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屋簷高卻能正面對抗盟軍坦克!說說二戰德國追獵者殲擊車

2021-01-18 看北朝

這兩張照片裡,追獵者還沒有後面房子的屋簷高,和第二張照片裡那個男孩對比下來,真的太小了。

winter_z:這些殲擊車,主要損失於敵方的什麼武器呢?

甜妞她爹:對方的坦克炮。

kgb1059:60mm/60°啊,85炮用BR365,0距離都穿不了。

m1andm1a2:38t搞出來的東西,還要啥自行車。

kgb1059:底盤加寬,傳動改了,只能算38t底盤衍生型,和正牌38T不是一回事。

長安父老:本來就是為了省錢才造的。

赤色MA:可能是當時人機功效最差的戰車了。

kgb1059:追獵者車體尺寸,除了車體高度略高一點,和大眾甲殼蟲差不多,這應該是常識啊。

側面20mm,加上40度傾角,步機槍肯定沒戲,.50都未必能穿,角度好了防20炮也可以的。

裝甲擲彈兵:追獵者正面好硬的。

老驢:在Siensheim 見過這貨,我覺得175以上的個子基本上是塞不進去的。

約瑟夫一世:戰爭末期,德軍缺少坦克,又偏偏執著於進攻戰,把不少突擊炮和殲擊車拿去代替坦克擔任進攻矛頭,效果不好還白白損失了。突擊炮和殲擊車還是打防禦戰更有優勢啊!

平獨鎮露:追獵者幾乎是蹲坑神器啦,正面擋住首下,蘇軍只能指望IS-2系列,盟軍只能考慮召喚飛機和M36。車身低矮,投影面很小,75炮足以對付饅頭和34,對於早期的IS也有一戰之力。

矢鋒:除了正臉能跳彈以外一無是處啊……

kgb1059:16噸的車,正面能防蘇85和美76,你還要什麼自行車?

