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伐利亞末代太子魯普雷希特:寧可擱置復國,也絕不與魔鬼同行

2021-01-08 巴西太守的書房

軍界新秀

亡國之君難以善終,通常是因為新的統治者擔心他們成為前朝復國者的旗幟。亡國太子也同理。

當然,如果亡國之君、亡國太子逃走了,就不在斬草除根的可操作範圍內了。

1921年巴伐利亞亡國之君路德維希三世死後,太子魯普雷希特就成為了舊王朝的領袖。

1886年其祖父柳特波德因新國王奧託瘋癲無法執政而成為攝政王時,17歲的魯普雷希特作為其嫡長孫就成為了潛在的王位繼承人。高中一畢業,他就加入了步兵警衛團,因為王族的緣故,一參軍就是少尉。雖然為了在慕尼黑和柏林讀大學暫時退伍2年,但還是在軍隊裡做到了上校和第二王儲步兵團司令,經常去中東、印度、中國、日本出差。

魯普雷希特結婚較晚,31歲時娶了22歲的本地小姐瑪麗·加布裡埃爾,以後他再出差,帶著的就不再是自己的副官了。

1906年,他以步兵中尉身份成為了巴伐利亞皇家兵團司令。

1912年,柳特波德去世,魯普雷希特的父親路德維希成為了新的攝政王,並於次年通過法律廢黜瘋王奧託,登基為路德維希三世。魯普雷希特也就成為了太子,並被提拔為將軍。

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這位已經年近五旬的太子也沒能置身事外。當德軍執行對抗俄法夾擊的施裡芬計劃時,魯太子則於1914年率第六軍團參與洛林戰役。

魯太子從總參謀部收到的命令僅僅是抵禦法軍進攻。對軍人來說,服從命令是天職,但他自己的主意卻是發起反攻。於是他和他的軍隊一直在法國北部和法軍僵持在西線。他還和比利時展開外交,希望在荷蘭、比利時、法國和盧森堡的一些地區建立新的德意志聯邦國家,並與普魯士瓜分從法國手裡奪取、而法國又想在此戰中收復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這都是為了給巴伐利亞爭奪利益,與普魯士、荷蘭達成三角平衡。他還拒絕了參謀部長小毛奇要他從比利時前線撤軍去保護普魯士東境這一十分折騰的命令。

1916年,魯太子被提升為陸軍元帥,統領原第一、二、六、七四個軍團組成的陸軍集團軍。這個新成立的編制就以它的統帥命名,就叫魯普雷希特陸軍集團軍。

所以,他能統兵雖然有一部分是因為他的身份,但也是因為他的確有這個能力,在所有的關係戶統帥裡,他可以當之無愧名列榜首。

1917年,第四軍團也被納入了集團軍,但魯太子卻比其他那些非關係戶的將領更早做出了預判:

一戰,德軍輸定了。

他以辭職為要挾,反對在撤軍時實施「焦土」政策。但因為他畢竟是一國太子,抽身而退沒那麼容易,上面不顧他的辭職,還在1918年初把第十七軍團也納入了他的集團軍。

最後他也不需要辭職了,一戰結束了,德國也果然戰敗了;隨即因為在巴伐利亞爆發的革命,路三出逃,他為了保命也只能出逃,由於路三的一份讓巴伐利亞上下不再需要向他效忠的宣言被認為表示遜位,魯太子連太子寶座也失去了。

堅守底線

1919年,魏瑪共和國建立,巴伐利亞成為其一個自由州,魯太子才隨父回國,但他的母后瑪麗亞·特蕾莎已經在流亡中去世。

他的原配已經在1910年去世,連太子妃都沒當上,所以他在一戰末期追求盧森堡的安託妮婭公主以求續弦,又因為德國戰敗而推遲。1921年,政局穩定了,他終於在巴伐利亞使節和教宗庇護十二世的見證下,娶到了這位比自己年輕三十歲的少女。

魯太子剛喪妻時,後妻還是小蘿莉

同年,路三去世,魯太子成為了巴伐利亞王室的領袖,稱巴伐利亞公爵。他反對魏瑪共和國,主張建立君主立憲國家,至於君主,當然應該是他自己。

巴伐利亞的王室、政府、軍界等十萬人參加了路三的葬禮,這本來也是一個煽動軍隊幫自己復國的良機,但魯太子的理想卻是通過法律手段復國,更不願意拿自己親爹的葬禮蹭熱度。

1922年,產生了關於限制海軍主力艦噸位的《華盛頓海軍條約》和在舊中國進行「門戶開放」「機會均等」原則的《九國公約》的華盛頓會議後不久,魯太子發表聲明:空中轟炸、毒氣、海上封鎖和遠程火炮造成了一戰中大多數平民的傷亡,應該禁止;德國應該參加未來的和平會議;一戰的罪魁禍首是威廉二世皇帝。

