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愛分析ifenxi
——————
將於12月17日在京舉辦
歡迎報名
執業藥師缺口如何彌補?
指導 | 晴空 調研 | 晴空 田群 撰寫 | 文奕
執業藥師的數量無法滿足零售藥店的剛性配置需求,遠程審方成為補充執業藥師資源、保證零售藥店合規運營、提高零售藥店競爭力的關鍵點。 微問診搭建遠程問診平臺,一方面,為零售藥店解決處方銷售中缺乏處方來源的問題,另一方面緩解藥品零售執業藥師供給不足的問題。
在今年的3·15央視晚會上,「執業藥師藥房掛證現象「被曝光,零售藥店一時間被推到風口浪尖。 「掛證現象」曝光後,也使得試點了超過5年的遠程審方在沉寂了許久後再一次引起公眾的關注。 據統計,從3·15至今,全國對遠程審方表明支持態度的省份包括吉林、福建、湖南、雲南等在內達十餘個。 所謂遠程審方服務,是指藥師通過網際網路對醫師在診療活動中開具的處方進行合法性、規範性和適宜性審核,作出是否同意調配發藥決定的藥學技術服務,並幫助患者正確進行藥物治療,同時向患者提供健康保健知識,提醒患者藥物使用禁忌以及可能引發的不良反應。 隨著網際網路在醫療行業的滲透,遠程審方在解決執業藥師缺口這一問題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成立於2014年的微問診,專注於為零售藥店提供處方審核服務,並逐漸將業務延伸至前端的輕問診與電子處方,使患者在藥店能夠完成從診斷-處方-審方-拿藥的全流程服務。
01
z01
遠程審方是
彌補執業藥師缺口
的重要手段
政策層面,持續性推出了不少針對審方的文件,基本都在要求零售藥店配備執業藥師。 2002年頒布的《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將配備執業藥師作為零售藥店銷售處方藥及甲類非處方藥的必備條件; 2013年新版《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發布(簡稱新版GSP),規定到2015年12月31日止,藥店必須配備執業藥師; 2015年末,國家食藥總局頒布《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現有從業藥師使用管理問題的通知》,將藥店必須配備執業藥師的規定延遲到2020年。 然而,經過近20年的時間,零售藥店配備執業藥師這一政策始終無法落實,同時,國家與地方政府一直在嚴厲打擊的「執業醫師掛證現象」屢禁不止。 究其背後的原因,是執業藥師的數量無法滿足零售藥店的剛性配置需求。 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執業藥師資格認證中心統計的數據,截至2019年6月底,全國執業藥師註冊人數為49.6萬人,每萬人口執業藥師人數為3.6人。 目前全國共有45萬家藥店,按照國家對於每個零售藥店配備2名執業藥師的規定,以及「十三五規劃」中到2020年底實現每萬人4名執業藥師的目標,再剔除掉其中「掛考」的執業藥師,愛分析認為,目前我國執業藥師數量存在超過40萬人的缺口。 然而,並不是每家藥店的處方藥銷售量都能支撐兩名藥師的工作量和服務成本,對於小型單體藥店來說,合規、嚴謹的遠程審方是更為集約和經濟的方式。 對於中小型連鎖企業來說,出於業務需求和成本角度考慮,通過遠程審方解決自有線下藥師假期、調休等期間的藥事服務問題,或者通過遠程審方與線下藥師結合的方式提供服務,或許是更高效和經濟的方式。 比如每店配備1名線下藥師,但在高峰期時調用遠程審方提供藥事服務,既能保證患者體驗和藥事服務能力,又能最大程度節約審方成本。 在「醫藥分開」的背景下,兩票制、「4+7」帶量採購、一致性評價等政策相繼出臺並實施,處方外流成為大勢所趨,過去被公立醫院渠道控制的處方藥將逐漸被釋放到零售終端。 零售藥店處方藥銷售將迎來發展機遇,同時,對審方服務的需求也會更加強烈。 在執業藥師缺口短時間內無法填補的背景下,遠程審方將成為補充執業藥師資源、保證零售藥店合規運營、提高零售藥店競爭力的關鍵。
02
搭建「微問診「
遠程審方平臺
賦能零售藥店
