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的鷹,日耳曼的人

2021-02-26 AliceInVIE

哈囉!

前兩天在享受放假生活,所以沒更~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劇,是拉丁語+德語的(放心有英文字幕)

拉丁語真的是我聽過最好聽的語言了!!!雖然 as a subject,我愛不起來

Barbaren(Eng:Barbarians)(中文:蠻戰)


警告:本文存在劇透!介意的讀者之間翻到文末有資源!

故事設定在羅馬帝國時期,日耳曼人(德國人)aka野蠻人 是羅馬人的臣民。學過拉丁語的都知道羅馬人有奴隸制。當時的日耳曼人雖然沒有淪落到奴隸的程度,但是待遇也是豬狗不如。他們得給羅馬人提供貢品,牛羊馬匹,食物,酒肉等等。不然羅馬人就——

如果這批村民有點存貨倒好,問題是這個村子窮的要命,可以說是寸草不生。最後呢,村長只能把最後一匹骨瘦如柴的山羊也給羅馬人了。好了,這下他們真的是一無所有了。

這裡得提一句,當時日耳曼人大部分都是賤民,不懂拉丁語。(現在仍然不懂)羅馬軍官大多也不屑於學德語,所以呢,每個村裡都有個翻譯官。
村裡分為兩派,一派覺得要鬧起義,一派覺得肯定打不過,還是妥協為妙。一番爭論後各族長老決定不打。男二 Folkwin Wolfspeer 不樂意了。女主Thusnelda 也不樂意了。他們找了幾個好基友說要闖到羅馬營地裡偷他們的🦅。

很多人奇怪了,偷🦅幹啥?

但是人家要偷的是這個鷹:

羅馬帝國神聖不可侵犯的標誌。

如果一個師的🦅手杖丟了,那羅馬皇帝就視他們為叛徒。

這個 Folkwin 和 Thusnelda 就要偷它。

結果是偷到了。

論原因,他們就是想要報復,挽回他們的尊嚴。寧願被羅馬人抓住處決他們也要偷。這樣的英雄主義我是不贊同的。

他們可是把整個村的人的命拿來開玩笑啊!到時候查出來了,不得完蛋。

事實證明我猜對了。

村裡人傻乎乎地歡呼英雄凱旋。圍著金鷹跳舞唱歌。

最諷刺的是,這個師的軍官正是 Folkwin 和 T(名字太長了不打了)的親哥哥。小時候被羅馬人抱(搶)走培養成「羅馬人」的 Arminius。

大 團 圓。

只是這個大團圓並不大溫馨。Ari拼了命的求他們把🦅換個他,這樣他好跟上面說是掉在別的地方了。結果,T和F不識好歹,還痛罵他了一頓。

結果後來Ari悶聲不響地拿走了🦅跑走了。F一邊追著他一邊罵。

這個時候我對Ari(男一)的好感增加了百分之兩百。

紙包不住火。羅馬人殺到村子裡來,把一批村民掛在十字架上釘住,處決。並命令:誰要是敢動一步,下場和他們一樣。

T 和 F 又坐不住了:不行,我們得把他們弄下來,體面的埋葬!

我已經開始嘆氣了。

...

羅馬人拿走鷹的時候T又上去搶。羅馬軍官給了她一巴掌(打得好)她小弟弟去扯羅馬軍官,把人家給惹火了,一刀下來...

T又痛不欲生了。實話實說,太不值了。真的就是玩火自焚,雞蛋碰石頭。

T和F為了保命(他倆不省油的還是Lovers)F只好流亡了。羅馬人不知道T也參與了這場偷竊,所以她逃過一劫。

...

Arminius有個「父親」,羅馬軍隊總指揮官,名Varus。從小把他帶大,教他拉丁語,教他各種技能,待他也很不錯。Ari對他平時言聽計從。這位父親打算等他執行任務後把他晉升到羅馬去,在皇帝左右服役。這可是Ari的夢想啊!

沒問題。Ari想著。於是便問:那麼是什麼人物呢?

Varus說:Folkwin Wolfspeer的頭。他的親兄弟的首級。

-未完待續-

上圖:男主Arminius 扮演者 Laurence Rupp (我真的沒有在安利帥哥) 

想看後續的請點個在看鼓勵一下~


往期文章:

MOOD

REAL EQUALITY

聚精會神搞學習

點擊閱讀原文就跳轉到這本劇啦!

