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菠蘿油魔法

2021-02-16 香港聲音

點上方藍字即可關注

微信號:香港聲音(hkvoice)

傳遞來自香港的聲音

對於一個吃貨而言,美食是不可以辜負的,也將會在美食這條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哪怕體重蹭蹭地往上漲。香港,被很多人譽為購物天堂,其實對於小編而言,這也是一座美食天堂。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深受香港人喜愛的菠蘿油,據說這菠蘿油是有魔法的哦,嘗過的人都會深深地喜歡上它。

關於菠蘿油的由來,眾說紛呈。有的說是因為一個廚子在茶餐廳工作,奈何突然飢餓難耐,於是偷偷順走一個剛出爐的菠蘿包,碰巧手邊還有盒冰牛油,就乾脆切了一片塞進麵包。冰牛油和溫熱的菠蘿包相遇,冰火兩重天的滋味讓他大為驚嘆,於是菠蘿油這東西就此誕生。

也有的說是因為香港人嫌英國人吃的麵包沒味道,就仿照自己愛吃的核桃酥的樣子,用砂糖、雞蛋、麵粉和豬油製成酥皮,疊在麵包上一同烤制,烤好的酥皮自然裂開,形似菠蘿紋路,港人乾脆叫它菠蘿包。不過,這還沒有結束,愛吃的香港人嫌單獨一個菠蘿包不夠好吃,硬把烤好的麵包從中間剖開一個口,塞一片厚厚的凍牛油進去。從此,菠蘿油便誕生了。

不過,不管它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它的美味和受歡迎的程度是不容置疑的。曾聽說香港平均每年每人要吃掉190多個菠蘿包,而十個人中起碼有一半以上的人喜歡菠蘿油。港星周潤發在曾經接受的採訪中就有說道自己最喜歡的香港小食就是菠蘿油,」菠蘿包裡面夾一片很厚很厚的牛油,冰的,一般人會覺得很油膩,我就覺得特別好吃。偶爾吃點不健康的東西,心裡反而會高興「。連「賭神」周潤發都如此喜歡,你敢說它沒有「魔法「?

菠蘿油雖然屬於很平常的食物,但是實際上如何吃卻是有講究的。首先時機很重要,菠蘿包出爐後不能馬上切開,要等包身稍涼、酥皮硬化,再夾入冰冷牛油,一口咬下。那樣子就可以品嘗到酥脆的麵皮,柔軟微熱的包身以及被牛油浸透的麵包切割面和裡面冰涼絲滑的牛油,謂之」冰火菠蘿油「。其次,怎麼防止酥皮不掉落,也有講究,通常是用叉子在菠蘿油的酥皮上壓幾下,蓬鬆的菠蘿包會被壓得凹下去,這樣吃起來酥皮就不會掉得到處都是了。

港人對菠蘿油的喜愛是深入骨髓的,04年香港出了部動畫《麥兜菠蘿油王子》;05年亞太地區各國徵集颱風名字,香港不少人就提名」菠蘿油麵包「,不過最後還是落選了,因為「如果說某某國家,正在被菠蘿油麵包侵襲,那真是太搞笑了」

不過,菠蘿油深得港人的喜愛,我想除了因為它自身的美味(魔法),更是因為它所承載著的一種情感,一種文化。想想每天不斷地為自己的生活,為夢想奮鬥疲勞之際,突然來一個菠蘿油麵包,熟悉的味道在口腔裡散開,想必一天的疲憊都會瞬間消失殆盡,剩下滿滿的溫暖吧。

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香港移民│香港保險│香港疫苗│香港公司註冊│香港債券│深圳落戶│A-Level香港升學計劃 │香港遊學  如感興趣,也歡迎諮詢小編。

