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暑方過白露鮮」--第一屆「二十四節氣」主題國畫書法微展

2021-02-22 翰墨君緣書畫院

東方書畫藝術網訊(怡然):今天是2020年9月7日,星期一。今日迎來「白露」節氣。由翰墨君緣(天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金呈書畫院聯合主辦的第一屆「二十四節氣」主題國畫書法微展今日展出白露篇。


張樹林書法作品:白露

張樹林,男,天津市人,自幼隨父張雅亭研習書法至今已有六十餘年。自六十年代初,在天津中小學書法比賽中嶄露頭角,曾獲:天津市中小學書法比賽第一名。後隨王千先生研習行書,並拜吳玉如老先生、王學仲先生為師,常臨書聖二王、歐、柳、趙、文等書家墨跡,期間所創作的書法作品因循傳統章法、不拘泥形似而得以神韻,布局沉穩中含灑脫,筆筆力透紙背,獨樹一幟,筆法龍蛇漫舞,筆墨飄逸而有斬釘截鐵頓挫激昂之感,作品廣受國內外書法愛好者喜愛,並遠銷美國、紐西蘭、澳大利亞、新加坡、泰國、香港、日本等國家和地區,被諸多書畫收藏家和展覽方收藏。

 

白露介紹
 

白露是九月的第一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白露,八月節。秋屬金,金色白,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由於白天溫度高、夜晚氣溫低,空氣中的水汽夜晚在花草樹木上上凝成了白色的露珠,這個現象就是白露節氣到來的一種自然表現。


賈春明原創國畫作品:白露

賈春明:1949年生人,自幼鍾情繪畫,先者隨啟蒙老師易白石先生學習寫意花鳥畫,從此樂此不彼與寫意花鳥畫結下不解之緣。後又師從劉芷清、梁崎先生學習寫意花鳥畫。多年來作品追求線條內涵,筆墨簡煉,取形用勢,畫風清逸,博採眾長,意蘊含蓄。其作品在天津電視臺《藝術天津》播放,並在省、市、全國美展中獲獎和各種報刊中發表。

 

現為中國書畫院院士;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天津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政協書畫藝術研究會會員;天津今晚書畫藝術交流中心特聘畫家;民革天津畫院會員;南開畫院會員;和平區政協書畫藝術聯誼會會員;南開大學書畫協會藝術指導;津疆畫院副院長等。

 

白露物候
 

白露分三候:
 

初候,鴻【《淮南子》作候】鴈來。鴻大鴈小,自北而來南也,不謂南鄉,非其居耳,詳見雨水節下。
 

二候,元鳥歸。元鳥,解見春分(春分初候,元鳥至;燕來也),此時自北而往南遷也,燕乃南方之鳥,故曰歸。
 

三候,群鳥養羞【《淮南子》作群鳥翔】。叄人以上為眾,叄獸以上為群,群,眾也。《禮記》注曰:羞者,所羹之食。養羞者,藏之以備冬月之養也。


哈銘原創國畫作品:白露

哈銘,天津籍,1956年生人,擅長寫意花鳥畫兼善篆刻,受啟蒙並師從津門畫家殷龍先生,工筆畫於七十年代受教於津門畫家姚景卿先生。後又師從津門畫家梁崎先生並私淑王雪濤,江寒汀先生及「嶺南畫派」。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天津分會會員、天津市政協書畫藝術研究會理事、民革天津畫院理事。


  哈銘習畫勤奮刻苦,秉承著王雪濤的繪畫理念「師造化而抒己之情,物我一體,學先人為我所用。」繪畫題材廣泛,構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麗。筆墨情趣盎然,描繪的花鳥世界豐富多彩活潑生氣。即繼承發揚了王雪濤先生的筆墨技巧,色墨結合。以色助墨,以墨顯色的藝術風格,又融會梁崎酣暢淋漓的筆墨韻味,並在傳統中融入了西洋畫技法的色彩規律,以求整體色彩對比的協調,為畫面增添韻律,可謂融諸家之長。