1923年,魯太子成立了賠償基金,同意把家族最重要的宮殿如新天鵝堡、林德霍夫宮都交給巴伐利亞人民。

爭取人心當然是很重要的,但顯然這些都不足以讓他復國。如果能有實力派力挺,用軍隊扶持他復位,那才實在,那才有成功的曙光。

的確有一個實力派人士找到了他,許諾幫他復國。此人才三十出頭,卻已經是一個新生政黨的黨魁,後來還自稱曾經在巴伐利亞軍中參加過一戰,魯太子還能當得起他一聲少主。

但魯太子卻意識到,這個小鬍子絕非善類,不僅拒絕了此人派來遊說的恩斯特·羅姆,還在小鬍子在巴伐利亞都城慕尼黑的啤酒館發動政變時,給巴伐利亞的執政官員也是曾經的王室騎士古斯塔夫·馮·卡爾打招呼,讓他別和小鬍子站一隊。

1932年,正值大蕭條惡化,資本主義系統受到強烈衝擊,巴伐利亞就出現了讓魯太子重建獨裁政權的呼聲,並且得到了社會民主黨等政黨甚至德國第一部長威廉·霍格納的支持,然而當初小鬍子政變失敗入獄,早就恨上了魯太子,所以當次年德國總統興登堡和德國政府和決定提拔小鬍子為總理後,魯太子的希望又一次破滅了。

1934年,魯太子去倫敦赴飯局。

其實從血緣上追根溯源,從母親身上繼承了英王室血統的魯太子比當時的喬治五世更有資格做英國國王。但是,魯太子和他的先人們一樣,早就不提這檔子事了,現在的魯太子也不可能無謂地給喬五添堵。相反,喬五不僅是飯局的東道主,更是他此行的團結對象。

他對喬五說:我想小鬍子已經瘋了!

的確是瘋了,在「長刀之夜」中,無論是曾支持小鬍子的羅姆還是不合作的卡爾,都成了小鬍子的刀下亡魂。

在小鬍子支持下上位,怕只能做個唯命是從的傀儡吧?這絕不是魯太子的性格。

齎志而歿

1939年,小鬍子繼續報復這位所謂的少主,沒收了他的洛伊斯特滕(意譯為「照明」)城堡。魯太子只能再次出逃,投靠義大利國王維託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並被小鬍子下令禁止回國。

魯太子和原配有五個孩子,和後妻有六個孩子,但原配這一支只有次子阿爾布雷希特活到成年。突然的變故,導致阿爾布雷希特學業中斷。阿爾布雷希特在匈牙利有產業,便把繼母等家人接了過去。

其中的另兩個男孩都早早去世了

又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但對魯太子來說已經物是人非。

他仍然尋求復國,想和奧地利聯合建立一個獨立的南德意志;他又一次預判德軍必敗,呼籲放過無辜的百姓,並且自薦自己在戰後出任德國國王——雖然他之前只是巴伐利亞的王位繼承人,但他提這要求也不完全是坐地起價,因為他出身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祖上也曾經闊過,當過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

1944年,德軍入侵匈牙利,俘獲了魯太子的妻兒,魯太子本人因為在義大利而得免。魯太子的妻兒先後被關押在薩克森豪森和達豪集中營,直到被美軍解救。

二戰結束後,美國的艾森豪將軍派專機把魯太子接回了慕尼黑,他也得以回到自己曾被沒收過的洛伊斯特滕城堡。

太子妃沒有回來,始終沒有從集中營的折磨中康復的她發誓再也不回德國了。

戰後,政府需要重建,所以魯太子把復國的希望又寄托在了這些對他以禮相待的美軍身上。然而,他失望了。

1954年,太子妃安託妮婭在瑞士去世,心臟被帶回巴伐利亞葬於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祖墳。

1955年,86歲高齡的魯太子也帶著未竟的理想在洛伊斯特滕城堡離開了人世。儘管從未位登九五,他在身後還是得到了相當於已故君主的待遇,作為前朝太子,他甚至還得到了國葬。

這樣的待遇,當然罕見,但是,他值得擁有。

祖孫三代繼承人:魯普雷希特、阿爾布雷希特、弗朗茨

在他生前,1954年的巴伐利亞議會,總共170名成員,竟有高達70人自稱支持他復國。

通過他這些年的作為,巴伐利亞的人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這位老漢想當國王,不全是為了個人的野心和家族的榮光,更是為了給百姓謀福祉。