相關焦點

  • 菠蘿油原本不叫菠蘿油?香港茶餐廳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去香港旅遊,一定要去茶餐廳感受一下香港的飲食文化,香港茶餐廳是香港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港的早晨非常忙碌,香港人的腳步很匆忙,都來不及寒暄。有一個地方你能感受到香港人情味,就是香港茶餐廳!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基本上茶餐廳面積不大,大的不過百平方米,小的只有十幾平方米,兩邊是"火車座",意思就是說桌子隔著兩排座位,桌子是方桌或圓桌。
  • 香港最好吃菠蘿油TOP5,一起感受冰火兩重天
    菠蘿油,在許多人的心中,幾乎已經和「香港」劃上了等號。到了香港,所有人都會迫切地去吃一下地道的菠蘿油,剛出爐表面酥脆的菠蘿包,中間夾著冰凍的黃油,一口咬下去,真正感受到冰火兩重天。但並不是所有的餐廳菠蘿油都很好吃,那麼,去香港哪些餐廳才能吃到最正宗最好吃的菠蘿油呢?祥興咖啡室比起油尖旺或是港島區的茶餐廳,位於跑馬地的祥興咖啡室顯得沒有那麼有名。
  • 香港人離不開的菠蘿包
    菠蘿包是很多女孩子的最愛,是源自香港的一種甜味麵包,據說是因為菠蘿包經烘焙過後表面金黃色、凹凸的脆皮狀似菠蘿因而得名,除了這個之外,它跟菠蘿就沒有什麼關係了。不過,大家似乎很中意那一層菠蘿狀的表皮,臺灣人把它叫做「有著鳳梨表皮的麵包」,反正是無論如何都要和菠蘿扯上關係。
  • 【香港美食】香港人為啥離不開菠蘿包?
    據大公網報導,香港人對菠蘿包有著身入骨髓般的熱愛。在港片中,男女主角基本都會手拿菠蘿包演繹著各種劇情。當然,實際上菠蘿包並沒有並沒有菠蘿的成份,麵包中間也沒有餡料,不過港人喜歡在麵包中橫著切開,夾入一片厚厚的牛油,這樣菠蘿油就誕生了。
  • 廣州這8款菠蘿油,味美量足,讓你一秒到香港!
    說起香港的飲食文化,很多人都會想起茶餐廳。許多香港電影的經典鏡頭也都出現在這裡。在香港電影裡面總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臺詞,「下午三點三,來一杯下午茶」。在茶餐廳裡面,菠蘿油是必點的食品,不吃菠蘿油等於沒有來到茶餐廳。
  • 不用過香港!廣州這8家港式茶餐廳,藏著正宗的TVB菠蘿油!
    看著TVB長大的最姐,許多香港電影的經典鏡頭,都是發生在港式茶餐廳。除了必須點的奶茶,最姐最鍾愛那款「菠蘿油」。「下午三點三,來一杯下午茶」。這是香港電影裡最熟悉的一句臺詞。有時候我們需要那種像吃到香酥菠蘿油般的,觸手可及的滿足感。
  • 學堂乾貨 TVB劇中出鏡率極高的香港草根美食,菠蘿油食譜大公開(附圖)
    細數TVB出鏡率極高的美食,燒鵝、豬腳姜、雲吞、鴛鴦奶茶、老婆餅,當然一定少不了菠蘿油。大家知道為什麼香港人要把普通的菠蘿包叫做菠蘿油嗎?原因是因為香港的菠蘿油和普通的菠蘿包最大的區別就是在包的中間有一層厚厚的牛油。他們對菠蘿油這種「草根式」的美食有特別喜愛和好感。菠蘿油幾乎是香港茶餐廳必有的,難以忘懷的是那層酥脆的菠蘿皮。
  • 當菠蘿油撞上凍檸茶,只需一口讓你體驗香港老味道!
    今天享食君要介紹的菠蘿油+凍檸茶、西多士+紅豆冰、奶油豬仔包+西洋菜蜜,都是「三點三」時刻的宇宙最佳CP!吃完立即充滿電量~評價一個茶餐廳,要從菠蘿包開始。菠蘿油是從傳統菠蘿包派生出來的一種吃法。包夠熱,皮夠酥,油夠冰,這才是一個菠蘿油的真正奧義!
  • 菠蘿油的滋味
    他說這家是他在這個城市唯一會來的茶餐廳,老闆和服務員都是香港人,味道正宗。我說:「那我要嘗嘗他家的菠蘿油。」他笑道:「你還挺會吃。」我毫不客氣:「吃還行,但沒你們老男人會玩。」他反問:「你看我老嗎?」對話進行到這裡的時候,我就知道棋逢對手了。我喜歡跟這樣的男人聊天。我說:「那要看跟誰比了。」
  • 葉星辰想食港式菠蘿油
    圖:曹佑寧(左起)、葉星辰、張弘邑及陳勁宏開心《KANO》迴響佳  由魏德聖監製、馬志翔導演的臺灣電影《KANO》,自3月27日在香港上映以來,備受好評。該片傳達永不放棄的精神,在臺灣上映4周,票房已逼近3億新臺幣(約7千7百萬港元)大關,香港的票房亦持續上升。為感謝觀眾的支持,多位戲中演員包括曹佑寧、葉星辰、張弘邑及陳勁宏日前專程來港,並於昨日去到尖沙咀The One百老匯戲院,與觀眾見面及謝票。
