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的100多個熱搜,只捧紅了66歲的大叔?

2020-12-25 澎湃新聞

2020年的最後一個季度,綜藝市場顯得有些乏善。年度爆款《乘風破浪的姐姐》衍生節目《姐姐的愛樂之程》意外啞火,熱搜擔當由《演員請就位》第二季取而代之。作為一檔角色競演真人秀,兩季過後,這檔節目究竟留下了什麼?

115個熱搜背後,誰是最大功臣?

當微博熱搜成為大部分網友獲取信息的主要窗口之一, 一檔節目能否稱之為爆款,首要的考核標準是能否佔領熱搜。從這個維度來說,《演員請就位》的確是市場上的佼佼者。

10月2日,《演員請就位》第二季首播,當天便輕鬆斬獲近20個熱搜。節目已經播出8期,根據CBNData消費站(以下簡稱C站)不完全統計,該節目熱搜數量超過115個,平均每期15個,也因此這檔節目遭到不少調侃稱應該叫做《熱搜請就位》。

C站發現,這些熱搜詞大致可以歸結為演員表演、導演點評、節目進展、場外衍生四個方面的相關話題。在這之中,演員和導演相關的話題成為了熱議的主題,節目衍生的諸如「唐一菲懟演員請就位剪輯「、「Angelababy為倪虹潔打call」事件也將節目的熱度一再推高。

總體來說,導演爾冬陞、郭敬明和特約嘉賓李誠儒拿下了個人熱搜數量前3位,包攬了總體四分之一的話題;演員方面,黃奕、辣目洋子、倪虹潔備受關注,而陳宥維、丁程鑫、何昶希三位偶像成為男演員中最具熱度的人選。

導演和點評嘉賓成為主要討論對象,這本就有些本末倒置的意味。此外,參演演員中,流量偶像明顯成為了主要賣點之一,這也受到不少觀眾詬病。略顯諷刺的是,「流量明星擠佔演員生存空間」的話題正是上一季節目拋出的話題,向流量低頭的《演員請就位》多少有些不講「武德」了。

業務話題之外,還有哪些討論焦點?

如果集中在這批人身上的討論仍然圍繞演技方面的業務討論,包攬熱度也無可厚非。不過,從熱搜的具體數量分布來看,似乎只有本季新加入點評席的嘉賓爾冬陞承擔起了這一責任。

評價年輕演員演戲時,他會直言不諱道,「三位導演對你很客氣,但是我只能說『無語』,你連五官都還沒知道怎麼樣去用技巧去控制」。諸如此類的發言讓他成為熱搜常客,「爾冬陞好敢說」、「爾冬陞好嚴厲」、 「反矯達人爾冬陞」等關鍵詞為大眾勾勒出了的耿直的人物畫像。

熱搜數量僅次於導演的是特約嘉賓李誠儒,同樣因為大膽發言出圈,李誠儒本季主要的話題集中在與郭敬明的「愛恨情仇」上。在李誠儒的8個熱搜中,有4個與郭敬明相關。

上一季節目中,兩人曾經因為郭敬明作品的優劣展開過一段激烈的辯論,本季節目李誠儒再次因為郭敬明將「S卡」發給演技不佳的偶像何昶希再起爭端,但實質上指向的是節目中「S卡」是肯定還是鼓勵的節目設置,與業務討論無關。

在偶像演員身上,這一現象更為突出。從陳宥維與女演員對戲時因為偶像身份衍生的一系列爭議,到大家在節目外不約而同通過「髮長文」的方式發表感想,集中在他們身上的話題多關於外型、身份以及節目外舉動而非實質的業務能力。

除此之外,雖然參演演員中也不乏胡杏兒、馬蘇、黃奕、楊志剛、唐一菲等資深演員,但同樣不夠友好的是,相對關於他們演技表現方面的討論,對於他們個人過往經歷和綜藝表現的關注度更高。

以黃奕、唐一菲、馬蘇三位最受關注的女演員來說,雖不乏「眼神都是戲」、「XX演技」等關鍵詞,但這些話題的熱搜排名都遠遠低於其他具有爭議性的戲外話題。例如「黃奕回應讓唐一菲演艾莉」、馬蘇稱「這幾年攤上寫亂七八糟的事」等話題紛紛登上熱搜前5,這一普遍現象的背後是對演員私人生活與關係的窺探,將原本有望通過演技重回大眾視野的演員們重新投回輿論漩渦。

對於一檔演技綜藝來說,聚焦在演員業務方面的討論稀薄,而本該成為節目調味補充的邊角料,反而成為了節目無法逃離的標籤,即便擁有了同期綜藝節目無法企及的話題度,依然很難將之歸結於節目的成功。

熱度之後,誰成為了受益者?

