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玄機,陰陽原理

2021-02-18 天道內勁太極拳

天地日月人身者皆為陰陽之體。在天地如陰陽消長、有明暗晝夜之分;在日月具消息盈虛、存圓缺變化之象;在人體則別虛實輕重,得引進落空之能。是故先賢言:天地一大太極,人身一小太極,然太極者:何也?

    王宗嶽之《太極拳論》開明宗義昭示了太極之本質原義: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幾、陰陽之母也。無極者一物未有也。太初以上,渾渾穆穆、混混沌沌,所謂大渾沌者,即此時也。

    太極者:仍是陰陽未分、而生機已兆如天地未生時,分之機雖動而清氣尚未上升,濁氣亦未下降。又如受孕雞卵與未受孕雞蛋,形體上人莫能辨之,受孕者即為太極,未受孕者即為渾沌無極。我人「上場後,手足雖未運動,而端然恭正之中,其陰陽開合之機,消息盈虛之數,已俱寓於心腹之內……名之曰太極(見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動則勢成陰陽,靜則陰陽成勢。此所以名太極為陰陽之母、動靜之機之理。太極拳行功走架綿綿不斷的特性,原本陰陽互抱太極圖之陰盡生陽,陽盡生陰,陰不離於陽,陽不離於陰,陰陽相濟而生生不已循環始終的哲學義理。

    祝大彤老師從楊禹廷先師學練的吳氏太極拳,本著動分陰陽的原則,將全套83式分為163陽動勢子、163陰動勢子,這在當今派別林立的太極拳界可為獨此一家!凡陽動勢子,均依合、實有、動、發放、舒展等陽之特性行功,凡陰動勢子均依開、虛無、靜、松、柔軟等陰之特性行功。祝師總結出神意的陰陽之分名之為「陽動手隨視線去,陰動視線逐手回」。手上:去時松肩垂肘,回來墜肘松肩。正面遇敵時:若彼雙手進攻急,切記製造半邊虛。溜臀之陰陽之分在於:去時陽溜、回來陰溜臀等等.

    可以說離開了陰陽,何來太極之理法?祝師秉承楊禹廷宗師陰陽行功法理,進而統歸於陰陽頂陰陽松之學說。祝師行功凡陰動式子則「百會」部位發熱,而陽動式子則囟門部位發熱。祝師指出:修煉太極拳的虛領頂勁,應有兩個頂,即陰與陽。而且其他部位亦存陰陽之別。可以說這個理論學說的成立,給後世練拳而不知陰陽,或知陰陽而無法做到陰陽相濟者指出一條光明坦途。祝師還詳盡論述頂勁功夫之要:太極拳腳為根,腰為司令,而頂則是太上皇。周身上下協調統一,頂即是總調度,頂滯周身僵。正如拳經中所說「身形腰頂豈可無,缺一何必費功夫!腰頂窮研生不已,身行順我自伸舒,舍此真理終何極?十年數載亦糊塗。」(見《對待用功法》)

    知道了陰陽頂,陰陽松呢?顧名思義:即是松功中有陰陽之分。祝師詳細說道:陰是隱,是虛是空,是靜,是柔軟,是虛靈,是捨己從人。對方攻來,我空接,通過松腳收斂入骨,拿起對方或消化彼力都是陰松之效果。陽松呢?陽是顯,是實,是有,是合,是動,是堅剛,是發放。

    祝師曾演示拳經中所說「筋骨腰松,皮毛要攻,節節貫穿,虛靈其中」的「皮毛要攻 」之功夫、用來解釋陰陽動之別。大熱天祝師臂上汗毛皆沾伏於皮膚之上,而祝師動分陰陽後,汗毛根根直豎觸之有擋手刺膚之感,令人嘆為觀之---此為餘等親見。「手上松空轉,腳下陰陽變」是祝師太極武學的核心理論思想。通過腳下陰陽虛實的變轉,形成形於手指的運動,所以手上是毫不掛力(松)毫無意識(空)。這是祝師「太極手」「太極腳」(太極入門之必備功夫)理念功法的實相境地!也是在太極拳體用練習中通往:無為而無不為(無手、空手、通身皆手)大道的唯一坦途! 