  • 菠蘿包的做法
    不過,大家似乎很中意那一層菠蘿狀的表皮,臺灣人把它叫做「有著鳳梨表皮的麵包」,反正是無論如何都要和菠蘿扯上關係。當然,實際上菠蘿包並沒有並沒有菠蘿的成份,麵包中間也沒有餡料,不過港人喜歡在麵包中橫著切開,夾入一片厚厚的牛油,這樣菠蘿油就誕生了。
  • 菠蘿包的故事
    香港人對菠蘿包有著身入骨髓般的熱愛。在港片中,男女主角基本都會手拿菠蘿包演繹著各種劇情。而吃著菠蘿包看劇的人,似乎是也能體會到影片中菠蘿包散發的濃濃香氣,和酥脆而柔軟的口感。 當然,實際上菠蘿包並沒有並沒有菠蘿的成份,麵包中間也沒有餡料,不過港人喜歡在麵包中橫著切開,夾入一片厚厚的牛油,這樣菠蘿油就誕生了。新鮮出爐的菠蘿麵包夾上冰冷的牛油,因為菠蘿麵包的熱力影響,牛油溶化在包身的中間,麵包也會被溶化的牛油變成金黃色,咬下一口,濃厚的牛油香味在舌尖漾開。
  • TVB、古惑仔、菠蘿油,你記憶中的香港印象還有哪些?
    為拍好該片,攝製組遠赴英國,並在北京、香港、杭州、廣州等地進行拍攝,採訪了50多位香港回歸歷程的親歷者:他們有英國、中國內地、香港政界要員、香港社會精英代表、知名人士等,也有餐飲業者、漁民等基層民眾。《開啟歸途》《神聖時刻》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任行政長官梁振英、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首次同時出現在一部紀錄片。
  • 香港人為啥離不開菠蘿包?
    香港不僅是購物天堂,更是美食的天堂說到香港的標誌性美食菠蘿包
  • 鳳山書院.鳳山夜話/蘇生之見:麥兜菠蘿油王子 電影賞析
    麥兜菠蘿油王子就適合用心、用直覺來觀看體驗。 所以觀影時請放棄故事,用心去看每一個畫面、臺詞、音樂……什麼讓你感動了,觸碰到內心,那個感覺就是!讓我們進入麥兜之菠蘿油王子的世界,用心去看,跟著感覺走,走向內心的深處……
  • 南寧人睇過來:傳統菠蘿包VS港式菠蘿油,到底誰更好吃?
    氮素今天我們不講面講講菠蘿包對啊,就是飲啖茶吃個包那個菠蘿包在南寧最簡單的早餐無非是一碗老友粉而在香港一杯奶茶和一個菠蘿油就是一天的開始而港式的菠蘿包和我們小時候吃的傳統菠蘿包區別在哪裡而誰更好吃呢?菠蘿包下午3點才開始做不少人都是幾個幾個的買第一輪的菠蘿包做出來很快就可以賣光港式菠蘿油和傳統菠蘿包有什麼區別?
  • TVB、古惑仔、菠蘿油,你記憶深處的香港印象還有哪些?
    今天Dr.紀推薦幾部紀錄片,都是最具香港代表性的,哪些是你的香港印象?了解香港的歷史,Dr.紀當然首推央視特推的反映香港回歸20年曆程的紀錄片《紫荊花開》啦。5集大型紀錄片《紫荊花開》,每集30分鐘,分別為《開啟歸途》、《神聖時刻》、《凝聚共識》、《同舟共濟》、《同心圓夢》。
  • 烘焙食譜 菠蘿包的故事!
    香港人對菠蘿包有著身入骨髓般的熱愛。在港片中,男女主角基本都會手拿菠蘿包演繹著各種劇情。而吃著菠蘿包看劇的人,似乎是也能體會到影片中菠蘿包散發的濃濃香氣,和酥脆而柔軟的口感。菠蘿包是很多女孩子的最愛,是源自香港的一種甜味麵包,據說是因為菠蘿包經烘焙過後表面金黃色、凹凸的脆皮狀似菠蘿因而得名,除了這個之外,它跟菠蘿就沒有什麼關係了。不過,大家似乎很中意那一層菠蘿狀的表皮,臺灣人把它叫做「有著鳳梨表皮的麵包」,反正是無論如何都要和菠蘿扯上關係。
  • 菠蘿油探店 | 拒絕網紅店!100港幣拿下香港最煙火氣的街頭小食
    我是體重過百的菠蘿油在許多人眼裡是香港是一座血拼不夜城但在吃貨的眼中香港就是巨大的懷舊食堂今天菠蘿油帶大家去到香港本地人會去的街頭小食店被種草的小夥伴們記住點讚喲!我們還會送上除了絲襪奶茶大家也可以試一試他家的豬仔包、菠蘿油,味道也非常正點。
  • 港式茶餐廳三寶,多士、蛋撻、菠蘿油!
    他們經常會點多士(吐司)、蛋撻、菠蘿油,當然還要搭配一杯港式奶茶才能堪稱完美!!把熱熱的菠蘿包橫切一刀後,夾上冰冰的厚切黃油,冰黃油慢慢的溶化在麵包的熱情中,趁麵包熱熱的就吃感覺最好,黃油似溶非溶時咬一口,皮是甜香的酥脆,如果用有鹽黃油,接下來就是甜軟的麵包夾著黃油的鹹香,絕對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