註:本文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本文作者:暴動暴動暴動

相關焦點

  • 本該早些出生的反坦克利器,德軍的救命稻草,追獵者坦克殲擊車
    二戰中,德國製造了形形色色的裝甲單位,這些單位大多堅甲利炮,能夠摧毀戰場上的一切敵人。但儘管如此,它們的性價比卻說不上多好,因為他們大多過於昂貴,工時也過於漫長。但有一款武器,卻被盟國的工程師-評價為可以挽救德國的武器,這就是德國的追獵者坦克殲擊車。這種小巧玲瓏的坦克殲擊車,到底有什麼能力來挽救德國呢?
  • 追獵者並不先進,是二戰德國無奈的選擇,它的缺點同樣不少
    追獵者坦克殲擊車作為二戰最有名的裝甲武器之一,被公認為二戰德國的救命稻草,誠然它易於生產、結構簡單耐用、打擊能力夠用的特點,確實是當時德軍最佳的選擇,但是同樣應該看到,追獵者本身的設計也有不少的缺點。追獵者坦克殲擊車追獵者的問世追獵者的出現頗有一些無奈,設計它的直接原因就是1943年德國兵工廠遭到大規模轟炸,三號突擊炮的生產被終止,德軍一方面生產四號突擊炮緩解前線的壓力,另一方面考慮設計一種輕型坦克殲擊車
  • 二戰元首的救星,簡陋至極的RSO坦克殲擊車,就是一輛平板車
    提起二戰德國的坦克殲擊車,往往是「黃鼠狼」、獵豹等著名的型號或者家族,不過德國的科技怎麼可能就局限於此呢,在當時德國還有一款RSO坦克殲擊車,別看它數量稀少,也曾面呈元首,被元首當成東線救星。RSO坦克殲擊車RSO全地形車改裝坦克殲擊車早在蘇德戰爭初期,德軍就已經意識到東歐地區的爛泥地是機動車輛的天然剋星,雖然當時德國已經有了一些半履帶車輛
  • 二戰德國大麥克斯坦克殲擊車,大口逕自行反坦克炮的先驅
    大麥克斯坦克殲擊車是二戰德國早期開發的大口徑裝備,雖然威力巨大,但本身並不成熟,在試生產了2輛之後就放棄了,它們的一些設計經驗則用於後期的相關設備身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也算是開山鼻祖了。大麥克斯坦克殲擊車最早的德國坦克殲擊車雖然二戰德國最早服役的坦克殲擊車,是用一號坦克底盤改裝的黃鼠狼1,但是真正從設計上來講
  • 英俊騎士——德國獵豹坦克殲擊車
    1943年8月,在庫爾斯克戰役結束後,德軍第654重裝甲殲擊營奉命將剩餘的費迪南坦克殲擊車移交給第653裝甲殲擊營,輕裝前往法國準備換裝另一種新型戰車——獵豹坦克殲擊車。從此,第653裝甲殲擊營也是德軍唯一一個全建制裝備獵豹的營級部隊。但直到1944年春,在法國修整的第654重裝甲營才接收到首批獵豹開始訓練,誰想到還沒訓練倆月,剛到6月份,就趕上了盟軍登陸法國的諾曼第戰役。
  • 【小雨姐評測】森寶鋼鐵帝國:象式坦克殲擊車、虎式重型坦克、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虎王重型坦克Empires of Steel(上)
    「象」(德文Elefant,英文為Elephant)式坦克殲擊車,前身是「斐迪南」(Ferdinant)坦克殲擊車,是二戰中後期德國研製的重型坦克殲擊車。虎式坦克是二戰中德國的著名坦克,從1942年下半年服役起至1945年德國投降為止,一直活躍於戰場第一線。虎式坦克在戰爭中擊毀了大量的敵軍坦克也包括其它火炮,這使它成為所有盟軍坦克危險對手,凡是在戰鬥中能夠擊毀或擊傷虎式坦克致其被遺棄的盟軍坦克,人們都會尊稱其為馴虎者。
  • 二戰時期德軍的犀牛88毫米主炮殲擊車一度成為東線戰場死神點名者
    說到二戰時期的德軍坦克88毫米主炮的坦克殲擊車最初第一版本便是著名的犀牛自行火炮,和大黃蜂型88毫米反坦克殲擊車。在此背景下,德軍利用老舊的三號坦克底盤和四號初期型底盤,分別生產出三號F型突擊炮G型突擊炮和著名的犀牛坦克殲擊車等緊急部署到東線戰場上,協助德軍坦克部隊防禦與進攻作戰,犀牛殲擊車當時一共生產200多輛投入戰場,組建獨立坦克殲擊營,作為德軍前線裝甲狙擊手特種戰車使用,德軍最先發明的這一套全新的戰術理念,之後盟軍和蘇軍才開始重視坦克殲擊車研製。
  • 狂怒的設計和製造思路——淺談二戰時期坦克研製的國際差別
    所以為了對付虎式坦克,卻又發愁當時的製造工藝無法製造足夠厚皮的戰車,於是就把先期製造出來的可以打穿虎式坦克正面的火炮裝備在了一些機動性好的底盤上,製造了相當一批薄皮但是機動和火力都不錯的坦克殲擊車,比如M10狼獾,還有M18地獄貓甚至M56蠍等等。筆者一直到現在都在收藏著一輛德國的偽裝黑豹,也就是偽裝成M10的戰車作為紀念。因為二戰戰場,是坦克殲擊車這個戰略概念性兵器誕生的地方。
  • 令盟軍「談虎色變」的德國虎式重型坦克
    6月24日清晨,德軍先頭部隊遭遇了這輛KV2型坦克,被擊毀了12輛卡車。雙方遭遇之後,德軍在兩天內先後發到了五次進攻,第一次使用6門37毫米反坦克炮,結果發射7次全部擊中KV2坦克,卻只擊落了一些炮塔上的油漆,反而被KV2擊毀了其中的4門。第二次使用一門88毫米高炮偷襲,卻還沒等高炮架設起來就被一炮打翻,牽引車也被擊毀。德軍88毫米高炮架設需要一段時間,這能時間內極容易遭到打擊。