看似繁榮的熱度背後,到底哪些人成為了受益者?首先從節目本身來看,期期飽滿的話題度並沒有給節目本身帶來直觀的助推,甚至引發了不少反感。截至11月26日,《演員請就位》第二季豆瓣評分剛到及格線,比起第一季並不算高的打分還低了0.8分。

除了口碑不佳,根據骨朵影視影視的數據統計,節目的播放量呈現出每況愈下的形勢,從首期的1.9億跌落至最新一期的5600萬。

雪上加霜的是,相比其他爆款綜藝一連串的贊助商口播,《演員請就位》似乎也並不怎麼受品牌青睞。《演員請就位》第一季有蘑菇街、Meco蜜谷·果汁茶、騰訊微視、雪花四個贊助商,而本季依舊是四個——唯品會、紐西之謎、百事可樂、皇家美素佳兒,很難相信這是一檔S級項目所具備的招商實力。    

如果節目本身並沒有從熱度中獲利,那麼主要參演明星呢?新劇觀察近期統計了參演第一季節目50位演員的境況發現,4位冠軍雖然與導演籤訂了演員專屬合約,但在1年時間內,合約並未兌現,資源方面基本屬於原地踏步,通過這個節目得到「飛升」加成的演員基本沒有。

第二季是否也會產生同樣的結果尚不得而知,但通過參加演員的人氣和知名度提升大致也能看出一些端倪。C站統計了10位熱門演員微博新增粉絲數發現,增粉比例幾乎在20%以下,最可觀的丁程鑫和任敏的增粉比例也不過16%、15%,其中馬蘇在參加節目後粉絲還有小幅度的下滑。

圖片來源:熱搜神器

反倒是嘉賓李誠儒,在退出節目後,頻頻活躍在大眾視線。除了接受多家媒體繼續以金句佔領熱搜之外,李誠儒還接受到了新的綜藝邀約,宣布加盟B站新綜藝《我是特優聲》。

此外,還有商業品牌向李誠儒伸來了橄欖枝。11月18日,美團外賣7周年邀請李誠儒拍攝的活動廣告片上線。廣告中不僅延續了他懟人的個性特徵,而且借用了他在《演員請就位》「儒言儒語」,「李誠儒說你膨脹了」的廣告詞條搜索量破200萬,遠高於他的其他熱搜。

從這一維度來看,《演員請就位》最大的受益者似乎只有李誠儒,但這顯然並不是節目的初衷。綜藝節目追求熱度本身沒有錯,但滿屏的熱搜和茶餘飯後的娛樂話題,不該是一檔定位為影響市場和大眾審美的類型綜藝的最終追求。

熱搜綜藝的花名之下,難以形成對受眾與市場有所裨益的生態閉環,也就側面拷問了節目IP存在的價值。《演員請就位》的跑偏背後,沒有一個熱搜是無辜的。當流量機制依然未得到有效修正,綜藝節目作為內容消費的一部分,同樣需要思考是否無形中為「劣幣驅逐良幣」添磚加瓦了。

 