  名字被收錄於《中國當代文藝界名人錄》、《中國書畫家大詞典》等多部書籍。《秋思》入選由中國美協主辦的《國土魂,民族情全國中國畫展》並被收入作品集。《圓柳鳴禽》入選《天津首屆花鳥畫大展作品集》。《烏雞》入選《天津書畫藝術名人作品集》。

 

補露
 

白露過後,我國就真正進入了秋季,氣溫開始逐漸下降,人們可以明顯感覺到「一場秋雨一場寒」。諺語也說道:「白露節氣勿露身,早晚要叮濘。」這是在告訴人們,此時白天雖然溫和,但早晚已涼,打赤膊容易著涼。人們常說:「白露前是雨,白露後是鬼」,意思是說白露時節雨下在哪裡,就苦在哪裡。因此,白露時節各地就有「補露」的習俗,就是通過吃一些食物來補充身體的能量,為進入寒冬做好準備。


範寧原創國畫作品:白露

  範寧:字繼鴻,輝騰;號問心齋主。1980年9月出生,天津市人。2003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師從著名畫家阮克敏、曹福泉、孫本長諸先生。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天津分會會員、天津青年美協會員,河東美協會員。天津市政協藝術研究會會員,城市畫派成員。淘藝商城籤約畫家。作品參加第十、十一、十二屆全國美展入選並獲獎。2018年受邀出版由山西省作家協會主辦的《名家名作》雙月刊雜誌第3期。2019年4月受騰訊官網邀請,錄製個人專訪並在濱江道大屏幕展示。2019年舉辦實力派畫家範寧京津冀工筆畫作品巡展。2019年7月在天津市南開區水上公園湖濱軒展廳舉辦「夏日時光」實力派畫家範寧工筆畫作品展。作品被多家藝術機構及海內外收藏家收藏。
 

白露節
 

在浙江溫州等地,人們要過白露節。而在蒼南、平陽等地,人們會在白露這天採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的說法),以垠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說吃了後可滋補身體,去風氣(關節炎)。什麼是「十樣白」呢?就是10種帶「白」字的草藥,如白木模、白毛苦等,這些草藥都帶有「白」字,與「白露」字面上相應。


劉榮生國畫作品

劉榮生:1957 年生,字雪廬,號聽雪齋主人,天津市人。現為中國美協會員,天津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大學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天津市政協書畫研究會理事、區政協委員。師承天津著名畫家郭洪勳先生,後進修於中央美院、北京畫院。拜北京畫院彭培泉先生為師,並得到姚有多、王明明、張立辰、雷正民、馮大中等先生教誨。主要創作工筆動物畫,兼攻寫意花鳥畫,尤以表現「狼、虎」文化為題材的系列作品為主。先後十幾次參加文化部、中國美協、天津美協等舉辦的畫展並獲獎。

   
  1998年國畫《雪豹》獲第第四屆全國工筆畫大展優秀獎;1999年國畫《月夜》獲全國第二屆中國花鳥畫優秀獎;2000年國畫《他鄉遇故知》獲全國中國畫大展優秀獎;2001年國畫《鄉情》人選天津市首屆花鳥畫展:2002年國畫《煙雲過眼》人選紀念毛澤東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發表60周年全國美展;2005年國畫《雄風》入選「雞年畫雞」首屆中國畫金雞獎。2006年《嬉春圖》獲「狗年畫狗」全國中國畫大展銅獎。2010年《聽雪超晨》獲中國畫虎百家銅獎。2012年《花鳥四條屏》入選紀念毛澤東延安講話發表70周年天津美展。 

   
  作品曾在《中國書畫報》、《中國藝術報》、《水墨前沿》、《東方書畫報》等百餘家專業報刊、雜誌登載。並出版有《劉榮生畫集》、《劉榮生動物畫集》等。

 

祭祀禹王

  

