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羅馬皇帝死的可能還不如一名角鬥士

2020-12-28 小shi講歷史

古羅馬皇帝往往死於流血的暴力死亡。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事實上,羅馬角鬥士在競技場倖存下來的殘酷戰鬥比皇帝和平死於自然原因更好。

從公元14年到公元395年,69個羅馬統治者中有43個(62%)死於暴力,這意味著他們在戰鬥中或在刺客手中被殺死。但是這些數字只說明了故事的一部分。

亞特蘭大喬治亞理工學院空間技術與研究中心的副教授約瑟夫·薩利赫(Joseph Saleh)是他的日常工作,負責航空航天工程的研究。但是他對太空飛行器的可靠性和故障進行評估的工作,再加上對羅馬歷史的長期迷戀,使他開始質疑是否有可能使用相同的統計模型來計算羅馬皇帝享有的崇高職責所固有的風險。

薩利赫告訴Live Science:「至少從質量上講,這是一項危險的業務。」 薩利赫說,從來沒有探索過的是皇帝死於暴力的機會會隨著時間而改變-他們的「失敗時刻」

其中一些「失敗」非常可怕。死於公元211年的Publius Septimius Geta受他的哥哥Caracalla的命令,在年僅21歲的母親的懷裡被屠殺。俄亥俄州立大學羅馬歷史學者麥可·麥克勒Michael Meckler)寫道,卡拉卡拉(Caracalla)隨後在公元217年被謀殺,據稱當時他在路邊排便。

從公元177年至192年在位的皇帝馬庫斯·奧勒留·Commodus Antoninus也遭受了慘痛的命運。加州州立理工大學的歷史學家和副教授丹尼斯·奎因說,在一次失敗的中毒嘗試之後,心懷不滿的羅馬參議員派來的摔跤手在皇帝沐浴時勒死了皇帝。

總體而言,新的分析發現,羅馬皇帝的生存機會與在輪盤上彈四發子彈而不是一彈的俄羅斯輪盤賭的人的生存機會大致相同,薩利赫在研究中說。

薩利赫使用通常由工程師執行的統計方法來查看設備發生故障需要多長時間。以這種方式分析時,許多設備會落入稱為浴盆曲線的模式。該設備首次投放市場時會出現多種故障。然後,故障會逐漸消失。Saleh解釋說,在設備已經存在足夠長的時間以至於開始磨損之後,故障再次加劇。

他發現羅馬皇帝遵循了類似的模式。執政的第一年,他們的死亡風險最高。但是,如果一個統治者成功度過了他的第一年,並且在接下來的七年裡還活著,那麼他的死亡機率將大大降低。但是,寬限期僅持續了四年。薩利赫報導說,皇帝掌權十二年後,他的死亡機率再次飆升。

例如,赫塔皇帝在位的第一年就去世了。卡拉卡拉(Caracalla)在執政的第七年去世,而Commodus在成為皇帝的16年間流血結局。

薩利赫說,就像早期失敗的器械一樣,在統治初期死亡的皇帝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它們表現出致命的「設計缺陷」,從而削弱了人們對其統治能力的信心。薩利赫寫道,在掌權12年後去世的皇帝更像遭受「磨損失敗」的設備:他們容易受到社會變革,新敵人的崛起或重新集結的老敵人的新攻擊。

