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孔捷至兩位原型肖全夫、傅崇碧,暴露出志願軍戰場上的短板

2020-11-21 騰訊網

孔捷堪稱是《亮劍》之中一個非常有特點的人物,遇到山本一木的特工隊被打了個200比0,在朝鮮戰場上一個師吃不下美軍一個營。孔捷與他的兩位原型,肖全夫、傅崇碧將軍極為相似,都在抗美援朝戰爭之中,因為部隊的裝備落後而傷亡慘重。

孔捷:《亮劍》之中一位特點鮮明的軍事主官。

孔捷綽號孔二愣子,大別山人,貌似忠厚耿直,實則大智若愚。他與李雲龍在紅四方面軍就在一個班,孔捷與李雲龍的性格極為相似,都屬於那種見槍聲就不要命的主兒,剛入伍時兩人都是年輕氣盛,誰也不把誰放在眼裡。

抗日戰爭之中,孔捷任386獨立團團長。先是與日軍華北第四旅團的坂田聯隊交手,獨立團傷亡慘重,團長孔捷身負重傷,政委李文英犧牲。後又在楊村遇到了山本一木的特工隊,被打了個200比0,獨立團也因此被稱為了發麵團。

原本已經降為馬夫的孔捷,因為新任團長李雲龍的說情,最終只被降職為副團長。明知是李雲龍救了自己,但他反而拎著砍刀對李雲龍說「你救了我,是我欠了你的情,可老子最不喜歡欠人情,今天咱們做個了斷,老子砍兩個手指還你,從今往後誰也不欠誰的」。

後來在李家坡戰鬥之中,孔捷親臨前線指揮戰鬥,與日軍山崎大隊展開白刃戰,並親手從山崎的屍體上拔下了指揮刀。憑此戰功,孔捷升任新二團團長,與李雲龍、丁偉形成了著名的晉西北「鐵三角」。

在解放戰爭之中,孔捷率部出關,參加了四野所有的重大戰役:三下江南、四保臨江、血戰四平、遼瀋戰役、平津戰役、中南戰役、海南戰役,從松花江一直打到了海南島。

韓戰爆發後,升任軍長的孔捷率部入朝參戰。在第二次戰役之中,孔捷的一個師將美軍一個營包圍,但因為裝備落後,在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代價之後,也只能眼睜睜看著美軍破圍而去。

歸國之後的孔捷進入南京軍事學院高級指揮系學習,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後在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之中,指揮重炮群與蘇軍激戰,這與他的兩位原型,肖全夫、傅崇碧將軍極為相似。

肖全夫:安徽省金寨縣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2005年2月4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9歲。

肖全夫將軍1930年參加紅軍,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四方面軍總部手槍隊排長、營通訊參謀,紅四方面軍二局二科科員。肖全夫將軍參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

1952年,時任第46軍軍長的肖全夫將軍率部入朝參戰,接替了第42軍在西海岸的防務。1953年,肖全夫將軍指揮6個步兵師、3個炮兵團,參加了夏季進攻戰役,後作為一線部隊的代表,出席了板門店停戰籤字儀式。

1954年,肖全夫將軍入南京軍事學院戰役系學習,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69年2月,肖全夫將任瀋陽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後指揮了珍寶島自衛反擊戰。

傅崇碧:四川省通江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2003年1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傅崇碧將軍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經歷了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傅崇碧將軍戎馬一生,多次死裡逃生,身負七處創傷,尤其是在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戰役。

在志願軍發動的第五次戰役之中,雖然殲滅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4萬多人,但美軍很快就通過制空權的優勢,切斷了志願軍的補給線,使前線的志願軍陷入了彈盡糧絕的境地。隨後,美軍又依靠其機械化之優勢追殺而至,而阻止美軍追擊的重任,就落到了唯一彈藥還算充足的第63軍身上。

傅崇碧軍長臨危授命,率第63軍在鐵原與追擊的美軍,進行了慘烈悲壯的阻擊戰。

面對裝備上的絕對劣勢,傅崇碧軍長只得兵行險招,命令部隊主動出擊,以攻為守,發揮我軍"近戰、夜戰、肉搏戰"之特長,雖然最終擊退了美軍,但63軍傷亡慘重,傅崇碧軍長更是身負重傷,昏迷不醒。

當傅崇碧軍長甦醒過來之後,對彭德懷總司令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要兵",在場的人無不淚如雨下,足見此戰志願軍傷亡之慘重。

孔捷在與李雲龍、丁偉討論畢業論文的時候,有一段非常經典的臺詞:

「美軍剛剛經過二戰的洗禮,各兵種之間的配合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戰鬥力非常強悍。

