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看病,在線問診助戰「疫」

2020-12-25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 郭德鑫 繪

近日,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全科醫學科醫生在進行網上問診,為患者答疑解惑。新華社記者 王 鵬攝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在疫情防控中,為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國內許多醫院推出網上醫療服務,醫生在線為患者提供免費諮詢服務。與此同時,眾多網際網路公司也紛紛行動起來,推出在線問診頁面進行答疑,避免為一線醫療資源帶來更大壓力。

  醫院啟動「線上問診」

  冬季本就是流感高發季,疫情發生以來,有些患者一出現身體發熱的症狀,就開始擔心自己是否感染肺炎,湧入醫院發熱門診,這實際上反而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機率。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在其官方App(行動應用程式)「掌上同濟」和官方微信公眾號都開通了「發熱門診」在線問診功能,患者可以與醫生通過網絡「面對面」交流問診。上線首日,近400位同濟專家接診,問診患者達萬餘人次,目前在線門診量累計超過4.1萬餘人次。與此同時,通過與騰訊新聞展開合作,騰訊App健康頻道也對同濟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免費在線問診」服務予以重點推介,推介上線後僅1天,訪問量就增至92萬。

  事實上,在全國各地,眾多醫院都推出了發熱症狀的在線諮詢門診。

  在安徽,中科大第一附屬醫院開通網上免費發熱門診,十餘位資深專家免費提供線上問診服務,患者可藉助圖文或視頻問診的方式與醫生交流。在浙江,寧波雲醫院平臺也在第一時間啟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免費諮詢服務,平臺上來自各級醫院呼吸科、內科等近6000名醫生都加入線上免費諮詢的隊伍。在雲南,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聯合中國移動雲南公司共同推出免費問診平臺,通過醫院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進入,可選擇相應醫療專家進行線上交流。

  同濟醫院院長王偉認為,「居家隔離+網絡問診」的模式能夠有效阻斷傳染源,減少不必要的交叉感染,舒緩患者緊張情緒,也可以有效調動現有的醫療資源,方便群眾就醫。

  網際網路平臺「遠程馳援」

  除了醫院自有平臺之外,不少網際網路平臺也迅速推出在線問診服務,為用戶開展義診。

  1月24日,支付寶聯合阿里健康上線義診服務。在支付寶埠「抗擊新冠肺炎專題」頁面中設有在線問診、送藥上門、愛心捐助、防疫答題等多個界面,實時在線為用戶提供幫助。同時,其問醫通道開設了湖北省用戶專享通道,優先向湖北居民提供諮詢服務。

  微醫網際網路總醫院也上線「抗冠專區」,截至2月3日,共有1.7萬餘名醫生累計提供在線諮詢超92萬餘例。同時,平安好醫生、京東健康、微博等眾多知名平臺紛紛行動起來,開通線上問診,緩解醫院接診壓力的同時也有效降低了患者盲目奔向醫院、交叉感染的風險。在丁香園網際網路醫療平臺上,患者平均15分鐘就能獲得問診專家的回應,從而科學評估自身狀況。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網絡上一些存在誤導、並不規範的「防範」「治療」信息頻頻出現,有些存在謬誤的防範信息甚至反而會傷害自身健康。醫療專家表示,眾多網際網路企業及時推出在線諮詢平臺,可以通過大量來自全國各地專業醫療機構的醫生資源,為用戶提供可靠的相關信息,擊破披著「防範」外衣的謠言。

  「疫情地圖」加速信息公開

  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戰場上,眾多網際網路公司充分利用自身的平臺優勢,匯總公開各類相關信息,及時發布權威信息、澄清謠言,方便公眾了解疫情最新情況。

  疫情發生後,「丁香醫生」微信公眾號首先上線疫情地圖,公布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治癒病例等情況。同時,設置實時播報界面,各地疫情的最新通報、應對的具體措施都在第一時間對外公布。百度等公司也上線疫情地圖,及時跟進信息。

  近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同行程查詢工具」引發關注。查詢工具從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即可進入,由360集團與成都無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合作聯合開發上線。查詢系統內,用戶輸入自己的行程日期、車次與地區,就能查詢到是否與確診患者同行,覆蓋飛機、火車、地鐵、長途汽車、公交車、計程車、輪船等眾多出行工具。

  此外,在微信「看一看」界面,置頂話題「肺炎疫情實時動態」及時更新各類疫情信息。同時,微信內多個入口都可打開「發熱門診地圖」界面,幫助發熱患者查找就醫門診。百度地圖、高德地圖等App應用都已上線「發熱門診」功能,信息持續更新,覆蓋全國百餘個城市。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匯聚群力,眾志成城,多方馳援,每一份力量和支持都擁有非同尋常的意義。(本報記者 孫亞慧)

