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突圍,靠低價奶年入百億再轉高端,君樂寶撕掉三鹿標籤了嗎?

2020-12-24 AI財經社

撰文/ 邵藍潔

編輯/ 孫靜

「河北乳業站起來了」,90後張濤的家鄉在河北保定,他至今還記得初中時在學校食堂買牛奶時,君樂寶的瓶身上都寫著這樣幾個醒目的大字。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後,好多同學家裡養牛的,牛奶只能倒掉,因為沒人收奶了,所以看到這些字,我們是發自內心的想去買。當時君樂寶的奶不怎麼好喝,但是會比省外牌子便宜幾毛錢。」

12年後,站在北京的便利店貨架前,張濤甚至沒認出來,十幾塊錢一瓶的高端鮮奶悅鮮活出自君樂寶旗下。

性價比起家、已經在籌備IPO的君樂寶,正在努力撕掉「低價」的標籤。這家命運多舛的乳企,身上其實有很多標籤,但最難擺脫的還是那個歷史標籤——作為土生土長的石家莊乳品企業,君樂寶時至今日還要經常對外解釋與三鹿的關係。

價格先「站起來」

河北乳業有沒有站起來?現在還不好說,但是君樂寶的價格已經站起來了。

一瓶450ml的悅鮮活12.9元,當張濤從瓶身生產信息的那排小字中發現,這個產品是來自家鄉的君樂寶後,驚訝不已。雖然內心依然支持家鄉品牌,但現實是,他已經「買不起」君樂寶了,只能把旁邊不到10塊錢卻有950ml的鮮奶放進購物筐中。

圖/視覺中國

在過去一年,君樂寶集中在高端產品上放大招:從2019年11月開始,先是推出了INF技術(0.09秒超瞬時殺菌)的鮮奶產品悅鮮活,而後進入A2奶粉、有機奶粉領域,還將旗下酸奶品牌「純享」升級為無添加配方。

每次出招,都將君樂寶的產品帶上一個新的價格帶,當年你愛答不理的君樂寶,如今已然高攀不起。在這些產品的帶領下,君樂寶走進了北上廣一線城市的貨架,這是它之前難以觸及的地方。

此前君樂寶一直以高性價比的低溫酸奶,在乳業市場上佔據一席之位。2014年,當君樂寶決定進軍奶粉領域時,繼續走性價比路線。當時國內奶粉正處於高端高價的發展階段,一罐普通奶粉也要兩三百塊。而君樂寶採用網絡和電話直銷、廠家免費直供到家的方式,切入奶粉行業,產品從1-3段全部定價130元(900g),並且喊話,「130元/罐也只不過是一個國際正常價。」

正如小米以「價格屠夫」的姿態挑戰國產手機既有格局,君樂寶的這一舉動也頗有攪局的意味。耐人尋味的是,當年4月23日,君樂寶奶粉上市僅僅11天,官網就被黑了。

「君樂寶的奶粉當時已經賣到了99元/罐。」一位奶粉企業華北某省渠道人員王嘉在奶粉行業幹了七八年。當年看到君樂寶亮出這一招時,只能在心裡感慨,「他們真是不走尋常路」。但很快,不到一年時間,君樂寶奶粉就進入了線下渠道,和其他奶粉走的路並沒有什麼區別。

王嘉告訴AI財經社,君樂寶奶粉市場起來的很快,因為產品出廠價低,給經銷商、門店留的利潤空間比較大。他觀察到,君樂寶切入奶粉市場,直接擠壓了一大批不知名的三四線雜牌奶粉的空間。

「君樂寶在貨櫃投放、推廣活動、資源支持上力度很大,廣告投入很多。」王嘉經常走訪市場,除了自家產品,對行業的動向也很關心。他發現,在推出高端有機奶粉之前,君樂寶奶粉每罐已經比之前漲了三四十塊錢。

不過在君樂寶推出高端有機產品「優萃」後,王嘉觀察,奶粉實際價格並沒有那麼高。「線下門店,800克的優萃奶粉零售價329元,門店一般買六贈一,折合下來價格為282元,但實際上,門店賣給消費者一般也就200元出頭。」

「打個比方,如果你買空調,奧克斯的價格已經漲到跟格力差不多了,你買哪個?」王嘉認為,君樂寶高端奶粉賣不到高端價格的一個原因是,長期走性價比路線,品牌定位和產品價格給消費者的固有印象已經形成。

王新磊是中部省會城市的一家奶粉代理商。他認為,君樂寶的發展路線是,先做農村市場,再做鄉鎮,最後進城市,整體上是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在很多農村、鄉鎮渠道,消費者想要買高端產品時,首選並不是君樂寶。」

