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處方7000萬張,微問診打造遠程普惠醫療服務平臺 | 愛分析訪談

2021-01-09 網易

2019-12-05 20:47:17 來源: 愛分析ifenxi

舉報

  關注愛分析ifenxi

  ——————

  將於12月17日在京舉辦

  歡迎報名

  

  執業藥師缺口如何彌補?

  
指導 | 晴空 調研 | 晴空 田群 撰寫 | 文奕

  執業藥師的數量無法滿足零售藥店的剛性配置需求,遠程審方成為補充執業藥師資源、保證零售藥店合規運營、提高零售藥店競爭力的關鍵點。 微問診搭建遠程問診平臺,一方面,為零售藥店解決處方銷售中缺乏處方來源的問題,另一方面緩解藥品零售執業藥師供給不足的問題。
在今年的3·15央視晚會上,「執業藥師藥房掛證現象「被曝光,零售藥店一時間被推到風口浪尖。 「掛證現象」曝光後,也使得試點了超過5年的遠程審方在沉寂了許久後再一次引起公眾的關注。 據統計,從3·15至今,全國對遠程審方表明支持態度的省份包括吉林、福建、湖南、雲南等在內達十餘個。 所謂遠程審方服務,是指藥師通過網際網路對醫師在診療活動中開具的處方進行合法性、規範性和適宜性審核,作出是否同意調配發藥決定的藥學技術服務,並幫助患者正確進行藥物治療,同時向患者提供健康保健知識,提醒患者藥物使用禁忌以及可能引發的不良反應。 隨著網際網路在醫療行業的滲透,遠程審方在解決執業藥師缺口這一問題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成立於2014年的微問診,專注於為零售藥店提供處方審核服務,並逐漸將業務延伸至前端的輕問診與電子處方,使患者在藥店能夠完成從診斷-處方-審方-拿藥的全流程服務。

  

  01

  z01

  遠程審方是

  彌補執業藥師缺口

  的重要手段

  政策層面,持續性推出了不少針對審方的文件,基本都在要求零售藥店配備執業藥師。 2002年頒布的《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將配備執業藥師作為零售藥店銷售處方藥及甲類非處方藥的必備條件; 2013年新版《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發布(簡稱新版GSP),規定到2015年12月31日止,藥店必須配備執業藥師; 2015年末,國家食藥總局頒布《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現有從業藥師使用管理問題的通知》,將藥店必須配備執業藥師的規定延遲到2020年。 然而,經過近20年的時間,零售藥店配備執業藥師這一政策始終無法落實,同時,國家與地方政府一直在嚴厲打擊的「執業醫師掛證現象」屢禁不止。 究其背後的原因,是執業藥師的數量無法滿足零售藥店的剛性配置需求。 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執業藥師資格認證中心統計的數據,截至2019年6月底,全國執業藥師註冊人數為49.6萬人,每萬人口執業藥師人數為3.6人。 目前全國共有45萬家藥店,按照國家對於每個零售藥店配備2名執業藥師的規定,以及「十三五規劃」中到2020年底實現每萬人4名執業藥師的目標,再剔除掉其中「掛考」的執業藥師,愛分析認為,目前我國執業藥師數量存在超過40萬人的缺口。 然而,並不是每家藥店的處方藥銷售量都能支撐兩名藥師的工作量和服務成本,對於小型單體藥店來說,合規、嚴謹的遠程審方是更為集約和經濟的方式。 對於中小型連鎖企業來說,出於業務需求和成本角度考慮,通過遠程審方解決自有線下藥師假期、調休等期間的藥事服務問題,或者通過遠程審方與線下藥師結合的方式提供服務,或許是更高效和經濟的方式。 比如每店配備1名線下藥師,但在高峰期時調用遠程審方提供藥事服務,既能保證患者體驗和藥事服務能力,又能最大程度節約審方成本。 在「醫藥分開」的背景下,兩票制、「4+7」帶量採購、一致性評價等政策相繼出臺並實施,處方外流成為大勢所趨,過去被公立醫院渠道控制的處方藥將逐漸被釋放到零售終端。 零售藥店處方藥銷售將迎來發展機遇,同時,對審方服務的需求也會更加強烈。 在執業藥師缺口短時間內無法填補的背景下,遠程審方將成為補充執業藥師資源、保證零售藥店合規運營、提高零售藥店競爭力的關鍵。