江蘇太湖民間有在白露時節祭祀禹王的習俗。每逢白露節氣會舉行盛大隆重的祭祀活動。又稱為拜祭「水路菩薩」。相傳禹王是治水英雄大禹,與堯舜並稱古聖王。民間稱他為「水路菩薩」或「河神」。每年的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裡會舉行祭禹工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兩祭的規模為最大,每次歷時一周。屆時,人們就會趕廟會、打鑼鼓、跳舞蹈。而在山西沿黃河一帶,人們在祭禹王的同時,也要祭土地神、花神、蠶花姑娘、門神、宅神、姜太公等,以祭拜諸神來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在太湖地區,人們都非常崇敬禹王,即治水英雄大禹。漁民們稱大禹為「水路菩薩」,每到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以及白露時節,人們都要舉行祭祀禹王的香會,而清明、白露這春秋兩祭規模最大,祭祀活動要持續一周的時間。除了祭祀禹王,人們還會祭土地神、花神、蠶花姑娘、門神、宅神、姜太公等。祭祀活動期間,《打漁殺家》是必演的一臺戲。隆重的祭祀活動,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盼和嚮往。


劉維倫國畫作品

  劉維倫: 1945年生於山東,黃胄弟子,天津美協會員。1990年至1994年創作巨幅畫卷「盛世集貿圖」與「盛世鬧春圖」,吳作人,劉開渠,王琦,黃胄分別題寫卷名與跋,譽為當代的清明上河圖。1993年參加國際中國博覽會,受到中央領導人廣範好評,同年部分作品參加海峽兩岸書畫大賽,榮獲王子杯金獎。作品被錄入世界名人名作博覽書。「心願」、「四代領導人」 等作品參加2015年天津市殘疾人美術展,榮獲金獎。2016年參加中國社會全國首屆書畫大賽,作品「我的夢」榮獲一等獎。當年創作的兩幅盛世畫卷由中央電視臺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及山東電視臺分別作專題報導,並在全國各大報刊發表。2017年在天津文化中心圖書館舉辦「壯心以抒——劉維倫畫展」,獲得巨大成功!
 

白露茶

  

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白露時節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此時正是它生長的最佳時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乾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舊時南京人都十分青睞「白露茶」,因而每到此時,有些老茶客就會聚在一起,細品香茗。在古城南京,白露時節老南京人都非常喜歡喝「白露茶」。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後正是它生長的極好時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耐泡,也不像夏茶那樣乾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的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


邴玉林國畫作品

  邴玉林:1946年生,天津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市河東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天津市老年大學山水畫教師,天津老年書畫院指導教師。1983年始,隨天津著名畫家梁崎先生習畫,深得先生教誨,擅長大寫意花鳥兼山水畫。
 

吃龍眼

  

福建省福州市民間有白露這天必吃龍眼的習俗。龍眼俗稱「桂圓」,是我國南方地區的特產。古時有「南桂圓、北人參」的說法。每逢這個時節,當地人家會在清早喝上一碗龍眼香米粥。並認為在這一天吃龍眼對身體大補,有延年益壽之效。白露之前採摘的龍眼,個個顆大核小,味甜可口。是食用的絕佳之期,並且傳統中醫認為龍眼具有養血安神、益氣補脾、潤膚美容的功效,還能輔助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確實可以補益身體。


董學文國畫作品

董學文:1949年生,河北故城縣人。自幼受家父影響,酷愛書畫藝術。先後師從著名畫家王維卿、趙作梁,後又受教於天津市美院教授花鳥畫大家賈寶珉先生。結業於天津市紫竹林書畫院。曾在全國和本市書畫大賽中屢次獲獎並編入畫集多部,作品在中國書畫報等多家刊物登載,出版有《董學文花鳥畫集》。

 
  現為天津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市政協書畫研究會會員、天津市楹聯書畫院院士、天津市女子畫院畫家、天津市海天書畫院常務理事、天津市當代書畫院書畫家、河南省中原書畫院高級畫師。


  2004年作品《牡丹》選入第三屆中國國際民博會名家小品展,並在《中國書畫報》上刊登。2008年參加廣東友和杯第六屆海峽兩岸書畫大賽,作品《大富貴》榮獲百強獎,作品被組委會收藏。2008年參加全國第十四屆當代中國花鳥畫邀請展,作品《山野》獲創作獎。2010年作品《春酣》入選在溫哥華市中心舉辦的第五屆加拿大中華詩書畫大展。2011年作品《牡丹圖》被天津市美協收藏。2013年《墨牡丹》獲得九九重陽節「山林果杯」藝術展一等獎。2013年在天津市圖書館成功舉辦六人畫展,受到廣大觀眾的好評。