固有印象根深蒂固,不過悅鮮活還沒有遭遇到這樣的認知問題。「忍痛買了一瓶,真香。」在AI財經社的隨機訪問中,悅鮮活推出一年後,大部分消費者還沒有意識到這是君樂寶的產品。確實從產品包裝上看,「君樂寶」三個字在瓶身正面完全看不到,只在瓶身背後的生產信息中出現,另一款產品「純享」酸奶同樣走的主品牌「隱身式」路線。

當然,這種品牌策略在乳企中並不少見,比如蒙牛旗下高端鮮奶「每日鮮語」,瓶身也很難發現該品牌與蒙牛的關聯。從品牌策略角度來看,當一個大品牌進入新品類時,在品牌命名上「另起爐灶」是慣常選項,但對於君樂寶而言,這種選擇似乎也含有撕掉舊標籤的用意。

身份之謎

只是有時候,「隱身」也逃不過一些挑剔的消費者。李園園在超市第一次買悅鮮活時,正是看到生產信息中的「君樂寶」三個字收了手,換了一款三元鮮奶,「君樂寶不就是以前的三鹿嗎?」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對中國乳業各品牌都是致命一擊,但土生土長的河北石家莊品牌君樂寶受到的打擊更甚——出生地成了「原罪」,君樂寶簡直是「輸在起跑線」。

圖/視覺中國(君樂寶創始人魏立華)

多年來,君樂寶創始人魏立華在不同場合都回應過這一質疑。從他的講述中,可以梳理出來君樂寶與三鹿的前世今生。

1995年,魏立華從河北省農業廳下海創辦了君樂寶,賣酸奶起家,並且做得還不錯。1999年,當時石家莊最大的乳企三鹿,想把業務從嬰兒奶粉擴展到液態奶,便以「三鹿」品牌入股,取得了君樂寶33%的股份。此後,消費者購買的酸奶包裝上,「君樂寶」變為「三鹿 君樂寶」。但生產、銷售、奶源等各個方面,兩家公司都是獨立運營。「三鹿是母公司,它做它的嬰兒奶粉,我們做我們的酸奶。」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後,魏立華多次強調,不管是國家抽檢還是商業抽檢,酸奶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之後君樂寶用現金對三鹿持有的股權進行了回購,重新回到獨立狀態。

出事之後,三鹿去哪裡了?這個問題很少被人提及。在石家莊三鹿集團破產首次拍賣會上,北京三元與河北三元組成聯合競拍體,以6.16億元競拍成功。但是,此後鮮少看到三元被三鹿的陰影所拖累,但君樂寶則沒有那麼幸運,其三鹿關聯公司的標籤始終難以甩掉。

不過獨立後的君樂寶,沒多久又獲得了蒙牛的青睞。2010年,蒙牛以4.692億元收購君樂寶51%的股權,成為君樂寶最大股東,蒙牛在國內酸奶市場的份額也將因此提升至30%以上。君樂寶也想藉助蒙牛這棵大樹,走出華北,走向全國。

這段蜜月期持續了9年。2019年7月,蒙牛以要集中發展高端品牌為名,出售了君樂寶51%的股權,價格是40.11億元。一買一賣,加上所獲特別股息,蒙牛總計獲得人民幣款項45.798億元,賺了大約41億元。

但業內心知肚明,這個買賣已經超出了雙方的自由意願。接盤蒙牛的是石家莊鵬海創業投資基金及石家莊君乾企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前者有河北國資委背景。

乳業分析師宋亮之前曾向AI財經社透露,不管是營收還是淨利潤,君樂寶對於蒙牛來說都是一塊肉,割肉並沒有那麼簡單。「蒙牛其實不願意放手君樂寶,但三鹿事件後,河北省方面需要一家企業承擔乳業復興的使命,君樂寶隸屬於蒙牛,不夠獨立。最早從2014年就開始談了,但是2016年開始正面談這個事情,至少談了三輪。」

2019年4月,河北省奶業振興工作領導小組發布的《2019年河北省奶業振興工作方案》多次提及君樂寶乳業,表示要培育乳品加工領軍企業,做大做強龍頭企業,「支持君樂寶乳業集團主板上市,拓展融資渠道(河北證監局負責)。」

這下,多年前印在君樂寶奶瓶上的「河北乳業站起來了」真的要成為現實了。2020年3月,君樂寶的運營主體石家莊君樂寶乳業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高瓴資本、紅杉資本赫然在列,紅杉還以15.26%的持股比例成為最大的機構股東。至7月,被傳出要在香港上市後,君樂寶始終三緘其口,「關於上市,公司目前沒有相關計劃。」

