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han Loh:中國風最重要的是中國人的精神和禮儀

2021-02-12 小科學說

Jahan Loh,是我為數不多的藝術家好友,數年前我第一次去新加坡為《YOHO!潮流志》製作新加坡攻略專題時相識。記得當時我還只是個小編輯,但卻受到Jahan Loh全方位的地陪式關懷,親自開車帶我拍攝新加坡的各路指標性店鋪,以及走訪包括SBTG在內的各路藝術家工作室,誇張點說,是帶著我開眼界也不為過。

多年下來,雖然在YOHOOD、G-SHOCK等等各種展會和品牌活動與Jahan Loh相遇,但小科學說始終未有機會和他好好聊聊,各位或許覺得Jahan Loh是一位大眾固有印象中的「藝術家」,但他年輕時是不折不扣的板仔和潮流玩家,還記得當年第一次進到Jahan Loh工作室時,元年Air Jordan 1這種級別的單品隨處可見,各位看看文末連結可知,小科學說深度專訪過的人不多,全因沒真實實力或者我沒興趣的人都不會採,Jahan Loh的訪問,值得各位一字一句的看完。

說了這麼多我與Jahan Loh的番外故事,也是時候給那些還不了解他的朋友介紹一下這位波普藝術界的華人之光。集合你能在各類新聞稿中看到的所有高光描述:Jahan Loh,新加坡國寶級藝術家;亞洲最成功的先鋒波普藝術家;第一位將街頭藝術帶進新加坡與中國畫廊,並與Crash、FUTURA等業內大佬肩並肩的街頭藝術家;與adidas、VANS、Reebok、G-SHOCK、Sony等品牌有著深度合作。但於我而言,以上頭銜不過是Jahan Loh藝術人生中零星閃光,我更欣賞他學生時代街頭塗鴉,被警察圍追堵截時的稱號「DAZED-J」。「DAZED-J」還有個中文翻譯叫「城市叢林老虎」,在Jahan Loh心中,這6字即是塗鴉真諦。

如何理解「城市叢林老虎」?用Jahan Loh自己的話「因為90年代塗鴉並不是合法的,在塗鴉創作時需要克服恐懼心理,需要一邊創作一邊躲避警察的追捕。堅持並且對自己做的事有信心,這點很重要。而現在塗鴉很多時候成了合法的,並在網絡加持下,無論你在哪兒塗鴉,拍個照,立刻能讓全世界看到。塗鴉成了迎合時代的潮流,它的本性已經消失了,「城市老虎」進了馬戲團。」

上面這幅畫名為《Gone to the Dogs》,是Jahan Loh在2013年創作完成的作品。整幅作品由兩塊畫板組成,4隻藍色獵犬撕咬著一道紅色閃光,仔細看,這道閃光其實是字母「J」的變形。很多人認為這裡的「J」代表的是「Jahan Loh」,而我個人更傾向理解是「DAZED-J」,那隻被時代撕咬的「城市叢林老虎」。也就是在這副作品之後,Jahan Loh決定再也不上街頭塗鴉了。

《Gone to the Dogs》的兩塊畫板就如同Jahan Loh被割裂開的兩個人生階段,而拋開塗鴉之外,他在雕塑藝術、波普藝術等大眾/商業藝術方面早已嶄露頭角。早在2004年,Jahan Loh就赴中國臺灣創立了自己的公司Invasion Studios,深入研究HIP-HOP,乙烯玩具和音樂動畫,同年還與adidas完成一場商業塗鴉路展,這亦是他通過藝術賺來的「第一桶金」。而街頭藝術與球鞋文化的碰撞,Jahan Loh怎麼算也都是亞洲第一人。

在當下與街頭藝術結合最為緊密的潮流展,Jahan Loh似乎也是全亞洲最早接手的藝術家。和陳冠希、Jakuan Meledez在2010年搞的《叛逆的痕跡》藝術展各位都有印象吧?YOHOOD 2017上,Jahan Loh聯手殿堂級街頭藝術家STASH給李燦森的牌子Subcrew 13周年打造的「撞車」裝置,也是當年現場的「網紅地標」之一。