  

白露酒

  

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穀釀成,其酒溫中含熱,略帶甜味,稱「白露米酒」。資興興寧、三都、寥江一帶歷來有釀酒習俗。尤其是白露節一到,家家釀酒,接人待客必喝「白露米酒」。「程酒」是白露米酒中的精品,因取程江水釀製而得名,古為貢酒,盛名遠播。


房師武國畫作品

房師武:1943年生人,現為天津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市河西區美協會員、中國京津書畫院藝術室主任、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天津海天書畫院常務理事、今晚書畫家藝術交流中心書畫家、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


  作品以花烏為主,兼畫山水等。其小寫意花鳥以造型精準,靈動,色彩清新淡雅為主的創作風格。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及市區展覽並入輯畫集,眾多作品被國內外友人收藏。
 

吃番薯

  

文成縣在白露這天有吃番薯的習俗。當地人們認為白露節氣吃了番薯,可以使全年吃番薯絲飯後不會返胃酸,並且認為吃番薯可以多生孩子。因而習俗逐漸形成。


孫敬山國畫作品

孫敬山:1960年6月出生,天津市人(原籍吉林敦化)。現為天津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市河西區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市政協書畫研究會會員,天津市今晚書畫院會員,天津南開大學書畫協會會員。


  當代著名大寫意畫家劉蔭祥入室弟子。幼年時期就對書畫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少年時期尤其對於農村冬天的生活景物更加情有獨鍾,從孫先生繪畫作品中可見一斑。品讀他的作品,給人一種藝術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強烈震撼。如今,孫敬山的國畫作品已逐漸形成了帶有地域特色的獨特風格。近些年,孫先生對國人喜歡的雪景國畫藝術也做了大量的研究,由於他從小就生活在長白山腳下,所以他筆下的雪景世界銀裝素裹、別有洞天,廣受讚譽。
 

收露

  

露以秋季的為佳。《本草綱目》稱秋露多時,可以用盤收取,煎煮使之稠如怡,可使人延年益壽。秋露寨具肅殺之氣,宜於煎制潤肺殺祟的藥物。

  

據說,百草頭上的秋露,未乾時收取,可以治癒百疾,止消渴,怡心美顏。以露釀酒最為清冽。

白露詩詞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

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

憑几看魚樂,回鞭急鳥棲。

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


張康贊國畫作品

張康贊,1953年生人。作品嬉戲圖入選第九屆中國生肖畫大展,被評為金獎,楹聯書畫院院士,天津市政協書畫藝術研究會會員,天津巿楹聯學會會員,天津市老年大學書畫院會員,天津市老年大學書畫研究會會員,天津市南開美術家協會會員,南開書畫院會員,南開大學書畫協會會員,天津市藝都書畫研究會會員,中環書畫院會員。
 

秋夕遣懷 唐-姚合


   昨宵白露下,秋氣滿山城。

風勁衣巾脆,窗虛筆墨輕。

臨書愛真跡,避酒怕狂名。

只擬隨麋鹿,悠悠過一生。



由國榮原創國畫作品:白露

  由國榮 :天津市人,祖籍山東萊州。天津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市政協書畫藝術研究會會員。2000年畢業於天津師範大學美術教育系。曾在天津華夏藝術學院進修。山水師承張洪千、候春林、謝玉璽、賈萬新、董景波、古伯言。花鳥師承賈寶珉、阮克敏、郭書仁、史如源。2008年作品《千崖疊嶂所云煙》在第四屆「相約香江」中國畫(山水畫)交流展中榮獲銅獎。2004年《蘭到靜時香有聲》入選「天津建衛600年」蘭花篇。《觀瀑圖》在《中國書畫報》發表。2010年入選《一千名中國書畫家》潤格集。2019年「金豬盈門」十二生肖全國中國畫年度大賽獲優秀獎。作品《天籟》榮獲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國首屆當代翰墨名家作品展一等獎。繪製河北省文安縣歷史古八景。其作品被海內外各界人士收藏。

秋露 唐-雍陶


白露曖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點落玉盤空。

竹動時驚鳥,莎寒暗滴蟲。

滿園生永夜,漸欲與霜同。



曹長生國畫作品

曹長生,畢業於天津工藝美術學院,進修於中國藝術研究院。天津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賈又福工作室畫家。


