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滅亡前兩年,忽必烈為何不增加金錢投入?

2021-01-07 一壺酒一段歷史

元世祖忽必烈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到各個城鎮徵戰,建立個個割據一方的大汗國。由於忽必烈早期由文化貴族統治,對兵員徵集十分困難,徵集一個兵員要花費幾個月的時間,徵集幾十個說不定徵集時還要加收其他費用,經濟開支大,支出多了物價自然上升。而且沒有屯田制度,如果當地有很多軍隊很容易戰爭打不下去,失去後方的控制。再者就是如果忽必烈要消滅小亞細亞諸王立新疆王,需要新收點地給他,他本人也不願意增加金錢投入。

按照歷史規律來說大汗在位20年就算不算短的了,據說,元朝滅亡的前兩年,忽必烈還得來個短暫的休養生息,來個三年緩衝期。大汗們短暫休養生息有個好處,就是下令集中下不了戰場的軍隊,平時可以調撥給下面的大汗,換換人。可以來個長久戰爭,換換人。然而元朝剛剛建立就出現了歷史上的政治問題,部族割據和地方割據,整體規模太小。其實元朝兩百年就是各個小國割據的狀態,沒法統一。雖然時值蒙古土爾扈特部一直起著不可動搖的決定性作用,但是忽必烈並沒有動他。元朝一直都是相對較弱小的。

今天的鐵路建成至今已經1500多年,經歷過多次修建,總規裡有2萬多公裡鐵路,其中有南線和北線,用地區也有上千個村莊,2萬多人口。而像元朝這種半個世紀就修建鐵路10859公裡,人口2000萬的,要是經歷2000年修築鐵路,花費三十多年就修好,這些人就要返回關內,那麼地方就肯定要增加調撥給這個投入,明顯這個成本是超出的。

明朝還滅亡後自由貿易的商業城市發展非常迅速,但是工商業生活水平卻一直不高,難怪有種發展要落後於商業生活的錯覺。一旦商業發展起來,人們的生活就不依賴鐵路了,而是依賴冶煉技術和機器製造產業結構。比如明朝一個工匠製作一把非常小的刀,只要2個月,3天就可以做出來,明朝下令冶煉鋼鐵需要3年,人家生產發展的慢,成本太高。工匠只是一個時髦的工人,就像今天的遊民和農民工,鐵路既不和市民經濟相關,又不和農民經濟相關,鐵路工人說的話也是廠裡的人組織起來說的,如果他們不是官府指派,隨便就找個理由和你打起來,說鐵路工人操的是資本家的財務,從地方收到的是地主的稅收,本質上是資本家和地主的關係。顯然資本家處於絕對上風,直接對抗市民經濟。金錢和壟斷最終也沒有在戰爭裡誕生,與政府保持著警惕和高度的距離,可謂金錢和壟斷在商業活動裡很難產生積極作用。