而在剛結束的2019 INNERSECT上,Levi’s® 展位被特別打造成一間獨特的丹寧實驗室,利用可回收或舊丹寧布料,在入口處制出了一座兼具藝術美感與科技力量的神秘植物,以展現「WE』VE SEEN THE FUTURE」的全新主題。除此之外,Levi’s®還邀請來了Jahan Loh和FUTURA,一同展示他們與Levi’s®打造的最新聯名單品。

從開篇看到現在,你或許會覺得我講了個「年少有志的Jahan Loh走向商業」的故事。但且不妨看看Jahan Loh纏著創可貼和洗不淨顏料的手,這麼多年下來他的手一直如此,時至今日,Jahan Loh依然獨立完成所有與他有關藝術作品,而探討「街頭」、「藝術」、「藝術家」、「商業」四者間的關係,亦成了我們本次對談的重點。

Jahan Loh / 羅傑瀚

K:KIMO

J:Jahan Loh

《The Search for Animal Chin》1987

K:你是新加坡的老闆仔了,說說年輕時候與滑板、球鞋和街頭文化的經歷吧!

J:我1991年,大概中學1、2年級的時候開始玩滑板,因為附近正好建了座滑板公園。那時候沒有網絡,我們都是買滑板雜誌,在滑板雜誌上定衣服,其實我喜歡潮流或者潮牌,最開始也都在滑板雜誌、錄影帶上搜尋到資料的。那時我就記得有一張錄影帶叫《The Search for Animal Chin》(上映於1987年,最早的滑板電影之一),我看到裡面每一個板仔都穿著Air Jordan 1。

J:那時我以為Air Jordan 1是滑板鞋,直到1年之後它真正能在店裡買到,我才聽店員講原來是籃球鞋。不僅是滑板,其實我做塗鴉也是從滑板公園開始,拿噴罐和幾個朋友一起「搞破壞」,那時候也沒意識到這是藝術。所以對我而言,一切都是從滑板、球鞋和那個文化開始的。

K:很多年前我代表《YOHO!潮流志》去新加坡專訪你,深刻記得一件「仰視耶穌」藝術作品與工作室火災的故事,這事我已經知道了,但我希望你再講一次給小科學說的讀者聽。

J:因為我開始做雕塑的時候是去泰國,找那些很傳統且與宗教相關的工廠合作,來完成我這組耶穌雕塑作品。很奇怪在我做完之後,整個工廠就著火了。我本以為這組雕像應該是完蛋了,需要我之後重新再做,但沒想到這6座耶穌雕像不僅一點事沒有,反而被火烤成了金黃色。所以這不僅是因意外鑄成的藝術品,對我而言還有更非凡的寓意價值。

《Genesis: God’s Terrarium》新加坡個展現場

K:你如何描述自己的藝術創作風格?

J:我的藝術是從街頭開始的嘛,之後再慢慢進了畫室進了畫廊、再到美術館、博物館。所以我覺得可能評價藝術不能從展示平臺來看,而是某些精神方面的東西,而我的精神是「街頭」到「美術館」,「西方」與「東方」結合的一個交叉點。

K:最初是什麼激發了你藝術的興趣,又是什麼影響了你現在的藝術風格?

J:2000年我去紐約,在朋友的玩具店裡認識了黑人,他問我做什麼,我說我做塗鴉的,我後來看了他的作品才知道他是Phase 2(現代塗鴉藝術的奠基人之一)。之後他就問我「為什麼你的作品總是寫英語,你是華人為什麼不寫中文字?」,這個問題讓我陷入思考,我當時就想是的,我確實是中國人,我是新加坡人,但是中國大陸很多人認為我是中國臺灣人,那我是什麼?」。我這才意識到我的藝術應該是要與我本人有關聯的,是能夠代表我的。所以之後的塗鴉作品幾乎都是寫中文,很少寫英語,我的藝術風格也逐漸偏向中西合璧。

K:你的大部分作品色彩飽和度都很高,可以講講你對配色的喜好和理解嗎?