不過業內普遍認為,君樂寶萬事俱備,只欠一聲鑼響。

光有規模還不夠

君樂寶對上市的謹慎或許也是有原因的。近期的二級市場,在給出一家企業估值時更看重其未來的空間有多大。

如果參照2019年中國乳業上市公司營收排名,君樂寶一旦上市,營收可能在伊利、蒙牛、光明之後,擠掉飛鶴位列第四。

考慮到伊利和蒙牛的營收增幅已經連續三年維持在十幾個點,光明乳業2019年增幅只有個位數、2018年營收甚至是下降的,君樂寶維持在二十幾個點的增速還算比較高的。根據公開資料,2017年君樂寶銷售收入為102億元,同比增長近25%;2018年銷售收入為130億元,同比增長28%;2019年銷售收入為163億元,同比增長25%。

圖/視覺中國

在中國乳企中,君樂寶的銷售規模又處於什麼水平呢?或許可以比較一下同行的數據。根據公開資料,主做奶粉的飛鶴在2019年上市之前對外公布的銷售額,2017年和2018年分別為75億元和115億元,君樂寶同期數字分別為102億元和130億元。不過飛鶴招股書將披露口徑調整為「營收」(一般情況下,銷售額包括部分尚未達到確認條件的營收),其2017和2018年分別為59億元和103.2億元,2019年為137.22億元。

從整體銷售額上看,君樂寶和飛鶴2020年的數據應該較為接近,都處在衝擊200億元的關鍵階段。不過,飛鶴的最新市值是1579.4億元,按照2019年蒙牛出售君樂寶股份的價格推算,君樂寶整體估值在80多億元。雖然兩者估值存在一二級市場的差異,但差距還是有點明顯。

這之間的差距或許就在賺錢能力上。君樂寶長期專注於性價比產品,利潤空間有限。蒙牛在出售君樂寶時也提到,集中發展核心業務及拓展擁有高增長和利潤前景的乳製品高端品牌,加強總體財務狀況。2018年在財務報表端,君樂寶對蒙牛的收入貢獻約為94億元,佔蒙牛2018年營收的13.62%;但稅後淨利潤約3.07億元,僅佔蒙牛稅後利潤32.04億元的9.58%。

公開數據顯示,君樂寶在2017和2018年的淨利率分別為2.5%和3.2%,均低於蒙牛主體業務淨利率。若以2018年蒙牛數據為基礎,剝離君樂寶的影響之後,蒙牛淨利率將由原本的4.64%提升0.22%至4.86%。也就說,蒙牛「割肉」後,短期內收入端會有下降,但利潤端並不會有顯著變化,淨利率反而會有所提升。

這也能解釋,為何君樂寶在脫離蒙牛後,頻頻在高端產品上放大招。眼前現成的「作業」是,定位高端奶粉的飛鶴在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37.22億元,同比增長32.0%,但淨利潤同比增長75.5%至39.35億元,淨利潤率高達28.6%;定位於高端和超高端奶粉的澳優乳業,2019年淨利也能達到13.1%。雖然不及飛鶴,但已經是君樂寶的數倍了。