君子愛權,取之有道,畢生理想很重要,但做人的操守和底線更重要。

相關焦點

  • 阮朝末代皇太子,年僅9歲隨母后流亡法國,每天都想著回越南復國
    雖然阮朝建國時間較晚,但生命力相當頑強,直到1945年二戰結束後才滅亡,末代皇帝是史稱保大帝的阮福晪。在末代皇室的問題上,中國有末代皇帝,是清朝的宣統帝溥儀,但清朝沒有末代皇太子,而越南不僅有末代皇帝阮朝保大帝阮福晪,還有末代皇太子,他是保大帝的長子阮福保隆。
  • 《與魔鬼同行》曝預告
    《與魔鬼同行》曝預告 時間:2019.08.0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Dante 分享到:
  • 「原創」我與「魔鬼」同行
    魔鬼?不是吧!不是吧!魔鬼這種東西不存在,更別說你與他同行了,別開這種國際玩笑了!
  • 紙上電影丨《與魔鬼同行》
    《與魔鬼同行:二戰美軍陸航中尉自傳:從柏林奧運會到太平洋戰場到日軍戰俘營的傳奇一生》【美】路易斯·讚佩裡尼、大衛·蘭森 著王爽、毛曉璐、千耳 譯出版時間:2014年11月出版社:中國長安出版社圖書背景:2015年1月30日,由安吉麗娜·朱莉執導、科恩兄弟操刀劇本改編的影片《堅不可摧》即將上映
  • 電影《末代皇帝》觀感
    最近又重溫了一遍《末代皇帝》這部電影,溥儀這個一生充滿爭議又有傳奇色彩的末代皇帝再次進入我的視野。這部由義大利導演貝納爾多·貝託魯拍攝的作品《末代皇帝》在豆瓣評分高達8.9,五星好評10w+值得一看!作為第一部進入紫禁城內拍攝的劇情片,第一部得到中國政府全力合作的電影,《末代皇帝》一舉獲得了奧斯卡9項大獎,成就了電影史上的一段傳奇!
  • 寧可高貴的單身,也絕不卑微的將就
    渴望愛情,但不輕易深陷,她認為60歲也值得擁有愛情,但在合適的人還沒出現前,絕不將就。就像網友所說,寧可高貴的單身,也絕不卑微的將就。高姿態下,是對人生的通透領悟,她可以活得不徐不疾,淡然舒適,紅極一時的白月光富察皇后,背後就深藏著秦嵐的影子。
  • 尼古拉斯凱奇電影新片《與魔鬼同行》劇情演員陣容介紹
    尼古拉斯凱奇電影新片《與魔鬼同行》劇情演員陣容介紹  近日,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罪案驚悚片《與魔鬼同行》(暫譯,Running With the Devil)發布預告。  影片圍繞販毒團夥從美國往加拿大運輸古柯鹼的故事展開。
  • 夜叉樂隊《與魔鬼同行》現場版MV首播
    今年年初,即將成軍二十年的重型王者夜叉樂隊正式籤約摩登天空,並同步推出新單曲《與魔鬼同行
  • 與「魔鬼」同行 ——我和一位香港朋友
    不過,「ride with the devil」這名字還是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什麼叫魔鬼?難道像南北戰爭似的,畫一條界河,就能分出魔鬼不魔鬼?既然魔鬼全來源於人心之異象,那麼,在我出門的時候,我有沒有和「魔鬼」同行的經歷呢? 別說,好像還真有。 當我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就想起了一個月前的香港。
  • 華為:寧可向前一步死,絕不退後半步生
    華為消費者業務雲服務總裁:面對壓力和挑戰,華為選擇寧可向前一步死,絕不退後半步生。他直言:「如果以後再封殺,讓所有中國公司都不能用谷歌生態的話,我們這個生態就可以全球銷售,把替代谷歌生態建起來。」
  • 《與魔鬼同行》把一個恐怖分子,塑造成一個有血有肉的孤膽英雄!
    《與魔鬼同行》,十幾年前布拉特.皮特與哈裡森.福特合作的老片。誰是片名中提到的「魔鬼」?影片的隱喻十分明顯。魔鬼顯然不是布拉德·皮特所扮演的外表俊美純真卻手上沾滿鮮血的愛爾蘭共和軍成員。是「冤冤相報何時了」的仇恨嗎?然而這事卻不能用相逢一笑泯恩仇來解決。皮特對哈裡森·福特扮演的美國警察說:「這不是美國式故事,不會有大團圓結局。」然而美國人還是一貫地天真:「你放下槍,不會有人死。」我要是皮特就回他一句:「這事不是由我而起,也不會因我而終。」
  • 關鍵時刻華為高管表決心:寧可向前一步死,絕不退後半步生!
    日前,華為雲服務總裁張平安再一次表示:面對壓力,華為「寧可向前一步死,絕不退後半步生。」看起來,華為已經同仇敵愾,抱定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精神,但這種精神,不是建立在盲幹蠻幹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全國完整產業鏈向高端發展突破的機會之上。
