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8分,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停》,到底好在哪裡?

2021-01-07 埃及藍

日本的家庭片,在全世界範圍內可以說是巔峰水準。而《步履不停》是巔峰中的佳作。

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在講橫山家族的瑣事。在長子忌日這一天,家人們聚在一起做飯、吃飯、散步、祭拜。普普通通的一天,是家族一生的縮影。

大部分影評都以主題作為切入點, 闡述瑣碎日常之下的愛與隔閡。今天這篇文章,我想換個角度,從敘事風格、美學特點、布景用意,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1、散文化敘事:在生活瑣碎日常中,呈現人物幽微的內心變化

一般電影常用的是,戲劇化敘事。有很明確的故事主線,重點在於衝突,整個故事就是講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如何層層累積,直至爆發,最終化解。

比如最近大熱的《囧媽》,就是典型的戲劇化敘事。在前往莫斯科的旅途中,徐伊萬和媽媽之間的衝突愈演愈。一頭熊的出現,讓母子倆看到彼此的愛,於此,矛盾化解。

散文化敘事風格的電影,集合了大量日常生活中沒有必然聯繫的事件,沒有明確的故事主線。人與人之間雖然有衝突,但衝突是弱化的,不是故事重點。重點在於內心變化。

長期看商業電影的人,大多不喜歡《步履不停》,原因就在於散文化敘事,節奏緩慢,沒有連貫的衝突去推進劇情,所以看起來「很悶」。

《步履不停》呈現的都是瑣碎的事件,比如剝玉米,炸玉米天婦羅,聊天,看家族舊照片,散步,祭拜,鄰居生病。事與事之間沒有必然聯繫,但我們可以看到每個人的內心持續地發生微妙變化。

在診室裡,良多的父親告訴小孩,「當醫生很好很有價值」,良多正好聽到,他的臉色瞬間拉下來。

父親是醫生,對自己的職業有崇高的信仰,再加上他的性格又臭又硬,因此總是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孩子身上。

良多非常反感父親的強勢,連帶著也反感「醫生」這種職業。所以他才會對父親說:「我不會讓他成為醫生的。」

當天晚上,鄰居打電話來請父親出診。父親很想幫忙,但他太老了,無能為力。只能讓對方叫救護車。

良多看著父親在救護車旁邊干著急,他突然理解了父親對「醫生」這份職業的尊崇。父親是醫者父母心,懷著對患者的大愛。他也體會到了,父親那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悲涼。

良多對於父親,從一味的反抗,到理解與體諒,他的心理變化非常微妙,你只有把「診室爭執」和「鄰居送醫」兩個事件聯繫起來,才能夠理解到其中的幽微之處。

洗手間的瓷磚掉落了,女婿很熱情地表示自己會修補。母親嘴上很客氣說不用麻煩。回過頭,又吐槽女婿「總是光說不做」。

千奈美討好母親說,「母親年老了就應該和女兒一起住」。離開家之後,在車裡卻吐槽母親總是偏心兒子。

這種細膩的心理變化,在電影裡有很多,都藏在細節裡,通過鏡頭一點一點地釋放出來。這種過程就像是打開層層嵌套的禮物盒,一個又一個的小驚喜接連出現,直到某個點,前面所有的小驚喜凝聚在一起,形成情感爆點。

2、物哀美學:「玉米天婦羅」「紫荊花」「蝴蝶」寄託了人物的悲歡

什麼是「物哀」?從日本語源學的角度來看,「哀」在古代日本是表達感情的感嘆詞,歡喜、痛苦、驚訝都可以用「哀」來表達,類似於現在的「啊」「呀「。

本居宣長在《紫文要領》中對「物哀」的解釋是:

「世上萬事萬物的千姿百態,我們看在眼裡,聽在耳裡,身體力行地體驗,把這萬事萬物都放到心中來品味,內心裡把這些事物的情致一一辨清,這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就是懂得物之哀。」

簡單來說,「物哀」就是人具備微妙的感受力,對事情產生了情感。

在電影中,「玉米天婦羅」、「薔薇花」、「蝴蝶」是三個非常重要的意象。

母親在炸玉米天婦羅時,提到丈夫年輕時跑到田裡偷摘別人家的玉米,以及長子純平很無奈地告訴她,想吃玉米去市場買就好了。光陰流逝不復回,但那些美好的記憶都依附在」玉米「上。

