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底,李奇微承認空中封鎖戰役沒能阻止住志願軍向前線運輸作戰所需的補給品,也沒有能阻止住志願軍將部隊運入北朝鮮.但他仍堅持認為,如果中止或縮小空中封鎖交通線的行動,志願軍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積聚起足夠的補給品,從而有能力發動一次持續的、大規模的攻勢。基於這種認識,"聯合國軍"於1951年12月下旬決定繼續對我進行"絞殺戰"。
鑑於志願軍在"三角地區"的防空力量得到了有效的加強,"聯合國軍"調整了其空中封鎖作戰計劃,將原來固定的定點封鎖改為機動的重點突擊,即從重點轟炸我鐵路"三角地區"轉為重點轟炸我集結作戰物資的地點、來路和去路。其重點轟炸目標區為:京義線的宣川至定州段、定州至嶺美段、新安州至順安段,滿浦線的价川至熙川段(以上均為我物資來路);平元線的順川至陽德段;平德線的三登至新成川段;元羅線(元山至羅津)的元山至高原段。
3月份以後,"聯合國軍"又對這些地區實施了"飽和襲炸",對我重點地段上的主要橋梁實施24小時不停頓的集中突擊。
據不完全統計,1952年上半年,我鐵路共被敵機轟炸9000多處次。位於陽德附近的庫區在2月15日以後的15天裡,被炸達240餘次。
同時,敵人還對我主要運輸線實行逐段控制、層層封鎖,投擲大量定時炸彈蝴蝶彈、四爪釘等,用重型炸彈將公路炸成許多大坑,阻撓我車輛夜間行駛。
我志願軍根據敵機轟炸戰術的變化,及時採取了相應對策。
在對空作戰方面,我志願軍空軍繼續採取輪換作戰的方法,經常保持有3個師的兵力掩護清川江以北的運輸線。在掩護清川江以北運輸線的作戰中,我志願軍空軍第3、第4、第6、第14、第15、第12、第17師面對強敵毫不畏懼,勇敢頑強,敢打敢拼,取得了驕人的戰績,打擊了"聯合國軍"的囂張氣焰。最具代表性的是,我志願軍空4師12團3大隊大隊長張積慧擊落美國"空中英雄"戴維斯少校的那次空戰。
1952年春,美國空軍為了加強其空戰力量,增調了一批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校級飛行員和"王牌"飛行員到朝鮮作戰,戴維斯少校就是其中的一員。戴維斯,美國空軍第4聯隊第334中隊中隊長,約有3000小時的飛行經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參加戰鬥飛行266次,在美國被吹噓為"百戰不倦"的"特別勇敢善戰"的"空中英雄","成績最高的噴氣機王牌駕駛員",來到朝鮮戰場後,他異常瘋狂,到被擊落時止已進行過59次戰鬥飛行,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王牌飛行員。就是這樣一個王牌飛行員卻栽在了志願軍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飛行員手裡。
1952年2月10日,我雷達發現美機數批先後侵入平壤、沙裡院和价川地區,我志願軍空4師按作戰預案出動2個團迎敵。忽然,12團3大隊大隊長張積慧隱約發現遠方海面上空有一道道白煙。"是敵機!"他一面迅速把情況報告上級,一而帶領僚機單子玉升高準備戰鬥。敵機見我已佔據了有利陣位,一面忽上忽下與我捉迷藏,一面向我機群靠近,想繞到我機群側後伺機偷襲。張積慧佯裝不知,待敵雙機加大油門向他發起攻擊時,他帶領僚機單子玉猛然一個右側上升,使敵雙機撲了空。反而從我機腹下面衝到了前頭,張積慧和單子玉抓住時機緊緊咬住了敵帶隊長機,帶隊長機使出渾身解數拼命擺脫,張積慧在僚機單子玉掩護下,步步追擊,在600米的距離上瞄準射擊,三炮齊發,把敵長機擊落。敵僚機看到長機被擊落,驚慌地做著不規則的飛行動作,企圖擺脫我機攻擊,張積慧充分發揮我機垂直升降的優越性能,迅速佔領有利陣位,在400米的距離上瞄準射擊,一次開炮就把敵僚機打得空中解體。
