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燕禮的人很多,身份與地位有很大差別,因此,席位的安排要體現出尊卑與等差。
《燕義》說:「君席阼階之上,居主位也;君獨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適之義也。」國君的席位設在阼階之上,居於整個禮儀的主位。儀式開始時,惟有國君一人上堂,獨自面朝西而立,其餘的人都站在堂下。「適」與「敵」通,是匹敵的意思,「莫敢適」是說國君是一國的至尊,沒有人敢以與國君相匹敵的身份與之行禮。
國君就位之後,卿、大夫、士、士旅食者等在小臣的引導下進入寢門。卿大夫在門內的右側、面朝北、按照尊卑的順序並排而立,尊者在東。士在門內的左側、面朝東並排而立,尊者在北。士旅食者在門內左側、面朝北而立,尊者在東。
卿大夫等站定後,「君立阼階之東南,南鄉,爾卿,大夫皆少進,定位也」(《燕義》),意思是說,國君下堂,站在阼階東南,「南鄉」,「鄉」通「向」,南向就是面朝南;「爾卿」,「爾」通「邇」,是靠近的意思,爾卿就是說國君向諸卿行禮,讓他們近前來。於是,諸卿的隊列轉而面朝西,尊者在北;國君又向大夫行拜禮,讓他們近前來,大夫只是稍稍上前,隊列的方向不變;士的隊列依然在原地。如此,國君面朝南,卿、大夫、士等分立於東、南、西三面,圍擁著國君。君臣的這一方位,正是燕朝之位,所以這一程序含有定君臣之位的意思。
在燕禮進行的過程中,賓和卿大夫先後要登堂入席,他們在堂上的席位也預先作了安排:賓的席位在堂上的戶、牖之間;上卿的席位在賓席的東側,上卿中的尊者席位在東首。大小卿的席位在賓席的西側,其尊者的席位在西首,靠近賓席;大夫的席位接著小卿的席位往西排,如果大夫的人數較多,西側排不下,可以在西序之前折而往南坐。席位安排的原則是,地位越尊,離國君的距離越近。士沒有資格在堂上就坐,席位安排在庭中的東方。
=====================
願
女士優雅美麗
男士得體大方
少兒養好習慣
專業形象和禮儀培訓機構
陪伴你每天進步一點點兒
中國已進入了一個新時代,這個時代對我們提出了更多看不到摸不著的新要求。
與其在職場面試、就業、婚戀、育兒等方面因無知而碰壁,不如經常來我們這裡「坐坐」。
這裡公益分享的是你在學校學不到的待人接物禮儀、形象外修、文化內煉、人際溝通以及青少年好習慣養成方面的內容。讓我們一起加油,做一個時代的領跑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