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法官:二審發回重審情形的司法認定

2021-01-18 澎湃新聞
最高院法官:二審發回重審情形的司法認定

2020-12-11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第二審程序是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適用的程序,目的是通過二審裁判對可能存在瑕疵的一審裁判進行糾正,從而更好地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平正義。與此同時,為了確保案件得到公平審理以及當事人的程序利益,現行民事訴訟法第170條也規定了在兩類情形下,二審法院可將案件發回重審:一是 「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二是「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下面結合民訴法司法解釋精神和司法實踐情況對這兩種情形作一重點解讀:

一、如何理解「基本事實」

《民事訴訟法》第170條第1款第3項規定,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何為這裡所指的「基本事實」,亟需明確。

民事訴訟中的事實認定,應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規則推導出案件法律事實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法院認定的事實並不是普通事實,而是對案件裁判有法律意義的事實。而基本事實又稱為主要事實,是指對於權利發生、變更或消滅的法律效果有直接作用的事實。因為其能夠直接導致一定法律效果的變動,故一般又稱之為「直接事實」。

從因果關係分析,基本事實與裁判結果存在直接因果關係,對裁判結果有明顯的實質性影響。查清了基本事實,才能使原判決、裁定的結果正確;缺乏對基本事實的認定,將直接影響原判決、裁定的結果公正性。從內容分析,基本事實是用以確定當事人主體資格、案件性質、民事權利義務等主要內容所依據的事實。基本事實的認定是整個案件事實認定的核心,所以,並非所有的事實都是「基本事實」,而是在「民事訴訟法律關係以及民事法律關係」中,用以確定當事人主體資格、案件性質、民事權利義務等對原判決、裁定有實質性影響的事實才是「基本事實」。對此,《司法解釋》第335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170條第1款第3項規定的基本事實,是指用以確定當事人主體資格、案件性質、民事權利義務等對原判決、裁定的結果有實質性影響的事實。」

關於《司法解釋》第335條中「當事人主體資格、案件性質、民事權利義務」的含義。我們認為,當事人主體資格,是指當事人作為民事訴訟的重要主體,在訴訟程序中享有訴訟權利和承擔訴訟義務,並有權行使訴訟行為的可能性。如果參與民事訴訟的一方沒有當事人主體資格,則整個訴訟活動將無法進行、不能順利進行或沒有必要進行。因此,「當事人主體資格」是所有程序的前提和基礎;案件性質,主要是指民事法律關係的性質,指如何對以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為內容的某一法律關係定性。

對民事法律關係如何定性,是人民法院處理民事案件的關鍵問題。民事法律關係的性質不同,則適用的具體法律不同,當事人民事權益實現的效果也不同。不給案件定性或者不能準確定性,就無法正確適用法律。因此,缺乏「案件性質」則人民法院難以準確地作出裁判;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是對立統一的關係,二者構成民事法律關係的內容。民事權利是法律賦予當事人實現其利益的可能性,或者說是法律所保護的民事利益。民事義務是民事法律關係的一方當事人為滿足對方當事人利益的必要性,或者說是義務主體為滿足權利主體的利益應當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拘束力。如果具體民事權利義務不確定,則民事法律關係的內容就不能確定,所以,「民事權利義務」人民法院確定和劃分當事人權責的基礎。

二、如何理解「嚴重違反法定程序」

2007年《民事訴訟法》第153條第4項規定,「原判決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現行《民事訴訟法》第170條第1款第4項規定,「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因發回重審對當事人的權利實現具有重大影響,因此,需要明確哪些情形屬於《民事訴訟法》第170條第1款第4項規定的「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情形。

對於第一審法院違反法定程序的情形,《92意見》第181條規定了四種:審理本案的審判人員、書記員應當迴避未迴避的;未經開庭審理而作出判決的;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當事人未經傳票傳喚而缺席判決的;其他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其中,「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當事人未經傳票傳喚而缺席判決的」,已經在2012年《民事訴訟法》修改時被《民事訴訟法》第170條第1款第4項所吸收,表述為「違法缺席判決的」。

此外,2012年修改《民事訴訟法》時,在第200條中將「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等幾種違反法定程序的情形列為申請再審的法定事由。這就需要對第一審法院違反法定程序的情形重新進行歸納、整合。

