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我看到這樣一幕:寶媽帶著孩子擠公交,牽著寶寶的手上車。誰料孩子嘴裡說:壞媽媽,我不想上車打你。一隻小手打在了寶媽媽的身上,但是媽媽的神態並沒有改變。我想這種現象應該很多發生在這位寶媽媽身上,我們總說孩子說話不過腦子,但還是要給孩子最正確的引導。如果你的寶寶說出這樣的話,不知道你會有什麼反應?
第一點:了解孩子各個發展階段。
正常情況下,2-3歲的孩子會有非常強烈的個人想法表達,一方面主要是人的思維模式的形成,另一方面孩子和父母相處的模式,也懂得表達自己的意識。所以當父母不能滿足孩子的時候,他們很可能會認為你不是一個好人。在他們眼裡,根本不會有中立,只有好與壞。所以你是個壞媽媽。如果寶寶能說出這樣的話,家長需要做出正確的引導,不應該認為這是小事。
第二,及時與孩子溝通,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是有一定的意識。那麼家長就應該及時向寶寶解釋,或者說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而不是對孩子置之不理或置之不理,甚至有的家長直接責罵孩子。其實最正確的做法是告訴寶寶,你說這些話讓父母很傷心。你生氣的時候,父母都很理解,但你要是說出這樣惡毒的話,你就真的不是好寶寶了。他們需要被告知如何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和觀點。
第三點:使家庭氣氛更加和諧。
其實有時候寶寶會說出這樣惡毒的話,讓父母感到很傷心和難過,還是離不開父母的日常生活。如果夫妻倆經常在孩子面前吵架,甚至說一些惡毒的話,寶寶無形中就會學會。因為孩子只是好玩,不去想這樣的話會帶來什麼樣的傷害。所以為了讓寶寶更好的發展,我們需要創造一個更加和諧的家庭。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嬰兒說"壞媽媽"之類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