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亮劍》中的丁偉是一個極具個人魔力的將軍,此劇播出後丁偉一度成為不少人熱議的人物,特別是丁偉的論文出爐之後,不少網友認為丁偉是不可多得的帥才。而丁偉的原型便是鍾偉,在55年的時間被授予少將軍銜。鍾偉就猶如丁偉雷同,開始發抱怨,埋怨本人的抗一顆星有點少。丁偉還算有點拘謹,鍾偉可一點都不謙虛,聽說鍾偉還聲稱要把勳章掛到狗尾巴上。
起初為什麼我要說丁偉的原型是鍾偉,首要根據是搶戰利品、跑哈爾濱下館子。在劇中多次提到丁偉是四野的人,這是毋庸置疑的,劇中有兩段描述,分別為:打錦州時,四野各縱隊從分別方向衝進城,預訂的交戰方案全打亂了,各縱隊各師那裡響槍就朝哪兒打,丁偉率部橫掃半個錦州城,遇上友鄰軍隊繳獲的戰利品,不問青紅皂白,上去便撕封條,換上本人的封條。孔捷:軍隊一到休整時,你小子(丁偉)就把軍隊扔給政委管,本人跑到哈爾濱,下飯館、跳舞。
在四野,滿足這兩個前提的只有鍾偉將軍。原廣東軍區副顧問長劉如言(鍾偉老戰友)回憶:鍾偉將軍興之所至,臨池揮毫,均為「XX部繳獲」封條,並命下發至士兵。在四野解放東北的時間,鍾偉搞了一批封條,所有寫有「xx部繳獲」的字體,然後分發給士兵。只要解放一座城市,那士兵就飛速趕赴槍械、彈藥、糧倉等存有物質的場所,然後貼上封條。有一次貼到了東野的彈藥車上,兩邊產生爭吵,鍾偉說了一句:「什麼你的我的!都是八路,都打黎民黨。」然後在講話間,他就讓軍隊把彈藥卸了車。這本是鍾偉的古蹟,在《亮劍》中為了塑造李雲龍的形象,把這古蹟算到李雲龍頭上了。相同尚有讓俘虜跑步跑出個大魚,也是鍾偉的古蹟。鍾偉讓整個俘虜跑步,然後重點審問落伍的,審出個國軍新五軍軍長陳林達。在《亮劍》中算到了李雲龍的頭上,審出個不善奔馳的常乃超。
另外便是孔捷說丁偉在哈爾濱下館子的事,這也是鍾偉幹的。屢屢軍隊一進城,鍾偉扔下軍隊就去下館子了,然後打仗的時間再歸來。軍隊一看教授歸來了,那就知道了,要打仗了,要搶戰利品了。並且依照書中的少許細節,只有鍾偉或許是丁偉的原型,因為四野縱隊司令並不多,並且被授予少將軍銜的更是少。當作四野的十二縱隊司令、四十九軍軍長,鍾偉在1955年的時間被授予了少將軍銜。對此他覺得低了,所以大發抱怨,聽說鍾偉還聲稱要把勳章掛在狗尾巴上。當作縱隊司令,與他平級的黃永勝被授上將軍銜;當作四十九軍軍長,與他平級的梁興初被授中將軍銜。並且他授銜低了也是大家都認同的事,對待他的運用從來是依照中將、上將的尺度任命,例如讓鍾偉擔綱北京軍區顧問長,屬於低銜高配的例子。
至於為什麼鍾偉會被授予少將軍銜,那就與青樹坪之戰有關了。這一戰鍾偉本人做了反省,是四野為數不多的失利之一。起初是49軍軍長鍾偉向13兵團提出追擊國軍的方案。鍾偉但是一個極端好戰分子,這方案還沒得到上級批准,鍾偉就衝以前了。而第四野戰軍司令部得知桂系精銳就在49軍的前面,擔憂49軍會被桂系圍攻,所以下令不要盲目進步。但是49軍的146師已經抵達青樹坪了,而白崇禧依照疆場事態,急調第七軍的171、172師來圍攻146師。第七軍但是李宗仁、白崇禧的重點資本,精銳中的精銳,戰鬥力不可小覷。這個關鍵時期146師的電臺出了問題,無法聯繫後方,全然不知本人已經漸漸被困繞了。146師成了汪洋中的一片孤島,被第七軍的軍隊接續攻擊,長達兩天的決戰導致軍隊減員嚴重。
最終在49軍145師的支援下,146師才免於全軍覆沒的結局,但是減員很嚴重。這一戰事後,49軍軍長鍾偉反省:「對桂系主力的戰鬥力估摸虧欠,認為白崇禧沒什麼了不起,犯了麻木輕敵的錯誤。」也恰是因為這一次失敗,導致鍾偉的授銜低了一點。原來在授銜之後,鍾偉、王必成、王近山三位都鬧過,而這三位軍銜略低的原因是都有敗仗。王必成的漣水、王近山的180師、鍾偉的青樹坪,這三次敗仗拉低了三位將軍的將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