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西遊記》英譯本中的人名翻譯

2021-02-08 英語教學與考試

《西遊記》是一部中國古典神魔小說,位列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其書以唐僧到天竺取經、遊學這一歷史事實為依據,講述了唐朝玄奘法師及其徒弟一行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表現了懲惡揚善的古老主題。它是我國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一部浪漫主義傑作,其思想性和藝術性都臻於一流。

《西遊記》為讀者創造了一個神奇、幻化的世界,將神話人物、神話環境和各種神奇的魔法和諧地統一。《西遊記》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內容,構造出四個世界,分別是:天上以玉皇大帝為首的神仙世界;地上以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為首的人間世界;地府以閻羅為首的幽冥界;以及西方以如來為首的極樂世界。在這樣的構想下,《西遊記》中的眾多人物粉墨登場,演繹出一個膾炙人口的唐僧取經的故事。

與西方基督教教義中天堂與地獄這兩個世界相比,《西遊記》所構建出來的這個世界顯然與西方文化對世界的構想大不相同。由於這些文化差異的存在,使得《西遊記》中人物名稱的漢英翻譯困難重重,正如美國著名翻譯理論家奈達博士指出:

In fact,differences between cultures causemany more severe complications for the translator than dodifferences in language

目前《西遊記》的英文全譯本影響最大的,是由長期從事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著名漢學家比爾·詹納爾(W.J.F.Jenner)教授所譯的Joumey to the West,也是最接近原著的一個英譯本。文本以詹納爾的一本作為範例,討論《西遊記》中人名翻譯的技巧。

一、主要人物名字的翻譯

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命名也是藝術創作的一部分。文學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名字絕對不是隨意貼上的標籤,而是與該人物的個性特徵、社會經歷緊密相關的,蘊含著作者的創作意圖。

以《西遊記》的主角孫悟空的名字為例。《西遊記》第一回,孫悟空的啟蒙師傅菩提祖師給孫悟空取了名字:

例1:祖師道:「我門中有十二個字,……排到你,正當『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麼?」

「There are twelve words within my sect」.

If we work out the generations of disciples,then you should have a name with Wu(Awakened') in it. So we can give you the Dharma? name SunWukong, which means 『Monkey Awakened to Emptiness』.

字輩是我國漢族的一種取名形式,字輩作為名的第一個字,用以區分輩分。字輩是有含義的,如上文的「悟」,指佛教徒了悟佛理,具有強烈的佛教意味。同樣,「空」是梵語的意譯,意為萬物從因緣生,沒有固定,虛幻不實,這是佛學的根本哲理。因此,「悟空」就是修行者達到了悟空得道的境界。這裡對於孫悟空的名字如果直接用音譯,西方讀者顯然無法體會到其中蘊含的佛教意味。因此,詹納爾的英譯本採取了音譯加注釋的方法,用「Sun Wukong」這一名字保持了與漢語稱謂的一致,又用「Monkey Awakened to Emptiness」傳遞了其中所蘊含的佛理,達到了音譯與意譯的統一。

例2:三藏道:「你既是不吃五葷三厭,我再與你起個別名,喚為八戒。」

Sanzang replied. 「You are not to eat the five stinking foods and three forbidden meats,and I'm giving you another name:Eight Prohibitions,or Bajie.」 from then on he was known as Zhu Bajie, or Eight Prohibitions Pig.

此例中,「八戒」一詞如果僅按照音譯,無疑會失去這個名字所傳遞的佛教內涵,即戒除「五葷三厭」。而詹納爾用「Eight Prohibitions Pig」這個意譯註解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二、神仙妖魔名字的翻譯

《西遊記》作為一部神魔小說,自然少不了各色神仙妖怪登場。《西遊記》中的出場人物多達數百個,除主人公唐僧師徒外、既有佛教中的人物如釋迦牟尼、觀音菩薩、十八羅漢、閻羅王等,還有道教中的神仙如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三清、四帝、六丁六甲,當然還有為數眾多的妖魔鬼怪,如黃袍怪、虎力大仙、鹿力大仙、楊力大仙、白骨精等。要使西方讀者讀懂這些富含佛教和道教意味的神話人物,其英譯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一)對於神仙人物名稱的英譯

對於部分佛教人物,因其來源於佛經,故詹納爾的英譯本也由梵語翻譯而來,如下:

例3:如來笑道:「我是西方極樂世界釋迦牟尼尊者,阿彌陀佛。」

「I am the Venerable Sakyamuni from the Westem Land of Perfect Bliss.」 replied the Buddha with a smile.