相關焦點

  • 周周上熱搜的《演員請就位2》能為「演員們」正名嗎?
    10月2日,《演員請就位2》(以下簡稱《演員2》)正式開播。開播首周,該節目在貓眼綜藝熱度榜單上位居第一,同時也頻上微博熱搜,實現了話題與觀看量雙爆。《演員2》首期節目播出後,已陸續拿下近20個話題熱搜,超122億的微博話題閱讀量亦在證明著這檔節目的「話題火爆」。10月11日,節目第二期播出後,演員黃奕在社交平臺發文,分享了自己參加《演員2》的感受。再次上了微博熱搜,並引起了較大反響。
  • 在趕走李成儒、捧紅何昶希之後,《演員請就位》選擇回歸初心
    最近騰訊的《演員請就位》節目收官,在節目組在過去的9期裡瘋狂炒話題捧流量,用郭敬明、郭敬明的S卡、郭敬明的淚水賺足了眼球,同時還以一套組合拳趕走了唯一說真話的李成儒老師。在這一些離奇的操作之後,最後一期中這節目打著回歸初心的口號,把冠軍頒給了胡杏兒。
  •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熱播,扒扒第一季捧紅的那些演員去了哪兒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熱播,40位戲齡0年至20年的演員將在接下來的三個月角逐2020年度「最佳演員」稱號。晏紫東與小彩旗還原《惡作劇之吻》中的江直樹袁湘琴,演技可圈可點,並且以」拔絲吻「登上熱搜40位明星中大多數都是打拼多年的資深演員,他們依然願意放下身段擔任選手,其實目的很簡單,無非想通過這檔節目博取眼球,獲得知名度,改善資源,甚至拓寬事業版圖。 那麼《演員請就位》到底是不是一檔造星節目呢,我們不妨來看看第一季捧紅的演員近況吧。
  • 演員請就位 第二季:靠郭敬明上熱搜,《演員請就位》慫過頭了
    作者:pASslosS 是的,郭敬明和李誠儒又上熱搜了。 在新一期《演員請就位》中,一場被翻演得尬裡尬氣的《陳情令》成了battle名場面的導火索,也成就了本期節目的熱搜話題點,我猜節目編導一定在心中暗喜: 「請郭...
  • 李溪芮火了後,《演員請就位》又讓王莎莎上了熱搜,原因是長太醜
    比如之前和大家說過的李溪芮,就因為參加《演員請就位2》火了。雖然她是因為強行加戲,被趙薇爾冬陞懟上了熱搜,但不得不說比起以往戲紅人不紅的尷尬境地,她成功了。而李溪芮並不是最後一個因《演員請就位》紅的藝人,最新一期,也有一名藝人因為參加該節目上了熱搜。
  • 「演員請就位2」播出過半,頻頻霸佔熱搜,你怎麼看?
    各位小夥伴兒們大家好,相信對於「演員請就位2」這檔綜藝節目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不過相較於「演員請就位1」來看,「演員請就位2」卻是沒有第一季那麼好了。但在霸佔熱搜的程度上,「演員請就位2」卻是遠遠超過了「演員請就位1」。
  • 剛開播就20個熱搜,《演員請就位2》火藥味十足啊
    ,它就是:——《演員請就位 第二季》(後文簡稱《演員請就位2》)第一期剛播完,就上了20多個熱搜即使不關注節目的觀眾,也會被狂轟亂炸的熱搜吸引。》主打「導演選角」,《演員請就位2》則主打「演員搶角」,在規則上有所改變。
  • 胡杏兒一句話上熱搜,《演員請就位》的初心是什麼?越發看不懂了
    》的觀眾,應該也有不少人,從別的地方,得知了最近一期的《演員請就位》發生了什麼。胡杏兒又不是在《演員請就位》這檔節目說的。她所說的,不過是陳凱歌平時的表現而已,並沒有什麼問題。只是,我想吐槽一下《演員請就位》這檔節目,感覺這檔節目,現在是越來越跑偏了。
  • 靠郭敬明上熱搜,《演員請就位》慫過頭了
    是的,郭敬明和李誠儒又上熱搜了。在新一期《演員請就位》中,一場被翻演得尬裡尬氣的《陳情令》成了battle名場面的導火索,也成就了本期節目的熱搜話題點,我猜節目編導一定在心中暗喜:「請郭敬明又請對了,頭條有了」。
  • 時代少年團加盟演員請就位,7人太受熱捧,名氣直追TFBOYS
    像TF家族的第二代組合時代少年團,該組合一共有7位成員,分別是馬嘉祺、丁程鑫、宋亞軒、劉耀文、張真源、嚴浩翔和賀峻霖,時代少年團僅成立一年就圈粉無數,已成為熱搜榜的常客。現在時代少年團仍不斷加快步伐,不僅要在音樂方面推進,經紀公司也讓一些藝人跨界到影視表演方面,因為影視市場才是一塊大蛋糕。
  •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分級競賽系統選擇熱搜滿天飛