母親向由香裡說起純平如何溺亡,此刻室內光線昏暗,氛圍十分壓抑。

在同一時間,孩子們在光線明亮的室外,伸手去夠紫荊花。鏡頭慢慢推進,白色的背景,淡粉的紫荊花,孩子的小手。

室內在說死亡,室外呈現的是生機和活力。孩子們從外面闖了進來,順手把薔薇花遞給千奈美。

注意一個細節,紫荊花最終由母親插入玻璃瓶中。氛圍又重新活躍起來。

薔薇花從室外帶進室內,也象徵著小孩子們把開心和活力帶給了長輩。

「黃色蝴蝶」在電影中出現過三次。

第一次,掃墓歸家途中,母親告訴良多,「冬天沒有死亡的蝴蝶,在來年就會變成黃色」。

第二次,蝴蝶飛進房間,停在純平的相框上。母親魔怔了一般追著蝴蝶叫著」純平,純平「。

對於母親來說,蝴蝶是純平的化身。即使純平已然死去十幾年,母親內心的傷痛依然沒有撫平。

第三次,良多給母親掃墓,歸家途中再次遇到蝴蝶。

蝴蝶,是生者對死者的懷念,是淡淡的憂傷和痛苦。蝴蝶的傳說,是母親說給良多的,良多再告訴女兒。說明死亡不是終結,在親人心裡,永遠有她的一席之地。

正如《尋夢環遊記》裡說的:「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3、布景用意:不同場景與人的組合,呈現出橫山家族的現在和過往

是枝裕和在訪談中說,「在一天之中看見一個家庭的過去和未來,這都是因為將這個時間和空間濃縮之後,再加上人這個要素而產生的。」

這部電影大部分場景都發生在橫山家,卻不讓人感覺到膩煩,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場景與人的不同組合。

厚司進入爺爺的診室,鏡頭以厚司的視角從上到下掃視藥品櫃,玻璃櫥窗裡各種瓶裝的盒裝的藥品,擺放整齊,給人一種嚴肅冰冷之感。爺爺已經退休,診室卻保留原樣,可以看出他死撐著最後的倔強:不願意承認自己已然老到無能為力。

良多和父親在室內,相顧無言。孩子們在室外,嬉笑打鬧。眼前的場景和後面的場景,同時進行,一動一靜,一熱一冷。室內的父子有著無法跨越的鴻溝,室外的父子和樂共處,毫無芥蒂。

在布景中,很小的道具也有它的特殊意義。

良多注意到衛生間安裝的扶手,地上掉落的瓷磚。說明他不在家的時間裡,父母蒼老的速度加劇了。良多的愧疚,沒有明說,我們也能通過鏡頭感受到。

父親很擔心良多的工作,想安慰他又無從說出口,一肚子氣沒地方撒,掛得平平整整的毛巾,一轉頭又把它揉皺。

良多口頭上很反對「醫生」這種職業,小時候寫在作文本的心願卻是「想成為像爸爸那樣的醫生」。被眾人發現秘密後,他揉皺了作業本,又在深夜裡偷偷修補好。曾幾何時,父親是良多心目中的英雄。

母親拿出一張老唱片。房子裡響起深情款款的旋律。這是她丈夫出軌時,和情人一起聽過的曲子。藏了幾十年的老唱片,就是她藏了幾十年的秘密,隱忍了幾十年的委屈和傷痛。

橫山家有一種獨特的時間流逝的方式。在一天一夜裡,濃縮了橫山家幾十年的過往,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布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步履不停》呈現的是平凡家庭,日常瑣事。沒有發生什麼大事。是枝裕和說,」因為發生了重大的事件而產生了一部電影,這種情形到處可見。但我就是想拍一個什麼事都沒發生,但卻很有趣的故事。「

