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微夢媽咪
審核:貝貝豆
美國兒科學會研究表明:孩子的控制排洩的肌肉一般在12-24月的時候達到成熟,平均年齡大概在18個月。
紙尿褲的出現,對於父母來說,是可以減輕負擔的一件好物,可以不用擔心孩子弄得哪裡都是髒,對於寶寶來說,可以睡得更踏實安穩,保證了孩子的好睡眠,對於寶寶的成長也有很好的作用。
但是,隨著孩子長大,戒紙尿褲就成了一件容易讓父母們頭疼的事情,不知道什麼時候該給孩子戒,有的父母早早就想孩子能夠獨立,有的為了省事,孩子很大了卻還在穿,其實戒紙尿褲是有講究的。
美國兒科學會:寶寶戒紙尿褲的時間有講究,過早過晚都不好
有些愛攀比的家長,總是會對孩子進行強制的要求,而不去看孩子是不是能夠接受。所以就連戒紙尿褲都可能要比上一比,然而這些比較並沒有什麼意義,和孩子是否聰明也沒有關係,如果父母只是為了自己的虛榮心,較早的讓孩子戒掉很有可能對孩子產生危害。
有專家說:「提早戒,可能會使得孩子便秘傷腎,尿路感染。」
有的父母是為了圖自己省事,所以對於孩子戒紙尿褲這件事是一拖再拖,有的孩子都五六歲了還在穿紙尿褲,父母是省事了,可是孩子卻在深受困擾,對於上了幼兒園的孩子,可能會受到小朋友們的嘲笑,對於孩子對膀胱的把控能力受阻,就會容易尿床。
專家說:「最佳年齡是在3歲左右,晚了孩子自主排便的意識就會晚於他人。」
美國兒科學會給出如廁指標,父母要知道「強扭的瓜不甜」,時機很重要
孩子能夠如廁是需要父母根據自己的孩子的表現來做出判斷的,美國兒科學會就給出來一些判斷依據,對於判斷孩子戒紙尿褲的時機很有幫助:
1:當紙尿褲溼了的時候,孩子會對此覺得不舒服。
2:孩子可以聽懂父母的一些簡單的指令。
3:孩子對於穿內褲不排斥。
4:大便的時間不再隨意,會變得有規律。
5:孩子會在拉或尿時候,有一些不適的行為表現
伊能靜就此事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遲早都會的事,為什麼要逼寶寶。」畢竟強扭的瓜不甜。這件事沒有特殊的時間點,但是在時間範圍內把控好,父母在訓練的時候不要太急躁,不要在孩子沒有在你預想中的時候就罵他或批評,對於孩子自主如廁效果反而不好,
孩子紙尿褲的選擇也要注意,謹防「毒紙尿褲」,得不償失
紙尿褲戒之前,也不要忽視紙尿褲的選擇,謹防「毒紙尿褲」。
央視報導過一些黑心商家,為了利益,會二次加工用過的紙尿褲,衛生條件不達標,有的甚至連消毒都略過,現場比垃圾場都要髒,製作出來的「毒紙尿褲」自然也就很噁心了,所以父母在挑選的時候不要為了貪一點小便宜選擇三無產品,最後的結果很可能得不償失。
以事實證據服人的裴洪崗醫生參考各種數據,得出的結論是:不管是在把尿還是如廁訓練等,最好不要對孩子進行強制性的訓練。專家建議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重要的還是親媽對孩子的了解,好的育兒方法,也不一定完全適合自家孩子。
其實父母還是要對孩子多點耐心,他快些,我們就在後面守護;他慢些,我們就在前面等候。人生那麼長,等等孩子又何妨,當我們靜待花開,孩子終究會找到自己的姿態綻放。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微夢媽咪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