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壓正》很生猛!不懂這些梗,就白看了

2021-02-13 動聽968

等了4年,姜文終於回來了!

 

昨天,由他執導的電影《邪不壓正》正式登陸全國院線,這也是他「民國三部曲」的最終章。

邪不壓正


導演: 姜文

編劇: 姜文 / 何冀平 / 李非 / 孫悅 / 張北海

主演: 彭于晏 / 廖凡 / 姜文 / 周韻 / 許晴  等

影片講述了習武少年李天然(彭于晏飾)目睹師兄朱潛龍(廖凡飾)勾結日本特務山本一郎(澤田謙也飾),殺害師父全家。

 

 

僥倖從槍口下逃脫的李天然,自此背負血海深仇,赴美學醫多年,並同時接受特工訓練,於1937年「盧溝橋事變」前夕臨危受命回國。

 

 

坊間流傳著一句話,「姜文出品,必屬精品」。

姜文的改編,從來是「借殼不借核」,堪稱「毀滅式改編」。這部影片原著小說《俠隱》,更是被改得「面目全非」。

片子在劇情上,只借鑑了基本設定。

背負血海深仇的李天然從美國歸來,在自己養父的幫助下一點點地融入北平的生活——

一點點地接近自己昔日的大師兄,更是今日仇人的朱潛龍,伺機發動起這場蓄謀了多年的復仇。

到這兒,就沒了。剩下的劇情,是我們在看電影之前一點兒都猜不到的。


誰都知道,姜文講故事是一絕。

所以,為了不被大家群起而攻之,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想更好地看懂這部《邪不壓正》,你不得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這些,可都是姜文導演一定要塞進電影裡面的寶貝啊!

1. 高處和屋簷

姜文對高處,本身就有很大的嚮往。

以至於在《讓子彈飛》裡面,「張麻子」在和「黃四郎」進行最終大對決的時候,都把自己放在了一個高聳的城牆上面——

而高處的這些美好的屋簷,更是姜文關於老北京的記憶和情感。

《陽光燦爛的日子》直接就把房簷給描繪成了貫通著「馬小軍」這一大場仲夏之夢的橋梁——

在《邪不壓正》裡面,屋簷仿佛才是男主李天然所走過真正的「路」。

姜文也曾說過,是有意想把屋簷上和屋簷下劃分為兩個涇渭分明的世界。

屋簷上的,是所有美好的生活,愛人的關懷、復仇的希望,都在這個世界裡面傳遞。

屋簷下的,是真實的險惡,陰謀、爭鬥、殺戮,一切具有衝擊力的元素在這裡交織。

《邪不壓正》裡面的屋簷就是「節奏轉換器」。在下面血脈噴張的激烈爭鬥過後,走上屋簷,這裡是李天然和我們的安歇之處。

2. 自行車和「颯」

姜文對於自行車的情懷,其實應和了那一代人關於「颯爽英姿」這個詞兒最好的註腳。

《陽光燦爛的日子》裡面拉幫結派的老北京「胡同串子」,人手一輛線條分明的「大二八」,那是姜文對於「風華絕代正當時」的追思。

等到了《讓子彈飛》,更是特意地留出了一段筆墨,通過「老二」和「老三」對於自行車的描述,勾勒出土匪和妓女這些底層人對於未來的憧憬。

到了最後,土匪們走下戰馬,跨上自行車,向著他們理想中的生活奔去。

在姜文眼中,自行車不僅是美好的掠影,更是體面的象徵。

姜文在片中挎著烏光閃亮的自行車出門,他還是那個四九城的真爺們兒。

片子裡面,李天然峻拔的身影,配著高大的自行車在胡同間疾馳。

聽聽官方版的評價——

多像樣兒的小夥子啊!

而且,這一次自行車又被姜文賦予了一層新的寓意。

究竟是啥?去電影裡仔細品品就知道了!

3. 槍和「呼吸」

英雄愛槍,自古以來都是。

姜文對於槍的熱愛,更可以說是到了「痴狂」的地步。

看看「北洋三部曲」的前兩部的片名就知道了。第一部,直接給我們甩出來一個大大的《讓子彈飛》。

第二部,《一步之遙》,看著片名好像是和槍沒關係了,但英文名Gone With The Bullets,還是出賣了姜文心裡的那點兒「小九九」——

沒了槍,還怎麼拍北洋,怎麼拍民國?