J:顏色影響一個人的情緒,我的藝術儘可能想要帶給人開心的感覺。有時候加入一些螢光色,可以和作品中的黑色深色(Jahan Loh喜歡穿黑色)起到一定的調和作用,給人一種很舒適的感覺。

K:你曾在世界各地都有過工作與展覽經歷,如何看待亞洲在藝術世界的影響?

J:全世界有很多不同種類的藝術,中國的藝術如果你說書法、國畫等傳統中國藝術,其實它們算很前衛的。但如果在我的領域內,像將塗鴉這種街頭藝術變成主流形態藝術的城市中,紐約是全世界的終點,因為這個文化畢竟在那邊開始的。

Jahan Loh X Steve Caballero X Vans Half Cab 20周年K:由街頭藝術家作品衍生出的周邊產品在消費市場中是很吃香的,反而他們的藝術作品本身離大眾仍有距離感,你怎麼看待這種現狀?

J:因為波普藝術本身是大眾文化,其實玩具、周邊就是新一代的版畫。如果你做波普藝術,你的作品只呆在畫廊,大眾不認識你,年輕人不認識你,是沒有用的。所以我覺得我們這一代其實已經改變了規則。

K:你覺得藝術家需要標籤設計嗎?

J:我覺得藝術家每個階段都有自己代表性的東西,藝術家是需要標籤設計的,但標籤不一定要一成不變。在我看來,藝術家一定要不斷地在改變。

早年Jahan Loh塗鴉作品

Jahan Loh今年於新加坡博物館展出的《Intergalactic Dreams》K:你覺得掛在美術館的塗鴉和路邊圍牆上的塗鴉有沒有高低差別?J:我覺得現在說塗鴉,其實最原本的精神已經發生改變了。進畫廊是一方面,但現在很多人是畫完後直接拍張照片放在網絡上。塗鴉的精神和目的就變了,因為街頭文化本身就是無法控制的,就好像森林裡的野老虎,警察會抓你。但一旦你在可控的範圍裡面做,那就像變成了馬戲團的老虎。所以是真的有些差別的。

K:商業上成功與否會不會成為你們去判斷藝術家能力的標準?如果不是的話,又是以什麼標準在衡量一位藝術家的價值?

J:我覺得商業不一定是準的吧,有些藝術家是過了「賣周邊」的時機之後才變得成功。所以我個人衡量藝術家價值的標準是看他的藝術理念,藝術功德,與是否堅持。

J:是的,如果一個藝術家的出發點是追求商業上的成功其實很困難,因為他不會堅持。「藝術」與「商業」永遠是平行不相交的兩條路,如果為了順應市場、潮流喜好做藝術,他會失去自我。

K:跨領域,跨媒介合作是大趨勢,有什麼特殊的合作方式是你想過但還沒實現的?

J:我想做食品。

K:食品?為什麼?

J:我喜歡吃東西嘛(笑)。上次我去秘魯,看他們當地人吃一種田鼠,這種田鼠很容易飼養。所以我就想看能不能通過藝術,製作一些新穎的食品出來。

K:讓我想起了動物園的故事...

K:你與adidas、Vans、Reebok、G-SHOCK、PUMA等品牌都有過合作,這次則是Levi's®,它們的產品都來自不同領域,在面對不同類型產品的創作時,你傾向於由產品出發還是自己的靈感本身?

J:在和品牌合作之前我都會考慮,這個品牌的DNA與我的藝術風格是否匹配。像這次Levi's®,它是我從小就很喜歡的品牌,我個人對Levi's®的歷史也比較了解,所以說促成這次合作並不難。而在真正創作時,我是把精力更多投入在如何將東方、西方元素與牛仔褲完美結合,最終效果不會讓人看起來很中國風的感覺上。

K:我知道你非常喜歡穿Levi's®的牛仔褲,這算不算是老街頭人士或者說潮流玩家對牛仔褲的某種執念?