相關焦點

  • 為何在元朝滅亡後,蒙古人不能再創造忽必烈時期的神話了
    為何蒙古騎兵在元朝滅亡後的六百多年中,不能再創造忽必烈在位時期稱霸世界的輝煌?這點其實從元朝稱霸時的大環境就能看出來。由於當時特殊的國際形勢,才能讓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有稱霸歐亞的機會。即使蒙古騎兵異常強悍,但其中也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夾雜在裡面。
  • 忽必烈推行改革,建立元朝,最後無奈毀於兒孫手裡
    ,元朝之所以能夠統一,其實和忽必烈實行改革有著密切的關係,後來元朝很快滅亡,也是因為元朝皇帝沒有繼續推行忽必烈的改革。  忽必烈實行了什麼樣的改革?  1、明令禁止將軍們任意屠城  在忽必烈實行改革初期,遭到了頑固的對抗,但是忽必烈還是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比如,因為雙方思想的不同,蒙古族保留著非常嚴重的部落作風,在他們佔領一座城池的時候,會將這個城洗劫一空,將已做成立所有值錢的東西都帶走,帶不走的就毀掉,這種行為嚴重影響了當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讓人民的利益受到了嚴重的損害。
  • 忽必烈與元朝
    在中國,控制著陝西和四川的蒙軍將領們傾向於阿里不哥一邊,但忽必烈不久就把這兩個省的軍隊爭取到他一邊。忽必烈的副將們在甘州東部(甘肅境內)打敗了阿里不哥軍,這次勝利鞏固了忽必烈在對蒙古統治下的中國的所有權。忽必烈把他的優勢向蒙古推進,他於1260年年底,在哈拉和林以南的翁金河畔度冬;而阿里不哥朝葉尼塞河上遊撤退。接著忽必烈錯誤地設想戰爭已經結束,在和林留一支普通軍隊後,回到中國。
  • 朱元璋滅元朝時,為何蒙古四大汗國不出兵幫忙?
    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在滅南宋前,主要進行西徵,然後滅金夏。蒙古鐵騎深入中亞和歐洲,佔領大片領土。然後成吉思汗的兒子又那麼多,且個頂個的優秀,再加上如此廣袤的土地需要人鎮守,於是分別金帳汗國、察哈臺汗國、伊利汗國、窩闊臺汗國,他們統一屬於蒙古帝國。
  • 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是如何協助丈夫興盛大元朝?
    元世祖忽必烈之妻昭睿順聖皇后察必察必皇后出自元朝後族弘吉剌家族,是濟寧王按陳的幼女,嫁給忽必烈後守第二斡兒朵。察必是忽必烈祖母光獻皇后的侄女,論輩分則是忽必烈的小姑母。而忽必烈的原配、守第一斡兒朵的帖古倫,正是察必的侄子脫憐的女兒,也就是察必的侄孫女。
  • 朱元璋滅元朝時,蒙古四大汗國為何袖手旁觀?
    忽必烈繼承汗位,並把蒙古帝國改為元朝,按照漢制進行統治。此時四大汗國名義以元朝為宗主,但各自為戰,沒人向元朝真正稱臣。 為何不出手幫元朝? 元朝是我國歷史上享國比較短的一個王朝,這個王朝後期起義不斷,最後被朱元璋所滅。很多人不明白,四大汗國都是成吉思汗的後人當汗,為什麼不出手相救呢?
  • 蒙古人徵戰四方,為何元朝不足百年就崩潰?專家:忽必烈做的好事
    ▲忽必烈畫像令人疑惑的是,蒙古人如此彪悍勇猛,徵戰四方,為何元朝還僅存不到百年就覆滅崩潰了?對此專家表示:因為忽必烈犯了錯,都是他做的好事才導致元朝覆滅崩潰的。元朝正式建立之後,為了維護蒙古貴族的利益,忽必烈在改革時依然保留了蒙古舊制,並未對蒙古人進行漢化。然而他的改革也是具有變化性和適應性的,他採用了在金朝故地上實行金朝制度,在南宋故地上實行南宋制度,在漠北、漠南實行蒙古帝國制度的做法。
  • 成吉思汗的蒙古汗國和忽必烈的元朝為什麼不是一回事兒
    907年唐朝滅亡後,契丹興起,蒙古被遼國統治;1125年金滅遼後,蒙古各部被金國統治。遼國滅亡後,蒙古各部逐漸成為草原的主人,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蒙古各部開始走向統一。 由於遼國和金國被認為是我國的正統王朝,所以他們治下的蒙古各部都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為何元朝杖刑是以七為底的,真的是忽必烈規定「杖刑減三下」嗎?
    坊間很流行的說法是這是源於元世祖忽必烈大帝的指示,據說忽必烈表示:天饒他一下,地饒他一下,我饒他一下。於是元朝的肉刑都減了三下。  這個說法是源於明人著的《草木子》:元世祖定天下之刑。笞杖徒流絞五等。笞杖罪既定。曰天饒他一下,地饒他一下,我饒他一下。自是合笞五十。止笞四十七。合杖一百十。止杖一百七。
  • 元朝沒打下日本並非因為颶風,出徵前忽必烈最擔心的事情沒能避免
    這段話暗合了忽必烈許久的萬國來朝的心理,自從其祖父鐵騎掃遍歐洲之後。如何在某種程度繼續超越成吉思汗是忽必烈的一塊心病。  第二年的八月,忽必烈就委任兵部侍郎等高級別官員帶著國書出使日本,在高麗護送官的建議下,未能進入日本國境。直到兩年再次派出使節到達日本後,竟然被日本扣留數月,最終無功而返。  忽必烈藩邸舊臣,負責高麗事務的趙良弼見此情況,於是主動請纓要前去日本。