  02

  搭建「微問診「

  遠程審方平臺

  賦能零售藥店

  
在2013年新版GSP「無藥師不能開店」的要求下,遠程審方開始試點,2014-2015年,全國超過1/3的省份參與試點。 遠程審方緩解了執業藥師供給不足的問題,零售藥店不需要為每個藥店都配備一名執業藥師就能完成審方,提升了零售藥店的藥事服務能力。 目前,遠程審方在全國很多城市都已取得了顯著效果並積累了豐富的運營經驗。 例如在貴州省遵義市,截至2019年3月21日,全市1060家藥品零售藥店安裝了遠程終端設備,每天通過系統開具電子處方和處方審核1萬張左右,基本達到藥店出售處方藥憑執業藥師審方銷售的目標; 湖南省長沙市在實施遠程審方試點以來,連鎖月均審方量超過10萬條。 微問診成立於2014年,並於2019年取得了網際網路醫院的牌照。 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搭建「微問診」遠程服務平臺,解決零售藥店處方銷售中缺乏處方來源以及緩解藥品零售執業藥師供給不足的問題。 目前,微問診主要定位於線下零售藥店客戶,尤以執業藥師短缺現象嚴重的中小型連鎖藥店和單體藥店為主,此外,隨著網售處方藥的趨勢逐漸明朗,微問診也在探索與醫藥電商等網售處方藥網際網路平臺合作的模式。

  

  「微問診」平臺通過投放在零售藥店的PC端服務設備,利用系統數據服務中心統一管理、調配,向藥品購買者提供健康諮詢、慢病輕症診療、電子處方審核及指導用藥服務,為零售藥店建立從遠程問診、電子處 方開具、處方審核、指導用藥的全流程服務。 其中,遠程問診與電子處方開具環節由執業醫師負責,遠程審方和用藥指導由執業藥師負責。 目前微問診平臺上簽約的醫師和藥師數量達到10000個,主要來自於合作的民營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並通過在醫療機構中設置專職專崗和網際網路門診的方式,實現運營時間內400名醫生同時在線,保證服務的連續性。

  03

  審方量行業領先

  實現多方利益共贏

  目前,微問診已覆蓋全國近30000家藥店,合作醫院數量近千家,日均電子處方10萬筆,累計提供12000多萬次遠程諮詢服務,已開具7000萬張電子處方,審核7000多萬張處方,在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 在不斷打磨成熟遠程審方平臺的同時,微問診實現與藥店、患者、醫生多方的利益共贏。 對藥店來說,藉助微問診遠程審方平臺,經過遠程問診、電子處方、處方審核、指導用藥的環節後,可以將醫藥產品安全合規地銷售給患者,既緩解了執業藥師的供求矛盾,又增加了處方藥銷售中的處方來源,實現收入增長。 對於患者來說,可免於在醫院排隊掛號的繁雜手續,實現方便購藥,此外,微問診以視頻問診的方式提供服務,更接近用戶線下到醫院就診的方式。 對於時間相對充裕的基層醫生來說,也能通過提供線上診療和審方服務,增加收入來源。 未來,微問診將向更多的線下零售藥店和線上醫藥電商滲透,繼續在遠程審方這一領域開疆擴土。

  

  近期,愛分析專訪微問診副總經理周聰俊,就微問診的發展歷程、業務模式、未來戰略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交流,現將精彩內容分享如下。

