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標題下面的「重慶市科協」,添加關注,獲取更多科技資訊。
繼QQ空間和新浪微博後,微信朋友圈又成了喜歡拍照玩家們的「主戰場」。拍照片、P照片、發照片,似乎已經成為了照片黨人每天必做的事情,獲取更多的贊與好評則讓他們的內心無比滿足。14年的時候,筆者就寫過一篇教你如何讓照片變得更有逼格的文章,當時教給大家的手法是使用黑白濾鏡+方構圖。而到了15年,老的手法逐漸已經不能滿足廣大照片黨人「炫圖」的需求了,於是今天筆者就再教給大家一種新的照片處理手法——電影感照片。
筆者個人就非常的喜歡充滿電影感的照片,這種電影感不單單能夠刺激我們的視覺,而且能讓觀看者在腦海中泛起思潮。雖然在生活中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做導演的天賦,但是通過一些有跡可循的公式,我們依舊能發現一些電影中的共同點。
電影《黃飛鴻之英雄有夢》截圖
電影《分歧者:異類覺醒》截圖
電影《狂怒》截圖
電影《鳴梁海戰》截圖
上面的這幾張圖片都是電影的截圖,雖然它們來自於不同的影視作品,但是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相似的共性。首先最容易被感知到的就是畫面的比例,現在的大多數電影都採用2.35∶1的畫面比例,看上去相當的狹窄,即使放在16∶9的顯示器上觀看,依舊上下會有黑邊出現。此外,字幕也是一個有效區別電影截圖與攝影照片的地方。因為幾乎沒有人會在照片上加字幕,所以當你看到有字幕的圖片時,首先聯想到的一定是電影截圖而不是照片。
除了外在形式上的差別外,電影與照片在寬容度和色彩表達上也有著明顯的不同。先說寬容度,電影之所以看起來能達到非常高的動態範圍,除了因為拍攝器材的牛X外,對拍攝場景布光也是極其考究的,任何一個看似簡單的鏡頭都有無數的燈具、遮光板、反光板為其服務。這點雖然對於普通攝影愛好者來說是無法企及的,但是通過前期使用RAW拍攝+後期的精心修正,是可以縮短差距的。
最後就是色彩,好的導演會通過不同的畫面色彩來烘託出截然不同的氣氛,使觀眾能感受到某種超出故事情節外的內容。在這方面的處理上,我們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愛好,心情,和對畫面的理解出發,呈現出非常個性化的色彩搭配。
了解了電影畫面的共性後我們就可以開始進行製作了。挑選合適的照片很關鍵,單純的風光照片並不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而一些具有故事情節的照片則會更加的討巧一些。筆者所選擇的照片是一張拍自於德國街頭的人文照片。一個年邁的老者坐在輪椅上,臉上寫滿了歲月的痕跡,這類紀實性質的照片更容易引發讀者的思索,有很強的代入感。
RAW格式拍攝的照片動態範圍很廣
在色彩的處理上,由於筆者前期使用了RAW格式拍攝,因此在後期調整時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加強畫面的對比度,並使整體色彩更偏向於濃鬱的膠片味道,背景中加了一點點黃色,烘託出了歲月如梭的氛圍。當然你也可以使用自己的色彩方案,這裡筆者就不多說了。
調色時儘量去貼近膠片的味道
除了紀實類的照片外,下面這種抓拍的照片也非常適合用來做「電影」,這類照片往往具備很強的動感,能讓讀者聯想到整個電影鏡頭的大致模樣。一個穿紅色衣服的可愛小女孩,在廣場上歡快的追著鴿子跑,這時如果腦洞能再開大點,仿佛還能聽到背景中飄蕩著的歡快音樂。
動態的照片往往更具有「畫面感」
筆者調節後的照片
在寬容度方面,由於RAW格式的可調整範圍非常大,所以即使在前期有高反差的地方出現,後期也能做一定的追回。總的原則就是保證畫面不要出現死黑死白。
照片處理好之後就進入到加黑邊和字幕的過程了。首先來說黑邊,為了能讓讀者第一時間就將照片與電影聯繫起來,所以黑邊的比例應該符合目前大多數觀眾看電影的比例習慣,綜合考量這個比例在16∶9時效果最佳。
對於分享來說,2000像素寬的照片足以
然後就是裁剪照片了,現在絕大多數的電影畫面比例都是2.35∶1,我們也按照這個比例對照片進行裁切。裁切前需要算好照片的長寬,如果我們按照長度2000像素來算,那麼照片的寬度應該在851像素。裁切完之後,將照片拉入黑色的新建圖層中,上下居中對齊。
使用2.35∶1的比例對照片進行裁切
拖入到黑底中上下居中
是不是已經有那麼點意思了?別急,還有一個重要的步驟——加字幕!加字幕有這麼幾個小要領,首先字幕一定要加在畫面上,加在黑框內的都是外掛字幕組幹的事情;其次字幕最好是白底黑邊,使用黑體字,別問為什麼,大家都這麼幹;最後記得到百度翻譯中將字幕內容翻譯成英文,更顯國際範兒。
怎麼樣,最終的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吧。文字要寫的儘量文藝一點,要讓讀者有可以想像的空間,之前發生了什麼?故事的後續會怎樣發展?如果有人看了照片後問你這是哪部電影,那就代表你成功了。
既然你已經看到了文章的這一頁,想必你一定是個資深的照片黨人。是不是覺得上面所講的方法略顯複雜?那麼接下來筆者就再告訴你一種更加簡便的製作方式。首先去你手機的APP Store裡下載一個名為「足跡」的軟體。我們就通過它來製作出具有電影大片感的照片。
「足跡」是一款免費的照片分享類軟體
「足跡」實際上是一個照片分享類的軟體,通過它的「發現」功能我們能看到世界各地玩家上傳的照片。當然這都不重要,我們實際上需要的是它的照片製作功能。
軟體界面比較簡潔,易上手
點擊界面下方的藍色圖標會出現文字、照相和爆料選項,我們選擇照相功能。這時我們就進入了拍照界面,再在左下角的模式菜單中選擇「大片模式」,即可拍攝具有大片效果的照片了。當然,你也可以到相冊中選擇之前拍攝的照片,相當方便。
拖拽方框選取想要的照片部分
筆者挑選了一張去年在朝鮮拍攝的金家父子銅像照片,很有紀實的味道。調整好截取的畫面,即可點擊下一步進入製作階段。
輸入字幕內容並添加上濾鏡
首先是字幕,在添加字幕處輸入一段自己給照片配上的話,然後點擊翻譯按鈕,軟體會自動將中文翻譯成英文。如果你不知道說什麼好,也可以在下面挑選一段軟體自帶的字幕。加完字幕後,選擇適合的濾鏡,讓照片更有電影範兒。
點擊發布即可將照片上傳並保存在手機相冊中
最後點擊發布即可,照片會自動保存在你的手機相冊中。如果你還想發送到微信朋友圈中,那麼在點擊發布按鈕之前先勾選下方的朋友圈圖標,這樣照片就會同步發送到你的微信朋友圈上了,非常的方便。
以上就是讓照片更具電影感的兩種小技巧,無論你使用哪個,都是為了製作出一張與眾不同的照片。這是一個開放的時代,假如你的照片既美觀又獨特,你就一定能夠獲得周圍人的讚賞。文章的最後就放上一些筆者製作的「電影截圖」,供大家娛樂。
今天的教學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希望你學習了這個技能後能用這些小技巧去稱霸你的朋友圈。到時候別忘了在文章下面給筆者點讚哦。(中關村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