在2013年新版GSP「無藥師不能開店」的要求下,遠程審方開始試點,2014-2015年,全國超過1/3的省份參與試點。 遠程審方緩解了執業藥師供給不足的問題,零售藥店不需要為每個藥店都配備一名執業藥師就能完成審方,提升了零售藥店的藥事服務能力。 目前,遠程審方在全國很多城市都已取得了顯著效果並積累了豐富的運營經驗。 例如在貴州省遵義市,截至2019年3月21日,全市1060家藥品零售藥店安裝了遠程終端設備,每天通過系統開具電子處方和處方審核1萬張左右,基本達到藥店出售處方藥憑執業藥師審方銷售的目標; 湖南省長沙市在實施遠程審方試點以來,連鎖月均審方量超過10萬條。 微問診成立於2014年,並於2019年取得了網際網路醫院的牌照。 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搭建「微問診」遠程服務平臺,解決零售藥店處方銷售中缺乏處方來源以及緩解藥品零售執業藥師供給不足的問題。 目前,微問診主要定位於線下零售藥店客戶,尤以執業藥師短缺現象嚴重的中小型連鎖藥店和單體藥店為主,此外,隨著網售處方藥的趨勢逐漸明朗,微問診也在探索與醫藥電商等網售處方藥網際網路平臺合作的模式。
「微問診」平臺通過投放在零售藥店的PC端服務設備,利用系統數據服務中心統一管理、調配,向藥品購買者提供健康諮詢、慢病輕症診療、電子處方審核及指導用藥服務,為零售藥店建立從遠程問診、電子處 方開具、處方審核、指導用藥的全流程服務。 其中,遠程問診與電子處方開具環節由執業醫師負責,遠程審方和用藥指導由執業藥師負責。 目前微問診平臺上簽約的醫師和藥師數量達到10000個,主要來自於合作的民營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並通過在醫療機構中設置專職專崗和網際網路門診的方式,實現運營時間內400名醫生同時在線,保證服務的連續性。
03
審方量行業領先
實現多方利益共贏
目前,微問診已覆蓋全國近30000家藥店,合作醫院數量近千家,日均電子處方10萬筆,累計提供12000多萬次遠程諮詢服務,已開具7000萬張電子處方,審核7000多萬張處方,在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 在不斷打磨成熟遠程審方平臺的同時,微問診實現與藥店、患者、醫生多方的利益共贏。 對藥店來說,藉助微問診遠程審方平臺,經過遠程問診、電子處方、處方審核、指導用藥的環節後,可以將醫藥產品安全合規地銷售給患者,既緩解了執業藥師的供求矛盾,又增加了處方藥銷售中的處方來源,實現收入增長。 對於患者來說,可免於在醫院排隊掛號的繁雜手續,實現方便購藥,此外,微問診以視頻問診的方式提供服務,更接近用戶線下到醫院就診的方式。 對於時間相對充裕的基層醫生來說,也能通過提供線上診療和審方服務,增加收入來源。 未來,微問診將向更多的線下零售藥店和線上醫藥電商滲透,繼續在遠程審方這一領域開疆擴土。
近期,愛分析專訪微問診副總經理周聰俊,就微問診的發展歷程、業務模式、未來戰略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交流,現將精彩內容分享如下。
04
零售藥店面臨合規性壓力
遠程審方需求強烈
愛分析:微問診從2014年創立至今,有哪些重要的發展階段或節點?周聰俊:微問診從成立至今5年時間裡,一直在為零售藥店提供專業化服務。 全國有45萬家零售藥店,體量非常大。 我們剛成立時,主要為零售藥店提供執業藥師的安全用藥服務和處方審核服務,切合國內法律法規對零售藥店經營的合規要求。 開展了執業藥師的遠程藥學服務後,我們發現國內藥店對執業藥師的服務不夠了解,可審的處方量很小,醫院的處方流轉不到零售藥店。 因此我們增加了執業醫生的遠程問診,讓醫生也加入平臺。 對於零售藥店來說,如果患者帶著醫院開的處方,可以通過微問診平臺做處方審核和安全用藥指導; 但對於慢病、常見病等沒有處方的患者,則可以通過微問診平臺進行遠程問診,獲取電子處方。 到目前為止,我們共計服務約3萬家藥店,每天的遠程問診用戶約為12萬例。 可以說,微問診在零售藥店的一個很細分的領域裡深耕了5年,過去很多網際網路醫療平臺以圖文資訊的方式,利用醫生的碎片化時間提供服務,而我們一直堅持使用音視頻的方式提供服務、堅持醫生專職專崗,提供實時服務。愛分析:各項業務上線的時間?周聰俊:處方審核和安全用藥業務自公司成立時一直開展,處方審核的工作由執業藥師完成; 遠程問診業務從2016年底開始做。 今年,我們拿到了網際網路醫院的牌照。愛分析:藥店為什麼需要處方審核服務?周聰俊:按照國家規定,藥店需要配置專業的執業藥師保證購買者的用藥安全,具備專業的服務,必須憑處方賣處方藥。 因此,藥店對處方審核服務有需求。愛分析:處方審核和遠程問診,藥店對哪類服務的需求更旺盛?周聰俊:藥店對這兩類服務的需求都很強烈。 根據中國藥品管理法的明文要求,藥店營業需要滿足兩條規定,一是處方藥必須憑處方銷售,二是每個藥店必須配備一個執業藥師。 這兩條規定目前基本所有藥店都沒有達到。 因此,很多藥店需要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同時提供這兩類服務。愛分析:哪一類藥店對微問診提供的服務更有訴求?周聰俊:我們的客戶中既有連鎖藥店也有單體藥店。 相對來說,連鎖藥店的需求更強烈,因為對於連鎖化經營來說,更看重長期的服務和效果,因此更願意提供處方審核服務。 單體藥店也有需求,因為對它們來說,藥店的服務水平和效益是相關的,但相比於連鎖藥店,單體藥店的需求會弱一些。