在《司法解釋》起草調研過程中,多數意見認為,需要對發回重審的事由和程序作出相應限制,對「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情形重新的解釋;新的解釋應當符合下述要求:第一,其他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情形,應當與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對原判決的公正性有同樣嚴重的影響;第二,發回重審的目的,應當限定於維護當事人訴訟辯論權利和審級利益。辯論權是當事人充分發表對案件的意見而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最核心訴訟權利,審級利益是程序法中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的核心制度。如果不屬於影響上述兩點程序利益,原則上可以通過二審程序進行補救,而不應發回重審。第三,發回重審應當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思,參考德國、我國臺灣地區民事訴訟法修改的最新成果,可以將是否發回重審的決定權交由當事人,也即原則上由事人申請發回,至少要在決定前充分徵求當事人的意見。第四,發回重審是二審程序處理結果的一種形式,要兼顧訴訟效率,降低訴訟成本,促進訴訟進程。

基於上述考慮,《司法解釋》第325條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70條並結合《民事訴訟法》第200條規定以及審判實踐,對《92意見》第181條作了修改,對「嚴重違反法定情形」作出了明確規定:「下列情形,可以認定為民事訴訟法第170條第1款第4項規定的嚴重違反法定程序:(一)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的;(二)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未迴避的;(三)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的;(四)違法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司法解釋》第325條之所以刪除了《92意見》第181條第4項「其他嚴重違反法定程序」情形的兜底規定,主要考慮是要嚴格限制發回重審,防止法院隨意擴大發回重審範圍而損害當事人權益