J:像今天穿的這件Levi's®,我已經穿了20年,而且沒有洗過。很多人問我臭了怎麼辦,我都是放在冰箱裡,放兩天它就沒有味道了,然後再噴那種衣物殺菌噴霧。我喜歡牛仔是因為我覺得牛仔有一種生動的力量,你穿久了,它會因你的生活方式而改變,因此生成的紋路都是獨一無二,我喜歡獨一無二的東西。

K:你與Levis®牛仔褲印象最深刻的經歷或記憶是什麼?

J:以前就瞞著爸媽去買Levis® 501XX,他們問我這東西多少錢,我也不敢說,因為非常貴,是我存錢存了很久才買的。

K:沒錯,大家都是這麼過來的...

J:是的...(笑)

J:今年是做鼠年嘛,我就想老鼠也不能只畫老鼠,太過直接了。因為生肖順序就是先趕到天宮的動物,老鼠是第一個,所以我就用中國古代畫海浪的手法畫了條銀河,把老鼠設計成一種「飛天鼠」在浪裡跳躍。有融入中國元素在裡面,但外人看起來,又像是西方迷彩的感覺。

K:本次合作又用到了大面積的紅色,是因為中國新年才這麼設計的嗎?

J:我本人很喜歡紅色,而且我覺得過年一定要穿紅。但仔細看我用的不是中國傳統的大紅,其實是一種螢光粉紅。

Levi's® X Futura Laboratories X Jahan Loh 定製聯名系列

K:我知道你和Futura也是老朋友了,談談這次你們此次聯名定製的創意想法吧!

J:這個Brief出來的時候,我和Futura剛好都在東京就聊到。因為Levi's®正在用它們最新研製的面料推廣,我和Futura正好都做有與「未來」相關的藝術作品,我的「太空人」碰到他的「外星人」,就像我們兩個人都看到了Levi's®的未來一樣。因為Futura的字體比較獨特,所以合作圖案中的那句「WE』VE SEEN THE FUTURE」是用他的字體寫的。

K:我們知道本次會場的主題是Levi's® 未來丹寧實驗室,你對這場活動有什麼想法嗎?因為在我看來,那些利用可回收或舊丹寧布料製作產品的人和你們藝術家是一樣的。

J:我想要他們現在給我訂做的。因為我身材比較矮比較胖,正常去店裡買不一定能買到合適的,但訂做的話就沒什麼問題。因為本身是不同牛仔布的拼接嘛,能想像到實際效果也一定是夠獨一無二的。

K:無論是藝術還是服裝,要將中國傳統元素巧妙、高級且酷的表現出來,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對於中國傳統元素,有些什麼自己的看法?

J:首先我覺得中國風最重要的是中國人的精神和禮儀,而非要用到中國古代某種具體的元素、事物。比如我此次Levi's® X Jahan Loh新春聯名系列概念,用到的是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但我最終表現手法,審美感是西式的,當這兩種事物結合起來的時候,其實也可以很中國風的。所以我覺得中國風不是在強調中國傳統手法而是中國精神。

J:每個年代,每一代人有自己的一些文化。我可能是老一點,我70的,但我想說新加坡70的那個年代就很像國內的90後00後,因為我們那時候也玩球鞋。但現在時代發展的太快,如今玩鞋比以前有更多選擇,競爭力也更大。具體我不是很了解,但蠻好玩的。

K:如果你在做的事情可以給這個領域帶來決定性的變化,你希望這種變化是怎樣的?

J:我最近的藝術展覽都是在推環保,因為對全球變暖有點擔心,所以你看我現在很多元素都是太空人,這其實有一個故事。太空人是個虛擬人物,他在2069年被地球派到外太空去尋找另一個可居星球,可惜他找不到適合的球星導致任務失敗。而我設計的作品內容是他從未來穿越到我們的時代,來提醒我們保護環境的過程。所以,我覺得我的東西就儘量可以環保,設計可以克服很多問題,如今潮流產業這麼發達,如果服裝品牌們可以更多使用環保材質,那我們的地球會有好的轉變。