釋迦牟尼是佛教創始人,釋迦族人,原是古代印度一個小國迦毗羅衛過的王子,因對社會與人生的種種動蕩、苦難痛感困惑與苦惱,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終於徹悟了人生,成了獲得無上大覺的佛陀,被稱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釋迦牟尼」源於梵語「? akyamuni」,因此其英譯與漢語一樣,都是梵語的音譯。下例中的「金剛」一詞也是如此。

還有其他部分任務名稱,則採取意譯的方法下面是詹納爾的英譯本對神仙名稱的翻譯:

城隍:the City God

土地:the local god

水神:the water god

赤腳大仙:Bare? Foot Immortal

《西遊記》這部小說中的「神」的概念是廣義的,已經被世俗化、社會化,可以說是當時社會現實的反映。《西遊記》中的神界有一套嚴整有序的等級制度,有不容改變的統治秩序。天庭的各級機構相當完備,在天宮,有各處衙門;在下界,也有各處城隍、土地、山神、水神等行使職責。

而「仙」的概念則有所不同。仙大部分來自凡人,通過各種手段修煉得道後得以長生不老,因此成仙。詹納爾版本中,將神譯為「god」,將仙譯為「immortal」。「god」在《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中的解釋為「a being or spirit whois believed to have power over a particular part of natureor who is believed to represent a particular quality.」,強調其對人類和自然的統治。而詞條「immortal」的解釋為「a god or other being who is believed to live for ever.」,意為不朽的人物,強調其不朽,也就是長生不老。這與「神」、「仙」這兩個詞在中文中的意義基本吻合。

(二)妖精名字的譯法

妖精名字的譯法與上類似。《西遊記》英譯本中,「妖魔」一般譯為「demon」,「精」一般譯為「spirit」。如:

例4:處士者是野牛精,山君者是熊羆精,寅將軍是個老虎精。

The Hermit is a wild bull spirit, the Mountain Lord is a bear spirit, and General Yin is atiger spirit.

「demon」在《牛津高階英漢漢英雙解詞典》中的解釋是「an evilspirit」,相當於惡魔,與妖魔的意義正好對應。值得注意的是,英文中「spirit」的含義為中性的,指一切超自然的生物,如精靈、仙子等,漢語中的「精」則泛指妖精鬼怪,本身含有貶義。因此,音譯未能完整傳達原文的感情色彩,可能導致西方讀者理解上的偏誤。

三、尊稱和謙稱的翻譯

《西遊記》成書於明朝中葉,講述的則是唐朝的故事,要將之翻譯成現代英語,其中尊稱和謙稱的翻譯頗有難度。

(一)尊稱,也叫敬稱,是對對方表示尊敬的稱呼,隨對方身份地位、年齡、與己關係親疏等的不同,採用不同的稱呼。

例5:玉帝聞言甚喜,道:「依卿所奏」

The Jade Emperor,delighted with the suggestion, ordered that it should be put into effect.

道教神物的尊稱很多與玉有關,如玉樹、玉兔、玉簡等。本例中「玉帝」中「玉」字就是一種敬稱。詹納爾譯本中將其直譯為「Jade Emperor」,可由於文化的差異,並不能體現「玉」字所蘊含的文化信息。道教認為,玉乃山石之精髓,有長生不老之功效。這與道教追求長生不朽的思想是一致的。而英文「jade」並無這種文化伴隨意義,因此這個翻譯也就無法體現出尊敬的含義了。

例6:吾乃西天太白星。

I am the Planet Vemus of Westem Heaven.

