一位應該是日本特務根本一郎。
  • 熱搜邊緣戶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形容年紀略大,越來越看不懂熱點的人
    熱搜邊緣戶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形容年紀略大,越來越看不懂熱點的人時間:2020-05-28 18:15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熱搜邊緣戶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形容年紀略大,越來越看不懂熱點的人 形容年紀略大,越來越看不懂熱點的一部分群體。
  • 《邪不壓正》:看不懂,因為不正經
    坦率承認吧,《邪不壓正》就不是為了讓觀眾看懂而拍的。看不懂很正常,看完了得了,非要弄懂那才是跟自己過不去。姜文導演是個頂尖藝術家。藝術家是不應該被受眾全盤理解的。有句俗話叫「所有人都能理解你,你該平庸成什麼樣?」,而對藝術家來說,聽到別人誇「你的作品很直白」,更是可以拿起板磚去拼命的。因為藝術家自己都不太明白自己,怎麼別人就敢理解他的作品了呢?藝術家創作藝術時,根本沒有條條框框,只是順著本能往前衝。以姜文的氣質,當然更是無所顧忌了。那些觀眾以為能理解的部分,其實是藝術家特意放低了身段拍得讓所有人都能看懂的。
  • 邪不壓正,不邪不正
    不如《一步之遙》那麼邪乎,邪到倆人開著車開到月亮上去了,大段大段的默片看完你完全搞不懂到底姜文想表達什麼意思,但是你又不好意思跟人說姜文這片子我沒看懂,人家會說你傻逼:姜文的片子需要看的那麼明白麼?也不如《讓子彈飛》那么正派,正派到一個要落草為寇的人守正出奇殺了當地的土豪劣紳地主惡霸,然後解救萬民散盡萬金伸張正義,這不就是民國版《水滸傳》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