    在太極拳中,陰陽無時無刻無處不在。所以祝師說:練拳不動則已,一動必分陰陽!

    《太極拳論》中「虛領頂勁,氣沉丹田「的要求在練習太極拳時非常重要,歷代名家均十分講究。

    關於頂,許禹生(健侯弟子)說「頂者頭頂,亦曰囟門。小兒出生時骨軟未合,常隨呼吸顫動,道家稱為上丹田泥丸宮,蓋為藏神之府---太極拳者:向主身心合一、內外兼修---故行功時必須運智於腦、貫神於頂。務使頂上圓光虛靈不昧---頭為全身綱領,剛舉則目張;頭頂懸則骨骼正直筋肉順遂,動則全身一致,左右前後無摯肘之虞矣」。

    楊澄甫說「頂勁非用力上頂,要空虛,要頭容正直,精神上提。不可氣貫於頂。練久眼目光明,無有頭痛之病」。

    《易經》中也有「(神意)行其庭(頭頂囟門亦稱天庭如相面人語:天庭飽滿)不見其人(形虛故不見)」之說;《黃庭經》載「子欲不死修崑崙--(崑崙高山喻頭頂)都是指示修養的要決。

    而陳家溝陳氏十六世陳鑫就頭頂部位稍有異議。他說「頂精何在?在百會穴,其意些須領住--領是領起全體精神,令其不偏不倚亦不可太過,過則上下懸,立不穩當」祝師師法先賢、在虛領頂勁的理論基礎上,提出了「虛靈神頂」的新學說,即將精神放在頂上「輕鬆虛靈」,避免了虛領時易犯的過與不及的毛病。同時又揭示了內修的一大秘密:陰陽頂!百會為陽頂,囟門為陰頂。祝師在幾十年的深研苦修中體悟到:練太極拳「動分陰陽」指的是周身所有部位,自然也包括頭頂;又進一步說明「凡陽動勢子行功,對應的頂為囟門;陰動勢子行功,對應的頂為百會」。

    二零零四年冬師在山東梁山拍攝教學資料時,曾舉一例說明陰陽頂的存在及其功用的不同:向前疾走或奔跑,如意想百會則覺似有牽制而奔走不便,如意在囟門則覺輕靈快捷。後退也是這樣:想百會則輕,想囟門則滯。這其實也是陰陽相濟的一種體驗。

    筆者在日常行功中原也很少想到這個問題,虛領頂勁也罷,虛靈神頂也好,做法也就是隨意向上一想、虛虛的照住一塊;這個動作低頭下個抬頭而已,也不覺有什麼異樣。二零零五年春夏間在湘西與師弟探究師傳法理時,就攬雀尾右掌打擠後,下一動右掌如何舒展、腳下方向如何右轉成右抱七星時的協調身心,反覆演練究異,且不斷調整方位角度以促進身手協調運轉,總覺有不甚明了處。一天忽然憶起師說過頂分陰陽的話,於是在打擠時[陽動]把虛靈神頂的意思放在囟門,頓覺身心清爽--其實也就是做動作不要失去虛靈神頂。下一動右手舒展,身手右轉,神意轉在百會,其時不僅覺得五指神意自然松舒至極遠處,而且弛頸、圓背、松肩、展胸、收胸窩、空手等所有練習太極拳對周身各部位的要求都在那一瞬間自然的在身上感受到了。真正體會到因為「頂頭懸」而帶來的「滿身輕利」,至此也初步領會了祝師「頂是周身上下協調統一的總調度長總協調員」的實際含義。

    按師說「陽動手追視線去,陰動視線逐手回」的陰陽轉換常理,抱七星為陰動勢子,意在陽頂[百會]則上下一條線有陰陽相濟;打擠為陰動勢子,意在陰頂[囟門]仍然是陰陽相濟的做法。肢體動作應是隨頂上陰陽轉換而轉換的,也就是說只需轉換頂上陰陽,肢體動作自然到位!正因為這樣,祝師一再告誡:頂滯周身僵!所以要求學者「絕不能忽視頂的修練!頂上有神、虛虛靈靈,陰頂陽頂、變轉自如。(才可能)有望達到功成」-- 

    在教學中,祝師常以「煉拳要走得開」來說明動分陰陽的道理。什麼是走的開呢?在行功中依據被動減法原則、在減力退力的過程中,神意舒展離開身體、循八方弧線運行;體用中與對方肢體被動接觸後,用太極拳思想「心腦不接」對方來力,神意舒展在不丟不頂中 避開對方力點,遙接輕扶對方肢體。神意至對方身後後,身手即可隨神意向任何方向去--此即為走得開!