太白金星,即是金星,亦名啟明、長庚。在中國道教中,太白金星是玉皇大帝巡查人間的使者。在西方神話中,金星被稱為「維納斯」(Venus),是西方的愛神。「維納斯」擁有完美的身材和相貌,被認為是女性美的象徵。詹納爾將太白星譯為Venus,難免會使西方讀者產生誤解,將東方神話中的白鬍子太白星當作西方的愛神,一位妙齡女郎,恐怕會謬以千裡。筆者認為似乎譯為「Great White Planet」較好,不會引起誤解。

(二)謙稱是表示謙虛的自稱。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很多地方都能體現出文明古國的謙敬之風。如例:

例7:那女子笑吟吟,忙陪俏語道:「這是奴奴煮的午飯,送與那些人吃的。」

The girl smiled and produced a smooth reply at once:"I am taking them this food I've cooke."

「奴」是古時年輕女子的卑稱,其意義等同於英文中的「slave」一詞。此處譯者並未直譯,將「奴」譯為「I」,雖然符合英語習慣,卻未能體現出中國數千年來男尊女卑的倫理綱常和古典文學中的古雅色彩。當然,在此也不能對譯者責備求全。這一翻譯的困難是英語和漢語不同的文化底蘊所造成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詹納爾的《西遊記》英譯本當中主要人物的稱謂英譯的鑑賞分析可以看出,《西遊記》中的人名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歷史文化內涵,同時也含有作者深刻的寫作意圖,所譯在翻譯人名時,要從語言中人名的文化、歷史、宗教、傳說、故事等方面的淵源和目的語有無關聯性進行對比分析;翻譯人名時要將忠實於源語與目的語文化有機結合起來,減少文化差異造成的理解障礙;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掌握人名相關信息,採用最佳方式進行翻譯。


(摘自《昌吉學院學報》)


請在微信關注我們


微信搜索:中國英語教學 tefl-china 或點擊右上角在彈出菜單中選擇「查看公眾帳號」——點擊「關注」或掃描以下二維碼:


相關焦點

  • 《紅樓夢》人名翻譯藝術欣賞
    中國人讀《紅樓夢》尚且如此,要翻譯《紅樓夢》給外國人看,如何處理這些人名無疑更是對譯者的一個考驗。近來,終於從頭至尾讀了一遍《紅樓夢》。讀的是英譯本,是由霍克斯(David Hawkes) 與閔福德(John Minford) 翁婿翻譯的那個版本,覺得他們在翻譯人名上下了不少功夫,極大地方便了讀者,連我這個中國讀者也感到受益非淺。
  • 印第安人名翻譯策略探究——以《印第安律師》中的人名翻譯為例
    在《印第安律師》一書中,出現了大量帶有濃厚民族色彩的印第安人名,如何對其進行翻譯,首先要分析印第安人名的特點,了解這些名字所蘊含的印第安文化。本文將從印第安人名的特點、印第安人名所具有的文化內涵,以及翻譯技巧三方面入手,探析印第安人名的翻譯策略,在翻譯的同時,較好地展現印第安人名的獨特之處,以及其所蘊含的印第安人文化。
  • 在英語中人名的翻譯技巧
    翻譯在我們從小到大的英語考試中是經常出現的,也許有的人都覺得這個題型沒什麼,或者非常有自信。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在英語中人名的翻譯技巧,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來欣賞一下吧。在英語中人名的翻譯技巧名字翻譯的第一條建議是,不能望文生音,遇到不熟悉的名字一定要查證讀音再翻譯。如今的譯者大部分都熟悉英文拼讀規則,所以面對「規範的」英文單詞,多半可以讀個89不離十。
  • 留學生17年翻譯德文版《西遊記》 回譯漢語爆紅網絡
    林小發翻譯這部中國古典名著,足足花了17年。對她來說,漫長翻譯過程中的成長與挫折,恰恰應和了《西遊記》的主題——取經。在自述中,林小發寫道,她在翻譯過程中儘量讀了一些構成明代文人常識的經典,包括四書五經、佛經,還有與《西遊記》相關的一些道教經典,如此一邊閱讀一邊調查研究,「翻譯過程也就成為了一個獨特的『取真經』的過程。」
  • 譯作||毛澤東詩詞英譯本:錢鍾書主持翻譯 歷經二十年完成
    1986年12月,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毛澤東詩詞選》的「出版說明」中,記述了這件事:「一九六四年一月,因為外國文書籍出版局(現改為外國文書籍出版發行局)要按照本社一九六三年版《毛主席詩詞》出版由錢鍾書同志主持翻譯的英譯本,應英譯者的請求,作者就作品中一些解釋有分歧的詞句,一一作了口頭答覆。」解放後不久,錢鍾書就擔任「毛選」英文編譯委員會委員、「定稿小組」成員。
  • 周末隨筆•醫學名詞中的人名翻譯
    醫學專業術語中有大量的以人名命名的術語。用人名命名醫學詞彙是一種神聖的傳統,是一種無上的榮光。對於這些流芳百世的人名,一個醫學生應該有起碼的尊重和敬仰。對於這些人名的中文翻譯應該在遵循規範的原則下儘可能音譯,甚至不譯而直接用原文。       事實上,音譯常常會異致錯誤和誤解,因為不同人在音譯時可能會採用了不同的漢字,讓人會將同一個疾病誤作不同疾病。我上大學的時候教科書上的Hodgkin淋巴瘤譯作「何杰金淋巴瘤",後來知那年統一修訂為"霍其金淋巴瘤",以致於很長一段時間內我都難以接受這二者是一會事。
  • 《射鵰》英譯本為什麼把「黃蓉」譯成「黃蓮花」?
    這些江南的功夫大師將出手拯救他們的國家於北方部族的侵蝕和顛覆中。」人物介紹:從「黃蓉」到「黃蓮花」英譯本分類型做了「人物介紹」,包括「主要人物」、「大宋的愛國者」、「大宋的叛國者」、「蒙古人」、「金國人」等等。
  • 《射鵰》英譯本這樣注釋
    除了在在導言部分交代宋、遼、金之間的戰爭與糾葛,譯者還在正文中對歷史人物、事件和一些中國特有的概念做了文字注釋。英譯本在注釋「靖康之變」(Jingkang Incident)之變時是這樣說的:「1127年,女真南徵時洗劫了北宋都城開封,俘虜了宋朝皇帝欽宗和他的父親徽宗,以及皇室家庭的幾位成員,這導致了北宋的終結。
  • 從亨利溫格這兩個經典譯名之爭,淺談翻譯外文人名的幾大規則
    唐蒙的「抗爭」最終以失敗告終,因為所有人都已經叫習慣了亨利和溫格,這個時候再提出一個新的譯名,會在日常溝通中產生誤會和困擾。所以他在後期解說的時候,也就隨了大流,叫回了兩人最被熟知的中文譯名。但亨利與昂立之爭,已經成為了體育媒體翻譯外國人名的一個經典故事,在此後時常被人提及。把亨利叫成昂立就是正確答案嗎?
  • 金庸小說英譯版始於《雪山飛狐》,《射鵰英雄傳》英譯本被稱「中國...
    《雪山飛狐》英譯本翻譯難度相當大此前僅三部完整英譯本直到1993年,《雪山飛狐》(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由香港城市大學莫錦屏教授翻譯並出版,才打破了當時金庸小說只有中文版的現狀。
  • 英語說中國 | 中國四大名著:英譯本、插畫、英語動畫視頻、英語音頻……