  04

  零售藥店面臨合規性壓力

  遠程審方需求強烈

  愛分析:微問診從2014年創立至今,有哪些重要的發展階段或節點?周聰俊:微問診從成立至今5年時間裡,一直在為零售藥店提供專業化服務。 全國有45萬家零售藥店,體量非常大。 我們剛成立時,主要為零售藥店提供執業藥師的安全用藥服務和處方審核服務,切合國內法律法規對零售藥店經營的合規要求。 開展了執業藥師的遠程藥學服務後,我們發現國內藥店對執業藥師的服務不夠了解,可審的處方量很小,醫院的處方流轉不到零售藥店。 因此我們增加了執業醫生的遠程問診,讓醫生也加入平臺。 對於零售藥店來說,如果患者帶著醫院開的處方,可以通過微問診平臺做處方審核和安全用藥指導; 但對於慢病、常見病等沒有處方的患者,則可以通過微問診平臺進行遠程問診,獲取電子處方。 到目前為止,我們共計服務約3萬家藥店,每天的遠程問診用戶約為12萬例。 可以說,微問診在零售藥店的一個很細分的領域裡深耕了5年,過去很多網際網路醫療平臺以圖文資訊的方式,利用醫生的碎片化時間提供服務,而我們一直堅持使用音視頻的方式提供服務、堅持醫生專職專崗,提供實時服務。愛分析:各項業務上線的時間?周聰俊:處方審核和安全用藥業務自公司成立時一直開展,處方審核的工作由執業藥師完成; 遠程問診業務從2016年底開始做。 今年,我們拿到了網際網路醫院的牌照。愛分析:藥店為什麼需要處方審核服務?周聰俊:按照國家規定,藥店需要配置專業的執業藥師保證購買者的用藥安全,具備專業的服務,必須憑處方賣處方藥。 因此,藥店對處方審核服務有需求。愛分析:處方審核和遠程問診,藥店對哪類服務的需求更旺盛?周聰俊:藥店對這兩類服務的需求都很強烈。 根據中國藥品管理法的明文要求,藥店營業需要滿足兩條規定,一是處方藥必須憑處方銷售,二是每個藥店必須配備一個執業藥師。 這兩條規定目前基本所有藥店都沒有達到。 因此,很多藥店需要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同時提供這兩類服務。愛分析:哪一類藥店對微問診提供的服務更有訴求?周聰俊:我們的客戶中既有連鎖藥店也有單體藥店。 相對來說,連鎖藥店的需求更強烈,因為對於連鎖化經營來說,更看重長期的服務和效果,因此更願意提供處方審核服務。 單體藥店也有需求,因為對它們來說,藥店的服務水平和效益是相關的,但相比於連鎖藥店,單體藥店的需求會弱一些。

  05

  電子處方服務拓展空間大

  做大市場是未來目標

  愛分析:電子處方服務目前的市場規模有多大?周聰俊:全國每年藥品零售的購藥次數約為60-70億次,按照3元/次的審方服務費標準,市場規模約為180億。 全國有45萬家藥店,我們目前僅覆蓋了5%。 未來我們的目標是持續做大市場,鞏固為線下零售藥店和線上零售藥店的服務能力。愛分析:微問診的醫生團隊構成以及來源?周聰俊:目前微問診80%的業務依靠外部醫生完成,通過與醫院合作的方式,由合作醫院開設網絡門診,為醫生排班,保證醫生的專職專崗。 整個平臺上的醫生團隊約有5000人,從早上8點到晚上10點,同時在線提供服務的醫生數量約有400-500人。 合作醫院中,民營醫院和基層醫院較多。 零售藥店主要是常見病、慢病類的服務,不需要太多高級別的醫生,我們對自己的定位也是為基層醫療服務。愛分析:目前藥師團隊的構成情況?周聰俊:很多連鎖藥店有自己的執業藥師,對於規模較小的連鎖藥店或單體藥店,我們會成立一個第三方執業藥師中心。