想去資本市場敲鑼的君樂寶,確實需要一個有成長性的數字,來講述「河北乳業站起來了」的新故事。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帳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三鹿怎麼就變成君樂寶了?
    君樂寶和三鹿到底有關係嗎?肯定的說:三鹿跟君樂寶一毛錢關係都沒有!三鹿乳業破產以後,是三元乳業收購了三鹿的七家工廠,花了6.16億。君樂寶原來是河北一家做酸奶的中型乳企,當年三鹿發展如日中天,君樂寶以股權互換方式被三鹿收購部分股份,品牌更名為「三鹿君樂寶酸奶」。
  • 君樂寶的優粹有機奶粉怎麼樣?值得買嗎?
    前幾天我們寫了一篇關於三鹿和君樂寶之間關係的文章→君樂寶的前身是三鹿嗎?君樂寶和三鹿是什麼關係?
  • 一包芝士酸奶撕開伊利蒙牛的防線,讓君樂寶重回視線贏得乳業人尊
    諸多乳製品產業鏈看到了酸奶銷售市場的市場前景,競相投入資本角逐酸奶銷售市場,不斷湧現了多種多樣知名品牌,在其中蒙牛、伊利以雙寡頭壟斷市場之勢自始至終在酸奶銷售市場攻佔數一數二的部位,君樂寶精確定位朝陽行業,憑著芝士酸奶一個品類撕掉伊利蒙牛的防禦,以優秀品質好口感為根基,根據線上與線下全覆蓋營銷推廣快速走紅變成網絡紅人爆款,變成芝士酸奶第一品牌,變成乳製品行業驚世逆轉的成功案例。
  • 君樂寶至臻奶粉形象大使易建聯 領軍中國奶粉品牌「突圍」
    據華爾君了解備受青睞的至臻奶粉,憑藉「骨骼成長配方」優勢, 2018年銷售量超1000萬罐,年增長率達到300%,遠超行業增速,也是中國奶粉行業增速絕對老大。迅猛的增長速度使君樂寶持續保持行業領先勢頭,引領了整個國產奶粉的崛起。
  • 君樂寶再當顛覆者:高端有機奶粉282元,開罐包退!試銷一月訂單...
    來源:胡說有理2019年12月份推出全球首款自有牧場全產業鏈A2型奶牛奶粉後,中國奶粉行業黑馬君樂寶再度打造了一款行業「首款」。2020年3月11日,國內市場上首款全產業鏈適度水解蛋白&益生菌有機奶粉——君樂寶優萃有機奶粉在京東首發。
  • 12年過去,曾經「喝三鹿」長大的小孩,現在怎麼樣了?
    請問你是否已經為人父為人母了嗎?相信你對於孩子的成長,也如其他家長醫院,希望孩子能夠平安快樂健康的成長。但是在12年前所發生的的「三鹿奶粉」案件,讓作為父母的我們,陷入恐慌,也讓很多孩子受到不該有的折磨。
  • 君樂寶奶粉和德國愛他美有什麼區別,這兩款奶粉應該如何選擇?
    但是隨著國產奶粉監管嚴格不斷加深,國產奶粉的也在崛起,君樂寶奶粉就在其中,所以這就導致媽媽在愛他美和君樂寶奶粉之間的選擇糾結。  附上國際媽咪APP的介紹。國際媽咪成立於2009年,總部位於德國法蘭克福,是一家專門做海外母嬰用品直郵的公司。通過搜羅全世界頂級的寶寶用品,並通過自身獨特設計的APP平臺,簡單、極致的展示給用戶。
  • 君樂寶學生奶全面守護青少年營養健康
    君樂寶乳業集團成立於1995年,業務範圍包括嬰幼兒奶粉、低溫酸奶、常溫液態奶、牧業四大板塊,現已建立涵蓋奶業全產業鏈的運營布局。2014年12月,君樂寶學生奶獲得國家學生飲用奶定點生產企業資格。象徵奶牛健康指數的體細胞、菌落數量、蛋白質含量等均優於歐美原奶指標,全面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君樂寶學生奶生產工廠實施BRC食品安全全球標準和IFS國際食品標準管理標準,每一盒君樂寶學生奶在送達學校前,均需通過87項檢測,確保產品合格率100%,並在整個流程搭建全程二級追溯系統,涵蓋生產、配送、儲存、領取、分發、飲用、回收全流程。
  • 奶粉增速全球第一,君樂寶有個大夢想
    12年前,行業巨震,中國乳業進入漫長而艱難的重塑品牌、贏回消費者信心時期。6年前,君樂寶掌舵人魏立華一意要在河北做出「世界頂級的好奶粉」,在普遍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大舉殺入奶粉行業。4年前,魏立華又瞄準了鮮奶市場,投入巨資進行科技創新,三年研發,以時間換品質。
  • 三鹿奶粉11年祭,那些喝了三鹿奶粉的孩子,如今成了什麼樣子?
    很多人在排斥宗教,其實大家想想,三鹿奶粉如此大的事件,他起到警示作用了嗎?假疫苗、轉基因等等等等等。各大奶粉品牌,那個沒出現過問題,最後這品牌都繼續在運營;各大肉食品品牌全部被檢疫出有非洲豬瘟病毒,又怎樣了。    前幾天發表了一篇文章,是中醫界的偉人倪海廈老師公布的。他說喝牛奶=生病+腫瘤。很多人又出來罵了,很顯然他們應該都是牛奶經銷商。還有人說抱著懷疑態度,說醫生都讓喝。