為什麼平凡還能有趣?大抵是因為,平凡人身上,同時有著溫情和自私,歡樂和悲傷。

相關焦點

  • 好看的日本家庭電影《步履不停》推薦,豆瓣評分8.8
    日本電影《步履不停》是一部好看的家庭電影。
  • 不要讓《步履不停》停下來
    偶偶然翻到《步履不停》,是枝裕和的作品,豆瓣評分8.8,入選TOP250電影排行榜,爛番茄新鮮度7.9分。最後的最後,小良有了自己的女兒有了自己的車子,但是想坐他的車子跟他去購物的母親不在了,想和他一起去看足球的父親不在了,一切似乎都充滿了遺憾,但是人生之路就是這樣啊,在遺憾中獲得傳承,繼續向下一代訴說,不知從哪裡聽來的黃色蝴蝶的傳說,平靜的接受遺憾,步履不停地走下去。
  • 豆瓣評分8.8,《步履不停》中的那些生死、親情,是枝裕和這樣講
    是枝裕和說,《步履不停》是一個什麼事都沒發生的故事,除了細節別無旁物,因為,細枝末節累加起來即是生活。生活中哪有那麼多波瀾起伏,對於大部分來說,都是平平淡淡的細枝末節、日常瑣事。這部豆瓣評分8.8高分的電影,作為是枝裕和人間三部曲的首部作品,將鏡頭聚焦在一個家庭的相聚,在一個小鎮上,橫山家終於迎來了家庭的聚會,透過年邁父母親的言談舉止,三代人之間對於家庭、生死問題都在展現了自己的態度,這邊是生活!母親總是熱情,父親總是冷漠,看著兒女的到來,母親笑臉相迎,父親卻愁眉苦臉。
  • 《步履不停》:無論發生什麼,人都會跟著時間往前走
    是枝裕和,一直是我喜歡的導演。他的每部電影我都喜歡,而且是重複看。喜歡他緩慢的鏡頭下述說的故事,那些個故事中有你有我也有他。故事就像流動的小溪,大多數的時候是平靜的,偶爾遇到幾塊大的石頭,突然急了一下,又趨於平緩。日子不都是這樣過的,平平淡淡,簡簡單單,隨著時間往前走。
  • 豆瓣8.8《步履不停》:別瞧不起平凡,它才是人生的唯一答案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就是這樣一位大導演。他導演的《步履不停》,就是一個家庭日常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故事——長子純平忌日這天,次子良多拖家帶口,回到久別的老家,跟父母團聚了2天1夜。這樣的團聚,在千千萬萬個家庭裡發生過,但是,是枝裕和導演出來的細節,總有幾處,能點中你的穴位、戳痛你的內心,隱隱喚起你對人生的感觸、對生活的反思。
  • 是枝裕和《步履不停》:困住自己的是放不下的過往,與時間講和
    電影《步履不停》,是著名日本導演枝裕和的經典作品之一,此電影改編自是枝裕和親撰的同名小說,這也源自是枝裕和的部分真實經歷,是為懷念自己母親所作。是枝裕和在《知日》雜誌上說過:「《步履不停》是迄今為止我拍過的電影中個人成分最重的一部。……大概是母親的去世讓我太悲傷了,需要通過這樣的形式悼念她,否則人生無法繼續。」
  • 豆瓣8.8《步履不停》親情是不斷往前的單程車,錯過便只剩遺憾
    就像日本電影大師是枝裕和,他最擅長家庭題材的影片。不管是《海街日記》,《無人知曉》還是《小偷家族》,我們都能看到略顯尷尬的父子矛盾,而這一點在他的《步履不停》中更是充分暴露了出來。《步履不停》裡講述了這樣一家人,他們一年只在特定的某天見上一次,而本該是互說生活長短的幾個小時,卻也是被弄得充滿了烏煙瘴氣。
  • 豆瓣8.8《步履不停》:有無法避免的痛,才是最真實的家庭
    《步履不停》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該片榮獲第22屆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導演是枝裕和也因此獲得第3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將近2個小時的影片其實講述了一個再簡單不過的故事:家中的長子準平為救落水少年不幸遇難,每一年忌日大家都會在父母家相聚。短短的兩天一夜,一個家庭的矛盾與痛苦便刻畫得淋漓盡致。
  • 豆瓣8.8分|《步履不停》人生取決當下,卻要步履不停
    人生路上,步履不停,總有那麼一點來不及《步履不停》是一部家庭治癒系電影,豆瓣評分高達8.8分。該片被評為第22屆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是公認的是枝裕和最好的作品之一。沁涼的麥茶,紅透的西瓜,母親拿手的好料理炸玉米天婦羅,加上外賣的壽司和鰻魚飯之間,大家閒散地度過看似平凡的一天。良多沒有意識到,這會是他人生中全家人最後一次的全聚時刻。橫山良多的父親恭平,是小鎮已經退休的醫生,他時時牽掛著自己診所內的事務,期盼著周邊的人仍舊稱呼他一聲"老師"。
  • 八月最期待影片《小偷家族》豆瓣8.8分
    此外國內豆瓣評分8.8分,微博大V推薦度100%,淘票票V淘推薦度100%,各大平臺各項評分表現突出成為8月最期待影片。繼上海國際電影節導演是枝裕和、松岡茉優、城檜吏來華宣傳後,該片主演Lily Franky和佐佐木美結接棒為影片造勢宣傳。
  • 人生路上步履不停,總有那麼一點來不及,總有一些無法挽回.枝裕和經典代表作《步履不停》的原著小說(附電影)