結語

中國風最重要的是中國人的精神和禮儀,而非某種具體的元素、事物。——Jahan Loh

-

主編:小科

採訪:小科

編輯:小鐵

攝影:小科/小鐵

後期:小暉

-

福利

Levi's®冬暖系列502牛仔褲 X 2 

詳情關注

官方微信:kimoknows1 / kimoknows(已滿)

新浪微博:李小科-Kimo

點擊查看往期經典內容

K-TV

小科的PR禮物開箱開了36分鐘

PUMA|長款羽絨服的三種搭配方向

Vans|Vans Era與戰術馬甲

adidas黑色球鞋的三種搭配方向

initial|熊谷隆志與initial gentleman

造型示範

北京

LOUIS VUITTON C/O VIRGIL ABLOH 19秋冬

LOUIS VUITTON C/O VIRGIL ABLOH 19春夏

上海

羽絨服與風衣疊穿打造內長外短層次造型

西裝配球鞋的三種搭配方向

加載羊羔絨的Levi's®牛仔夾克

圓領衛衣的搭配法則

YEEZY|用City Boy的方式穿YEEZY

LOUIS VUITTON|透明小黑鞋

Randomevent|19秋冬

ROARINGWILD|19秋冬

鞋子已經那麼花哨就穿簡單的黑白色系吧!

adidas|UltraBOOST 19多元搭配解決方案

Tommy Hilfiger|Tommy Jeans X Coca-Cola

G-SHOCK|City Boy經典風格的三種搭配方向

FILA|FILA VENOM 94

PUMA|流淌著McQueen血液的PUMA Thunder!

小科學說 X MISTERGENTLEMAN

ROARINGWILD|下半身真空的街頭女孩!

Reebok|隱藏在雜貨鋪中的Bodega!

New Balance為最難穿好看的羽絨服正名

izzue|冬天你還可以這樣穿衛衣

Uniqlo U|一股來自Uniqlo U的Normcore清流

FILA時髦人都在疊穿外套

ANTA|復古老爹鞋

NIKE|AIR MAX 270 X 復古運動風

NIKE|Vapormax真的難搭嗎?

Vans|春季「長袖+短褲」搭配

東京

LI-NING X atmos「盤古 TITAN」

G-SHOCK|半透明G-SHOCK進階搭配指南

MONCLER|8 Moncler Palm Angels

FILA|涼鞋+襪子的日系搭配方案!

李寧|一雙看上去很重穿上卻很輕的跑鞋

adidas|涉谷夜行

Reebok|Vetements涼了,Reebok怎麼說?

G-SHOCK|大人風和一塊看上去很有錢的表

VansCity Boy的簡約舒適與旅行

巴黎

MUSIUM DIV.|和衝鋒衣最搭的褲子竟然是

UNIQLO and JW ANDERSON with HEATTECH

PEACEBIRD MEN|巴黎時裝周

initial|被你們叫做「道袍」的羽織

FILA|把衣服塞褲子裡的增高手段

UNIQLO U|高品質基本款

Herschel Supply & Air Jordan - 巴黎 / 瑞士

洛杉磯

AAPE BY A BATHING APE®

DESCENTE再次為最難穿好看的羽絨服正名!

FYP|簡單又出效果的搭配方式 - 套裝!

thisisneverthat|被嘲笑多年的韓國男裝

FRED PERRY|用三種尺碼穿出不同效果

adidas Originals|長袖Polo與復古球鞋

Timberland|《POPEYE》之帆船鞋

米蘭

UNIQLO有點難駕馭的搖粒絨...

G-SHOCK|透明版本的G-SHOCK了解一下?

UNIQLO睡衣外穿 - Pajama-Inspired Style

FILA米蘭時裝周秀款上身

紐約

adidas Originals |NITE JOGGER

李寧|你朋友可能真的不相信這是李寧!

ASICSTIGER|老爹鞋新舊派系

阿姆斯特丹

FILA|FILA JAGGER

A BATHING APE® 19 早秋

斯德哥爾摩

A BATHING APE® 19冬季

Acne Studios 19秋冬

深度觀點

Acne Studios總部滿足你對北歐極簡風格的一切幻想

打破退伍即過氣定律的男人:G-Dragon

UGG®不好好做雪地靴這是要幹嘛?