   多年來,曹長生的創作多以太行山題材為主,先後多次深入太行寫生,感悟、探究太行山雄渾博大的氣勢和深邃的精神內涵,創作了一批既富太行生活氣息,又飽含作者心靈情懷的寫生作品。

晨至後園 宋-劉攽
 

白露晨已重,晚花秋正繁。

城陰到少息,林下寂無喧。

圃老能呼鶴,樵奴競戲猿。

山林何異此,機事復誰存。


張蕙玲國畫作品

  張蕙玲,字芷若,號三省軒主。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現為:天津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市政協書畫藝術研究會會員。天津中醫藥大學文化與健康傳播學院特聘藝術指導老師。河東美協理事。河東政協書畫院會員。(畫訊)星光畫社會員。

泛舟秋懷 宋-羅與之
 

白露消磨暑,丹楓點畫秋。

閒吟小山賦,歸思大江流。

世盡營三窟,人誰樂一丘。

篷窗有佳致,月朗政風休。

唐文江原創國畫作品:白露

  唐文江:字雙石山。1952年出生,自學國畫,其美術作品《仙壽圖》《琵琶行》被中國將軍、部長書畫院收藏。2004年作品《貓蝶圖》入選天津今晚報《第六屆老年書畫大賽作品集》,榮獲書畫大賽優秀獎。其作品曾刊登於《天津日報》、《天津工人日報》、《天津老年時報》,2018年,其美術作品和傳記入選《津門群星》專集名人文化系列和世紀文獻《人物》。

二十四節氣組詩——白露  何美鴻
 

夜色微涼,寥落的星鬥綴於玄天

零露瀼瀼,於萬籟闃靜時悄然造訪

晨曦穿過林樾之際,露華尚未晞

星星點點,凝於草葉,滴於瓣蕊

瑩白勻圓如玲瓏剔透的珍珠

蛙聲漸寂,群木漸黃漸蕭疏

燕雁開始啟程,向更溫暖的遠方遷徙

駐守原地的留鳥,準備蓄食以御冬

殆無虛日的莊稼人,朝出而夜歸

刈谷修棉,田間地頭,依舊營營碌碌

何美鴻原創詩歌
 

何美鴻,70後,江西人。掃花網執行主編,愛生活,愛寫作,已完成散文,詩歌,短篇小說等文學作品逾百萬字。



司軍原創國畫作品:白露

司軍:1959年出生,山東濟南市人。畫技家傳並於天津美院進修兩年,師從於復千教授,中國書畫函大畢業。對人物十分感興趣,偶作花鳥及山水畫,點綴而已,常有大幅作品問世,多是即興作畫,亦制人體畫,自覺唯美寫實。一直想把前輩和外人的特長融合己用,卻更多迷醉於線的張揚,更喜色彩組合,幾十年固守畫室,臨池不輟,未登名山,未涉高原。有嫌於閉門作畫矣.畫暇愛書,看完即忘,偶然想起,千頭萬緒。因而偶作小文章,變成鉛字成為樂趣。天津電臺、電視臺及各大報刊均有多次圖片報導和專訪。津門各大網站亦有報導。


  中國國畫家協會會員,天津市美術家協會漫畫專業委員會會員,天津市政協書畫研究院會員,天津市作家協會美術專業委員會會員,天津藝術學會會員,中國司氏文化交流中心教授,劉奎齡繪畫研究院研究員,中原書畫研究院研究員。
 

燭影搖紅˙白露相思  高象昶
 

白露灼灼,

滿地秋,

踏霧女、溼裙擺。

南飛大雁逝山巒,

果蔬熟流彩。

油紙傘穿巷外。

醉旗袍、風情美態。

晶瑩露水,

月影蒹葭,

相思秋愛。


高象昶原創詩詞國畫作品

  高象昶,1942年2月生。研習古典詩詞60餘年。注重學識的積累與表現思想情感的統一。自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始,創作《穎秀集》、《今是集》等十八集古典詩詞1900餘首;《思念集》、《嚮往情絲》等四集新詩300餘首。詩詞入選《中華詩詞天津卷》,並收入《中華詞曲大辭典》。現為天津市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天津市楹聯學會理事、久萍詩社會員。