    祝師這樣示範:雙足平行,正身直立,一臂平舉於身前,命筆者在他手臂外側向內按推。祝師手臂是要向外走的,正與筆者按推方向相頂撞。以當時情景,除非祝師力量極大,否則任他怎樣用力也難以抵抗筆者勁力,而祝師的目的是要體現、太極拳是如何在不頂不丟中將向外走不開(常人思想)的手臂走開的。後來的事實是:當筆者開始用力推按時,腳下忽然失去平衡,雙手還沒有感受到祝師手臂有外展力量時,身體便因祝師手臂的自然舒展被逐出一旁。

    祝師說:遇到阻攔或與對方力量頂上了,屬無陰陽,自然走不開。先放鬆身體,手指神意向外無形而有意舒展,接觸點自然會放鬆、因為已經形成了陰陽---彼陰我陽或我陰彼陽。「松淨了,自然在對方身上」

    可這樣說吧:在正確的行功法理指導下,你的身手想到哪裡去,不管對手願意不願意、讓不讓去,只要你符合陰陽存在與變轉之理,都能過去!形體雖然是捨己從人隨曲就伸,但意志決不可以別人的為轉移!這也是道家性命雙修功法理義之信念「我命在我不在天」的體現。

    當然真能走得開,決不是僅想走得開就能走得開的。但在行功中一舉一動都要以「走得開」來檢驗:有力即走不開,不循八方線走不開,有意走不開,無意更走不開(犯了動意之病);主動了走不開,妄動更不行;頂接了走不開,丟扁了走不開;一定要在陰中找陽、在陽中尋陰,能如拳經中「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總要「在不頂不丟中討消息」,求得「陰陽互濟」,自然周身一家,腳手相隨,極松極靜、於極柔軟中寓極堅剛---日久自可得玄妙於質樸之中!

    祝師相關語錄:

    動分陰陽

    手不要走,意思走,一想就得。

    手不能走,走也走不開。能走開是力大欺力小---

    要走腳,從腳跟向前舒展。

    身體保持中正,不要貓腰,有腰就走不開。

    走弧線,找舒服,舒服了自然走得開。

    走得開可說是祝師所傳太極拳自然法理最具代表性的理念,以筆者淺識:真到了走得開的地步,那是陰陽已相濟於自然,周身渾圓於無間,真正意義上的身居太極境界!架

    陰陽學說乃我中華民族文化文明之精粹,至今仍在天文地理醫學哲學等方面廣泛深度的應用。學者能明此理,自可正心神,返視聽,虛懷以容物,靜心以除垢靜濾以遺欲而之於定性造真復返無形無象之先天自然勝境。

    按人身陰陽「本自具足,何假外求」?行功走架無非證明陰陽之自在吾身,要在如何顯現而已。是故大道皆在勤修以證悟爾!

請您轉發分享,平安喜樂!

太極拳「內勁」之寶典(珍藏)