  • 為何清宮劇爛大街,元朝的電視劇卻少有人拍?其實是沒人敢拍
    這些古裝劇可以是架空歷史的朝代,也可以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朝代,如果按照朝代來進行劃分,清宮劇無疑是前幾年爛大街的題材。畢竟這些電視劇中隨處可見的辮子,的確不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標準。在清宮劇泛濫的同時,很多人也不禁有這樣一個疑惑:同為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為何極少出現以元朝為歷史背景的電視劇?
  • 為何拖雷家,忽必烈四兄弟都是皇帝?
    欽察汗國最終分裂成多個小汗國,被興起的俄羅斯公國滅亡。察合臺汗國成吉思汗第二個兒子察合臺的封國,在天山南北兩麓。它的領地夾在元朝、欽察汗國之間,因為領土爭端和兩方戰爭不斷,之後分裂成東西兩部,西察合臺汗國被興起的帖木兒帝國滅亡。窩闊臺汗國由於窩闊臺接替了成吉思汗的大蒙古國汗位,他的領地被封給了自己的子孫。
  • 元朝與四大汗國
    注:成吉思汗於1227年去世,蒙古於1235年侵宋,1279年南宋滅亡。 元朝:1271年成吉思汗的四兒子 拖雷 的第四子 忽必烈 (是伊爾汗國建立者的親哥哥)在大都建立元朝,1279年南宋滅亡。
  • 元朝滅亡後,蒙古為何再難稱霸世界?
    如今,隨著視頻內容的興起,以圖文為主的公眾號的確受到不小衝擊,這種衝擊已經直觀地反映到文章的打開率和閱讀量上了。但坐觀君還是會堅守這片陣地的,哪怕只有1000個讀者還在閱讀我分享的文章。所以,無論再忙,我還是會擠出時間不定期分享自己喜歡的文章。13世紀初期蒙古帝國的崛起,可以說從根本上顛覆了歐亞大陸的政治與文化格局,同時也間接的影響到了歐洲文明的走向。
  • ...趙匡胤的11世孫,卻深受忽必烈器重,仕元36年,為何還能受後世景仰?
    他是趙匡胤裔孫,卻受忽必烈器重,仕元36年,為何還受後世景仰? 引語 果然,南宋德祐二年(大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2月4日,元軍攻入臨安,宋恭帝奉上傳國玉璽和降表,南宋滅亡。南宋滅亡後,趙孟頫一度蟄居在家埋頭苦讀,拜老儒敖繼公研習經義,學業日進,聲名卓著。
  • 忽必烈為何要將蒙古帝國改為大元?大元二字是什麼意思?
    八月二日,明軍攻佔大都,由此元朝在中原地區的統治結束,大元國號從此成為歷史。忽必烈為何要以大元為國號?大元與大蒙古國是什麼關係?這一切還得從頭說起。成吉思汗 三、忽必烈為何要改國號為大元?公元1271年十一月,忽必烈在《建國號詔》上明確將「元」作為蒙古帝國的國號,正式將「大蒙古國」、「大朝」的舊名號廢止。
  • 成吉思汗雄才大略,創立的元朝為何一百年不到竟算不上中華正統?
    首先糾正一下題主的問法,成吉思汗並沒有創立元朝,元朝是由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建立的。成吉思汗建立了統一的大蒙古帝國,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這是開國偉人對成吉思汗的客觀評價。大蒙古帝國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的大帝國。成吉思汗麾下的蒙古鐵騎橫掃亞歐大陸,徵服了數十個大小不一強弱不等的國家,極大的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
  • 忽必烈東徵日本為何慘敗,是不幸遭遇「神風」,還是另有他因
    但「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像日本人如此不講規則、毫無底線,也真是不多見。尤其對蒙古人來說,殺害使團的彌天大罪。忽必烈的爺爺成吉思汗那會兒,就因為花拉子模殺了蒙古使團,這才引發轟轟烈烈的第一次蒙古西徵,中亞帝國花拉子模就此滅亡,速不臺還翻越高加索山,在迦勒迦河斬了六位羅斯王公的腦袋。
  • 忽必烈建立了強大的元蒙,為何被蒙古人稱之為叛徒?答案很簡單
    忽必烈建立了強大的元蒙,為何被蒙古人稱之為叛徒?答案很簡單1206年,鐵木真建立蒙古帝國,尊汗號為「成吉思汗」。之後幾十年時間裡,大蒙古國屢次對外侵略擴張。成吉思汗在位的時候,他先後攻滅了西遼、西夏、花剌子模、金朝等國。他去世之後,新可汗又進行了2次大規模西徵。
  • 元朝被滅了,那成吉思汗的後人建立的另外的國家,現在還存在嗎?
    忽必烈的「篡位」行為也引起別的汗國的反感,因此忽必烈上臺以後,除了伊利汗國以外,其餘汗國均不承認忽必烈的汗位。忽必烈去世後,伊利汗國也不在認同忽必烈的繼承者是全蒙古的汗——自此,蒙古汗國徹底解體。那麼,蒙古汗國解體後,成吉思汗後人建立的國家,命運如何?元朝蒙古汗國解體後的各國,中國人最為熟悉的,莫過於元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