來源:東方書畫藝術網

相關焦點

  • 「霜雕紅葉欲秋分」第一屆「二十四節氣」主題國畫書法微展
    由翰墨君緣(天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金呈書畫院聯合主辦的第一屆「二十四節氣」主題國畫書法微展今日展出秋分篇。何炳森原創書法作品何炳森:出生於廣東省開平市,中山大學畢業。自孩童起至今於七十餘載研習書法,篆隸楷行草俱佳,尤擅長行草。近十餘年師從陳幸惠老師、中國國畫家楊鴻端老師學習國畫。因書畫同源,故相得益彰。
  • 二十四節氣之白露: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詩詞)
    相信很多人在小的時候,都有背過這首二十四節氣歌吧?那可都是滿滿的回憶,也是祖祖輩輩留給我們的財富!中國一共有24個節氣,按照時間先後依次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 、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那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白露。
  • 「聲動」二十四節氣|今日白露,時光清淺,思念悠悠
    「聲動「二十四節氣|今日白露,時光清淺,思念悠悠 03:48「聲動「二十四節氣|今日白露,時光清淺,思念悠悠03:48來自新華社客戶端白露映秋。當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此時的早晚,玉露生涼,空氣中的水汽在夜裡受冷凝結為露,為一花一草、一石一木點綴上晶瑩剔透的裝飾。新華社發(鄧龍華 攝)今日白露,時光清淺,思念悠悠「相思黃葉落,白露溼青苔。」
  • 「二十四節氣」白露|秋風至,白露生
    「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是秋季轉涼的轉折點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白露後,氣爽風涼,晝夜溫差較大,夜間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明顯感覺到涼爽的秋天到來。白露時節正值秋季,中醫中有「秋燥」的說法飲食方面可以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素食。同時,適當的食用一些粥品,如大米、麥仁、糯米、芡實等,再配上梨、芝麻、菊花等熬粥,可以起到益肺潤燥的功效,穿衣方面注意添加衣物。01 白露氣候特徵秋季氣候燥、涼、爽。
  • 二十四節氣|白露:人生如露,知白守黑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白露,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五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載:「白露,八月節。秋屬金,金色白,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一場秋雨一場涼,一場白露一場霜。白露習俗收清露我國民間在白露節氣有「收清露」的習俗,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上記載:「秋露繁時,以盤收取,煎如飴,令人延年不飢。」
  • 中國書畫家蓋茂森、李路平筆下的《白露》作品在紐約時代廣場展播
    9月7日是白露節氣,美國紐約時代廣場迪士尼大屏幕推出了「中國藝術名家蓋茂森、李路平筆下的二十四節氣——白露」,以生動形象、豐富多彩的形式把中國「二十四節氣」通過傳統書畫展現給大家
  • 話說二十四節氣 白露:露從今夜白 仲秋意更濃……
    在二十四節氣裡,如果非要選出最有詩意的一個,我首推當下這個節氣。開場杜甫的這首《白露》詩句,語言清新、樸素,果實成熟,柑子滿樹……勾勒了一幅迷人的白露秋景圖。如果這還不能觸動你,下面這首,一定會讓你莫名親切、感懷不已。「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 二十四節氣之白露︱秋風何冽冽,白露為朝霜
    白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當太陽到達黃經一百六十五度時為白露節氣。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進入白露節氣後,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分批南下,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是秋季由悶熱轉向涼爽的轉折點。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白露有三候,每五日為一候:「白露之日鴻雁來,又五日玄鳥歸,又五日群鳥養羞」。
  • 白露節氣:養生與文化(附語音)
    今天我們繼續講解二十四節氣養生:白露。白露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十五個節氣,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每年的白露這個節氣在公曆的9月7日到9月9日之間,當太陽到達黃經165度的時候,為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裡面講:「八月節,秋屬金,金色白,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所以叫做白露。隨著天氣的轉涼,空氣中的氣態的水逐漸達到飽和。這樣一來遇到冷空氣就會凝結成為液態的水。我們都知道物質是分固態、液態和氣態。
  • 7號迎白露節氣,白露是啥意思?什麼時候才能入秋?答案來了