打掉了"王牌"戴維斯,給了美國空軍以沉重的打擊。2月12日,美國遠東空軍司令威蘭中將在一項特別聲明中,悲哀地承認,戴維斯的被擊斃,"是對遠東空軍的一大打擊","是一個悲慘的損失",美國空軍是在"和一個厲害而熟練的敵人作戰"。
美國國會也為此而非常被動,參議員、共和黨人勃裡奇在國會會議上大發雷霆地說,以目前這種方式進行的韓戰,"是美國歷史上最為絕望的戰爭","戰場上的士兵們大為喪氣"。
我志願軍空軍英勇奮戰,很快迫使敵戰鬥轟炸機的活動空域撤到了清川江以南,大大減弱了敵空中優勢。
我高炮部隊根據敵作戰行動的變化,從作戰指導上,由原來的"集中兵力、重點保衛"調整為"重點保衛,高度機動"。我們把掩護後方交通的3個高炮師、4個高炮團、16個高炮營,組成3個高炮集群配置在定川、价川、熙川、陽德等鐵路沿線,對付敵人的重點機動突擊,掩護車站、兵站、橋梁和倉庫等重要目標。
各高炮部隊則相繼派出部分高炮分隊實施機動作戰,主動出擊、設伏,靈活機動地打擊敵人。
4月29日,高炮第612團隱蔽進入泉洞地區設伏,與290架次敵機激戰8小時,擊落敵機6架、擊傷9架,保衛了目標安全。
4月到5月間,高炮第605團及配屬的獨立第21營,實施晝間短距離機動作戰,共計行程130公裡,作戰33次,擊落擊傷敵機各10架,俘敵飛行員2名,有力地打擊了敵人,掩護了鐵路運輸,並取得了高炮晝間機動的經驗。
5月8日,高射炮兵第24營在楠亭裡隱蔽設伏,與敵機激戰10個多小時,創造了1天擊落敵機7架、擊傷18架的紀錄,獲得了志願軍司令部的通令嘉獎。
據統計,這一階段,在"重點保衛,高度機動"作戰方針的指導下,我高射炮兵共作戰3277次,擊落敵機198架,擊傷779架,給了敵人以沉重打擊。
在鐵路搶修方面,我軍採取了"以集中對集中,以機動對機動"的方針。即在確保三角地區通車的原則下,對敵轟炸明顯的重點區適當地配備較多兵力,對其他地區,則視敵機破壞程度臨時機動兵力進行搶修。
為了對付敵機對鐵路橋梁和重要地段的轟炸,還修築了大迂迴線和便線、便橋,以保證順暢通車。
在鐵路運輸方面,我軍針對敵機實施夜間轟炸多在月明期和夜裡22時至24時的規律,採取了利用月虧期集中突運,"搶22點"和 "空、重車循環輸送"等鬥爭方法,大大提高了鐵路運輸能力。在公路線上,我則繼續加寬、加固原有公路和構築新的公路,並在主要河流渡口處增設便橋,在公路沿線增設汽車待蔽所和對空監視哨(在大小32條運輸線,2500公裡的主要幹線上共設置1308組),以保障公路運輸順暢,減少車輛損失。
由於我軍採取了上述有力措施,積極地同敵機進行鬥爭,結果使本階段鐵路各線通車率達到了68.9%至96%,公路運輸能力提高了70%,至5月份即超額完成了半年的運輸任務,並提前完成了朝鮮政府的物資運輸和接運救濟糧的任務,有力地保證了戰場需要。
6月下旬,"聯合國軍"被迫停止了"絞殺戰"。
從1951年8月到1952年6月,"聯合國軍"在歷時10個月的"絞殺戰"期間,共破壞朝鮮鐵路1.98萬餘處次、延長700千米,橋梁1729座次、延長51.7千米,隧道43座次,給水站148座次。志願軍鐵道兵團與人民軍鐵道部隊一起共完成搶修、新建及復舊工程, 計線路20024處次、延長878千米,橋梁208G座次、延長79.7千米,隧道51座次,給水站187座次,可運行的鐵路增加到1200多千米。
在反"絞殺戰"中,志願軍高炮部隊共擊落"聯合國軍"飛機360餘架,擊傷1070架;志願軍空軍共擊落"聯合國軍"飛機123架,擊傷43架。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軍民一起,不僅粉碎了"聯合國軍"的"空中封鎖",而且在鬥爭中建成了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基本解決了作戰物資的運輸補給問題,取得了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勝利。
