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那麼些電視劇的主題曲,讓你不願跳過片頭或片尾,只想一遍一遍的重複著聆聽。
對於我,上一部是去年《加油,你是最棒的!》的主題曲《起風了》,然後就是今年《我在北京等你》的主題曲《蜂鳥》。巧的是,這兩首主題曲都由吳青峰演唱。
華少在主持《今晚九點見》時認識了吳青峰。與吳青峰深入接觸前,在他的印象中,吳青峰長著一個娃娃臉,笑起來仿佛不會憂愁,有一把能洞穿人心的好嗓子。一個看上去還帶著點羞澀和可愛的男孩,唱的歌卻自帶催淚功能,聽他唱歌總覺得他是懂自己的。
華少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導演,這位90後導演用奇怪的眼光告訴他:
「華少老師,雖然我們青峰長得年輕,但其實就比你小一歲......華少老師,雖然你們兩個幾乎同齡,但你真的能裝下兩個他哦!」
82年出生的吳青峰,今年37歲,遭遇過童年時父親的家庭暴力,也經歷過學校裡同學的排擠欺凌,在魚龍混雜的娛樂圈度過了16年之後,卻還帶著一股少年的羞澀和溫暖,用自己的歌聲治癒著他的聽眾。
吳青峰出生在一個不太溫暖的家庭。他的父親有暴力傾向,母親、姐姐和童年的他被家暴後經常抱在一起痛哭。當時幼小的吳青峰已經有了反抗意識,開始「記仇」:
被罵,在日曆上畫一個三角;被打,畫一個叉;一天相安無事,畫一個圈......
後來的一天,他翻出日曆,發現竟然全是三角和叉。
他的父母終於離婚了,但養家的重擔就全落在了母親的身上,母親一個人開了家早餐店苦苦支撐著這個家,大姐的突然夭折,讓這個家雪上加霜。
在這麼一個歷經磨難的家中,吳青峰比同齡人更加的安靜乖巧,他最常做的事就是拿出大姐的鋼琴譜,久久的坐在鋼琴邊;或者鑽進圖書館,在知識的海洋裡,去逃避現實的煩惱。
十二歲時,在別的男生喜愛籃球,喜愛電子遊戲的時候,吳青峰卻愛上了音樂。在少年的世界中,不合群就意味著被排擠。他因為獨特的嗓音,經常被同學們恥笑,而他能做的就是在這個時候,慌忙躲開,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獨自舔舐自己的傷口。
2001年,吳青峰考入了臺灣政治大學中文系,也就是在這一年,他和朋友們組建了「蘇打綠」樂團。校園樂團在臺灣很多,而蘇打綠的突出,得益於主唱吳青峰亦男亦女,亦真亦幻的嗓音。
然而也是因為獨特的嗓音,讓他備受外界質疑。在大二的時候,吳青峰患上了抑鬱症,他無所事事的在宿舍窩了一個月,想著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可他的聲音天生如此,他又能有什麼錯?