薩利赫說:「有趣的是,像羅馬皇帝被暗殺這樣的偶然事件具有潛在的結構。」

相關焦點

  • 從史詩大作《角鬥士》看古羅馬的真實歷史
    他非但不擔心麥希穆斯這位常勝將軍功高蓋主,還打算在自己死後,將皇帝寶座留缺,讓馬克西姆斯帶領軍隊為共和保駕護航,還政於民。《角鬥士》還為我們原了羅馬帝國時期的這座偉大的建築奇蹟,據說它可以容納超過6萬人同時觀看表演,要知道當時的羅馬城才不過百萬人口。
  • 古羅馬的「角鬥士」真的都是勇士嗎?
    他們給角鬥雙方提供武器裝備,設立血腥的角鬥規則,讓參與角鬥的戰鬥人員常常是不死不休。並且,伊特魯裡亞人還發展起來了一種血腥習俗——血祭!當伊特魯裡亞人群體中的首領死後,伊特魯裡亞人會聚集在死去首領的墳墓旁邊,然後讓兩個武裝起來的人進行生死搏鬥,用鮮血祭祀首領的靈魂,這就是最初的角鬥士了。
  • 羅馬帝國衰亡前的最後一根稻草:「角鬥士皇帝」康茂德的悲慘一生
    《角鬥士》中的康茂德(左) 康茂德是羅馬人心目中最殘暴腐朽的皇帝,他的荒誕在人們看來甚至超過了尼祿。在他之後,羅馬的「和平時代」徹底結束,帝國的內外交困愈發嚴重。可能是「五賢帝」時代的榮光把他襯託得更加渺小,康茂德時代羅馬的崩壞顯得令人不可思議,也令人無法忍受。 不過要注意的一點是,康茂德是整段羅馬歷史上唯一以親子身份在羅馬皇宮被養大的「皇帝」。按道理說,以乃父奧勒留的文採與品德,想要教出一個卓越的後代並非難事。
  • 《角鬥士》-Gladiator
    (Joaquin Phoenix)、康妮·尼爾森(Connie Nielsen)等主演的講述一個羅馬時代的復仇故事的電影。羅素·克勞——馬克西姆斯 Maximus傑昆·菲尼克斯——康莫德斯 Commodus康妮·尼爾森——露西亞 Lucia劇情介紹:馬克西姆斯是羅馬的戰功赫赫的將軍,在他完成了對日耳曼部族的最後一戰後,他向皇帝奧勒留請求解甲歸田。皇帝認為兒子康莫德斯不可信任,打算讓國家從君主制恢復成為共和制,讓馬克西姆斯作為共和的守護者監督政權的交接。
  • 經典電影——《角鬥士》
    將軍臨死一搏得以脫身,可回到家鄉看到的卻是妻兒的屍骸。    一夜之間,將軍變身為奴,輾轉流離,成為了一名在角鬥場上廝殺的角鬥士。此時,為妻兒復仇就是他活下去的理由與動力。羅馬宮廷,新皇帝與元老院互相敵視,明爭暗鬥。新皇帝的姐姐露西亞捲入了鬥爭,她不滿新皇帝的暴政,又擔憂著兒子盧修斯的安全,生活在恐懼之中。
  • 連載五:看經典電影《角鬥士》,帶您了解西方文明史!
    憑藉英勇的氣魄和高超的武藝,馬克西蒙斯漸漸脫穎而出,晉級到羅馬的大角鬥場。羅馬歷史上有個哲學家皇帝奧勒留(公元161-180在位),羅馬史上「五賢帝」之一。他的兒子康茂德(公元180-192在位),是臭名昭著的皇帝之一。真是一對不默契的父子。
  • 古羅馬花樣百出的殘酷角鬥,一不小心就會落入猛虎之口《角鬥士》
    古羅馬文明的象徵,標誌性的建築物之一羅馬鬥獸場,建於72-80年間,由4萬多名戰俘和奴隸用8年時間建造起來的。共有4層,可同時容納約90000人觀看,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由當時的韋斯帕薌皇帝下令修建。據記載鬥獸場建成時羅馬人舉行了為期100天的慶祝活動,宰殺了9000隻牲畜。
  • 古羅馬角鬥士的起源,角鬥士也有女性參加,與野獸廝殺的鬥獸士
    角鬥士的最早記載要追溯到公元前264年。在一個古羅馬貴族的葬禮上,作為獻給死者的獻祭禮,逼迫一些奴隸相互廝殺到古羅馬共和國時期,角鬥士大多數都是戰俘、奴隸和囚犯,尤其是死囚。古羅馬人認為死囚進入角鬥場是對他們的一種恩賜,因為本來就要死的。
  • 電影《角鬥士》
    角鬥士:2000年美國戰爭史詩片,羅素克勞主演。馬克西蒙斯是羅馬帝國受人擁戴戰功顯赫的將軍,老國王對其信任有加,意欲在自己死後將權力交給他暫管,然後過渡到議會還政於民,然而消息走漏惹來關係曖昧的太子和長公主嫉妒。
  • 世界三大古羅馬競技場說,角鬥士不會和野獸搏鬥,我們被誤導了
    古羅馬人好徵戰,不然也不可能有稱霸亞非歐的版圖,不徵戰的時候他們還要好觀戰。從公元前146年到公元439年的將近600年間,羅馬統治了突尼西亞,同時也將歐洲文明、他們的習俗帶到了這片淨土。李維記起曾經在一本記錄古代軍事史的書上看到古代處置戰俘的方法,就想,反正這些人都是死,還不如用他們來替代那些「僅僅是因為欠富豪的錢還不上而被迫參加角鬥的健壯青年」。社會學家朋友也點頭稱是,並且建議把罪犯也列進去作為角鬥的候選。