GORE-TEX?adidas TERREX?點進來上課

襪子在搭配中的重要性

《POPEYE》白色厚棉襪搭配進化史

巴黎時裝周:2020春夏男裝重點品牌解析

關於「網紅鞋」GUIDI所需了解的一切

這個LOGO已經50歲

KAWS的非藝術成名之路

Kanye West的封神之路

CHANEL為什麼選擇Pharrell Williams?

《POPEYE》City Boy時代結束,我們來聊聊長谷川昭雄

球鞋文化只剩下錢

Karl Lagerfeld,一個時代的時尚印象!

亞洲只有一個潮流,木村拓哉!

工業風!是新的開始還是風格的結局?

ComplexCon:街頭文化、藝術與年輕人的趨之若鶩

那些和A$AP Rocky有關的品牌們...

時裝,只是創意單位體現想法的方式之一

經過《POPEYE》City Boy化的New Balance長什麼樣?

深度|UNDERCOVER和高橋盾的世界觀

巴黎時裝周:Virgil Abloh的Louis Vuitton首秀詳解

深度詳解:一篇文讓你看懂代表街頭文化的Champion

影響一個時代,東京原宿系品牌的前世今生!

街頭品牌似乎已經失去了從前的「價值」

中國和日本的年輕人到底有什麼區別?

當你花錢買衣服時,有想過這些嗎?

明星不上身,你就不會買衣服了?