相關焦點

  • 奇妙的陰陽太極
    一提到陰陽太極,我們就會想到太極拳,就會想到中國道教的太極圖,就會想到戲劇裡的諸葛亮,就會想到中國的神秘文化,感覺到深不可測。
  • 陰陽五行、太極八卦,中國人的文化淵源
    太極拳結合了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等理念,具有修身養性、健體、護身多種功能,又吸收了傳統文化中的陰陽五行、經絡學、導引術等,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今天我們將通過閱讀《秦漢的方士與儒生》和《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學派》這兩本書,了解太極拳中「太極」究竟是什麼意思,「陰陽五行」又如何與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漢代人的思想的骨幹,是陰陽五行。
  • 我來參與破解廈門之謎:馬巷古宅的「太極八卦玄機」
    關於馬巷發現的「八卦玄機」,本文試圖進行較為深入的探討!2017年12月27日,馬巷一戶人家正在清理自家廳堂的地磚時,赫然發現地下秘密設置著一個直徑長達三米的「太極八卦玄機」(報紙稱其為「八卦玄機」,我認為叫「太極八卦玄機」更妥,僅叫八卦,會讓人忽略其核心是太極)。對我來說,這個發現是續「馬家港」之外馬巷的另一個謎團。
  • 揭秘陰陽眼出現的原理
    看過有關陰陽眼電影或者小說的都會感到好奇。世界上到底存不存在陰陽眼?
  • 「陰極生陽,陽極生陰,陰陽相互轉化」這一太極拳理該怎麼理解?
    以我的經驗來講,練習太極拳首先是要結合太極原理進行練習的。什麼是太極原理?陰極生陽,陽極生陰,陰陽相互轉化的一個道理。練太極時經常有「畫圓」「畫圈」的說法, 怎麼理解呢?手向下走的時候叫順鏟。 順鏟到一定程度就沒法再轉了。再轉自己就背了。這個時候就要產生變化,叫逆鏟。逆鏟拉…拉…拉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沒有再拉了。再拉就又背了。這個時候就需要順鏟過來。
  • 立旭說|簡說太極、陰陽、四象
    太極我們說太極,想到的無非就是太極圖跟太極拳了,對太極的認識也往往止步於此。首先,「太極」一詞是由孔子提出的。太,一個「大」一個「丶」,有大有小。太極就是大到極點而且小到極點,所謂「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其次,太極是萬物始生之前的混沌之象,與無極的混沌狀態有所區別。
  • 太極,比「拳」更多
    然而「太極」的內容卻遠遠比「拳」更豐富、更久遠,也更東方、更玄妙。  基本上,太極算是道家的概念。太,是大;極,是盡頭、極點。物極則變、變則化,所以太極是變化之源。它是指宇宙最原始的秩序狀態,出現於陰陽未分的混沌時期(無極)之後,是形成萬物的本源。  作為一個成形的詞,「太極」最早見於《莊子》。
  • Vans Style 36 SF 陰陽太極
    評論裡面太多騙子了朋友們多注意】 Style 36 SF 採用不對稱鏡像設計,將 T&C Surf 的陰陽太極 Logo 運用在內側帆布、外側包邊上,鞋款以黑黃配色出現。Sk8-Hi 138 Decon SF 在經典鞋款 Sk8-Hi 基礎上,前部加入防水包膠頭,鞋領刪減海綿填充。清新自然的白粉配色,側面縫入陰陽太極 Logo,包邊點綴黑白棋盤格圖案。
  • 八字命理:陰陽太極論命法(值得一看)
    (一)、學習八字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學習八字是個通陰陽、轉太極、明吉兇的過程。論命,簡單的說就是通過看陰陽的變化即太極的狀態,來得出吉兇禍福的結果。因為,陰陽和合是判斷人生富貴貧賤、壽夭吉兇的唯一依據。什麼叫通陰陽?就是明白陰陽的本質屬性和在八字中的代表,清楚陰陽的作用方式和作用途徑,掌握陰陽的變化規律和吉兇法則。
  • 太極八卦
    太極和八卦組合成了太極八卦圖,它又為以後的道教所利用。道家認為,太極八卦意為神通廣大,鎮懾邪惡。基本釋義科學太極八卦圖,描繪了《易經》陰陽理論中陰陽交感生萬物的道理;質能互相轉化原理闡述了能量平衡創生物質的原理。二者經過比照輝映確是驚人的契合乃至完全一致,也充分證明了同是真理必然產生殊途同歸的結果。