《讓子彈飛》裡面,就有這麼一句話——

槍聲一響,就要有人喪命。

對於姜文來說,槍聲是喧鬧的休止符,是混亂的驚嘆號,是整部影片呼吸的節奏。

在《邪不壓正》裡面,所有想要的炸裂,所有渴求的衝擊,都伴隨著槍響,一聲一聲地敲擊在觀眾的心臟上。

這才叫刺激,比什麼路邊上的「動作大片」高級多了。

4. 血和暴力

有了槍,自然要見血。

姜文導演對於血漿的噴灑,從來是毫不吝嗇的。

如果說,槍聲的響起還只是對於聽覺的刺激,那麼血液的迸濺就是對於視覺最直接最有力的衝擊。

而在《邪不壓正》裡面,姜文終於捨得讓男主角放下身段,和仇人進行拳拳到肉的決鬥。

可以說,這是目前為止姜文最追求「血腥」和痛感的一部片子。

5. 女人和欲望

大部分北京爺們兒的理想,都是能貧能笑能幹架,有酒有肉有姑娘。

姜文導演筆下的女性角色,往往帶著那麼一股鹹濕的熱度和情慾。

不過可別曲解了他,一直以來,他對女性的眼光沒有任何的邪意。

相反的,他是發自內心的尊重,甚至是有些「神化」。

不論是《陽光燦爛的日子》裡面風情萬種的「米蘭」——

還是《讓子彈飛》裡拿槍指著土匪的「花姐」——

《一步之遙》裡面敢愛敢恨的「完顏英」——

在姜文眼裡,女人像是一團摸不清的霧,無論自己怎麼成長,身邊的姑娘總能先他半步,成為一直在他前面指路的明燈。

歸根究底,這些都是一個北京「老炮兒」對於女性的終極幻想,那就是「大颯蜜」。


在《邪不壓正》裡面,有兩個主要的女性角色。一個是「京城第一裁縫」關大娘,一個是風塵女子唐鳳儀。

這兩個姑娘,一朵是白玫瑰,一朵是紅玫瑰,顏色雖然是不太一樣,但關鍵時刻,都是給了李天然悶頭棒喝的人物。

想知道這兩個姑娘有多大「勁兒」的,看看就知道了唄。

好了,「補習班」到此結束,還是自己去影院感受一下吧!