KAWSHIP-HOP穿著來源

單品測評

BALENCIAGA Track Trainers

LOUIS VUITTON Archlight Sneaker

BALENCIAGA Triple Svisvim系列

城市攻略

安特衛普篇阿姆斯特丹篇

東京最強逛街攻略:涉谷篇

洛杉磯京都東京東京新宿伊勢丹

巴黎時裝周「上篇」巴黎時裝周「下篇」

購物清單

最強襪子篇

阿姆斯特丹 & 安特衛普篇

球鞋篇1球鞋篇2球鞋篇3

東京篇1東京篇2東京篇3

紐約篇洛杉磯篇首爾篇

人物專訪

Alexander Wang|餘文樂|本間正章

NIGO|吉井雄一&大澄剛史|Masaya Kuroki

小科李晨吳威程迪BG|趙墨洪揚

造型講解

《POPEYE》17年12月

《POPEYE》18年1月

2月3月|4月5月6-9月10月

《POPEYE》19年1-3月

《POPEYE》長谷川昭雄

相關焦點

  • 酒禮:中國人從古至今堅持的禮儀
    中國號稱禮儀之邦,到今天表現對於禮的尊重,最顯著的體現就是在餐桌禮儀上。酒禮和餐禮有一定的交集,但也不完全一致。如果一個人回到古代,最熟悉的禮儀,一定是餐禮。一、餐禮中國人餐桌禮儀講究十分多,到今天依然有很多流傳下來。這些都是酒禮的基本,是需要每個喝酒的人需要明白的禮節。
  • 最能代表中國精神的10句話,撐起中國人的氣象!
    中華浩浩五千年,無數聖人先賢、名士豪傑,為我們留下了諸多或慷慨豪邁或智慧深沉的豪言精語,他們以及他們發自肺腑的話,是中國和中國人的精神命脈與道統所在尤其是下面10句,可謂最能代表中國精神,與中華民族的氣象。滄桑數千年,自古至於今,這些話有些人做到了,有些人沒做到。因為做到了,所以中國精神不死;如果做不到,那正是我們的方向。「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強勢的話語,並非漢人故作大言、虛張聲勢,背後其實有事實支撐。
  • 《中國機長》發布中國風海報 傳遞「中國精神」
    近日,影片曝光一組中國風海報,川航3U8633航班在壁畫、水墨、刺繡、青花瓷之間穿梭飛行。這組海報以中國元素,傳遞出了影片所展現的中國精神。這部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的影片,講述的正是新時代中國英雄的故事。
  • 日媒:去日本賞櫻花的中國人更加注重禮儀
    來源:環球網日本「ITmedia business online網站3月13日文章,原題為「社交網絡數據分析表明:在日本賞花的中國人更加注重禮儀」。說到4月前後的日本賞花季,很多遊客都表示這是赴日遊覽的最好時節。
  • 「不學禮,無以立」,淺談中國禮儀的由來與發展歷程
    引子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的中國,有著淵源流長的中華文化,在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各大古老文明長期相互影響融合,最終形成了如今的中華傳統文化。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在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精神觀念形式、各種文化思想的總體,如今已經成為了世界發展歷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因為不懂酒桌禮儀李佳琦又又又道歉了?看來酒桌禮儀很重要啊
    李佳琦表示當時走得匆忙沒注意到這件事,經了解,當天現場安保是活動主辦方為所有嘉賓和整個活動安排的,「日後參加線下活動,會特別留意在遵守安保要求的前提下,不要打擾他人。因為不懂酒桌禮儀李佳琦又又又道歉了?看來酒桌禮儀很重要啊!
  • 唐君毅:中國文藝精神
    上期我們已經發了唐先生《與青年談中國文化》中的《倫理道德與尚學術文化之自由及重世界和平之精神》,本期我們繼續共學其《中國文藝精神》篇章:中國古代文化原是極富於藝術精神的。不過此藝術精神,即融於一般的社會文化生活之中。
  • 中國人,你為什麼這麼喜歡下跪?你的尊嚴更重要!
    是一種完全放棄防禦和進攻,把自己完全交給對方的姿態,是一種為奴為婢的心態,這樣的心態難道是中國人應該有的嗎?中國人下跪禮儀的起源及發展下跪雖然不是中國人特有的禮儀,但卻是中國人做得最徹底的。中國的跪拜與西方的下跪不一樣,清朝乾隆年間,發生過一起著名的「覲禮之爭」: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來華,不肯按照中國的跪拜方式向乾隆皇帝雙膝下跪,而是堅持以西方的單膝下跪方式呈遞國書,這還引起了很大的風波。《禮記.禮器》中記載,中國的跪拜禮儀起源於夏朝,是用來祭拜祖先神靈的,後來商朝繼承了這種傳統。在商代婦好墓中出土的跪拜俑就真實展現了3000年前商代的跪拜禮。
  • 西方注視和中國傾聽——不同的文化禮儀
    原標題:西方注視和中國傾聽 按照西方的禮儀,雙方在面對面交流時,總該用眼睛直視著對方的眼睛才好。而華夏民族似乎沒有這樣的談話禮儀,我們只是一味講求洗耳恭聽。為了這洗耳恭聽,那聽者竟然常常是低著頭的,於是,自然也就無法直視對方的眼睛了。