反"絞殺戰"是志願軍和朝鮮軍民圍繞著交通運輸線與"聯合國軍"展開的一場"絞殺"與反"絞殺",封鎖與反封鎖的鬥爭。這場鬥爭不但徹底粉碎了"聯合國軍"憑藉空中優勢切斷志願軍後方交通線,窒息我軍作戰力量,迫使中朝方面在談判中屈服的目的,而且,對改變戰場敵我態勢、爭取主動、發展勝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長達10個月的鬥爭中,人民志願軍廣大指戰員展現了高超的對敵鬥爭藝術,為我們留下了鮮活而寶貴的鬥爭經驗。
構建精幹高效的鐵道運輸指揮體系,科學整合"防空、搶修、突運"力量,充分發揮整體威力。韓戰中的反"絞殺戰"實際上是一場諸軍兵種聯合作戰,為了充分發揮各作戰力量的整體威力,中國人民志願軍圍繞著"防空、搶修、突運"三個核心環節,對鐵道運輸指揮系統進行了科學整合。
1951年8月,成立了中朝聯合鐵道運輸司令部。同年10月,成立了前方鐵道運輸司令部作為派出機構,負責協調和指揮中朝共管的朝鮮鐵道軍事管理總局、我鐵道兵團和高炮部隊的對敵鬥爭。後來,又陸續成立了隸屬於前方鐵道運輸司令部的前方鐵道搶修指揮所和鐵道高炮指揮所。
這樣,適應反"絞殺戰"作戰特點的組織指揮體系就初步形成了。在這個體系中,前方鐵道運輸司部在志願軍總部的作戰意圖下,緊緊圍繞反轟炸鬥爭和建設鋼鐵運輸線,對負責鐵路運輸的鐵道軍事管理總局、鐵道搶修指揮所、鐵道高炮指揮所,就近實行高度集中統一的指揮,使防空、搶修、突運三者密切配合,協同作戰,充分發揮了整體作戰的威力。
堅持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敵變我變。在對我實施"空中封鎖"作戰期間,"聯合國軍"曾對轟炸行動進行了3次調整。第一次是由對我交通線實施全面轟炸調整為對"三角地區"實施重點轟炸,第二次是由對我實施重點轟炸定點封鎖調整為機動的重點突擊,第三次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增加了"飽和轟炸"這些調整,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充分發揮 "聯合國軍"機動作戰優勢,既對交通運輸線實施有效轟炸,又最大限度地減少"聯合國軍"的損失和傷亡,針對"聯合國軍"的作戰特點,我志願軍在不斷增強作戰力量的同時,採取了許多針對性很強的作戰方法和戰術手段。比如,針對"聯合國軍"重點轟炸,我志願軍高炮部隊採取的定點設伏戰術,針對"聯合國軍"的機動重點突擊,我志願軍高炮部隊和空軍部隊採取的遊擊戰術等等,均收到了很好的作戰效果。
堅持戰爭中的群眾路線,充分發揮群眾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性。作為戰鬥在最前沿的基層官兵,他們是戰爭的主角,他們最富有智慧和創造性,他們的聰明才智一經發揮便可以進發出無窮的力量。在反"絞殺戰"中,廣大的基層官兵用自己的智慧創造了一整套克敵制勝的好方法。他們創造的對空監視哨,使汽車司機有了"耳目",不僅減少了汽車損失,而且夜間運輸效率由入朝時的63%提高到94%。他們開展的群眾性對空射擊活動,不但迫使敵機不敢低飛,而且能擊落擊傷敵機。他們發明的隱蔽、偽裝、隱真示假措施,使敵人屢屢上當。他們創造的"列車片面續行法","搶22點","空、重車循環輸送",修築大迂迴線和便線、便橋等方法大大提高了交通運輸效率。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他們在作戰中的這些發明創造,對有效打破敵人封鎖爭取戰爭勝利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反"絞殺戰"的鬥爭表明,雖然我軍技術裝備處於劣勢,但只要善於組織力量,充分發揮群眾智慧,完全可以取得對敵作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