  • 周易陰陽五行太極八卦
    所 以八卦是智慧之學,我們看到京戲中孔明出場,身穿陰陽八卦袍,就是說明高度的智慧,太極圖就是一個圓,裡面畫著陰陽魚;八卦圖是一,個正八邊形,每條邊上都有一個特殊的符號(如題圖)。有兩條原因妨礙著人們去探討和認識太極八卦圖:一是神秘化觀點,認為太極八卦圖的道理深不可測,非一般人所敢於,問津;二是迷信觀點,認為太極八卦圖是卜卦算命的迷信東西,必須嚴加禁止。
  • 不要把陰陽圖當太極
    它由「無極」演化而成,由於太極本體有「氣」的存在,所以,太極具有原始的「易」的功能。易,即變化。在太極產生變化的作用下,便形成了「有形」的「個體」,從而產生兩儀。這是太極與無極的最明顯的區別和進化,所謂兩儀是特指天地,是自然界萬物產生形態的基礎,是陰陽的雛形及原始意義,也是陰陽的最大體現。所以,太極是處於無極與陰陽互化的交替狀態。
  • 陰陽是什麼?——太極圖解析
    太極雙魚圖,常見的一個圖案,都知道是表示陰陽轉化運行。那麼太極圖裡面,什麼代表陰、什麼代表陽呢? 陰陽是如何運行的? 對我們的行為有什麼啟示和指導作用呢?本文簡單探討,希望有所啟發。什麼代表陽、什麼代表陰?我以前理解, 白是陽,黑是陰。 上半部分是白想把黑消滅掉,下半部分是黑把白給消滅掉。
  • 陰陽學說與神秘的太極圖
    古人認為:很久以前,天地混沌未分叫做太極,太極後生兩儀,兩儀具有陰陽對立與並存性質的兩種因素或事物,兩儀就可以理解為陰陽。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包括:陰陽互根、陰陽對立、陰陽消長、陰陽轉化。例如:電燈的開關狀態、水庫的開關狀態、太陽的升落狀態、動植物的生滅狀態等都是兩種最基本的狀態,也就是陰陽狀態。這兩種狀態如果用兩個數字表示就可以表示成0和1的狀態。0、1組成的二建制數可以產生無窮變化。其實陰陽可以更好地概括這一過程。易經中的八卦與六十四卦如果轉化成二建制數,完全符合二建制原理。
  • 「冬至一陽生」裡的人生哲學,離不開陰陽消長,物極必反的原理!
    它們的排列就是根據《易經》中物極必反的原理來排列的。地雷復卦陰陽變化是《易經》中一個非常核心的理論,那就是陰陽變化,此消彼長。陰極陽生,陽極陰生,物極必反,否極泰來。當任何事物發展到了一個極點,都會朝著相反的方向去發展。
  • 太極九訣之陰陽訣:太極陰陽少人修,呑吐開合問剛柔
    在這個訣內,說明太極拳十三法中的後六法半,前六法半已在十三字行功訣內說明,即掤、履、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後六法半是本訣的:正隅、收放、呑吐、剛柔、虛實、單雙、重。(定、重合為一法)前後共十三法。
  • 第三代匡威 Converse 1970s 太極陰陽
    第三代匡威Converse Chuck 1970s 太極陰陽3.0優於市面各種版本 官方最新版本正確軟藍底 ,完美鞋楦定型,硫化雙圍條,腳感炸裂 原盒原標 字體對位正確,現貨尺碼:35 36 36.5 37 37.5 38 39 39.5 40 41 41.5 42 42.5 43 44 偏大一碼
  • 葉金山談太極
    【金山注】1太極:太極是無極所生成的,它也是陰氣和陽氣的母體。比照老子聖學而言,無極是沒有名象位階的「道」,太極是道所生成的有名象位階的「一」,至於陰陽則是老子思想中「一」所生成的「二」。王宗嶽大師依照陰陽家的用語,指出太極是無極所生成的,它也是陰氣和陽氣的母體。太極拳是王宗嶽大師根據太極陰氣和陽氣分合變化的原理而發明的,因此太極拳是分合之拳,聖學武房的武術也是根據這個原理發展而成。
  • 太極拳與太極
    也有一些人知道太極拳理根太極,但它到底用了太極的什麼理,根在哪一點還是說不出來。 要搞清這一關係,首先要搞清什麼是太極。 好多人認為太極不就是一個圓裡套了兩個小圓,變化成陰陽兩魚的一個圖嘛!這是把太極圖當成太極了!當然,太極圖是太極的一個表述形式,但它所包含的內容卻不是一句話能說完的。
  • 健身氣功——易筋經的陰陽運動原理
    這些講述了自然界事物的變化,都具有陰陽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並且這兩個方面的內在聯繫、相互作用和不斷運動是事物生長、變化和消亡的根源。《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