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險繳費3000多元和5000多元有什麼區別呢?當我看到這樣的一個費用的時候,那麼基本上可以判定,你是按照靈活就業的方式,來參加職工醫療保險。因為只有按照這樣的方式才會有這樣的一個收費標準,如果說你是企業在職職工,那麼基本上是由企業單位來承擔,絕大部分的繳費比例大概是每個月需要承擔6%~10%左右的繳費比例,個人承擔2%,實際上每個月也就是100多塊錢,那麼一年下來也就是1000多塊錢,這是我們個人所承擔的。
但如果說你不是靈活就業人員,也不是企業在職職工,而是按著居民,去繳納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這種情況下其實你每年的參保繳費水平就比較低了,今年全國的統一繳費標準是280元,個別地區可能會略微比這個交費高一點,大概也就是300元左右,不會超過350元,所以說很明顯,你參加的不是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也不是作為企業在職職工所參加職工醫療保險。一定是按著靈活就業的方式來繳納職工醫療保險。
因為按照職工醫療保險的方式來繳納,那麼他實際上是要按照你所在地區的社會平均工資的基數來進行選擇繳納,一般情況下是分為低檔次和高檔次,低檔次大約是社會平均工資的4%。好比你所在地區的社會平均工資是7000元,那麼。4%相當於每個月你需要承擔280元,那麼基本上一年就是3000多塊錢。
如果按照高檔次交費,大概每個月是社會平均工資的8%。也就相當於你每個月需要承擔560元,那麼一年下來大概是6000多塊錢。所以二者之間是有這樣的一個明顯差別,所以我們在選擇繳費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根據個人的經濟能力來選擇,另外一方面確實看自己需不需要按照高檔次來交費。
按著高檔次交費的好處是能夠建立個人醫保帳戶,也就是在自己的醫保卡當中會建立相應的餘額,而這個餘額是可以去藥店買藥或者是門診就醫結算的,但是你按照低檔次來交費,那麼個人醫保卡當中是沒有任何一分錢的餘額的,所以一旦發生,買藥或者門診看病就醫的過程,只能夠自費來進行解決,所以說你多交的這部分錢,基本上都會是進入到你的個人醫保帳戶,這是毫無疑問的。
當然他的這個醫保帳戶的劃轉,它是根據年齡來進行劃轉的一般情況下35歲以下的劃轉比例相對來說是比較低一些,45歲以上的人群劃轉比例相對來說是比較高一些,所以說你的年齡比較偏大,我個人建議按照高檔次交費是比較合適的,如果說年齡並不是很大,那麼選擇低檔次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同時你還要考慮個人經濟能力的問題,因為畢竟這兩者的繳費差距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大的,如果說經濟條件確實不理想,那麼選擇低檔次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對於報銷比例是不會有任何的區別。
來源:退休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