我給你們舉個例子,二次戰役的時候,我這個軍的一個師包圍了美8軍的一個營。戰鬥打了一晝夜硬是打不下來,他們有能力在5分鐘之內召喚艦載機趕到任何戰區,他們甚至敢於在兩軍散兵線,相距30米距離內用凝固汽油彈進行攻擊。

第一次攻擊我就損失了兩個營,一線部隊陷入一片火海,那景象實在太慘烈了,我這一輩子也忘不了啊。我孔捷打了一輩子的仗,還沒碰上這麼強悍的對手,在敵人地空組成的火力網之下,戰士們一片一片的倒下,我孔捷對不起他們哪」。

雖然《亮劍》是一部文學藝術作品,但藝術卻是源於真實的生活。

在抗美援朝戰爭之中,志願軍因為裝備落後、沒有制空權、後勤供給得不到保障的弱點,因此被美軍稱為禮拜攻勢。

所以,志願軍戰士更多的時候只能用血肉之軀去拼敵人的現代化裝備,的確是付出了慘重的傷亡。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之中,光軍級指揮員就陣亡了4位,師級指揮員陣亡了7位,由此可見抗美援朝戰爭是何等之慘烈悲壯,抗美援朝的勝利是何等的來之不易。

致敬革命先烈!致敬中國軍魂!

