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媽曾經送過紗堆的花朵髮飾十二支。全部分贈給了黛玉王熙鳳和三春姐妹。當時王夫人笑著婉拒,留著給寶丫頭吧(寶釵)。
薛姨媽說得很清楚,寶釵素來不愛這些花兒粉兒的。
以現代人的眼光看,寶釵這樣的品質很討人喜歡,十足利落人。就好比你的化妝檯上一堆布靈布靈的彩妝,而她的化妝檯上只有最常用的幾樣,十分精簡。
可寶釵真的不喜歡嗎?她的服裝髮飾一樣的講究,沒有比別的小姐減少或隨意,大家小姐的面子,她撐得足。
看她和寶玉討論打絡子的配色方案,那份審美,那種侃侃而談,看得出,寶釵其實對女孩子這些花兒粉兒的,很擅長。
一般來說,審美是培養的,於某一方面擅長與否,也有興趣喜好有一定關聯。
寶釵若真是不喜歡,怎麼會一個絡子她都說得頭頭是道,連從小混在脂粉堆裡的寶玉都讚不絕口,言聽計從!要知道,寶玉身邊,賈母,王夫人,王熙鳳,可都是大家小姐,特別是賈母,年輕時「比鳳姐還來得」,在講究的妙玉那裡喝茶也好不露怯。賈母也是很講究的,隔水聽音,服飾搭配,顏色相襯,賈母都絲毫不落在一眾晚輩之後。
寶玉從小在賈母身邊長大,眼力自然不弱。經他「蓋章認可」,寶釵愛不愛花兒粉兒,就很明白了。
既然不是真的不愛花兒粉兒的,為何她的蘅蕪苑被賈母說「雪洞一般」,甚至賈母要親自幫她布置?
寶釵是個心裡有成算,冰雪聰明的女孩子。她父親早逝,依傍母親和不成器的哥哥生活,雖然隨母親住進了賈府的大觀園,可是她心裡明白,自家和賈府的差距在不斷拉開。若無深厚親戚情分,想必她也無法如此坦然自若。
住進大觀園之前,薛姨媽帶著寶釵和薛蟠是住在賈府一角的梨香苑的。並對王夫人說好,一應日常開銷自己負擔,才是處常之法。
寶釵住進大觀園,大觀園那可是給貴妃娘娘蓋的省親別墅,省親本就是極難得的皇恩浩蕩,更別說貴妃用過的省親別墅自然也是貴重無比。當日省親後,若不是貴妃發話,讓姐妹們同寶玉入住大觀園,賈政定會秉持對皇家的恭敬,而將大觀園封閉,妥善打理。可見大觀園的貴重。
所以寶釵住進大觀園之後,於一些細節上很注意。比如不「過度」布置房間。寶姐姐一向的名聲都是隨分從時,絕不會在某些硬體方面領先眾人。當然這也是為客之道。因此房間裡布置得出彩了,就不合適。最穩妥的,就是簡單布置。
黛玉初入賈府,處處留心,生怕被別人小覷。寶釵心思玲瓏不在黛玉之下,寶釵的小心翼翼更隱秘,因為母親在旁,寶釵做事也更從容。
可是寶釵到底小看了賈母。
賈母帶著劉姥姥和眾人一起遊大觀園,一看寶釵的房間太素淨,便不贊同。薛姨媽打圓場,說是寶釵生性如此,不愛打扮布置。
賈母當即表示,如此素淨也忌諱。年輕的女孩子,別人看著不好。
別人是誰?劉姥姥,還有其他親戚,以及下面「兩隻富貴眼」的奴才們。
不同階級的人區別身份,有一項很重要的指標,便是生活用度,這裡不單指的是吃喝和衣著。
賈府裡體面的管家奴才也是不少的。劉姥姥得了幾兩銀子,視為命根子一般,強忍不舍,送給周瑞家的,周瑞家的「哪裡看得上」?
更別提賴大家的園子,那可是都請得動賈母去參觀走走的,可見園子的規模。在這樣的奴才面前,要是看上去還不如奴才體面,那成什麼體統?大家小姐日後出嫁豪門,掌家能力是必修課,那麼連這點子粗淺道理都想不通,又如何上侍長輩,下育後代?貴族傳承絕不只是爵位和家產的傳遞,更是價值觀,人生理念的延續。
所以如果說寶釵是故意如此「寒酸」,顯得好像自己被賈府薄待一般,這個說法並不是很準確。
寶釵自己節儉,以為能投了賈府眾人的眼,畢竟賈府的財務情況,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不說罷了。可沒想到倒落了下乘。
賈母教導寶釵的話點到為止,但也是一片好心,提點後輩。所以寶釵後來也不怎麼掩飾,偽裝不愛花粉兒了。
黛玉在賈府小心翼翼,寶釵何嘗不是呢?人情練達的賈母,一眼看出寶釵的心思,加以提點,可到底是親戚的孩子,不能多說。
再者,劉姥姥在旁邊,窮親戚眼光毒,寶釵這富貴親戚,在賈府住的如此素淨,那劉姥姥這個窮親戚可不就更沒指望了?賈母一邊提點寶釵,一邊直接出手布置寶釵的房間,也是最穩妥的。也顯示了賈母對寶釵的友善。賈母逛大觀園,除了幫寶釵布置房間,也就開口幫黛玉要了幾匹布,換了窗紗,敲打了王夫人和王熙鳳。
你薄待我外孫女,我告訴你我不滿,但我對你外甥女也是厚待的。
這才是長輩該有的態度和胸懷。再者說,提點,也有點貼批評的邊,批評完寶釵,再給些貴重擺設,也是大棒與蜜棗齊飛了。畢竟管人,以管心為主。一味威壓,爭鋒相對,有傷感情。
喜歡請關注我,每日看劇看書說情感,歡迎留言交流。原創不易,抄襲必究。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