就如阿德勒所說: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治癒童年。因為童年時父親的家暴,吳青峰對自己的存在總是充滿了懷疑和不自信。好在後來朋友的幫助和寬慰,讓他走了出來。
2003年的夏天,畢業季到來,蘇打綠準備再辦一場小巡演後就解散,然後各自踏入社會安心工作。也就在這時,吳青峰的「伯樂」林暐哲無意中看到了這個奇怪的樂團:嗓音雌雄共體的主唱,在臺上跳舞的鍵盤手,遲到的鼓手,心想著這是個什麼亂七八糟的樂團。林暐哲皺著眉頭把整首歌聽完後,卻主動的跑到後臺遞了名片,吳青峰看到名片上林暐哲的名字時嚇得腿都軟了。
一年以後,這個本來要解散的校園樂團正式出道,一炮而紅。
吳青峰一直是個寫歌的天才,就如林暐哲所說:
「寫歌寫得好,應該很多人都有這個能力,可是吳青峰不光寫得好,還寫得多,『多』這件事情很難。對旁人來講,他真的是氣死人。吃飯拿個衛生紙也可以寫歌。我覺得這個事情就會讓很多人羨慕,覺得怎麼什麼東西都可以寫。」
2006年,《小情歌》火遍了全國。大家剛聽到這首歌時,無不驚訝於主唱雌雄共體的聲線,就連王家衛都被吸引過來,覺得吳青峰身上有哥哥張國榮的潛質,並三顧茅廬找他加入自己的電影。然而吳青峰卻拒絕了,因為比起電影,他更喜歡音樂。
也是《小情歌》讓我認識了吳青峰。而他的歌在往後的十多年都一直陪伴著我。
一炮而紅後,蘇打綠開始拿獎拿到手軟:
2007年6月16日,蘇打綠獲得「第18屆臺灣金曲獎」最佳樂團獎,而吳青峰本人則憑藉歌曲《小情歌》獲得最佳作曲作品獎;
2008年10月27日,蘇打綠獲得「第8屆華語傳媒音樂獎」最佳樂隊獎、最佳製作人獎、最佳編曲人獎等四項大獎。
2009年7月5日,蘇打綠獲得「第19屆臺灣金曲獎」最佳樂團獎;同年11月19日,蘇打綠獲得「第9屆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最受歡迎樂隊獎、最佳編曲獎、港臺地區傑出歌手獎等四項大獎。
2010年1月23日,蘇打綠獲得「MY Astro至尊流行榜頒獎典禮」至尊組合/樂團金獎,而歌曲《狂熱》則獲得至尊金曲獎。
......
相較於蘇打綠的大火,我的08和09年異常艱難。跟男朋友分居兩地,各自有了工作,也有了不一樣的生活圈子,共同話題越來越少,聊天乏陳可謂,感情更是搖搖欲墜,無數個迷茫的夜晚只有聽他們的歌才能入睡。
08年聽的是專輯《無與倫比的美麗》,裡面的幾乎每一首我都愛,最愛的是《簡單生活》。09年聽的是專輯《春·日光》,也是幾乎每首都愛,最愛的是《日光》。
他們的歌總能讓我放鬆下來,吳青峰乾淨的嗓音,像一個老朋友在我耳邊呢喃,開導安慰我,告訴我愛情美好,生活簡單,未來可期......
思念放空的氣球,
想要掙脫虛假承諾,
會感動我過一種生活,
簡單到沒有奢侈的輕鬆,
過一種生活在你的王國,
過一種生活簡單地揮霍創意輪廓
直到2010年,我結束了異地戀,依然奔向男友,他現在已是我的老公,我兩個孩子的父親。
如果說08和09年,是他的歌治癒了我愛情的傷痛和迷茫,那麼在2012年他的歌更是將我從那種隨時可能失去親人的恐懼中解脫了出來。
2012年的5月,我媽媽因為心臟病入院治療,並接受了心臟瓣膜置換的手術。手術前聽醫生說這個手術技術很成熟,99%的成功率。所以心裡並沒有太過緊張。可是在術後媽媽因為胸腔積液又進行了二次手術,二次手術後她心率失常,房撲嚴重,經歷了數次電擊除顫搶救。恐懼瞬間佔據了我。
我開始神神叨叨的參拜各路神明:佛教、道教、基督教,可這些還是沒能壓制住我心中隨時可能失去媽媽的絕望和恐懼。直到聽到了蘇打綠的那首《你在煩惱什麼》:
沒有不會謝的花,沒有不會退的浪,沒有不會暗的光,你在煩惱什麼嗎?沒有不會淡的疤,沒有不會好的傷,沒有不會停下來的絕望,你在憂鬱什麼啊?時間從來不回答,生命從來不喧譁,就算只有片刻我也不害怕,是片刻組成永恆啊......