  • 她曾一「脫」成名,改名告別三級影壇宣「寧可挨餓,絕不裸露」
    而鍾真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改名,把鍾真改名為鍾甄,讀音其實還是一樣的,然後宣布與三級影壇告別,並堅持「寧可挨餓,絕不裸露」,但是也確實因此失去了很多機會。或者說她沒有舒淇那麼幸運,直到今天,知道這個名字的人也越來越少,但是不得不承認,那個時代的美女的真的美女。
  • 「第一蛇蠍美人」田麗素顏被拍,53歲的她曾揚言寧可孤單絕不將就
    寧可孤單絕不將就,單身一人灑脫自在分手以後的田麗對感情依然保持樂觀的態度,還放言不是單身選擇了自己,而是自己選擇了單身,也請大家不要用可憐的眼神看自己,寧可孤單絕不將就是最大的底線。有媒體在問到她以後還會不會想要結婚的時候,不扭捏的她也是直言婚姻很累,自己不想要再受傷害了。
  • 《末代皇帝》:從天子到囚徒,被囚禁的人生是時代的犧牲
    但是毫無疑問,結局最後是相當可觀的,1988年,《末代皇帝》獲得了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殊榮,僅僅就這一點,就足以打敗許多電影作品,而實際上,外國製作團隊的製作班底從一定的程度上來說,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輔助。
  • 《末代皇帝》意外拍攝事故:「小皇帝」一急將陳衝內外衣扯了下來
    年少的末代皇帝溥儀同年方十七歲的末代皇后婉容的大婚場景是在羅馬攝製完成的。所以,陳衝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她怕到甚至有些神經過敏,寧可錯殺也不放過陳衝很感動,但她仍然理智地要求空口無憑立字為證,要貝託魯奇寫下書面保證書,保證那條膠片將來絕不被用於影片之中
  • 蘇臺德人:與魔鬼同行的悲劇
    選擇了與魔鬼同行的蘇臺德人在喜極而泣的時候,何曾想到未來的結局。總有人為了「國家利益」與魔鬼結盟,陷入幻覺而不自知,二戰史上的蘇臺德人便是如此。戰爭讓蘇臺德地區最終成為了一個歷史概念,而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最終也為自己的行為承擔了同樣悲劇的後果。二戰前夜,當「慕尼黑陰謀」犧牲了捷克斯洛伐克後,德軍兵不血刃開進蘇臺德地區。
  • 慕尼黑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2019/2020大製作
    最近,慕尼黑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公布了其2019-2020年音樂季的演出,這絕對又是一個令人充滿期待的樂季。《茶花女》是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開幕的第二部大戲,連續選取兩部威爾第的中晚期作品作為開幕的重頭戲,可見威爾第歌劇在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在當今歌劇界被重視的程度。
  • 巴伐利亞國王奧託:男版的「瘋女胡安娜」
    少年參軍1848年,登基才一個多月的巴伐利亞國王馬克西米利安二世和王后普魯士公主瑪麗提早2個月迎來了他們的次子。孩子的叔父希臘國王奧託一世做了孩子的教父,這個男孩也就隨他的名字取名奧託。當時巴伐利亞的太子是他不滿3歲的兄長路德維希。兄弟倆在僕人和教師的陪伴下長大,但父母卻不懂如何教育,並因此逃避和孩子們相處。
  • 各國末代皇后舊照:個個長相靚麗,埃及豔后的容顏簡直驚豔了時光
    在19世紀,隨著照相機的普及,很多皇室也接觸了這一先進工具,因此現在的人們也得以見識到一百年前各國末代皇后的真容。今天筆者就為大家盤點下,中外各國末代皇后的美麗容顏。中國皇后——婉容說起末代皇后,很多人第一印象想到的都是婉容,畢竟她作為溥儀的妻子也非常著名。但是從真正意義上來說,她並不是皇后,因為她和溥儀結婚時溥儀已經退位,清朝早已滅亡。只不過依舊在故宮了過著自己「皇帝」一般的生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