    今天是公曆的9月3日,農曆的7月16日,白露節氣的時間是9月7日,也就是說距離白露節氣還有4天的時間。白露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秋季的第3個節氣。今年白露節氣的準確時間是9月7日12點07分54秒,也就是說,從這一刻開始,我們將告別處暑節氣,迎來白露節氣。
  • 【主題館】大二班|二十四節氣
    立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之後天氣回暖,萬物起始,所以立春是一個充滿希望的節氣,鳥語花香,耕耘播種。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大二班的小朋友開展了中國元素迎「春」特色活動。周子鈺:春分:天氣變暖和了,柳樹發芽了,小燕子飛回來,草地上開滿小花了!唐藝菲:大寒:大寒到了天氣變得更加冷了,要下雪了我又可以堆雪人打雪仗了。
  • 節氣 | 白露
    白露(white dews)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更是幹支歷申月的結束以及酉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曆每年9月7日到9日,太陽到達黃經165
  • 國子監大講堂第156講:二十四節氣與九九歌
    講座現場韓茂莉首先介紹了二十四節氣的基本知識。二十四節氣是中國農曆中隨季節變化形成的24個特定節令,每個節令都是根據地球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
  • 【二十四節氣】24相
    應蔣兄的賞未公號關於節氣創作有緣的相遇剛剛好藉助於蔣兄的力量來簡單整理一下這跨越了三年時間東拼西湊的二十四相
  • 24節氣中的白露是什麼意思?什麼時候真正涼快?答案在這裡
    答案在這裡 2020白露節氣到來的具體時間,在2020年9月7日12:07:54,是中午交節,農曆7月20日,也就是明日中午時分就暑去露來。這個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5個節氣,秋季的第3個節氣,在每年太陽黃經達到165時,就   原標題:24節氣中的白露是什麼意思?什麼時候真正涼快?
  • 反映氣象、民俗、農事的二十四節氣歌
    中國人應用二十四節氣安排農事和各種民俗活動,許多民眾都掌握二十四節氣的知識,各地都編出一些詩歌,或者是「順口溜」,幫助記憶、理解二十四節氣,形成了特定的民俗文化。二十四節氣歌就是這樣的產物。前四句說的是二十四節氣順序和名稱。每個節氣只用一個字代表,每句話是一個季節,三個月共六個節氣,每兩個節氣為一個月。前四句是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後四句說的是二十四節氣所在的時間。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 二十四節氣詩書——夏至
    夏至 6月21日卯時(5-7點)  夏至是我國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夏至日最長,從夏至始日逐漸短,到冬至日最短。有「夏至一陰生」的說法。暑傷津氣炎熱防,切忌飲食過寒涼。神清氣和胸寬暢,戶外防曬講著裝。」  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我國二十四節氣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人民出版社》邀請著名書法家趙學敏,編著了《中華二十四節氣詩書》,詳細介紹了中華二十四節氣文化知識。
  • 如何用英文表達中國二十四節氣!
    中國: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中國古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雨水、霜降等「二十四節氣」指導著中國的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一些民間節日習俗也與這些節氣相關,成為社區文化身份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知識在家族和學校中傳承。
  • 二十四節氣-白露·陽曆9月7日-9日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每年公曆/陽曆9月7日-9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白露,八月節。秋屬金,金色白,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天氣漸轉涼,會在清晨時分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這是因夜晚水汽凝結在上面,所以得名。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白露實際上是表徵天氣已經轉涼。
  • 「二十四節氣歌」其實有八句,您唱全了嗎?
    霜降,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八個節氣,是秋季最後一個節氣,霜降時節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所以霜降剛過,秋褲還會遠嗎?)一談起節氣,就不得不提到那首小學學習的,至今小夥伴們還耳熟能詳的節氣歌。地球繞太陽一周為360度,將整個軌道劃分為24份,每一個節氣相當於地球在黃道上每運動15度所達到的位置。一年之中,每兩個節氣之間相隔15天,二十四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周而復始。按現行二十四節氣的劃分標準推算,每個月都會有兩個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