  • 元首最後的玩具費迪南(象式)坦克殲擊車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虎式坦克的衍生品費迪南坦克殲擊車。先來說說這款武器是怎麼來的,時間節點來到一九四二年,由於前線的戰事吃緊,急需一款能夠hold住局面的裝甲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虎式。保時捷與亨舍爾兩家公司都在緊鑼密鼓的對自己的原型車進行完善。
  • 斐迪南重型坦克殲擊車:成員笑嘻嘻,後勤MMP
    奧託·卡裡烏斯回憶錄《泥濘中的老虎》記敘了這位二戰坦克王牌的戰爭的經歷,他先後駕駛LT-38輕型坦克、虎式重型坦克、獵虎坦克殲擊車。整個戰爭過程中他合計擊毀了150多輛敵軍裝甲車輛,成為二戰戰績最輝煌的「擊破王」。
  • 狡猾獵手,兇悍炮,為了大戰使勁造:憶德軍四號坦克殲擊車L70
    鋼緣輪還被用在四號坦克殲擊車L/70(V)型和「灰熊」突擊炮上。 在戰爭後期,不僅僅是四號坦克殲擊車L/70(A)型被編入裝甲團,L/70(V)、各種突擊炮、甚至是「追獵者」等等都被當做坦克塞入裝甲部隊充數。而另一方面,因為火力和防護都差不多,L/70(A)有時也被和L/70(V)一起編入師屬反坦克營。另外,L/70(A)在1945年還被編入了許多獨立的突擊炮旅。
  • 蘇德戰爭中的打虎英雄,為對付虎式坦克而生的SU85坦克殲擊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裡,坦克的性能優勢總是螺旋上升的,在激烈的戰爭中,戰爭各方的坦克 都飛速提升著。可是坦克的性能提升並非那麼容易,可能你的新坦克還沒出來,對方的新型坦克都碾到你臉上了。這個時候指望等坦克出來是不可能的,有時需要一些更為簡單的辦法,比如拆掉坦克的炮塔,塞一門足夠威力的長倍徑火炮,搖身一變成為坦克殲擊車來應對敵人。
  • 鼓吹坦克殲擊車,堅持坦克反步兵,火炮反坦克的麥克奈爾將軍
    二、坦克殲擊車麥克奈爾提過反坦克炮要交給炮兵,可是炮兵又不能推著反坦克炮追著裝甲部隊的坦克炮,那麼如何讓己方的反坦克炮能夠追上裝甲部隊的前進,並隨時為裝甲部隊提供反坦克火力支援就成了問題。北非的德國非洲軍團已經擁有了裝備長倍徑坦克炮的四號坦克,並且出現了強大的虎式重型坦克。而M10坦克殲擊車剛到北非戰場就必須直面這些德國坦克,它所取得的戰果將直接決定它的價值。但很不幸的是,M10坦克殲擊車在戰場上的表現並不好,雖然說他裝備的3英寸坦克炮確實強大,使用了M93高初速穿甲彈之後,威力直逼德國的88毫米高射炮。
  • 稀有戰車列傳:德軍四號坦克殲擊車L/70(A)技戰史(上)
    【軍事家二戰專欄】地面猛虎篇-稀有戰車列傳:德軍四號坦克殲擊車L/70稀有戰車列傳:德軍四號坦克殲擊車L/70(A)技戰史(上)一.這款戰車對四號坦克的底盤進行了重新設計,更改了內部結構,還降低底盤高度、加大了首下傾角。在新底盤上加裝了一個外形低矮的大型固定戰鬥室,正面和側面均為大塊整體式的傾斜裝甲,比三號突擊炮的戰鬥室要簡潔很多。四號坦克殲擊車在1943年底投入量產,編號Sd.Kfz.162,有時為表明生產工廠,會添加後綴「V」——即沃馬格廠的首字母來標註。
  • 二戰比利時T.13系列坦克殲擊車,在鋼鐵洪流中英勇奮戰的小強
    T.13系列坦克殲擊車,是二戰爆發前比利時利用輕型裝甲車輛自行改裝的裝甲武器,它們樣貌並不帥氣,甚至有點滑稽,數量也不多。可就是這樣的裝備,卻在德軍的坦克大軍攻擊下,以弱小的身軀給德軍製造了不小的麻煩。
  • 二戰時期,德軍裝甲兵的「動物園」中,都有哪些「珍禽異獸」?
    火力上虎式為著名的88mm/56L火炮,火力很猛,是二戰時殺傷效率最高的幾款坦克炮之一,德國人還為它配置了極為精確的卡爾·蔡司TFZ 9b 瞄準器,精準度驚人。憑藉著強大的裝甲防禦和火力優勢,虎式坦克在二戰期間,可以算是盟軍的噩夢。它的出現曾一度扭轉了德軍在東線戰場上的頹勢。
  • 《坦克世界》中不同類型坦克殲擊車的玩法,總有一款適合你
    從歷史上來說,坦克殲擊車被研發出來的目的就是用來制裁坦克,不過雖然是坦克的「天敵」,但是坦克殲擊車的設計也採用了坦克底盤,所以坦克殲擊車又被稱之為「驅逐坦克」或者「殲擊坦克」。並且在二戰戰場上為了簡化生產,同時保證良好的隱蔽性,坦克殲擊車的高度都被降低。
  • 二戰日本絕密坦克計劃亞洲版本象式殲擊車
    50公裡每小時,正面裝甲12毫米,裝備一款94式37毫米36.5倍徑坦克和兩挺7.7毫米機槍,其車組人員共計3人,無論在車組人員配置上,還是坦克性能上在當時世界上當屬於一流,只是後來日本對坦克研製計劃漸漸跑偏等於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 Le Panther:二戰後法軍的黑豹坦克
    二戰結束之後,法國這個本土在戰時淪陷的國家可謂百廢待興,急切想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資源,而黑豹(豹式)坦克是他們的考慮對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