聽到這首歌時,我的眼淚壓抑不住地洶湧而出。這個世界雖然無常,卻也溫暖不絕望,與其在這邊慌張恐懼,不如積極的去對待每一分鐘,片刻組成了永恆,好好照顧媽媽,認真和醫生溝通,積極的去尋找好的醫療對策,才是我應該去做的事情。
最終,醫生們進行了會診,我們聽從了建議,給媽媽裝了起搏器,勇敢堅強的媽媽度過了危險,身體慢慢的康復了起來。生活中沒有停不下來的絕望,只要把握住每個正在經歷的片刻,希望就會在前方。
從2004年出道開始,一直到2016年,12年間,「蘇打綠」是唯一一個可以與「五月天」比肩齊名的樂團。
就在2016年6月26日專輯《冬·未了》奪得金曲獎五項大獎時,慶功宴上,蘇打綠卻突然宣布即將休團3年。理由是想休息,團員們要各自回歸生活:有人回家帶孩子,有人去開音樂會,有人懷孕了......
而休團後吳青峰宅在家,一步也沒有踏出門。直到他去美國看望在讀伯克利音樂學院的家凱,發現不愛學習的好友,在開學後難以置信的立馬切換開關,投入到了一個學習和創作的狀態。
他開始反思:其他人都可以一個人走出去,我自己為什麼不可以?
所以,2018年的5月,他勇敢的獨自走出來,發單曲,給影視作品唱主題曲,參加各種綜藝節目。在2019年初,他參加了湖南衛視的《歌手2019》。節目中,他多變的音樂風格,充滿靈性的音樂表現能力驚豔了全場,最終獲得了總決賽的亞軍。
對於我來說,2018年也是人生的大轉折,我生完了二寶,因為種種原因,辭掉了工作,開始全職在家帶孩子。上了那麼多年學,一直是父母心目中的驕傲,卻成為了家庭主婦,面對親戚朋友的不理解和憐憫,我開始對自己的生活不滿,並不由自主的把這些不滿化為憤怒發洩在家人身上。
2020年初,當我在看《我在北京等你》這部劇的時候,主題曲《蜂鳥》一下子吸引到了我。這首歌的作曲、作詞、演唱都是吳青峰。他用童話故事來講述追求夢想的艱辛,但越是逆境越要去尋找和堅持:
有時候寂寞,
幾乎扛不動,
咽在喉嚨裡無人訴說,
我們到底在追求些什麼?
為何一直不斷往前衝?
我開始思考自己的生活:雖然現在我是個家庭主婦,但依然有追求夢想的可能!而當個作家是我從小時候就有的夢想,於是我拿起了筆,開始嘗試寫東西。寫文的這幾個月,我深深感覺到了自己的進步,不光是寫作水平,還有整個人的生活狀態。因為有了對夢想的追求,我的生活不再枯燥乏味,心情也日漸平和,我開始享受跟愛人、孩子一起度過的點滴時光。
吳青峰的歌總是充滿著青春,勇氣和夢想,聽他的歌讓人眼前的世界像是被加了濾鏡,變得清新又光亮,心情也隨著歌聲變得輕鬆又充滿希望。如果說十幾年前他的歌是少年情懷,有愛有夢,那麼現今他的歌就是「閱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依然有愛有夢。
這個叫吳青峰的「少年」,曾經被這個世界不公平的對待過,卻依然對這個世界懷有憐憫和愛意,並將這份愛意用歌聲傳遞給了我,並治癒了我的慌張、恐懼和迷茫。
感謝這個本該用一生治癒童年的「少年」,一直用他的歌聲治癒著每個階段的我。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
「我相信每一次滴落在人間的雨,一定是遊走在天空的雲留下的,如同我相信每個人內心的善因,總有一天會結出令人期待的善果。」
相信對這個世界充滿善意的吳青峰,必定會被這個世界所善待,然後天高海闊,未來可期!
前段時間蘇打綠傳來了合體的消息,祝福他們都能像蜂鳥一樣,披荊斬棘,追尋到自己的夢想。
作者:80後程大花。30歲後才知道20歲時的迷茫是因為選擇太多。關注我,我們一起變好!
*註:文中圖片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