05
電子處方服務拓展空間大
做大市場是未來目標
愛分析:電子處方服務目前的市場規模有多大?周聰俊:全國每年藥品零售的購藥次數約為60-70億次,按照3元/次的審方服務費標準,市場規模約為180億。 全國有45萬家藥店,我們目前僅覆蓋了5%。 未來我們的目標是持續做大市場,鞏固為線下零售藥店和線上零售藥店的服務能力。愛分析:微問診的醫生團隊構成以及來源?周聰俊:目前微問診80%的業務依靠外部醫生完成,通過與醫院合作的方式,由合作醫院開設網絡門診,為醫生排班,保證醫生的專職專崗。 整個平臺上的醫生團隊約有5000人,從早上8點到晚上10點,同時在線提供服務的醫生數量約有400-500人。 合作醫院中,民營醫院和基層醫院較多。 零售藥店主要是常見病、慢病類的服務,不需要太多高級別的醫生,我們對自己的定位也是為基層醫療服務。愛分析:目前藥師團隊的構成情況?周聰俊:很多連鎖藥店有自己的執業藥師,對於規模較小的連鎖藥店或單體藥店,我們會成立一個第三方執業藥師中心。
06
趨利避害
業務拓展跟著政策走
愛分析:目前是否搭建流轉平臺承接醫院外流的處方?周聰俊:處方從醫院流到藥店,是國家引導的趨勢,很多公司都在做,但難度很大,醫院本身的系統很難打通。 微問診主要是為零售藥店提供服務的,我們願意幫助藥店搭建處方流轉平臺承接外流處方,但實際操作很難。 在這一方面,我們還沒有發力。愛分析:處方外流未大規模爆發的原因是什麼?周聰俊:零售藥店可以承接醫院外流的處方,也願意承接,但目前來看,時間還不夠成熟,和我國的醫療體制建設、不同群體之間利益劃分等有關聯。愛分析:長期來看,網際網路醫院能否通過收取診療費的方式實現盈利?周聰俊:現階段向C端患者收取診療費很難,我們也會通過自己的微信公眾號、app等向C端患者推廣服務,但數量很小。 想要向C端收取診療費,必須要觸及用戶的剛需,線上問診並不是剛需。 C端付費在未來也可能存在一些機會,我們認為未來C端付費的機會可能在於家庭醫生。 在國外的醫療服務體制中,家庭醫生是很重要的環節。 在中國,如果老百姓能夠享受到家庭醫生的服務,每年的的總成本又不高,隨著用戶醫療意識的增強,獲取家庭醫生服務更方便、信任感更強,那麼C端用戶很有可能願意付費。愛分析:微問診未來會考慮拓展家庭醫生業務麼?周聰俊:我們會拓展,但並不著急。 家庭醫生涉及到全中國老百姓的就醫選擇問題,需要很多公司不停的教育和引導市場。愛分析:長期來看,微問診是否將要延伸一些新的商業模式?周聰俊:從今年開始,我們將業務線延伸至服務於醫藥電商,為醫藥電商提供審方等服務。 國家政策正在利好於網售處方藥,但是必須要有處方。 我們既可以為連鎖藥店的電子商城提供服務,又可以為天貓、京東、美團等醫藥電商平臺提供問診和處方服務。
07
定位基礎醫療服務
形成差異化競爭
愛分析:很多網際網路醫院提供在線問診、醫藥電商等服務。微問診和這類網際網路醫院未來是競爭關係麼?周聰俊:網際網路醫院只是牌照,每一家網際網路醫院開展的業務區別很大。 就像醫院,有婦科醫院也有兒科醫院,彼此之間沒有衝突。 網際網路醫院業務模式的變化很大,最重要的還是各自的業務方向。愛分析:微問診與好大夫、微醫等網際網路醫院的差別點是什麼?周聰俊:第一是服務模式的差異,我們提供的是音視頻問診,而其他平臺多為圖文或電話問診; 第二,我們的醫生都是專職專崗,而不是利用碎片化的時間提供服務; 第三,好大夫定位在副主任醫生級別以上的稀缺醫療資源的院外服務,春雨醫生、微醫等定位中端,而微問診定位在最基礎的醫療服務。愛分析:目前醫保對零售藥店的覆蓋率如何?醫保覆蓋是否會對微問診的業務量產生影響?周聰俊:醫保對微問診的業務沒有直接影響。 每個城市的醫保覆蓋程度不同,這與每個城市的監管力度、發展策略有關。 例如,成都的醫保覆蓋很高,能達到90%以上,但有些城市的覆蓋比例會低一些。 在醫保覆蓋率較大的城市,零售藥店處方藥的銷售額相對較高,這些藥店會更傾向於採購微問診的服務。
微信ifenxi88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