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兒科學會:孩子有這3個壞毛病,說明腦力超常,父母別瞎幹涉

2020-12-24 果兒媽媽育兒記

美國兒科學會作為世界上對幼兒研究最透徹的幾大機構之一,它的權威性可以說是達到了育兒領域的頂尖,據調查顯示美國兒科學會現擁有60000多名兒童醫師,同時也一直致力於關於嬰兒、兒童、青少年的身體和心理研究,並為無數家長解決了孩子成長過程中很多問題。

美國兒科學會曾做過一項研究關於兒童腦部的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孩子從出生開始,大腦雖然在發育,但是卻處於一種「待開發」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孩子大腦的很多潛力都不會被激發。

例如記憶力、想像力、專注力、思維能力、語言能力等等都是在大腦開發的過程中不斷訓練的一些基本能力,因此它們又被稱為「腦力」,若是讓孩子自然成長,能夠訓練到這些能力的地方真的很少很少,關鍵是這些能力對於孩子來說還十分重要,因此家長一定要儘量幫助孩子開發。

但是在美國兒科學會的調查過程中,發現其中一些「腦力」超常的孩子,都有一些惹人煩的壞毛病,其中這3個幾乎是所有腦力超常的孩子共有的毛病,家長們看看你家孩子有沒有。

有這3個壞毛病的孩子,「腦力」都很強

一、愛拆家

代表人物:「王飛」

聽到這個名字大家或許會覺得非常普通,但是人家可是一個確確實實的發明大王,2018年,王飛辭掉了自己的工作,並將自己的車庫改裝成了一個實驗室,並開始每天研究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發明,並通過短視頻平臺將自己的實驗記錄了下來,並收穫了幾百萬的粉絲。

在今年6月份,憑藉著自己發明家的身份,出現在熱播綜藝《巧手神探》上,並向大家展示出了他親手製作的「世界上最堅硬的矛」和「世界上最堅硬的盾」,就連Angelababy為了降低難度也只能向其撒嬌求饒。

但是這樣一個奇思妙想的科學家小時候卻是一個令父母崩潰的「淘氣包」,要知道發明家的創造力絕非長大後才形成的,而是從小養成的,而王飛小的時候並沒有憑空想像,反而會進行很多很多的實踐,例如家裡的電視、冰箱、洗衣機等等幾乎所有的電器,都被他拆解過,知道現在他除了發明家的身份,仍然是一個「破壞王」,因為很少有發明是能夠一次就成功的,每一件發明都需要發明家無數次的失敗作為積累,最後才成功的展示在大家的面前。

但父母雖然崩潰並沒有制止王飛的行為,也正是父母當時的放縱,成就了現在的小發明家王飛。

二、固執己見

代表人物:比爾蓋茨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說什麼孩子最令家長頭疼,那麼固執己見的孩子絕對算上一個,畢竟沒有家長喜歡不聽話的孩子,但是在比爾蓋茨的父母眼中,固執己見絕對是一項天賦。

為什麼這麼說呢?原來比爾蓋茨小時候就是一個固執己見的「倔孩子」,在小的時候參加學校的80公裡的徒步行軍時,就沒聽父母的話,穿著新買的高筒鞋參加,結果導致最後雙腳被磨到潰爛才停下來。

因為這種倔強的性格,在比爾蓋茨上大學的時候,不顧家裡人反對,從人們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退學,並將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了程序開發上,最終創立了影響世界的微軟公司,也讓他成為了多年的世界首富。

三、專注力、好奇心強

代表人物:牛頓

牛頓作為英國著名物理學家,他的成就可以說是影響全球,在力學上提出了牛頓運動定律,在光學上發明了反射望遠鏡,在經濟學上提出了金本位制度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全方位天才。

然而牛頓從小就擁有著很強的專注力和好奇心,因為對蘋果為什麼會落在地上而好奇鑽研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因為對實驗的專注,甚至連自己吃沒吃飯都能忘記,也正是這股好奇心和專注力,讓牛頓擁有了如此的成就。

0-6歲孩子大腦正處於發育的高峰期,這個時候是開發孩子大腦,提升孩子的腦力的最佳時期,那我們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0-3歲

為了確保寶寶的早期歲月不會白白溜走,果兒媽推薦家長們為孩子準備一套《腦力總動員》,這是一本內容豐富、有趣,色彩鮮豔、圖片清晰的幼兒腦力開發書籍。

全套共有10冊,遊戲形式非常適合0-3歲的孩子,找不同、大搜索、躲貓貓等等,在眼花繚亂的精彩遊戲中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專注力、記憶力、想像力以及觀察力。

當孩子在玩這種類型的遊戲時,大腦會進入到α波狀態,平靜而專注,就像為大腦打開了一到閘門,信息處理的加快讓學習效率大幅提高,這對孩子未來的成長幫助十分巨大,有需要的家長現在就可以購買。