  06

  趨利避害

  業務拓展跟著政策走

  愛分析:目前是否搭建流轉平臺承接醫院外流的處方?周聰俊處方從醫院流到藥店,是國家引導的趨勢,很多公司都在做,但難度很大,醫院本身的系統很難打通。 微問診主要是為零售藥店提供服務的,我們願意幫助藥店搭建處方流轉平臺承接外流處方,但實際操作很難。 在這一方面,我們還沒有發力。愛分析:處方外流未大規模爆發的原因是什麼?周聰俊:零售藥店可以承接醫院外流的處方,也願意承接,但目前來看,時間還不夠成熟,和我國的醫療體制建設、不同群體之間利益劃分等有關聯。愛分析:長期來看,網際網路醫院能否通過收取診療費的方式實現盈利?周聰俊:現階段向C端患者收取診療費很難,我們也會通過自己的微信公眾號、app等向C端患者推廣服務,但數量很小。 想要向C端收取診療費,必須要觸及用戶的剛需,線上問診並不是剛需。 C端付費在未來也可能存在一些機會,我們認為未來C端付費的機會可能在於家庭醫生。 在國外的醫療服務體制中,家庭醫生是很重要的環節。 在中國,如果老百姓能夠享受到家庭醫生的服務,每年的的總成本又不高,隨著用戶醫療意識的增強,獲取家庭醫生服務更方便、信任感更強,那麼C端用戶很有可能願意付費。愛分析:微問診未來會考慮拓展家庭醫生業務麼?俊:我們會拓展,但並不著急。 家庭醫生涉及到全中國老百姓的就醫選擇問題,需要很多公司不停的教育和引導市場。愛分析:長期來看,微問診是否將要延伸一些新的商業模式?周聰俊:從今年開始,我們將業務線延伸至服務於醫藥電商,為醫藥電商提供審方等服務。 國家政策正在利好於網售處方藥,但是必須要有處方。 我們既可以為連鎖藥店的電子商城提供服務,又可以為天貓、京東、美團等醫藥電商平臺提供問診和處方服務。

  07

  定位基礎醫療服務

  形成差異化競爭

  愛分析:很多網際網路醫院提供在線問診、醫藥電商等服務。微問診和這類網際網路醫院未來是競爭關係麼?周聰俊:網際網路醫院只是牌照,每一家網際網路醫院開展的業務區別很大。 就像醫院,有婦科醫院也有兒科醫院,彼此之間沒有衝突。 網際網路醫院業務模式的變化很大,最重要的還是各自的業務方向。愛分析:微問診與好大夫、微醫等網際網路醫院的差別點是什麼?周聰俊:第一是服務模式的差異,我們提供的是音視頻問診,而其他平臺多為圖文或電話問診; 第二,我們的醫生都是專職專崗,而不是利用碎片化的時間提供服務; 第三,好大夫定位在副主任醫生級別以上的稀缺醫療資源的院外服務,春雨醫生、微醫等定位中端,而微問診定位在最基礎的醫療服務。愛分析:目前醫保對零售藥店的覆蓋率如何?醫保覆蓋是否會對微問診的業務量產生影響?周聰俊:醫保對微問診的業務沒有直接影響。 每個城市的醫保覆蓋程度不同,這與每個城市的監管力度、發展策略有關。 例如,成都的醫保覆蓋很高,能達到90%以上,但有些城市的覆蓋比例會低一些。 在醫保覆蓋率較大的城市,零售藥店處方藥的銷售額相對較高,這些藥店會更傾向於採購微問診的服務。

  