相關焦點

  • 這場日耳曼人的立族之戰,打破了羅馬軍團不可戰勝的神話
    彼時被視為蠻族的日耳曼人,在暴雨之中全殲了三支羅馬精銳軍團,從此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至於在部落出生,後來被羅馬人養大的阿米尼烏斯,則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條頓堡森林戰役的領導者。?
  • 日耳曼人查理曼為何成為羅馬人的皇帝?
    日耳曼人一支的法蘭克人改變了這個局面。這個由克洛維486年建立起的法蘭克王國,歷經墨洛溫王朝的擴張後,傳到加洛林家族的查理曼手中。查理曼這個名字是由法文名Charlemagne譯過來的,德文名是Karl der Groβe,因此德意志人通常叫他卡爾大帝。
  • |南歐|希臘|羅馬|日耳曼_網易訂閱
    二、北歐「強盜」南下  將羅馬太平盛世打破的,是一支來自歐洲北方的蠻族——日耳曼人。據考證他們來自瑞典和挪威境內。由於生存環境的惡劣,一部分日耳曼人開始南下,進入了德國境內。  公元前後的羅馬帝國,在西歐的大部分地區都建立起了牢固的統治,可唯獨盤踞在德國境內的日耳曼人,一直沒有徹底臣服。
  • 日耳曼人的「中二病」,真的沒人能治好了嗎?
    羅馬貴族還在,羅馬式的城市還是一個地區的中心,日耳曼人也還是追求羅馬式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羅馬皇帝沒了,羅馬的基督教教會還在。對於那些基督教歷史最悠久的中心城市,比如羅馬、耶路撒冷、君士坦丁堡、安條克和亞歷山大裡亞,這裡的主教擁有比大主教更高的地位,稱為宗主教(Patriach)。公元5世紀,日耳曼人打進來之後,他們驚奇地發現自己根本無法撼動教會的統治。
  • 日耳曼人與拉丁人在世界上的分布
    一, 日爾曼人。古希臘人波希多尼(約前135年出生,前51年逝世)最早使用「日耳曼人」這個詞。羅馬人塔西佗說凱爾特人稱萊茵河以東的民族為「日耳曼人」。(日爾曼人都是曾生活南俄及烏克蘭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印歐人。)
  • 來自黑森林之地:日耳曼人的起源
    作為古羅馬人的殖民地之一,不列顛尼亞行省自然被算作偏遠之地,也落下了相當多的笑柄。一直以來,史學界存在一種根深蒂固的論斷,認為羅馬人至少為我們留下了古怪的貴族派頭,還有古典教育的基因,然而有關行省的生存信息極度匱乏,這體現出羅馬作為殖民者對殖民地的漠視。即便探尋古代過往魅力的風潮在19 世紀席捲整個歐洲大陸,英國所體現出的優越情結也沒有因為曾經的種種不幸而受到多少影響。
  • 日耳曼人強大的好戰基因來自何處?答案就在日爾曼女性身上
    「日耳曼」一詞的語源尚無定論,但在羅馬帝國時期,日耳曼人與凱爾特人和、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的三大蠻族。
  • 日耳曼文化影響下的「英美文明」
    不過,這種內部分而治之的做法,也僅僅讓羅馬維持到了公元5世紀。公元410年,在最後一名羅馬軍人離開不列顛,回到歐洲大陸兩年後,日耳曼人中的「西哥特人」,由巴爾幹半島方向攻入義大利半島和羅馬城,並隨後在伊比利亞半島建立「西哥特王國」。
  • 不能全怪蠻族日耳曼人
    羅馬貧民 二、歐洲蠻族的入侵 歐洲蠻族日耳曼人對羅馬帝國邊界的騷擾由來已久。但過往的騷擾主要是因為日耳曼人人口膨脹,不得不越界掠奪生活物資,同時也是為了進行小規模的擴張土地。但當時的羅馬帝國國力強盛,兵精糧足,所以日耳曼人的擴張行動往往以失敗而告終。
  • 淺談提比略統治早期的兩次日耳曼戰爭
    另一方面,多數日耳曼人對自由的執著,他們的領袖阿爾米尼烏斯屢敗屢戰,卻始終不屈的精神,也使得畫卷的鋪展越發顯得波瀾壯闊,如果我們以前還僅認為羅馬的舞臺是整個地中海世界,並且羅馬人也確實是這麼認為的[「日耳曼尼亞所瀕臨的大洋,無邊無際,和我們相距,真所謂各在天一涯」引自塔西佗《日耳曼尼亞志》]那麼現在,至少可說這「景物荒涼,風光悽厲」之地是分得了它應具的輝煌。
  • 大敗羅馬軍團,終止擴張戰爭,條頓堡森林戰役成羅馬的「滑鐵盧」
    由此,在羅馬帝國的發展史中,條頓堡森林之戰一直都是羅馬人揮之不去的陰影,那歷歷在目的恥辱,似乎也在時刻警醒者羅馬公民以及統治者,千萬不可忘了這釘在恥辱柱上的奇恥大辱。不過歷史的發展,似乎並不符合羅馬人的期望,蠻族人在此次大獲全勝之後,並沒有給予羅馬人復仇的機會。