來源:電影頭條,娛樂教研室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不懂這5個梗,《邪不壓正》你算是白看了
    (配著音樂看,你絕對不會後悔!)看完片子,條姐只能說,這部《邪不壓正》作為「北洋三部曲」的「終章」,把「姜文」式的狂歡推上了極致。1.這兩個姑娘,一朵是白玫瑰,一朵是紅玫瑰,顏色雖然是不太一樣,但關鍵時刻,都是給了李天然悶頭棒喝的人物。想知道這兩個姑娘有多大「勁兒」的,看就完事兒了。
  • 沒看出這5個梗,《邪不壓正》你就白看了!
    改編自張北海的民國武俠小說《俠隱》,他卻說不想拍什麼「俠」,自己還是相信武器,這部電影是拍給兒子看的。很多影迷說:《我不是藥神》是意外驚喜,《邪不壓正》才是今年暑期檔最期待的影片。但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看懂這部《邪不壓正》,小編告訴你一些不得不知道的那些事兒。這些,可都是姜文導演一定要塞進電影裡面的寶貝啊!
  • 不懂姜文,我勸你還是別去看《邪不壓正》了
    7月13日,姜文的《邪不壓正》來了,距離《一步之遙》有四年,距離《讓子彈飛》有八年。在寫《邪不壓正》前,先寫寫2014年的《一步之遙》。四年前的《一步之遙》對於它兩年前公映時的爭議,我簡單帶大家回憶一下。
  • 電影《邪不壓正》裡的「日記梗」,我們到底該如何解讀?
    看一部電影體百味人生,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朋友等待連線,今天我們來看看這個日記梗。「正經人誰寫日記啊?」「是啊。」(乾杯)經常刷抖音的朋友應該不陌生吧,它出自電影《邪不壓正》。在這部2018年上映的電影裡,導演姜文用他那慣有的內涵意味十足的臺詞設計,為觀眾和網民們又留下了一個足以流傳很久的經典橋段,一段網絡名梗。
  • 姜文在《邪不壓正》裡隱藏了20個彩蛋,第一遍看不懂太正常了
    ,《邪不壓正》終於能看了。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都第一時間去看了電影。撲面而來的第一感覺就是——果然是姜文的手筆。 依然是情緒澎湃的張揚,依然是亂世紛爭的謀劃,依然是他鍾愛的北洋時期。 不同的是,這一次他的剪輯更加明快凌厲,故事主線更加鮮明,更純真,也更深情。
  • 對不起,《邪不壓正》不咋地
    肉叔昨天去看了《邪不壓正》的小規模點映,翻來覆去一宿沒睡著:懵逼,不知道說什麼好。
  • 《邪不壓正》到底值不值得看?看完這篇影評你就知道了
    四年磨一劍,姜文帶著《邪不壓正》來了,上映8天,票房4.6億,這個票房姜文導演應該是不滿意的。當然,同期有大熱的《我不是藥神》和《動物世界》,在這兩部影片的夾擊下,這個票房表現尚算可以。(數據來源於貓眼電影,截取時間為2018/7/20/13:30)《邪不壓正》豆瓣評分7.1,比起他的兩部神作《鬼子來了》和《讓子彈飛》是肯定比不過的。《鬼子來了》豆瓣評分9.2,處於豆瓣電影Top250的第28位。《讓子彈飛》豆瓣評分8.7,處於豆瓣電影Top250的第74位。
  • 從《邪不壓正》的「肉慾」裡看姜文
    《邪不壓正》豆瓣評分由最初的8.2跌到了7.1分。「不好看。」「看不懂。」一如往常地,姜文的電影看完之後很多觀眾大呼不好看和看不懂,當然,《讓子彈飛》除外。《邪不壓正》除了不好看和看不懂,其實更多的人在探討許晴的臀和彭于晏的肌肉,比起時下一大片面兒上一本正經,小心翼翼賣賣肉的電影,《邪不壓正》同樣是充滿肉慾的,但是姜文鏡頭下的這種肉慾是藝術性且恰到好處的。
  • 姜文《邪不壓正》:講究才是根本,根本?就是講究!
    讓子彈飛讓姜文被普遍大眾接受的是這邊作品,這部看起來令人酣暢淋漓的作品,不得不說很有看昆丁電影時的爽快,但其中又摻雜著姜文的講究黃四郎:難道你聽不懂什麼叫驚喜?張麻子:我就想讓你翻譯翻譯,什麼叫驚喜!湯師爺:驚喜嘛張麻子:翻譯出來給我聽,什麼他媽的叫驚喜!什麼他媽的叫他媽的驚喜!湯師爺:什麼他媽的叫驚喜啊?黃四郎:驚喜就是三天之後,我出一百八十萬給你們出城剿匪,接上我的腿!明白了嗎?湯師爺:這就是驚喜啊張麻子:翻譯翻譯 翻譯翻譯!
  • 看完《邪不壓正》,爽了!
    《邪不壓正》換了一種體位——驚嘆姜文五十多了還能解鎖這麼高難度的姿勢。好,既然電影叫《邪不壓正》,那我就說「邪不壓正」。先擼一遍故事發生的背景和時間線,搞清楚基本的情況我們再來看「邪不壓正」。1911年10月8日,武昌起義,全面革命戰爭正式爆發。同年12月底,孫中山回國,正式成立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1912年1月,孫中山就任民國政府臨時大總統。
