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歲的鋼琴家Pressler演奏蕭邦
白露至,秋意漸顯,北京近日的天氣真是美極了,大家都在朋友圈裡秀著自己眼中的天和雲。回家途中,看到路旁一位環衛老人也是倚著三輪車拿起手機,拍著夕陽下的天空。在這個多事之秋,天空的湛藍和雲朵潔白,豁達了人們心中那絲悲秋之懷。
秋的那絲涼意也總能勾起人們回憶往昔。聊起在德勒斯登的求學時光,我總會與朋友分享我那小公寓窗前充滿詩意的茶席。又是在凌晨,伴著音樂敲擊鍵盤,我選了這首「鋼琴詩人」蕭邦的「遺作」--《升c小調夜曲第20首》,泡上一壺許久不喝的福壽山烏龍,回憶那段絕美的茶時光。
▾ 點擊收聽 ▾
鋼琴詩人蕭邦
電影《鋼琴家》原型--因「升c小調夜曲」而倖免於難的 Natalia Krap
我的公寓算是德勒斯登視野景色最為開闊的「茶空間」(公寓在Amalie-Dietrich Platz 算是最高了,我住12層,共16層)。我把茶席安置在窗邊,日出日落的美景盡收眼底。
德勒斯登「高樓」外的清晨
記得剛搬來時,我竟養成了早睡早起的習慣,晚上10點入睡,凌晨4點起床。在7:00去學校練琴前,便是我每天真正獨自安靜喝茶的時候,嚴格講,那或許是我最為純粹享受的「茶修時光」。睡眼惺忪的去明目漱口,然後燒水,選茶,這專屬於我的茶時光就開始了。
喝茶前,我總會把一天的練琴計劃制定好,若任務繁重,我便用「福壽長春」先犒勞一下自己。這茶是鐵哥們兒旻聰給我的留學獎勵,一學期一小罐,算是臺灣海拔最高,品質頂級的高山茶了,也是我當時烏龍茶中的摯愛。
每日練琴計劃
前三道茶,大約40分鐘,不聽音樂,也不幹其他,純粹的專注於品飲每一杯茶湯的香與韻。靜謐的夜色,冷幽的蘭花香,飄逸的果香,帶著淡淡奶香的高山韻。每次手持「方韻」,瀹出一壺金黃中透出翠綠的茶湯,它浸潤了夜色,天逐漸亮了,身心吸收了茶的靈氣,人也醒了。頭三道茶本就是精華,專注的品瀹,就是對於身心靈的一種修行。
注意力的集中可以很好喚醒我的精氣神,精氣神一到,靈感和觸感便會敏銳起來。靈感若在音樂上,便會選首音樂細細聆聽,或是聽一聽上課的錄音,讀一讀樂譜;若在文字上,便會翻上兩首納蘭詞品讀,也或是其他詩詞,興致到了便會自己也寫上兩句;若是在茶上,便會看看紀錄片,那時陪伴我最多的就是一切關於茶和美學的片子,比如《茶,一片葉的故事》,《葉放訪茶》等等。來自東方的韻味在這西方的朝陽美景下顯得更加曼妙多姿。
此時飲茶,便是陪伴與享受。伴著兩口三明治,或是偶爾裝上一鬥菸草一番吞雲吐霧,一杯茶總會在你需要它的時候爽快的滋潤你的身心,讓你充滿活力。如同窗外的美景,朝陽使層層雲朵燦爛,純潔中透著金色的光。
兩個小時的茶時光,它用最美,最溫婉的方式喚醒了我在德勒斯登一天的生活,讓我充滿期待和活力的迎接每日學業的繁忙和壓力。它也潛移默化的讓我在異國他鄉真正體會到了來自東方美學的魅力,逐漸理解了東西方美學,不同藝術形式間的審美通感。
臨近白露的清晨,久坐電腦前的我起身去陽臺歇息片刻,打開窗,便看到晴空中飄逸的雲。它們舒展翱翔的姿態讓我想到了白露節氣的物候,竟都是與鳥相關。「一候鴻雁來,二候元鳥歸」,講的是大雁和燕子長途的遷徙,飛到南方禦寒。說到遷徙,不免離別和留戀,想到自己2015年底告別德勒斯登時的心情也是如此。
正如蕭邦這首遺作開始呼應的兩組升c小調和弦(開頭--0:18處),帶著一份留戀與傷感,引出如秋風蕭瑟卻極富詩意的優美旋律(1:29--2:47處),如歌如訴,卻也淡然。恰似一首描述意境中的東方古詩,欲言又止,回味無窮。白露,八月節。秋屬金,金色白,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初候,鴻鴈來。鴻大鴈小,自北而來南也,不謂南鄉,非其居耳。二候,元鳥歸。此時自北而往南遷也,燕乃南方之鳥,故曰歸。三候,群鳥養羞。叄人以上為眾,叄獸以上為群,群,眾也。《禮記》注曰:羞者,所羹之食。養羞者,藏之以備冬月之養也。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寒氣漸升,秋燥耗津。白露時節,切記不可貪涼,宜多飲淡雅性溫的茶品。清晨一杯暖暖的「福壽長春高山烏龍」下肚,用淡雅的蘭香,飄逸的果香,溫潤的茶湯滋潤,喚醒還在困意中的身心靈。 白露節氣「初候鴻雁來,二候元鳥歸」,講的是大雁和燕子長途遷徙,南飛禦寒。說到遷徙,不免離別和留戀。這意象如同「鋼琴詩人」蕭邦的「遺作」--《升c小調夜曲第二十首》開頭相呼應的兩組和弦(開頭--0:18處),那份留戀與傷感,引出如秋風蕭瑟,極富詩意的優美旋律(1:29--2:47處),如歌如訴,卻也淡然。瀹上一壺昔日在德勒斯登常飲的「福壽長春」,仿佛回到了那席異國朝陽下至美的「茶修時光」。
弦上茶創建者
馬魏家
小提琴演奏家,室內樂演奏家。先後就讀於中央音樂學院、德國德勒斯登國立音樂學院,師從梁大南教授、Igor Malinovsky教授。現任中國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助理首席、德國Dresdner Residenz Orchester獨奏小提琴家、琥珀四重奏創團成員,特邀小提琴家。十餘年習茶愛茶,創立弦上茶,在西方古典樂與東方茶兩種不同藝術與文化的全新碰撞中不斷探索研究,以獨特的視角,探尋中國茶和西方古典音樂間的美學通感,致力於搭建一個嶄新的藝術文化載體與橋梁。曾受邀在嘉德藝術中心等地成功舉辦創新形式雅集,廣受好評。馬魏家十餘年玩茶經歷,收藏了眾多名家的精美茶器和茶品。
尹龍
大提琴演奏家。先後就讀於中央音樂學院、德國維爾茨堡國立音樂學院,師從朱亦兵教授、Niklas Eppinger教授。現任中國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大提琴演奏家,朱亦兵大提琴樂團成員;前Junge Deutsche Philharmonie成員。愛茶十年有餘,收藏了諸多精美茶器和陳年茶品,並常與國外友人分享、探索中國茶文化與西方古典音樂間的美學共鳴。與摯友馬魏家共同創立「弦上茶」,致力於分享東西方經典文化交融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