  • [德國國情] 「日耳曼」和「德意志」?有什麼差別?
    塔西佗在其著作中描述的是到公元1世紀的日耳曼民族。他們與南方的羅馬帝國分布在歐洲的不同地方,與羅馬人徵戰不斷。在北德和斯堪地那維亞生活的日耳曼人的部落可以分為:北日耳曼人(後來演化成丹麥人,瑞典人,挪威人和冰島人);西日耳曼人(易北河日耳曼人後來逐漸演化成巴伐利亞人,北海日耳曼人後來形成盎格魯-撒克遜人/英格蘭人,萊茵河盤的日耳曼人後來演進成黑森人和法蘭克人等);東日耳曼人(包括波羅的海的哥特人,汪達爾人和勃艮第人)。之後呢?
  • 奮鬥520年的日耳曼人,擁有歐洲之父也沒成功
    其實這盎撒人的手腕,也是有歷史傳統的,在東方集大成者無疑是中華文明,在西方,則和一個強大的民族密不可分,這個民族就是日耳曼人的一隻法蘭克人。一:西方鼻祖日耳曼法拉克人。華夏始祖源自黃河流域,成分相對單純,在後續不斷擴張,才有今日格局。
  • 從羅馬滅亡「談美國鷹的運勢」雖敗未至,但衰已生
    從羅馬滅亡「談美國鷹的運勢」雖敗未至,但衰已生文/巴楚農夫我們先來聊一聊羅馬是怎麼滅亡的。學過歷史的人一定知道,「蠻族」的入侵導致了羅馬的最後滅亡。但是究其內部原因,我們不難發現「蠻族」的入侵只不過算是宣告羅馬滅亡的一個終極儀式。因為在強盛時期的羅馬帝國眼中,「蠻人」只不過算是個小螞蟻而已,只有當龐大的羅馬帝國衰落到如小螞蟻一般時,才能給「蠻人」一次掰手腕的機會。
  • 希特勒眼裡的「日耳曼人」,原來是希姆萊根據這本書定義的
    他在手中攥著的是一本種族主義運動的指導手冊,他成長於這場運動之中,而這本書則證實了目前為止他所信奉的學說,因為正是這部著作樹立了那些信念。他那沉悶的臉上因罕見的興奮而滿面通紅,他在自己的書目列表上寫下了自己的誓言:「由此,我們將重現輝煌,至少是我們當中的某些人」。而十年之後,他的黨衛軍就代表了這裡所說的「某些人」。1929年1月6日,希特勒任命希姆萊為黨衛軍首領。
  • 神聖羅馬帝國,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不是帝國 小歷史
    這事和日耳曼人脫不了干係.日耳曼入侵羅馬帝國羅馬帝國建立之初,日耳曼蠻族就被其富饒的土地物產吸引,試圖向帝國遷徙和定居,羅馬人總能將入侵的日耳曼人趕出邊境,或者將其收編加入帝國軍隊,或者與之結為同盟。公元四世紀晚期,羅馬帝國一分為二,西羅馬帝國日漸衰竭,無力抵擋潮水般湧入的日耳曼人。更糟糕的是,來自亞洲的遊牧民族匈人擠壓日耳曼部落的生存地帶,結果日耳曼人加速入侵羅馬帝國。410年,西哥特軍隊佔領羅馬城,連續三天燒殺搶掠。羅馬城的陷落對帝國的士氣和信心是致命一擊,羅馬氣數已盡,最後幾十年僅是苟延殘喘。
  • 第一羅馬、第二羅馬、第三羅馬,分別是哪三個國家的別稱?
    羅馬,有兩個含義,一個是今天義大利共和國的首都,另一個是歐洲歷史上的國家羅馬帝國。作為義大利的首都,同時也是義大利的政治、經濟、文化等中心,相信很多人都相當熟悉了,現在主要介紹羅馬帝國。實際上,羅馬帝國的真正國號就是羅馬,而首都也是今天義大利首都羅馬,稱呼帝國是因為有強大的國力、遼闊的領土。正因為羅馬帝國在歐洲歷史上有著不可動搖的文明地位,所以後續的歐洲國家都想把自己跟羅馬帝國掛鈎,這是自己繼承羅馬帝國的標誌,所以有「第一羅馬」、「第二羅馬」、「第三羅馬」的別稱。
  • 「最後的羅馬人」末代帝國的中流砥柱,卻喪命於自己人手裡
    其璀璨的歷史文化,人文軼事被人津津樂道,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而今天我要講的是「最後的羅馬人」—埃提烏斯的傳奇一生。首先說明一下,「最後的羅馬人」是指歷史上一些具有古羅馬傳統精神的人,這些人的逝去表明了精神的消逝,或是在末代帝國中流砥柱,堪當大任的人。而像西羅馬帝國最後皇帝羅穆魯斯奧古斯都和儒略尼波斯,拉丁帝國的最後領袖鮑德溫二世,摩裡亞的安德利等自封的稱號。
  • 為什麼中國自秦、漢傳承至今,而羅馬的大一統卻走向了滅亡?
    3羅馬直接滅亡的導火索,是著名的「匈人入侵」,也是被不少人腦補出來的——漢朝趕跑了匈奴,結果一波神奇的黃種人西侵,打敗了歐洲東部的日耳曼哥特部,哥特人怒打羅馬,羅馬人沒地方跑不說,還被匈人聯合日耳曼人揍了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