  微信ifenxi88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遠程醫療:零距離共享「雲」資源
    手指頭點點「網際網路醫院」,即可在線問診。疫情嚴峻,交通不便,縣城患者咋享受大城市的醫療資源?「影像雲」「專家雲」把優質醫療資源送到基層……疫情伊始,我省積極利用「網際網路+醫療」,讓更多老百姓「零距離」享受優質醫療資源。    線上問診,醫療服務推向「移動端」    「網際網路醫院太方便了,吳醫生看得也很細心,不用來回跑,真的很省心!」
  • 中投顧問:疫情影響下的中國遠程醫療產業
    中國數據產業在行動」大型公益性數據服務活動,聯合發布各類經濟社會數據分析報告,內容涵蓋宏觀經濟數據分析、細分產業數據分析、金融數據分析等,為啟動經濟引擎提供量化判斷和指引參考。《中投顧問:疫情影響下的中國遠程醫療產業》由深圳市中投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研發製作並聯合新華金融信息交易所發布。
  • 線上戰疫|醫師網絡平臺問診個稅如何徵收才合適
    2月14日,由杭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杭州市醫療保障局聯合阿里健康開發上線的杭州市網際網路診療平臺,開出其第一張「網際網路」處方。2月1日,微信企業版3.0.4版本發布,增加了在線問診功能,醫院管理員可為醫師配置在線問診「聯繫我」二維碼,供用戶掃碼添加後,由醫師為用戶提供線上諮詢與服務。
  • 數讀在線醫療 | 疫情期間如何看病?線上問診或能幫忙
    據界面新聞統計,截至2月1日,春雨醫生新冠狀病毒肺炎義診活動累計解答超53萬例諮詢;微醫網際網路總醫院新冠病毒免費義診專區截至2月6日下午累計提供醫療諮詢服務近101.6萬人次。疫情期間,不少民眾有了其他小病小恙也不敢去醫院,而線上問診似乎提供了有效出路,亦可緩解大醫院人滿為患之苦。我們以在線醫療平臺微醫網為例,數讀中國在線醫療。
  • 常州工會服務卡特約商戶籤約 普惠服務添新平臺
    籤約儀式現場,市總工會副主席於德江分別與常州蘇寧易購連鎖平臺經營部經理王志剛、華怡明都酒店管理公司運營中心總經理劉為民籤約;常州市職工幫扶服務中心負責同志分別與常州蘇寧易購、華怡明都酒店管理公司代表籤約。常州蘇寧易購旗下4個業態40家門店和華怡明都酒店管理公司旗下16家酒店正式成為常州市工會服務卡特約商戶,為全市工會普惠服務提供了新的平臺。
  • 免費問診累計服務230萬患者 京東健康為防疫一線減壓
    1月26日,京東健康緊急上線「防範阻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平臺,提供在線問診和心理疏導服務,隨後在網際網路醫療領域率先將免費問診範圍從新冠肺炎相關科室,擴大至全部科室的所有疾病領域。日均接診超過10萬人次的京東健康在線問診平臺,不僅為一線醫療機構分擔了壓力,也讓大量用戶可以安全便捷地獲取專業的問診服務。
  • 線上問診平臺有哪些
    1.好大夫在線 2011年好大夫線上問診上線,平臺服務有 「在線提問、電話諮詢、預約轉診」,和同類線上問診平臺相比具有較高的醫生回復率。
  • 拋棄Appstore榜單吧,在線問診App
    移動醫療領域,在線問診是產生移動醫療巨頭最多的細分行業:有新三板掛牌的移動醫療第一股就醫160;有融資3.94億美元的微醫集團、6000萬美元的好大夫在線、5000萬美元的春雨醫生等;此外,BAT巨頭也不甘寂寞,開始涉足這一領域:百度推出拇指醫生、雲峰基金(馬雲主導)戰略投資尋醫問藥、平安集團大手筆打造平安好醫生、新浪健康傾力出品愛問醫生
  • 網際網路醫療受到推崇 平安好醫生雲問診服務備受關注
    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平安好醫生APP擁有3. 15 億註冊用戶, 6690 萬月度活躍用戶數和 300 萬月度付費用戶數,日均諮詢量約73萬次,積累超過6.7億人次諮詢數據,覆蓋自有醫療團隊22個科室。
  • 網際網路醫療助力處方藥外流,市場規模有望達4000億元
    今年11月國家醫保局發布《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指導意見》,隨後國家藥監局發布《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業內人士分析,我國網際網路醫療市場已經來到萬億級規模,其中處方藥外流規模將達4000億元/年。