3-6歲

對於3-6歲的孩子來說,我們需要從最基礎的左右腦開發開始,幫助孩子提高左右腦能力,為孩子的將來打好基礎。

左右腦訓練遊戲能夠鍛鍊孩子的專注力、數學能力、邏輯推理、分析能力等10餘種左右腦能力,從而幫助孩子全面發展。

這套《幼兒左右腦開發遊戲書》就寓教於樂,讓孩子在愉快的遊戲中開發左右腦,激發大腦無限的潛能,提升孩子的智力水平,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

全套書籍共十冊,包含了320個潛能開發遊戲,並且都是資深早教專家精心準備的,為的就是讓孩子在遊戲中提升智商,同時書中主要是以圖為主,文字只是簡單的說明一下遊戲規則,這種遊戲雖然看上去幼稚,但是孩子確實很喜歡,孩子喜歡的話訓練效果要比學習更好一些。

我是果兒媽,6歲女兒的寶媽,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專業兒童潛能開發師,歡迎大家關注、轉發、點讚、評論,想要了解更多育兒乾貨,關注我,持續為您更新優質育兒秘籍!

相關焦點

  • 孩子有這四個「壞毛病」,說明你家孩子很聰明,父母別埋沒了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人中龍鳳,其實真正聰明的孩子三歲時一般都有這幾個「壞毛病」,父母快來對照一下,看自己孩子是不是「中招」了。孩子有這四個「壞毛病」,說明你家孩子很聰明,父母可別埋沒了。第一個「壞毛病」是話癆。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有這3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快,智商低不了
    尤其是李玫瑾教授的育兒講座,可以說是近兩年最火的育兒講座,其中很多視頻的點讚量都達到了百萬級別,播放量更是高達幾千萬,而她曾在一次講座中提到了孩子智商的問題,並表示孩子睡覺時若有這3個反應,那麼說明大腦發育好,將來智商低不了。
  • 到底要不要阻止孩子看電視?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值得家長看一看
    那麼問題就來了,到底要不要阻止孩子看電視?美國兒科學會有以下建議1999年,美國兒科學會在《育兒百科》上建議:禁止2歲以下的孩子看電視。2-4歲兒童每天使用電子產品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包括手機和其他帶有電子屏幕的工具。)
  • 孩子身上有3個「毛病」,恰恰說明媽媽是帶娃高手,各方面很稱職
    當你的孩子身上有這3個「毛病」時,恰恰說明媽媽是帶娃高手,各方面都很稱職,對照一下,看看你中了沒。這位3歲的女兒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表現,離不開媽媽平時給予的安全感,因此當媛媛看到媽媽生氣不理她時,依舊沒有因此而害怕,從這件事可以說明這位媽媽懂得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會動不動就對孩子發脾氣,因此母女之間的親子關係也很好。
  • 孩子愛說謊話,多半是這3點在作祟,學會3種方法幫孩子改掉壞毛病
    孩子愛說謊話,多半是這3點在作祟,學會3種方法幫孩子改掉壞毛病孩子愛說謊話,多半是這3點在作祟,學會3種方法幫孩子改掉壞毛病前言:我家孩子經常講假話,我會感覺到很失望。因為經常講假話,不是第一次講假話,這個問題非常嚴重,必須要幫孩子糾正過來,否則以後他會用一個謊言去掩蓋另一個謊言,到最後可能你得不到一句真話。
  • 美國兒科學會:寶寶戒紙尿褲時間有講究,過早過晚都不好
    編輯:微夢媽咪審核:貝貝豆美國兒科學會研究表明:孩子的控制排洩的肌肉一般在12-24月的時候達到成熟,平均年齡大概在18個月。美國兒科學會:寶寶戒紙尿褲的時間有講究,過早過晚都不好有些愛攀比的家長,總是會對孩子進行強制的要求,而不去看孩子是不是能夠接受。所以就連戒紙尿褲都可能要比上一比,然而這些比較並沒有什麼意義,和孩子是否聰明也沒有關係,如果父母只是為了自己的虛榮心,較早的讓孩子戒掉很有可能對孩子產生危害。
  • 這三個技能全部做到,說明發育基本達標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認為,如果2歲兒童擺弄小物明顯困難,無法理解父母的簡單命令,可能代表發育遲緩。這三個技能全部做到,說明發育基本達標√ 上下樓梯2歲的孩子已經基本能順利完成跑跳,更高一級的運動能力則是可以在不受攙扶的情況下獨自完成上下樓梯的動作。
  • 給娃吃「腦黃金」有禁忌!美國兒科學會:這4種魚別再給孩子吃了
    老一輩的人常說「孩子多吃魚能變得更聰明」,這句話有一定科學依據。畢竟魚肉富含DHA,擁有「腦黃金」的稱號,是天然的補腦食物。因此,這也就是為啥家長總逼著孩子吃魚的原因。一、「天天吃魚,孩子沒膩大人都膩了」趁著這幾天休息,帶著孩子回農村老家待了兩天,發現農村孩子挑食情況比城裡孩子更嚴重,而造成這一問題的最關鍵原因,就是家長的一個錯誤行為。
  • 這3個地方越亂的孩子,大腦越發達?
    美國兒科學會通過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調查發現:房間越亂,孩子的記憶力、探索能力和好奇心都會變得更強。而這些特質不正是我國孩子缺少的嗎? 尤其是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的大腦越發達,因此建議父母別瞎勤快 一、玩具亂 玩具幾乎上每個孩子的童年回憶