  • 中國古代傳統的見面禮儀作揖叩首,是如何演變為握手的?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是一個禮儀之國。在中國古代,最普遍和最流行的禮節是作揖和。一、公元前1043年,西周的開國君主周武王姬發逝世,其子姬誦即位為周成王。在周公旦攝政期間,周公旦做了許多重要的事情,例如平和了三監之亂,並完善了一系列制度,例如父權制(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等等。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制定一種常規儀式和音樂系統,就是我們熟知的禮樂制。而作揖,就是禮樂制度的重要一環。據記載,根據雙方手臂和身體的關係,作揖分為六種:土揖、時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
  • 為何說以「五禮」為核心的古代禮儀習俗,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積澱?
    「五禮」是禮儀文化的核心,其主要內容是什麼?分別用在哪些場合從上古時期黃帝統一華夏各族群開始,古代中國就向文明邁進了一大步。如果從文明構成角度來看組成文明的因素其實非常豐富,除了大家熟知的物質、精神、文化之外,其實「禮儀」形成對華夏文明定型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最全的中國餐桌禮儀!
    點擊訂閱,八字面相算命 | 學習國學經典  我們國家是一個傳統的禮儀之邦,吃飯用餐都很有講究,飲食禮儀也是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座次  總的來講,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當然,作為公務宴請,你會擔心預算的問題,因此,要控制預算,你最重要 的是要多做飯前功課,選擇合適檔次的請客地點是比較重要的,這樣客人也能大大領會你的預算。況且一般來說,如果是你來買單,客人也不太好意思點菜,都會讓 你來作主。如果你的老闆也在酒席上,千萬不要因為尊重他,或是認為他應酬經驗豐富,酒席吃得多,而讓他/她來點菜,除非是他/她主動要求。否則,他會覺得 不夠體面。
  • 為什麼說漢劍是中國最後一款實戰寶劍?成為海軍軍官禮儀用劍
    所以海軍佩劍從一開始就是純粹的禮儀裝飾品。海軍佩劍不是用於實戰的,而是象徵一國軍人的尚武榮耀。對海軍而言:劍實際上從武器變成了一種禮儀。千萬不要以為這種禮儀是可有可無的,因為禮儀是文化的載體,是戰鬥精神的傳承。
  • 禮儀、等級、文化,享受酒精的日本人,喝酒到底有何講究?
    就作為一種文化一直都在傳統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中國,人們講究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酒成為了中國人開心的一種方式,而日本的小酒屋都是不勸酒的,而且喝酒的地方也完全是社交場所,更像是日本的另一個世界,日本也是不同於中國人的熱情直爽,但卻也有自己的酒文化,酒都成為兩國的社交的一個好物品,兩者各具特色,又相互聯繫。
  • 韓國人的餐桌禮儀和我們哪裡不一樣?
    如果有小可愛看過之前的的推文,就會發現韓國真的是一個非常注重禮儀的國家,在衣食住行方面都有自己的禮儀
  • 英國教授看不懂中國人為何從來不提血統?中國人:誰家祖上沒闊過
    很多說中國缺乏貴族精神和傳統的人,要麼是強行加戲,要麼就是想要在沒有血統貴族的中國,製造一批「精神貴族」。2019年,製片人、演員田樸珺之前給時尚雜誌寫的一篇文章被翻了出來,題目就叫《三代人才能培養一個貴族》,直接斷言今天的中國人多數是「有知識,沒文化」,「沒有多少素質」。
  • 18世紀的法國,一邊痴迷中國風一邊瞎畫中國人
    可惜當時還沒有影像存留,我們僅從文字記載很難得知這場「中國皇帝」舞會的中國風有多地道還是荒誕不羈。不過三百年前法國人對於中國形象的理解,倒是可以從當年的藝術作品中窺知一二。另一方面,十七世紀下半葉來華傳教士將其考察成果以筆記、繪本等形式帶回法國,又將中西方的交流從物質層面提升到了精神層面。重點是,在那個交通閉塞的時代,痴迷中國風的法國人對於中國人日常生活場景的想像,就全都來源於這些書籍與繪本。
  • 中國人的精神:從《精武門》到《精武英雄》
    比如和芥川比武一場,芥川打的非常匠氣,一招一式有板有眼。但陳真就不同,兩人一亮拳架,高下立判。陳真的拳裡有境界,這個境界就是自由無羈,就是道法自然,是突破形式的束縛。這就是截拳道的精神,就是不要墨守成規,不要老師教你什麼,你就信什麼,而是從本質上了解為什麼是這樣。截拳道的精神說白了其實就是智慧的精神,是思想獨立和認知自我的精神。
  • 韓國人看中國:中國這些用餐禮儀你都知道嗎?
    原創聲明:本翻譯由滬江韓語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圖片均來自韓網隨著近來不少中國特色飲食在韓國風靡,中國的用餐習慣和禮儀也得到了關注
  • 黃曉明劉昊然兄弟禮不同,《風起長林》的禮儀你看懂了嗎?
    值得一提的是,李斌也是《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海上牧雲記》的禮儀指導。在電視劇中,禮儀本只是輔助,但往往能起到豐富人物性格,甚至豐滿劇情的作用。從《羋月傳》到玄幻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海上牧雲記》,從《琅琊榜》到《風起長林》,近年來禮儀在電視劇中越來越有存在感,越來越受到業內和觀眾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