    中國的四大名著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這四部著作歷久不衰,是漢語文學中不可多得的作品。其中的故事、場景,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四部著作都有很高的藝術水平,細緻的刻畫和所蘊含的思想都為歷代讀者所稱道。為大家整理了中國四大名著的英譯本、繪本、動畫、播客……,讓小夥伴在熟悉的語境中學好英語。
  • 《西遊記》在海外:基於學術史的考察
    《中國文學》1966年五月號又載楊憲益、戴乃迭合譯的《西遊記》第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的譯文(100——117頁),並載「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插圖一幅。   2.譯本   《西遊記》最早的英譯本,為蒂莫西•理察(Timothy Richard)所譯,書名《聖僧天國之行》,書的內封題:「一部偉大的中國諷喻史詩」。
  • 英譯本莫言作品反響怎樣?《生死疲勞》等最受關注
    11月3日,陝西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王西強在中國社會科學網上發表了題為《意義在閱讀中生成——莫言小說英語世界讀者接受調查》的學術研究文章。他通過亞馬遜英文網站搜索發現,目前該網站在售11種莫言小說英譯本,讀者評價累計623次,評價數排名前兩位的是《生死疲勞》和《紅高粱家族》。
  • 《紅樓夢》翻譯版中的奇葩人名 襲人名字被譯為「襲擊男人」
    下面,就點評一些《紅樓夢》的英文譯本,從一個角度,我們可以看到中西文化的隔閡,和《紅樓夢》獨特的語言魅力,既溫習了祖國語文,又能提高一點英文,這是兩全其美的有意義的事情。  在早期英文譯本中,鴛鴦被翻譯成:Faithful Goose,忠誠的鵝,可大家都知道鴛鴦並不是鵝。  5. 黛玉,成了放蕩的女人?  對《紅樓夢》裡的人名,最糟糕的莫過於這個了。
  • 目的論視角下霍譯《紅樓夢》中人名處理的價值與不足
    在楊憲益和戴乃迭的英譯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s)中,人名一般都使用威氏拼音音譯,在具有雙關意義的人名後給出腳註,如甄士隱Chen Shih-yin (homophone for「true factsconcealed」)、賈化Chia Hua(homophone for「false talk」)、熙鳳Hsi -feng (homophone for「splendid
  • 《射鵰英雄傳》英譯本問世,英文譯名《英雄誕生》
    中國知名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英譯本第一卷22日由英國麥克萊霍斯出版社面向全球發行出版。這是該書首次被譯成英文出版。
  • 南腔北調 | 淺談古希臘語與色雷斯語的聯繫
    今天和各位來聊聊古希臘語與色雷斯語的聯繫點擊以下標題查看系列以往推送:南腔北調 | 淺談古希臘比奧夏方言元音變化南腔北調 | 淺談阿提卡-愛奧尼亞方言群輔音變化南腔北調 | 淺談古希臘阿提卡-愛奧尼亞方言群中的補償延長南腔北調 | 淺談古希臘西部方言群輔音音變南腔北調 | 淺談古希臘阿提卡-愛奧尼亞方言群元音音變
  • 竺洪波、王新鑫 | 域外漢學中的《西遊記》敘述
    如《<大唐三藏取經詩話>考》提出孫悟空的原型並非是胡適所謂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而是印度高僧攜華並翻譯傳布的佛經《大日經》中「千猴曬經」故事。又如《<玄奘三藏渡天由來緣起>與<西遊記>的一個古本》發現了一部異類(作為淨土宗說教用書)古本,並且從中找到了百回本《西遊記》關於「唐僧出世」故事的最早記載。
  • 《射鵰英雄傳》出英譯本啦! 「降龍十八掌」、郭靖黃蓉怎麼譯?
    各式武功的翻譯讓人頭疼 譯者坦言盡力而為對以翻譯為職業的郝玉青來說,翻譯《射鵰英雄傳》是她迄今為止覺得最難的一次挑戰。如何翻譯原著中虛構出來的那些蓋世神功、無敵招式,更令她「頭疼」:「降龍十八掌」:「the 18 palm attacks to defeat dragons」(擊敗龍的十八掌擊)「九陰白骨爪」:「Nine Yin Skeleton Claw」(九陰骷髏爪)不過,在她看來,最大的困難還不是這些
  • 深圳詩人黃惠波《禾火集》英譯本出版
    百度百家號平臺深愛榜訊 (深圳商報讀創記者劉玉 深愛榜記者尹婭亞)深圳詩人黃惠波詩集《禾火集》英譯本近日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詩集由愛爾蘭華人文化大使、中英文雙語作家貝小金翻譯。據悉,黃惠波從1983年開始創作,迄今創作詩歌千餘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