    正文:《演員請就位第二季》分級競賽系統選擇負的熱搜滿天飛金鷹節來了!你更喜歡哪一個《演員請就位》火爆,在「流量為王,演技派頗受委屈」市場中,節目的競爭實際上是非常過癮。最終進入決賽的九位演員在演藝圈是否會有更好的未來,不得而知。給觀眾帶來的話題和樂趣卻經久不衰。例如:郭敬明由一個組、李少紅槳、陳凱歌圈和趙薇組成,這些都是關於演員…的閾值到《演員請就位第二季》將再次帶著主題返回,並且不會首先廣播。
  • 上了多少個熱搜,不是《演員請就位》最大的意義
    昨晚綜藝《演員請就位》,在熱議了近三個月中,正式收官落下帷幕。胡杏兒在4位終極S卡演員中脫穎而出,成為本季《演員請就位》「年度最佳演員」。無論對於臺下的觀眾,還是對於臺上的演員。戲約與好劇本,正在一個兒接一個兒地遞到那些之前曾被忽視或被埋沒的好演員面前,這是參加節目後真正看得見摸得著的收穫與反饋。在無數個熱搜詞條中,第二季《演員請就位》落下了帷幕。
  • 《演員請就位2》放棄熱搜KPI,讓演員回歸表演本身很難嗎?
    不出意外的話,明晚節目更新,今晚熱搜開始了。 《演員請就位2》這檔定義為「角色競演類真人秀」的節目,自10月2日上線一來,可謂熱搜不斷,爭議不止,節目甚至還多了一項反向安利的功能。借用網友們的話來說,到底是《演員請就位》還是《熱搜已就位》?
  • 《演員請就位》「拔絲吻」上熱搜後
    作為一檔演員競技類綜藝,《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終於開播了,在首期播出之後,節目內外的話題也是引起了一片熱議,而在這其中,小彩旗和晏紫東的「拔絲吻」,就是熱議度最高的一個話題。其實,在新一季的《演員請就位因此在聽到她即將參加這個《演員請就位
  • 《演員請就位》決賽夜,上熱搜的居然是全程沒參賽的他?!
    首先《演員請就位》第二季年度最佳演員,毋庸置疑給到了胡杏兒。在完全沒有額外加票的情況下,以249票勝出。反正昨天節目剛開始直播的時候,肖戰,這位全程沒參賽的演員,就已經帶著#肖戰 演員請就位決賽#的詞條,上了熱搜榜一。
  • 從《浪姐》到《演員請就位》,為什麼王智這樣的美女演員紅不起來
    》,為什麼王智這樣的美女演員紅不起來?】今年,《乘風破浪的姐姐》和《演員請就位第二季》,兩個爆款綜藝都上了的,只有王智一個,可她並沒有因此爆紅。下半年,王智重新回歸演員的身份,來到《演員請就位第二季》。她初始的市場評級是A,經過一輪表演之後還是A。
  • 演員請就位2精彩對決-小彩旗陳宥維上熱搜
    第一期演員請就位第二季開播,陳宥維王楚然演繹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夜華挖眼片段慘遭導師質疑……而另外一組小彩旗和晏紫東展現的是惡作劇之吻的片段,中間也出現了小插曲,沒錯 就是最近上熱搜的這一組相對來說被批得沒那麼慘,最後更是全票碾壓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不過凱歌導演覺得太過平淡,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整體看了兩組,感覺這季的演員請就位嘉賓還是蠻有看點的
  • 《演員請就位》張大大被罵上熱搜!為什麼那麼多人討厭他
    近日,很多人得知張大大參加《演員請就位》,都感到了疑惑,雖說張大大是明星,但他卻是主持界的,和演員可沒什麼關係,而且他主持的也十分做作,不喜歡他的人還真不少。第二期《演員請就位》播出後,張大大登陸了微博熱搜,話題是「張大大把觀眾演活了」!
  • 5個劇目也上不了熱搜,《演員請就位2》第11期就這樣沉淪了?
    《演員請就位2》的第11期已經播出,比起上期只有《無極》、《回家的誘惑》和《誤殺》三個劇目,這期一共放出了5個劇目。《演員請就位2》,並圍繞節目內容展開討論。事實上,在隔天的熱搜榜裡,《演員請就位2》的相關內容曾一度漸露頭角,但很快就給「趙露思被P圖點讚肖戰」的系列話題刷了下去,《演員請就位2》第11期的5個劇目就這樣徹底「糊」了。
  • 《演員請就位》什麼時候可以因為演技上次熱搜?
    這個「S」卡可不是遊戲中的道具卡,而是《演員請就位》第二季最近的一場關於郭敬明導演給新演員何昶希的一張等級卡。今年《演員請就位》第二季採用了新的市場評級賽制,本次參與的40位演員分這個等級代表著演員在市場上的號召力、影響力和價值。節目自開播之際就頻頻上熱搜,之前也是因為爾冬陞導演對演員演技的評論,讓我們對這個節目有了更多關注。導演不向流量演員妥協,而是專心導戲,挖掘演員的最大潛力。演員不關注自身和利益捆綁,忘我出演一個個角色,酣暢淋漓地發揮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