相關焦點

  • 「雲問診」時代平安好醫生創新網際網路醫療新業態 開啟看病買藥新模式
    在政策紅利下,國內知名網際網路醫療平臺平安好醫生(1833.HK)升級創新「雲問診」在線諮詢服務,進一步拓展了網際網路醫療的需求,並逐步成為老百姓線上就醫買藥的首選。據統計,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平安好醫生作為行業代表,從疫情發生以來到2月10日期間,累計訪問人次就突破11.1億,APP新註冊用戶量增長10倍,APP新增用戶日均問診量是平時的9倍。
  • 中衛市沙坡頭區:百姓「雲」看病 「網際網路+醫療」助戰「疫」
    人民網中衛2月21日電(吳隆重)記者從中衛市沙坡頭區衛生健康局獲悉,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近期,沙坡頭區積極對接整合線上醫療資源,通過開通網際網路醫院免費發熱諮詢、專業醫生在線坐診等方式提供醫療健康服務,確保在疫情期間有效分流患者,篩查輕症,緩解救治壓力,有效防止非發熱病人集中和跨區域傳播風險。
  • 網際網路醫療受到推崇 平安好醫生雲問診服務備受關注
    疫情以來到 2 月 10 日,平安好醫生平臺訪問人次達11. 1 億,APP新註冊用戶量增長 10 倍,APP新增用戶日均問診量是平時的 9 倍,穩居網際網路醫療行業app日活人數榜單第一。同時,平安好醫生發揮服務優勢,與武漢、福建、北京、重慶等 56 個省、市、地區政府密切合作,開通了各省市抗疫義診專線,免費提供新冠肺炎諮詢和疫情防護指導。
  • 數讀在線醫療 | 疫情期間如何看病?線上問診或能幫忙
    疫情期間,不少民眾有了其他小病小恙也不敢去醫院,而線上問診似乎提供了有效出路,亦可緩解大醫院人滿為患之苦。我們以在線醫療平臺微醫網為例,數讀中國在線醫療。截至2019年6月,成立於2010年的微醫網連接了全國30個省市的2700多家醫院、29萬餘名醫生,擁有超過2億實名註冊用戶,其中健康險付費用戶超過1100萬,歷年累計服務人次超過9.2億。
  • 平安好醫生---在線問診,真的有保證!
    隨著數字經濟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體會到網際網路醫療的便捷,但對於「雲醫院」的諸多疑慮,依然存在於不少患者心中。在線問診,真的有保證!以構建專業醫患溝通橋梁為使命,以「專業、信任、便捷」為服務理念的平安好醫生,旗下子品牌平安醫家又有新動作。
  • 規範網絡問診也需「對症下藥」
    同一病症問診多名醫生,診斷結果卻五花八門;從網上購藥平臺可以隨便買到處方藥;沒有醫療知識的人,也能在平臺上為患者「看病」……在線尋醫問藥時遇到這些問題,恐怕不光是體驗不佳,還會讓人對網絡問診產生不靠譜感。不可否認,今天通過網際網路平臺諮詢買藥,已經成為許多人的選擇。
  • 在線醫療發展飛速,線上醫療平臺問診開藥頻翻車,哪裡出了問題?
    受疫情影響,線下問診、購藥都受到了極大的局限,不少人將醫療需求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而各大網際網路醫院、第三方網際網路醫療平臺也紛紛推出在線免費諮詢、便民門診、遠程會診等線上服務,醫保支付、藥品配送也快速上線,助力線上抗疫。
  • 在線問診,送藥上門……足不出戶就能看病買藥!昆醫大附一院「互聯...
    3月7日,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昆醫大附一院」)攜手中國移動雲南公司,正式開通「網際網路醫院」,將傳統醫療手段與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結合,實現了在線看診、在線續方和預約檢查。從上線起,無論患者身處何地,小病、慢病、特別是複診病人,在手機上就可以與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專家實時交流,線上開具電子處方,線上付費,藥品配送,患者足不出戶就能看病買藥。疫情期間,要儘量不到人員集聚的場所去,但是生病了怎麼辦?會不會是新冠肺炎?面對患者的疑慮和需求,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網際網路醫院可為大家提供線上服務。
  • 在線問診量位列市級醫院第一,網際網路醫院「華山速度」是如何練成的?
    2020年,看病,真的可以「足不出戶、在線問診、送藥上門」了。因新冠疫情的關係,非接觸式經濟形態異軍突起,網際網路醫院跑出了「加速度」。目前,上海已獲批上線43家網際網路醫院,有三甲醫院,有社區醫院。醫院紛紛開闢「網絡第二戰線」,運行大半年到底給患者帶來什麼?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的網際網路醫院頗有看點。
  • 常州二院:打通在家看病「最後一公裡」
    據了解,目前常州二院已開放42個科室提供在線服務,包含7個視頻諮詢門診和35個在線複診門診。此外,全院共有991名醫生註冊了網際網路資質。各科的首席專家和臨床科主任幾乎都在網際網路醫院中開通了門診。網際網路醫院的嶄新模式,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像是一隻無形的手,從海綿裡又擠出了寶貴的資源,不少線下 「一號難求」的專家紛紛開通線上問診,讓老百姓可以足不出戶便與專家面對面交流。
