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晚上磨牙還嚴重嗎?最近飲食方面有沒有保證?」當日上午10點多,卓正醫療望京診所兒童齒科醫生、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博士凌龍正在線上接待他的第4位小患者。
凌龍表示,「今天上午接待的4位患者中,其中有兩位家長選擇線上問診」,疫情到來後很多患者有點「談醫色變」,很多人都不敢進醫院看病,線上問診患者不斷增加;隨著疫情逐步好轉,很多患者體驗到了「線上問診」的便利性,習慣便延續了下來。
由此可見,一場突入其來的疫情足以讓徘徊了幾年的網際網路醫療「大顯身手」。另外, 一路亮起的政策綠燈也讓此前遲遲未能入局的醫院在「觸網」後發力布局。從結果上看,「網際網路醫院」的戰場也是越來越熱鬧了。
根據國家衛健委10月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已建成900多家網際網路醫院;遠程醫療協作網覆蓋所有地級市2.4萬餘家醫療機構,5500多家二級以上醫院可以提供線上服務。定位於中高端多專科民營連鎖醫療機構的卓正醫療便是這其中一家。
企業供圖
線上問診率近4成
自2012年第一家診所在深圳落成並投入使用,截至到目前,卓正醫療已在全國12個城市運營28家醫療中心、齒科中心、兒童保健中心、睿清醫美中心、體檢中心及日間手術中心,並與40多家保險公司籤訂直付協議。
隨著今年3月底取得網際網路醫院牌照,如今,卓正醫療全國所有線下醫療機構均已實現「線上問診」,每月線上累計問診量達2萬人次(總問診量5.5萬人次),佔比近四成;另外,線上用戶超過100萬,其中80多萬為科普讀者、剩下則是APP小程序註冊用戶。
卓正醫療總裁周方介紹到,目前團隊累計全職醫生數已超過200,根據總問診量粗略算下來,卓正醫生的日均接診只有不到10個;而「公立醫院有些醫生(比如兒科)單人一天接診量可以達到200個」。
周方指出,這恰恰體現了卓正醫療的區別於「公立」的經營思路:其一,以「患者」為中心,而非而以「疾病」為中心,重視患者的感受與就醫體驗;其二,以「循證醫學」為指引,提供規範化和高品質的醫療,與國際標準的醫療服務看齊。
「舉例來看,線上問診服務平均單次時長達30至40分鐘,依舊保持高端服務水平;單次收費也比較貴,差不多20美元(在線複診不再額外收費),算是接近國際的水平。」
據介紹,卓正醫療已開展線上諮詢業務超過1年,如今隨著牌照獲批,診斷、開藥等行為均已合規;為實現線上問診全流程化,卓正醫療已與京東健康達成戰略合作,探索「線上問診+線下送藥」模式。據悉,其線上問診平臺直接跳轉購買的藥品均由京東大藥房提供和配送,首批上線近200種藥物。
企業供圖
如今,隨著網際網路醫療的加速發展,卓正醫療創始人兼CEO王志遠認為,未來「以服務為中心」的網際網路醫療機構會越來越多,整體在網際網路醫療領域會佔一個非常可觀的份額,為此,卓正也會加速布局。原因如下:
技術成本顯著降低,騰訊雲等大公司提供了很多平臺、工具、框架,醫院的技術開發、運維的成本也會相應降低;基礎設施逐步完善,類似京東健康提供醫藥配送服務平臺、第三方實驗室探索麵向C端的配藥檢驗服務等,一旦上述網絡建立完全,醫療機構服務用戶也會更容易;醫生利用網際網路來服務患者的意願和能力顯著增加,尤其是在疫情之後;保險支付方面,除了醫保在積極「考慮」網際網路醫療外,商業保險也在大規模探索如何為網際網路醫療服務付費;技術進步將釋放更多潛力,AI、VR、AR、大數據等都可被醫療機構用來更好地服務用戶。
卓正醫療的網際網路「棋局」
結合上述趨勢,王志遠指出,卓正醫療也在多維度地布局網際網路醫療:
實現單個環節的線上化,包括在線問診、預約、在線獲得化驗報告、查詢病史等,「這一方面已大部分實現在線化」;服務流程線下線上一體化,即診前收集患者信息、診中根據需求線上+線下、診後複診根據需求線上+線下,「目前大概能做到一半,診中主要還在線下」;單一病種管理流程一體化,比較複雜——可能涉及幾次診療甚至是輔助服務,「計劃針對患者群中最常見的1-2種慢病做試點,並在未來1-2年內推出」。利用網際網路和患者數據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這對流程的整合要求較高,「會先以兒科全面健康管理作試點,包括生長發育到眼健康、牙健康、心理健康等,這是未來1-2年的工作重點和難點」。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卓正醫療將在2021年二季度前上線「視頻問診」,首批將在兒科和內科試點,且由線下質控系統進行支撐,預計取得良好效果後再推向其他專科領域。
據卓正醫療線上項目負責人姚躍介紹,目前這只是全職醫生面對卓正會員的專屬服務,因為目前卓正門診服務都是在日間,「視頻問診」能解決夜間一些輕急診的需求。
企業供圖
在具體技術層面,卓正醫療也有一些細緻考量。卓正醫療CTO趙天斌指出,相較其它民營機構,卓正的差異化之處在於注重線上線下服務一體化,尤其是基於各種數據中臺的一體化,即整合線上線下的診療數據流和服務支撐數據流,實時匯總線下所有診療數據和線上行為(包括客服交流),並保證實時的數據更新,方便醫生進行診後和診中的隨訪複診等。
不過,值得思考的是,積極布局網際網路醫院的大軍裡,還有超過44家的公立醫院,那民營網際網路醫院的生存空間是否為此受到擠壓?
對此,王志遠指出,為了讓患者更受益,醫療機構必須線上化,大家一起做是好事,公立醫院規模較大、資源較多,這既是它的優勢也是網際網路建設的「包袱」——「網際網路醫院需要圍繞患者需求去整合內部流程,但體量越大、挑戰往往也越大」。
相較之下,民營醫院體量更小、整合更容易,能把服務做深從而給患者更好的體驗;而從功能定位上看,公立醫院要保基本,民營醫院則是補充、服務小眾人群,「放到線上亦是如此」。
從診所到醫院
隨著線上戰略的逐漸清晰,卓正醫療的線下業務也在加速擴張。
據王志遠介紹,到2021年,卓正醫療在武漢、西安、上海浦西、長沙、廣州、蘇州等地新增的6家診所即將開業。他認為,隨著「健康消費」繼續升級,高端私立醫療將迎來發展的新黃金時期,現在仍是擴大線下服務能力的好時機。
在持續擴張之時,卓正醫療也在推進第一家醫院的建設。周方透露,卓正在深圳的第一家醫院(面積超1萬平米)也預計明年底開業,完成從診所到醫院的「蛻變」,也依然會是「差異化經營」。屆時,卓正將完成包含香港在內的近40家線下醫療機構的布局。
周方表示,醫院對吸引優秀人才、提供更好的診療服務,甚至於加速公司下階段發展都會是一個好的載體。
王志遠補充說到,建醫院也是需求「倒逼」所致,隨著積累客戶越來越多,越來越多專科需求開始顯現,尤其是是一些手術操作類需求,診所已經無法承載;對此,卓正會打造一個「精品醫院」,不要求床位很多、病人很多,只求支撐手術科室的發展,並通過高的手術周轉和床位周轉實現業務延伸。
值得一提的是,到目前為止,卓正醫療旗下尚且沒有一家診所接入醫保支付,一直在自主探索創新支付模式。據王志遠介紹,目前卓正線下就診的報銷比例是保險公司承擔20%,自費80%;另外也在嘗試為線上就診環節接入商保,「已有多家商業保險機構來洽談,希望和我們試點合作線上就診的報銷問題。」
營收方面,據王志遠透露,卓正醫療在2017年達到收支平衡,且營收規模每年以40%-50%增速——即便今年受疫情影響,但今年二季度以來都是正向經營現金流;加之2019年獲得了5000萬美元D輪融資,卓正醫療目前沒有資金壓力,這些也為接下來的線下規模擴張和「網際網路+醫療」布局準備了穩定且充足的資金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