    新的一年裡,希望大家別熬夜,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磨練好敏感的心,適度鍛鍊,保持閱讀的習慣。     今年還剩364天,現在,努力和奮鬥交給你自己,但美好的閱讀體驗就由我們來守護,讓我們好好對待每一天吧!
  • 從《步履不停》中解讀導演是枝裕和創作背後深邃從容的人生感悟
    @阿若情肆《步履不停》講述了主人公次子良多在兄長忌日帶著妻子和繼子回到久違的故鄉,與父母團聚的故事。瑣碎普通的生活剪影,正如同我們的一日復一日,懷揣著心事,渴望著相擁。該片豆瓣評分8.8分,列入豆瓣Top250榜單之中,同時也榮獲第22屆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是枝裕和也因此獲得第3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
  • 《比海更深》的起點是《步履不停》
    喧鬧卻又平靜的夜晚,有些事情正在悄然改變……與其它大多數作品的主題相似,是枝裕和在這部電影中同樣講述了家庭與親人之間深切的情感與羈絆,作品風格至此,是枝裕和正是受到了自己母親過世的影響,而這些作品的起點,要從同樣由阿部寬與樹木希林主演的電影《步履不停》說起。是枝裕和的母親過世以後,他從個人的情感出發而拍攝了電影《步履不停》。
  • 被溫暖的力量包裹著一起步履不停,「時·光」影展開幕影片看哭觀眾
    影展匯聚了是枝裕和的《幻之光》、《無人知曉》、《步履不停》和山田洋次的《小小的家》、《東京家族》、《如果和母親一起生活》六部經典影片。是枝裕和是日本著名導演、編劇、製作人,曾憑藉《小偷家族》獲得第71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擅長用人文細節來治癒、撫慰都市人群。此次展映的是枝裕和的三部作品,在其導演生涯中都有重要意義。
  • 談及是枝裕和,這是最大的誤讀!|大島渚|如父如子|侯孝賢|步履不停...
    很多人對是枝裕和的創作風格有挺多誤解。比如他像小津,比如他總是拍攝家庭題材。可是,在我看來,是枝和小津之間,絕不是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關係。  與其說他是「反小津」,不如所他是從小津的弟子們那一輩電影導演那裡,承惠較多。
  • 推薦日本是枝裕和童年溫暖電影《奇蹟》豆瓣8.8分
    《奇蹟》是日本GAGA製作發行的128分鐘劇情影片,由導演是枝裕和編劇而又執導的,於2011年6月11日在日本上映,這部電影原本是JR(日本鐵路集團)交給是枝裕和的一篇
  • 《步履不停》:人生路上步履匆匆,為何總是有些來不及?
    是枝裕和是日本頗具盛名的電影導演,有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如父如子》、《海街日記》、《小偷家族》等等,而《步履不停》是最偏愛的一部。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停》是帶有自傳性質的影片,是他在失去母親之後拍攝的作品,其中參雜著對生與死的思考,但如此沉重的主題卻通過日常化的瑣碎片段來詮釋,所有的傷痛仿佛也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慢慢癒合。
  • 推薦十部豆瓣評分最高的日本電影,每一部都值得細細品味
    《如父如子》,豆瓣8.6分,由是枝裕和執導,福山雅治、尾野真千子、真木陽子、中川雅也主演,於2013年9月28日在日本上映。推薦語:當我們最親愛的人想要離開我們的時候,總要送一件最珍貴的東西,是為告別。是枝裕和的生活氣息如同一杯清淡微苦的茶,因為樸實所以無需煽情,然而品著品著你就會潸然淚下。
  • 重溫《步履不停》,悟日本導演是枝裕和電影中的父子人生哲思
    文|怡非「人生路上步履不停,為何總是慢一拍」。說起家庭,每一個男人都繞不開一個話題,那就是父子關係。在父子相處的一生中,或有作為兒子的叛逆,或有作為父親的無奈,這都是所有男人終其一生都在探索的命題。《步履不停》中對於父子相處生活的書寫和細節刻畫,溫暖又不溫情,平實中蘊含著矛盾和衝突的暗流,戳中了我內心的痛點,喚起了我對於家庭關係和生活的反思。這部電影也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最滿意的一部,可以說是他的巔峰佳作。影片獲第3屆亞洲電影大獎,是枝裕和也因此獲得最佳導演,豆瓣評分8.8分。
  • 《步履不停》:是枝裕和謂誰?不僅僅代表著「包容、溫情與簡練」
    >《步履不停》是是枝裕和寫的也是他導演的劇情片,上映於2008年6月,主要講述了位於偏遠小鎮的橫山一家,因為祭拜去世的長子,一家人聚在一起生活的故事。接下來我以《步履不停》為例,從三個方面來解讀是枝裕和導演電影的美學及其創作風格1.鏡頭語言:擅長捕捉平凡的場景表達生活中的客觀事實,大量使用語言表現家庭成員的關係,渲染氣氛,讓人融入其中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