作者:最高院法官李相波

來源:法語峰言、兌誠法律人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非員額法官承辦案件並擔任審判長 被撤銷一二審判決發回重審
    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民 事 裁 定 書(2020)湘民再40號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反訴原告、二審上訴人):嶽陽力源體育發展有限公司。……(略)被申請人(一審原告、反訴被告、二審被上訴人):嶽陽市教育體育局。
  • 媒體:崔永元曝光「最高院有賊」 醉翁之意不在酒
    (原標題:崔永元曝光「最高院有賊」,醉翁之意不在酒)俗話說,世上本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俗話還說,出來混遲早要還的。這次,最高院「遇見」了崔永元……2018年歲末,崔永元扔了一顆炸彈。他發微博稱「最高院有賊」,一舉將陝北一個千億礦權案推到了風口浪尖。
  • 二審發回重審,罰款!!
    證據是訴訟案件的支撐,一審訴訟被告未出庭,法院缺席做出對其不利判決,二審上訴後提交證據被法院採納,認為原審法院未查明案件事實,最終做出發回重審裁定,同時對當事人做出罰款5萬元的處罰,引人深思。
  • 王書金自認是真兇,為何司法機關不認定?華政教授解讀其中蹊蹺
    但在被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和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裁定判為死刑後,最高人民法院覆核期間發現了新證據,由此認為此案需要重新審理和判決,發回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重審。在明確殺死數人的情況下,最高院為何還會駁回死刑判決?這起案件的曲折進展又給司法進程帶來哪些影響?督君特邀華政兩位刑法學教授吳允鋒、馬寅翔,對此案進行解讀。真兇究竟是誰?
  • 審判階段及二審程序如何適用認罪認罰制度
    對於被告人以速裁案件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為由上訴的,二審法院經審查後應撤銷原判發回重審,但發回重審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由於不再按認罪認罰案件從寬處理,立法宜將此類情形認定為審判的重新開始,不再受「發回重審不加刑」的限制。
  • 王書金案重審二審開庭未宣判,律師:如維持原判會繼續申訴
    新京報訊(記者 劉名洋)12月18日,王書金故意殺人、強姦一案重審二審在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王書金是否為聶樹斌案真兇仍成為最大爭議點。王書金代理律師表示,該案件並未當庭宣判,若仍維持原判,王書金會繼續申訴。
  • 【惠州審判】刑事案件二審開庭審理的困境與對策
    與此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簡稱《最高院解釋》)還規定了其他兩種開庭審理的情形,即「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被告人沒有上訴,同案的其他被告人上訴的案件;被告人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上訴案件,法院有條件開庭的」。這些案件大致可分為兩類:其一,當事人對一審認定的事實、證據有異議且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實為存在具體上訴理由,而且是事實認定方面的理由。
  • 王書金案重審二審維持原判 9分鐘梳理聶樹斌案、王書金案始末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2日訊 今天上午,王書金強姦、故意殺人案重審二審宣判,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駁回王書金上訴,維持原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對王書金執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對於王書金堅稱自己是聶樹斌案兇手未予認定。
  • 審判研究 ▏刑事二審中新證據的處理方法與程序
    對於相悖證據和改變原證據的新證據,二審原則上都要開庭審理。對被告人有利的證據在二審開庭質證的前提下可以直接採信。對於直接影響被告人定罪或者加重刑罰的不利於被告人的關鍵證據,宜發回重審,以保障被告人對關鍵證據的兩審質證權。
  • 重審二審宣判,死刑
    據北京日報客戶端消息,王書金案重審案今日二審宣判,其犯故意殺人罪和強姦罪判處死刑。王書金堅稱自己是聶樹斌案真兇,法院未認定。據長安街知事此前報導,11月24日,邯鄲中院對最高法院發回重審的王書金故意殺人、強姦案公開宣判。王書金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犯強姦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剝奪政治權利五年,決定執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宣判後,王書金不服提出上訴,理由仍是法院未認定其為聶樹斌案真兇。
  • 重慶刑事律師:刑事案件二審不開庭審理嗎?二審改判機率有多大?
    一、什麼是刑事二審程序?第二審程序又稱上訴審程序,是第二審人民法院根據上訴人的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的抗訴,就第一審人民法院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理時,所應當遵循的步驟和方式、方法,是刑事訴訟中一個獨立的訴訟階段。
  • 王書金案重審二審 維持死刑原判
    王書金案重審二審 維持死刑原判  法院未認定王書金為聶樹斌案真兇;被害人家屬、王書金均將申訴  自2005年石家莊西郊玉米地案「一案兩兇」被媒體披露,王書金經歷了漫長的審判程序,包括一審、二審、死刑覆核、再次一審並二審,15年中他因故意殺人罪、強姦罪兩次被判死刑,但石家莊西郊玉米地案均未被法院認定。  對此,王書金的辯護律師朱愛民表示,王書金將繼續申訴,「他希望認定自己是石家莊西郊玉米地案的真兇。」
  • 最高院:電子送達中「受送達人同意」的認定
    最高院:電子送達中「受送達人同意」的認定 2020-08-18 17: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藺宏彬案:法官的自由心證能否構成犯罪?
    另一種意見認為,張國供述雖反覆無常,但其中曾有承認貪汙的供述,另外,公款應當說確實流失,故張國貪汙罪構成,應處十年有期徒刑。審委會在討論時少數服從多數,同意了合議庭有罪處十年徒刑的意見。  宣判後,張國不服,上訴至白銀市中級法院。中院法官何俊明開始時擔任張國上訴案主審法官,他本人稱,在他申請迴避後,由新組成的合議庭審理後,認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裁定發回重審,發回重審與他無關。
  • 信陽兩級法院院長為員額法官點評案件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張振芳 陳思思)經過雙休日兩天的緊張評查,1月10日下午,信陽中院即時召開發回重審案件集中評查點評會議。信陽中院院領導、基層法院院長、中院各部門負責人及全體員額法官參加會議。信陽中院黨組書記、院長張新中主持會議,並就自己評查的案件逐件進行了點評。
  • 【法官講壇】想聽法官講法?機會來啦!
    2.司法解釋大幅修改背景情況此次修改司法解釋的幅度應該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最高院自2020年6月以來,也花了洪荒之力,據說借調了不少各地高院法官,把之前的司法解釋整個梳理一遍。當然,人家是一個很大的團隊,分工完成,現在我們單個法官要來學習那麼多最高院法官花了半年時間清理的司法解釋,確實困難很大。
  • 違反人民陪審員法,一「重點涉黑案件」被發回重審
    2020年11月7日上午,吉林省通化中院開庭重審「張永福涉黑案」,此案被列為吉林省12起「重點涉黑案件」之一,涉及「保護傘」43人。一年前,通化中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主犯張永福被判無期。判決被吉林省高院以「違反人民陪審員法」為由撤銷,發回重審。
  • 最高院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301條-500條)
    第四百零五條 原判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第二審人民法院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原審人民法院重新作出判決後,被告人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抗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判決、裁定,不得再發回重新審判。   第四百零六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發現原審人民法院在重新審判過程中,有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八條規定的情形之一,或者違反第二百三十九條規定的,應當裁定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
  • 王書金二審維持死刑,自稱聶樹斌案真兇未被認定
    王書金案重審案今日二審宣判,其犯故意殺人罪和強姦罪判處死刑。王書金堅稱自己是聶樹斌案真兇,法院未認定。此前報導:11月24日,邯鄲中院對最高法院發回重審的王書金故意殺人、強姦案公開宣判。宣判後,王書金不服提出上訴,理由仍是法院未認定其為「聶樹斌案」真兇。記者注意到,根據王書金案重審一審判決書,對王書金及其辯護人提出的石家莊西郊強姦殺人案是其所為的意見,公訴機關認為,根據現場勘驗筆錄、屍體檢驗報告、證人證言等證據,王書金關於該起作案系其所為的供述與該案強姦殺人案在時間、被害人身高和死因、頸部纏繞物等一些關鍵情節存在重大差異,石家莊西郊強姦殺人案不是王書金所為。
  • 李玉前故意殺人、孟瑞紅包庇一案,發回重審
    李玉前故意殺人、孟瑞紅包庇一案,發回重審 2020-09-29 1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