  • 大連醫保「居家問診購藥」試點上線!七賢嶺社區可在線刷醫保卡
    為了利用好醫保 " 診間結算 " 功能,切實解決百姓疫情期間的就醫買藥難題,特別是針對各類慢性病患者的用藥需求,日前,大連市醫保局在大連高新區七賢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試點上線了 " 居家問診購藥 " 系統。
  • 網絡問診、開藥,靠譜嗎?
    各大網際網路醫院、第三方網際網路醫療平臺紛紛推出在線免費諮詢、便民門診、遠程會診等服務,醫保支付、藥品配送快速上線,助力線上抗疫。艾媒諮詢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4月我國在線醫療用戶規模為4500萬人,滲透率為6.6%;而2020年這一數字預計將達到7.9%。報告顯示,疫情使得在線醫療普及度與大眾認知大幅提升,推動了在線醫療的發展。
  • 600名醫生在線問診,快遞送藥上門!羅湖醫院網際網路醫院系統上線啦!
    有時候女兒上班太忙,他只能自己到醫院看病開藥,年紀大了,腿腳也不利索,很不方便,羅湖醫院網際網路醫院系統解決了我的大問題。」羅湖醫院集團孫喜琢院長表示,「有患慢性病需要連續性醫療服務的居民,可能會因疫情防控原因,不敢到醫院就診。羅湖醫院網際網路醫院系統可提供線上問診、診療、防病一體化,使慢性病患者不耽誤一些疾病的連續性治療和管理。」
  • 看醫改·走進上海 | 讓看病流程再簡單一些
    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上海市兒童醫院、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等多家醫院,記者現場採訪發現,許多患者對便捷的看病流程感到欣喜和滿意,掛號、付費、住院結算等以往需要排長隊的流程都可以通過手機移動端、自助機等信息終端完成,大大節省了時間。在一些老病號眼中,以前看病又煩又難。
  • 拋棄Appstore榜單吧,在線問診App
    移動醫療領域,在線問診是產生移動醫療巨頭最多的細分行業:有新三板掛牌的移動醫療第一股就醫160;有融資3.94億美元的微醫集團、6000萬美元的好大夫在線、5000萬美元的春雨醫生等;此外,BAT巨頭也不甘寂寞,開始涉足這一領域:百度推出拇指醫生、雲峰基金(馬雲主導)戰略投資尋醫問藥、平安集團大手筆打造平安好醫生、新浪健康傾力出品愛問醫生
  • 成都長峰醫院協同醫百順提供新冠肺炎及血管瘤一元在線問診特別通道
    由於疫情需要,大部分地區都進行交通管制,去醫院就診非常不便;就算能夠成功去醫院就診,其過程中也存在極大的交叉感染風險;還有部分醫院怕交叉感染,延緩開業或暫停開業,又讓患者們看病難上加難。疫情發酵下,以網際網路為依託的線上醫療服務成為許多人的選擇。北京長峰醫院協同醫百順網際網路診療平臺,於2019年11月1日獲得北京市衛健委批准的網際網路診療許可,可以合法合規的開展線上問診。
  • 平安好醫生雲問診的AI技術,達世界醫療技術的最高水平
    平安好醫生雲問診的AI技術,達世界醫療技術的最高水平 2020年06月05日 11:1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在線醫療是平安好醫生的核心業務,通過AI輔助診療系統協助自有醫療團隊,為用戶提供涵蓋7×24在線諮詢、轉診、掛號、在線購藥及1小時送藥等醫療服務,並以自有醫療團隊為核心提供多元化的一站式會員服務。平安好醫生自主打造的AI系統,涵蓋3000種疾病的知識圖譜,在6.7億人次海量數據的持續訓練下,覆蓋整個就診流程。
  • 成都「市二醫院」上線網際網路醫院:在線問診藥品快遞到家
    開展的業務主要包括:新冠義診、在線問診、電子處方、藥品配送、在線開具檢驗檢查、檢查檢驗結果在線推送……「複診在線問醫生,檢驗檢查結果在線查看,慢病不用跑醫院,取藥就是收快遞、600+藥品配送」。以60多歲家住廣安的李女士為例,試運營期間,她因長期患有糖尿病,每個月需花3天時間300+元交通費用到成都第二人民醫院內分泌科黃斌主任看病。
  • 一場疫情,讓中國人提前開啟未來「雲生活」
    她發現,自己的生活在疫情期間基本完全從線下轉到線上:雲辦公、雲買菜、雲逛街……但張小姐並非個例,全民抗擊疫情的情況下,社區、交通的管制趨嚴,大家紛紛開啟了「雲生活」模式。隨著復產復工,雲辦公也成為關注度較高的話題。
  • 中青報:同一病例診斷結果五花八門,網絡問診、開藥靠譜嗎?
    但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注意到,在線醫療大幅發展的同時,網絡問診、開藥過程仍存制度漏洞,導致公眾「體驗」並不算太如意。同一病例問診多名醫生,診斷結果五花八門家住安徽的小李今年疫情期間幫助父親使用網絡問診的經歷,如今已經成為父親抨擊「網絡不靠譜」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