  • 線上問診率近4成,「卓正醫療」如何打造民營網際網路醫院樣板?
    根據國家衛健委10月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已建成900多家網際網路醫院;遠程醫療協作網覆蓋所有地級市2.4萬餘家醫療機構,5500多家二級以上醫院可以提供線上服務。定位於中高端多專科民營連鎖醫療機構的卓正醫療便是這其中一家。
  • 平安好醫生雲問診的AI技術,達世界醫療技術的最高水平
    AI技術賦能,打造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生態平臺 平安好醫生在2019年的年度報告中提到,2019年全面啟動了國際化業務布局,其中,AI輔助診療系統是國際化過程中技術輸出的重點。據悉,平安好醫生計劃在2020年技術輸出包括智能分診、智能診斷、智能處方、重症識別等先進的解決方案。
  • 平安好醫生去年在線醫療收入同比增長109%
    報告期內,平安好醫生會員產品收入超4億元,其中私家醫生用戶反饋遠超均值,用戶滿意度達到99.85%,月人均問診量是普通用戶的2.7倍,健康課程參與率是普通用戶的4倍,處方支付轉化率是普通用戶的2.3倍,商城下單量是普通用戶的2倍。截至2019年底,平安好醫生總註冊用戶數達到3.15億人,較2018年末增加5000萬人。
  • 在線秒開處方、傳圖即發藥……你敢這樣買處方藥嗎?
    無處方銷售處方藥、在線問診不到一分鐘生成處方、用藥人不用實名認證……記者日前在多家網上藥店和知名電商平臺體驗購買處方藥,發現網絡售藥流程確實存在諸多漏洞。「是否服用過同種藥品?是否有過敏史?是否是特殊人群(備孕、懷孕或者哺乳期)?」在某網絡售藥平臺上,記者嘗試訂購處方藥阿莫西林膠囊。在簡單填寫症狀和選擇科別後,平臺有在線醫生和記者進行溝通。
  • 寧夏:備案註冊全國醫師已達6.4萬名,累計接診服務寧夏患者2.35萬例
    寧夏回族自治區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副主任、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宋晨陽在會上介紹到,「十三五」期間,寧夏回族自治區運用「網際網路+」,建成了覆蓋全區的居民健康檔案和基層衛生信息管理系統,向基層患者提供慢病管理、健康科普教育「線上」服務,開展「線上+線下」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在全區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全面啟用電子健康碼,推行智能分診、在線問診,促進了全民健康管理。
  • 「雲」看病,在線問診助戰「疫」
    在疫情防控中,為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國內許多醫院推出網上醫療服務,醫生在線為患者提供免費諮詢服務。與此同時,眾多網際網路公司也紛紛行動起來,推出在線問診頁面進行答疑,避免為一線醫療資源帶來更大壓力。  醫院啟動「線上問診」  冬季本就是流感高發季,疫情發生以來,有些患者一出現身體發熱的症狀,就開始擔心自己是否感染肺炎,湧入醫院發熱門診,這實際上反而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機率。
  • 平安好醫生---在線問診,真的有保證!
    2020 年10月29日,平安醫家推出業內首個「在線醫療全程安心保障」,包含醫療責任及藥品質量兩大類型,涵蓋醫生資質、診療質量、藥品安全等七大安心保障,直擊醫患之間的「信任」痛點。平安醫家通過與保險產品協同,為用戶和醫生提供貫穿問診旅程的全程保障以及最高 100 萬的保障金額,打造業內保障體量最大、範圍最全的保障體系。
  • 建行晉江分行打造「普惠金融麗鳳工作室」 示範服務助企復工復產
    建行晉江分行「普惠金融麗鳳工作室」是福建省建行系統首個普惠金融工作室,自2019年4月設立以來,不僅成為「金智惠民」的服務窗口、銀稅合作的宣傳據點,更是該行服務小微、做強普惠的典型示範,至今已累計服務小微企業客戶300餘戶,授信額度達1.8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