  • 看電影 《角鬥士》觀後感匯總
    走投無路的馬克西蒙斯只能投身為奴,從昔日的大將軍淪為一名角鬥士,在血腥廝殺中苟且求生。 憑藉英勇的氣魄和高超的武藝,馬克西蒙斯漸漸脫穎而出,晉級到羅馬的大角鬥場。這一次,他的劍直指暴君康莫迪烏斯,失去親人的痛苦,淪為奴隸的屈辱,在馬克西蒙斯的內心燃起了熊熊怒火。
  • 角鬥士:妻兒被殺,自己也從將軍淪為奴隸,仇人還當上了國王
    角鬥士》。影片《角鬥士》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羅素·克勞領銜主演,投資超1億美元。為了呈現真實的戰爭場面和羅馬時代,200名英國技術人員和100名馬耳塔工匠耗時19周,搭建出了羅馬帝國市中心景觀,視覺效果華麗壯觀。
  • 古羅馬鬥獸場上的廝殺:奴隸制的羅馬最野蠻的「文化現象」?
    這些工程,不但裝點了羅馬城,改善了羅馬人的生活,也給許許多多羅馬人提供了就業的機會。公元1世紀的羅馬歷史學家蘇多尼烏斯(Gaius Suetonius Tranquillus,公元100年在世)寫道:奧古斯都「得到的是一座磚頭的羅馬城,留下的卻是一座大理石的羅馬城」。但是,44年的時間還不足以把一座上百萬人的羅馬城建設得足夠完美。
  • 好萊塢史詩大片《角鬥士》:恢弘格局下的男性英雄獻祭
    至今年,好萊塢角鬥士電影《角鬥士》屆滿上映二十周年,國際電影媒體開始重新刊登這部電影的消息,與主創團隊逢二十周年受訪對本片的回憶云云。電影故事描述公元180年,羅馬皇帝奧利利烏斯即將駕崩,他在死前希望將大位傳給他信任的將軍馬克西·蒙斯,並由馬克西·蒙斯將大權還給元老院,讓羅馬恢復共和,然而,他的兒子,野心勃勃的康莫迪烏斯全無對共和的憧憬,於是密謀奪權,並殺害馬克西·蒙斯的妻小。馬克西·蒙斯流亡邊疆,被角鬥士競技商人普羅西莫收留,終在競技場大殺四方,甚至撼動羅馬。
  • 好萊塢史詩大片《角鬥士》:大格局下的男性英雄犧牲
    截至今年,好萊塢角鬥士電影《角鬥士》發行20周年紀念日已經到期,國際電影媒體已經開始重新發布該片的消息,並在電影發行20周年之際接受了主要創作團隊的採訪云云。然而其中有些段落仍有相當多的要點,擴展版中最精彩的部分可能是長約三分鐘,康莫迪烏斯處決了幾個還活著的馬克西蒙斯的士兵。
  • 電影 | 《角鬥士》:永留史冊的奧斯卡經典篇章
    行將作古的帝國皇帝馬可·奧勒留(理察·哈裡斯飾)非常賞識馬克西姆斯的才幹,有意選擇他繼承皇位。奧裡利烏斯對馬克西姆斯的寵信招致皇儲康茂德(傑昆·菲尼克斯飾)的極度妒恨。馬克西姆斯雖然免於一死,但還是被貶為奴,進而被訓練成一名角鬥士,為嗜血的人們表演一幕幕你死我活的搏殺。但是馬克西姆斯從未放棄復仇的心願,因為他堅信人的意志比皇權更為強大。最後,馬克西姆斯終於有機會與康茂德在羅馬城的大角鬥場上進行一場生死決鬥。
  • 《角鬥士》:古羅馬宮鬥大戲,看一個女人怎樣打敗一群男人
    馬克西蒙斯當然沒理小皇帝的威脅,「小樣兒,豬鼻子插大蔥你裝象?整個軍營都是我的人,你還這麼囂張,是不是找削呢」?僥倖逃脫的馬克西蒙斯傷愈後,陰差陽錯,成了一名奴隸角鬥士,然而,是金子在哪裡都發光,很快他就成為了一名非常有名望的角鬥士
  • 編導:角鬥士【一生要看的500部電影077】
    他沒有時間去 找一條河水洗洗自己的耳朵,一直在外徵戰的他精準的記得他離上一次回家已有兩年八個月二十四天半的時間,而這一刻,他已經歸心似箭的在暗數著歸期。凱旋迴朝,無論是面對自己的頂頭上司,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羅馬皇帝馬卡斯,還是覬覦皇帝之位已久的皇帝的兒子康莫德斯,再或者是自己的同事,自己的舊情人,他永遠在堅定不移的表達自己的立場,那就是他唯一的期盼只有回家。
  • 電影 | 《角鬥士》,肅穆的心情,生命的意義
    《角鬥士》電影海報《角鬥士》,肅穆的心情
  • 羅馬皇帝︱卡利古拉:喋血街頭的荒誕暴君
    卡利古拉從提筆略身上學到,皇帝一定要手握軍權,並且一定要與軍隊相伴。日耳曼尼烏斯也是手握軍權,然而死的時候他最信任的北部集團軍並不在身邊。提筆略手握軍權,並且禁軍統領馬克龍常年相伴,想必這給卡利古拉樹立了一個榜樣。卡利古拉還從提筆略身上學到,元老院這一政治機構是可有可無的。提筆略向來與元老院不和,但這似乎絲毫不影響他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