相關焦點

  • 亮劍中,李雲龍、趙剛、楚雲飛、孔捷、丁偉的歷史原型分別是誰
    那麼,亮劍中的人物,在歷史上真實存在嗎?有些人物是存在的,比如說師長,就是劉伯承元帥,副總指揮,就是彭老總,旅長,就是陳賡大將。而李雲龍、丁偉等人物,雖然是虛構的,但是也都是以歷史上的真實人物為原型的,他們的原型究竟是誰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
  • 傅崇碧:志願軍63軍軍長,鐵原阻擊堅守12天打出國威軍威
    文/夏明星傅崇碧(1916.12.8 ~ 2003.1.17),四川通江人,紅軍歲月裡擔任過獨立團政委,抗日戰爭中擔任過軍分區副政委,解放戰場上擔任過主力旅旅長,成長為人民軍隊優秀指揮員。抗美援朝時,他一直擔任志願軍第19兵團第63軍軍長,率部參加了第五次戰役及開城保衛戰。
  • 「飛虎將軍」肖全夫:朝鮮痛擊「王牌」師,打贏「收官戰」
    肖全夫和政治委員吳保山在軍幹部大會上作了動員講話,全軍上下士氣高漲,鬥志昂揚,每個指戰員都為能當上「最可愛的人」而感到莫大光榮。8月17日,肖全夫率46軍分別由廣東的普寧、潮陽、流沙一帶出發,8月31日到達樟木頭車站附近及惠陽以西地集結。9月6日至9日,由鐵路車運北上。14日,全部到達安東。第46軍改稱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6軍,歸屬志願軍司令部指揮。
  • 《亮劍》「鐵三角」中的李雲龍 丁偉 孔捷
    比如在抗戰時期,丁偉不一樣,他最先提出"鐵三角",丁偉、李雲龍、孔捷三人的防區相互連接,各守一方成為犄角,這個時候丁偉就提出要在三者之間建立聯繫,不管哪一個出了問題,互相支援,共同防禦,互相支援,把有限的力量充分發揮出來,這實際上是等到一個縱隊的力量。
  • 鐵原血戰:5萬美軍突不破志願軍2萬人的防線,宣告磁性戰術失敗
    志願軍還沒完全撤退,美軍執行穿插包圍任務的騎一師第七團突擊隊、二十五師「德爾溫裝甲支隊」、第十軍「牛曼尖兵」特遣隊,已經突破志願軍戰線,搶佔了天險屏障昭陽江北岸渡口,企圖將宋時輪兵團攔腰斬斷。 這一行動雖未真的實現截斷宋兵團的狂妄意圖,但割裂了東線、中線兩大兵團的聯繫,中線15軍、60軍的側翼暴露出來。
  • 鐵原血戰即使5萬美軍,也沒能突破志願軍2萬人的防線,宣告磁性戰術...
    志願軍還沒完全撤退,美軍執行穿插包圍任務的騎一師第七團突擊隊、二十五師「德爾溫裝甲支隊」、第十軍「牛曼尖兵」特遣隊,已經突破志願軍戰線,搶佔了天險屏障昭陽江北岸渡口,企圖將宋時輪兵團攔腰斬斷。 這一行動雖未真的實現截斷宋兵團的狂妄意圖,但割裂了東線、中線兩大兵團的聯繫,中線15軍、60軍的側翼暴露出來。
  • 《亮劍》來看看孔捷如何描述美軍的,足以看出來美軍的戰鬥力了
    大家還記得《亮劍》30集時,孔捷對於美軍的描述,這就看得出來美軍的真正實力的。,孔捷開口就說美軍可不是草包,他接著就直言說美軍剛剛經歷了二戰的洗禮,各軍兵種之間的配合,早就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而且士兵的戰鬥力還非常強悍。
  • 戰場後方的一方淨土,志願軍戰俘營奧運會
    狻猊當時和獬豸他們在屋簷上玩耍的時候,聽見下面兩個對我來說的年輕人.....你們或許要叫爺爺了,聽他們在聊起年輕時候,關於二人在朝鮮戰場的往事。那是快50年前的故事。兩位老人回憶起了當年戰俘營的趣事,似乎當年的生死已經看淡,現在回憶起來反而能從中找到一些好玩的回憶。
  • 《金剛川》拍出了志願軍的勇氣,卻沒體現出志願軍的智慧
    但是,這部電影既然是作為對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獻禮,就應該有必要向全國人民展示志願軍能夠勝利的全部,而不是一部分。韓國電影《太極旗飄揚》曾經出現過這樣一個鏡頭,大量志願軍扛著紅旗手持槍械,漫天遍野的向著目標衝去。這個謠言逐漸慢慢發展到最後,變得越來越離譜,有的文章甚至聲稱我們在朝鮮戰場上最多時投入的兵力為190萬人,全程入朝參戰的軍隊多達300多萬,雖然"美軍有能力一舉消滅中方的'人海'資源,但殺生過多,有違美國人的尊重生命觀念。而中國不會考慮留下多少孤兒寡母和家庭破碎。
  • 《英雄兒女》故事,戰場細節高度還原,王成原型到底是誰
    但是,還不夠,毛烽當時偶然看到過一則通訊《向我開炮》,故事的主角是兩位真實的志願軍戰士,他們果斷將這兩個人的事跡也加入到王成身上,這樣就形成了本片最高潮的段落。英雄兒女》拍攝時已經是六十年代,朝鮮戰場已經停戰快十年了,因此想直接找一個戰場環境就比較難,因此《英雄兒女》很多戲份是在遼寧本溪拍的。
  • 朝鮮戰場中美士兵有何不同?志願軍:人在陣地在,美軍:人在就好
    在朝鮮戰場上作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同樣具備這種堅強的作戰意志和敢於向強大美軍亮劍的精神,它有效地彌補了武器裝備及後勤補給等硬實力上的差距,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戰役的勝利。志願軍後勤補給線非常脆弱在朝鮮戰場上曾經有一件事給後來擔任志願軍副司令員的陳賡觸動很深,美軍軍長給一位師長下達命令:「要不惜一切代價扼守某個陣地」,接任麥克阿瑟擔任聯合國軍總司令的李奇微將軍馬上將這句話勾銷
  • ...電影《上甘嶺》衛生員的原型, 踏上戰場,她們只有15歲、18歲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中國之聲推出特別報導《我和我的祖國》,由戰場上的十名戰鬥英雄講述他們的鐵血人生和家國情懷。曾經的少年王清珍:電影《上甘嶺》中女衛生員王蘭的原型之一。
  • 電影《上甘嶺》衛生員的原型, 踏上戰場,她們只有15歲、18歲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中國之聲推出特別報導《我和我的祖國》,由戰場上的十名戰鬥英雄講述他們的鐵血人生和家國情懷。曾經的少年王清珍:電影《上甘嶺》中女衛生員王蘭的原型之一。
  • 美國百戰不倦的空中英雄,戰場異常瘋狂,慘敗於志願軍無名飛行員
    其重點轟炸目標區為:京義線的宣川至定州段、定州至嶺美段、新安州至順安段,滿浦線的价川至熙川段(以上均為我物資來路);平元線的順川至陽德段;平德線的三登至新成川段;元羅線(元山至羅津)的元山至高原段。
  • 獨立團被日軍偷襲,李雲龍和趙剛一眼就看出問題,為何孔捷沒反應
    但是在李雲龍剛接手獨立團的時候,其實本身就是一個爛攤子,此時的獨立團剛剛被日軍山本一木的特種部隊偷襲,整個獨立團不僅損失慘重,士氣也達到了一個低谷,所以李雲龍這次接手獨立團不僅是要整頓士氣,還要查清楚山本一木的特種部隊到底真實目的是什麼,而李雲龍通過白天視察戰場
  • 抗美援朝戰場上的河北「英雄兒女」
    雖然《英雄兒女》是一部電影藝術作品,但其主要角色的英雄事跡都來源於朝鮮戰場上真實人物的真實故事。王成的原型有很多,其中就包括我省的一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李鳳林和特等功臣趙先有,我省女志願軍戰士解秀梅則是王芳的主要原型之一。 英雄兒女出燕趙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