  • 配方論靠譜嗎?添加了乳鐵蛋白的奶粉就高端嗎?如何轉奶?
    這些人就不知道我國國標幾乎都是遵循落後歐美標準5-20年的規律在發展嗎?我有時候真搞不清楚,這些人一方面被吹捧為所謂的「科普圈達人」,但是他又經常戴著紅圈圈扮演國家工商總局工作人員公開演示如何釣魚執法!這麼精分不怕長期演下去會精神分裂嗎?
  • 伊利、君樂寶都沒做到,但...
    為保證A2奶源的純淨性,星飛帆A2產品的A2奶源採用了奶牛、原奶、奶粉3重檢測,保障珍稀A2蛋白。此外,星飛帆A2延續此前的星飛帆配方,特別添加專利OPO和 G0S益生元。產品名稱變化應當申請標籤變更不過,胡說有理查詢相關文件了解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總局關於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標籤變更有關事項的公告》中,對嬰配粉配方註冊證書有效期內「需要申請標籤變更的情形」和「不需要申請標籤變更的情形」做了具體規定。
  • 時隔12年,曾被三鹿奶粉迫害的「大頭娃娃」,現狀如何?
    除了明星之外,現實中的寶爸寶媽也是如此,首先孩子生下來,他們選擇奶粉都要是最好的,甚至要選擇進口的洋奶粉,12年前,三鹿奶粉是非常受歡迎的,這是一個大品牌,所以不少家長都為孩子購買這款奶粉,但是令人心想不到的是三鹿奶粉居然被查出了問題,因為奶粉含有違禁物品三聚氰胺,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
  • 走訪數百家母嬰店,君樂寶優萃、臻稚、蘊萃、悠藍……能見度很高!
    有機奶粉作為有機產業的重要板塊,據2019年尼爾森數據顯示:有機奶粉同比銷售額增長高達77%。這離不開渠道的推動和消費者對有機生活的認知。在走訪母嬰店過程中,我們發現,不管是上線城市還是下線城市的母嬰店,基本都布局了有機奶粉。
  • 《千古玦塵》來襲,許凱合作百花獎影后,他能撕掉流量標籤嗎?
    這部仙俠劇就是《千古玦塵》,該劇改編自人氣作家零星的小說《上古》,主要講述的是真神上古和白玦歷經幾世,由相知到相愛再到相離,卻依舊情深不負的愛情故事。《千古玦塵》馬上就要和大家見面了,許凱畢竟首次合作百花獎影后,他的演技和百花獎影后的演技肯定會被觀眾拿來對比,他能撕掉流量標籤嗎?在娛樂圈,自帶流量標籤的演員會讓觀眾認為流量演員只是靠人氣上位,不靠作品說話,而許凱就是其中的一個。
  • 從乳業「老大哥」淪為「小跟班」 20年完達山始終念念不忘上市
    不過,經過多年發展,目前中國乳業市場賽道早已「變天」,雙寡頭市場已成,這家老牌乳企還能否再掀起新的波瀾呢?衝刺IPO坎坷不斷,20年仍念念不忘作為區域性老牌乳產品企業,完達山在IPO之路上起了大早卻趕了晚集,前後歷時已有20年。早在2000年時,完達山就傳出將要在A股上市的消息。2003年4月,完達山完成過會,主承銷商為東北證券。
  • 飛鶴、君樂寶、完達山,國產奶粉哪個牌子好?怎麼選擇?
    婆婆最近來看孩子了,聽老家村裡的人說國產奶粉更好,我看了一下網上廣告比較多的就是飛鶴、君樂寶、完達山這幾款了,請問下這三款奶粉哪個牌子更好?怎麼選擇?奶粉速遞:無法直接說哪個牌子最好,下面我從這三款奶粉的品牌背景、奶源及原料、配方、性價比四個方面做個詳細對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養元飲品突圍乏術營收五年或降30億 姚奎章財富銳減31億靠12億分紅...
    靠核心產品六個核桃打天下的養元飲品(603156.SH),或許也需要喝上一罐,想想如何才能成功突圍。始建於1997年的養元飲品,專注植物蛋白飲料核桃乳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8年,歷經四次IPO,養元飲品如願登陸A股市場。然而,養元飲品經營業績並不理想。2015年,公司營收超過90億元,2019年下滑至74.59億,機構預測2020年不到60億元。
  • 12年過去了,被判無期的「三鹿董事長」田文華,獄中獲得3次減刑
    導讀:毀掉30多萬嬰兒健康,三鹿董事長田文華現狀:獄中獲得3次減刑。2008年真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如果新世紀以來選兩個年份印象最深刻,那麼除了今年,2008年絕對當選。十二年過去了,但對那件事情的記憶還是那麼深刻,因為至今仍然有很多受害者生存在它的陰影下。沒錯,就是駭人聽聞的三鹿毒奶粉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