  • 「愛說謊」就是壞毛病?想要改變孩子,家長試試3個方法
    很多父母發現自家孩子有"愛撒謊"的毛病,真不知道他們是什麼時候解鎖這個新技能的?沒有一位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變成滿口謊話的"撒謊精",所以發覺孩子在撒謊時,一般都會大發雷霆。然而,家長漸漸反應過來,我們越是生氣,孩子撒謊的次數就越多。
  • 孩子有這五種「毛病」,可能智商極高,父母千萬別忽視!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有些孩子小時候挺調皮,甚至是別人眼中的「熊孩子」,但長大之後卻越來越聰明,甚至大有出息?是的,根據專家研究,如果你家孩子有以下這5種毛病,可能是因為智商極高或者有特殊才能,父母千萬別忽視了。
  • 孩子3歲前有這3個「壞毛病」,長大後超聰明,家長別急著制止
    養娃幾乎有一條定律:第一個孩子按書養,第二個孩子按豬養。 這句話真實的描繪了各位寶媽的育兒過程。 孩子有這3樣表現別緊張,長大後超聰明 1、自言自語
  • 德國科學家: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暗示孩子越聰明,家長別瞎勤快
    然而德國科學家卻表示:如果家裡這三個地方越亂,其實暗示了這個孩子越聰明,家長可別瞎勤快! 實際上這三個地方: 1:臥室亂的孩子想像力更豐富 這並不是為孩子的鬧劇開脫,家長也可以按照以下的信息一一核對,看孩子到底只是瞎胡鬧還是真的是"有想像力和創造力"。
  • 哈佛研究發現: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娃大腦越發達,父母別太勤快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的大腦越發達,父母瞎勤快哈佛大學作為公認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及研究機構之一,它的地位和影響力可以說是非同小可,不僅培養出來羅斯福、歐巴馬等一眾美國總統,更是產生了160多名的諾貝爾獎得主,可見哈佛大學的實力。
  • 3歲前的孩子該不該看電視?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或許能幫助你
    因此,父母們常常為了讓自己能夠有自己的時間來做事情,而讓孩子自己在一旁看電視。甚至有時候當孩子不願意吃飯時,為了讓孩子乖乖吃飯,父母也會讓孩子邊看電視邊吃飯。所以,電視就成為了陪伴孩子最好的工具,能讓寶寶安安靜靜,老老實實看幾個小時,即使眼睛很累很痛,寶寶還是一動不動!
  • 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關鍵期,有這5個「毛病」別慣著,該打就得打
    每一位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很多不懂的地方,甚至不知道應該用什麼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寶貝們。特別是對於新手父母來說,他們在這方面十分的迷茫,還沒有經驗,很害怕自己教不好孩子,甚至害怕要是出意外了,自己應該怎麼呢?
  • 寶寶2歲前,有這3個「壞毛病」不要訓斥,當心起到反作用
    這是你的小哥哥,你看你哭的,有必要嗎?」一句話說完,老二哭得更痛了。我連忙說:「沒關係的,孩子還小呢,認生很正常,你這樣吼孩子可不對,當心把剛建立起的一點安全感給破壞掉。」孩子在10個月大的時候,幾乎都認生,有的不能逗,一逗就哭,有的嚴重點的,就像我大姐家的老二一樣,看一眼就哭,雖然會讓想要接近他的人感到尷尬,但是還是不要管的好。
  • 孩子6歲前若有這3個「臭毛病」,說明大腦發育好,智力遠超同齡人
    小柳家長分享4個看似「壞毛病」,實則大腦發育好的的表現,希望父母牢記,別讓自己錯誤的育兒方式,將天才寶寶「扼殺」在搖籃。#育兒有方法#一、孩子「小嘴一直不停」孩子學會開口說話後,這張小嘴就如同按分鐘收費一般,嘟嘟嘟一直不停的說話,有些父母時間長了會覺得孩子很吵,脾氣爆的父母甚至會吼孩子「小兔崽給我把嘴巴閉上」!
  • 孩子的這些古怪行為,其實是在自我安慰;粗暴幹涉,後患無窮
    這種能力與孩子的天生氣質沒什麼直接聯繫。研究人員還發現,當孩子與大人分床睡的時候,自我安慰能力更強一些,因為父母發現孩子中途醒來的概率變小了,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去自己安慰自己重新入眠。所以你可能會發現,剛開始分床睡的時候,孩子會發展出睡前愛咬手指拉頭髮的「新毛病」,或者更頻繁地用咬手指和拉頭髮的方式哄自己重新睡著。Burnham, M.
  • 智商越高的孩子越不好帶?誰家孩子有這3個特徵,父母偷著樂吧!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活潑,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伴隨著激勵的競爭環境,父母又擔心孩子的智商不夠會吃虧。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表示,智商越高的孩子越不好帶?誰家孩子有這3個特徵,父母偷著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