  • 不僅僅是喜歡-《邪不壓正》影評
    邪不壓正》,姜文導演編劇主演剪輯,他的老婆再一次成為主演,一些北京對話獨特的梗,獨特的姜文幽默,還有些看不出戲說歷史的隱喻,場面上,大家還是笑了幾次,電影散場,我一問,得到比較統一回復是:不錯。 《邪不壓正》的口碑高開低走,一部分影評人又起到了很壞的作用。我也許是姜文嘴裡最恨的影評人之一,看完《一步之遙》就寫了兩篇影評,大抵上就是對姜文的反擊,所以寫這部影評先寫了以上。在這部電影裡,姜文讓著名影評人史航老師演了回太監,但畢竟他扮演的角色是站著死的,被亂刀砍死,死的也算是鐵骨錚錚了。
  • 《邪不壓正》:看不懂,因為不正經
    坦率承認吧,《邪不壓正》就不是為了讓觀眾看懂而拍的。看不懂很正常,看完了得了,非要弄懂那才是跟自己過不去。姜文導演是個頂尖藝術家。藝術家是不應該被受眾全盤理解的。姜文導演負責搞藝術。演員負責展示形象。製片人們負責拉高票房收回投資。
  • 衝奧的《邪不壓正》,哪裡符合了奧斯卡的「正確性」?
    「看不懂」的《邪不壓正》,衝奧最大的優勢在它的二戰題材。所以就新鮮勁兒來說,比起上面那些古裝片,十幾年後的《邪不壓正》的確夠「邪」的。看膩了古裝江湖,換個口味或許有奇效。片中胡同、鴿子、人力車、屋頂瓦片、舊時城樓,這些姜文努力還原的北平意象,別說外國人,中國觀眾也並不多見。而且,這老北京的底子上還有諸多「中不中洋不洋」的玩意,這些舊時民國風情是文化符號,國內觀眾對這個有情節在。外國人能理解幾成不好說,倒是片中國人物跟美國明裡暗裡的關聯,或許可以激起評委的一絲好奇。
  • 邪不壓正:彭于晏的屁股應該是姜文的
    所以,《邪不壓正》片頭字幕要再強調一遍,導演/編劇/主演/剪輯都是姜文。到了《邪不壓正》裡,姜文索性不讓你想了,直接赤裸裸拍給你看!你看,朱潛龍啪啪啪唐鳳儀時也不耽誤接電話,就問你此時內心躁不躁動!你看,李天然結實、渾圓的屁股在屋頂上輾轉騰挪之際,就問你此時內心癢不癢!
  • 《邪不壓正》:好看!還要多看!
    終於等來《邪不壓正》。首先解答所有人都想問的問題:電影好看嗎?好看!值得多看!姜文的電影我都看很多遍。我覺得很多人和我的感受一樣,對於姜文的電影總是充滿了期待和想像。因為他的獨特性,他的才華橫溢,他和所有華語導演都不一樣。
  • 《邪不壓正》,壓住了嗎?
    我知道姜文的心境早就隨著年齡的變化已沒法再讓太陽照常升起,而另一面,這個時代,也早就已經失去了滋養這些片子的藝術土壤。 這幾年姜文在嘗試的,其實更多的是在保持亢奮的自我表達和匹配普遍的大眾審美之間尋找一個平衡,說白了也就是,如何站著把錢給掙了。
  • 《邪不壓正》:紛亂世上覓天然
    我著實不理解《邪不壓正》有什麼好罵的,更不理解那些連看姜文電影都要思量一下該不該買票入場的人,為何為爛片買單時動作那麼嫻熟、內心那麼坦然。至於那些看過電影仍然頗有微詞的觀眾,我倒是可以提供一些緩解失望情緒的靈丹妙藥:想看對於老北平囈語般的追憶,那就多讀幾遍《俠隱》;想看原汁原味的民國武林,那就去看徐皓峰;想看姜文把他的每部作品都拍成你想看的樣子,不如先捫心自問一下,你是給電影創作者提供創意了,還是譁譁往裡砸錢了?
  • 我不喜歡《邪不壓正》,就是政治不正確嗎?
    實際上想看這種解讀的可以移步網上很多牛人的解析,不用專門看影評。 第一天上映,影評還不多,但是就已經看到了很多人完全聽不得不同意見,只要有人說《邪不壓正》不好,就是這些人「膚淺,沒內涵,看不懂姜文的深意」的時候,我就有點無奈了。
  • 《邪不壓正》是一部有趣的悲劇
    市面上好看的電影,真的有很多,但這些好看的電影不一定都很有趣。《邪不壓正》有趣的點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表面的有趣,很多橋段或者臺詞,一看就覺得很有趣,像是給許晴的屁股蓋印章,或者是彭于晏的屋頂裸奔,關於死爸爸的爭論。
  • 不懂這些《星際迷航3》的梗,看了也浪費錢
    劇透預警!如果你還沒看《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那麼這篇最好先碼起來,等看過影片後再慢慢消化。電影一開始,致敬經典的梗就勁頭十足。 柯克艦長在被外星人群攻之後,制服破了幾個洞。而這些,正是本片的反派剋勞所反對的東西,所以他要毀掉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