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古惑仔、菠蘿油,你記憶深處的香港印象還有哪些?

2021-02-16 愛上紀錄片

不知不覺,香港回歸已經20年了。這二十年裡,香港與我們內地聯繫越來越緊密,而我們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想去了解香港。今天Dr.紀推薦幾部紀錄片,都是最具香港代表性的,哪些是你的香港印象?

了解香港的歷史,Dr.紀當然首推央視特推的反映香港回歸20年曆程的紀錄片《紫荊花開》啦。

5集大型紀錄片《紫荊花開》,每集30分鐘,分別為《開啟歸途》、《神聖時刻》、《凝聚共識》、《同舟共濟》、《同心圓夢》。

《開啟歸途》

據了解,為拍好該片攝製組下了大功夫,遠赴英國,並在北京、香港、杭州、廣州等地進行拍攝,採訪了50多位香港回歸歷程的親歷者:他們有英國、中國內地、香港政界要員、香港社會精英代表、知名人士等,也有餐飲業者、漁民等基層民眾。

《神聖時刻》

最難得的是,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任行政長官梁振英、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首次同時出現在一部紀錄片。並且,攝製組還在香港組織了大型直升機航拍,從空中到海上對香港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拍攝,以新穎獨特的視角展現了一個欣欣向榮的香港。

《同心圓夢》

紀錄片《紫荊花開》,已於6月26日-30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晚間播出,6月27日至7月1日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重播,以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

我們總愛思考「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問題,而歷史就提供了這樣一個清晰的脈絡和思路,儘管我們大部分人沒有親身參與1997年的現場,但看過紀錄片,就讓人熱淚盈眶。

香港,擁有許許多多的文化符號,其中對我們影響最大的應該就是港片!Dr.紀推薦這兩部紀錄片,喚醒大家對那個黃金年代電影、影星的深刻記憶。


《90年代初香港電影漫談》

這部紀錄片是90年代初,德國人拍的香港電影記錄片。全片總共45min,站在中立的角度觀摩當時的香港電影,其中周星馳、周潤發、成龍、 徐克、吳宇森等明星都有採訪,一眾女神張曼玉、林青霞、梅豔芳、邱淑貞、利智驚鴻一瞥,全是年輕時的容顏。

本部紀錄片,進入節奏快切入視角也很特別,從女打星楊麗菁開始。自有「男成龍,女麗菁」的說法,楊麗菁來自臺灣,後入香港影壇,那時候的香港電影對女性角色有著思維定勢,如果要真正靠實力,多數是以打星出道才能與男星抗衡,惠英紅、李賽鳳、胡慧中不外乎於此。

在1991年,黃飛鴻系列橫掃大江南北,李連杰也因為拍攝《黃飛鴻:壯志凌雲》而骨折,腳綁石膏。

隨後鏡頭對準了老怪徐克,屁股坐不穩,到處思考換地方。那時候為了提高效率,最快的進度只需要3天,A組的員工累了馬上回去休息換B組,B組困了就到A組,全劇組唯有徐克一人不辭辛苦夜夜加點,一天只睡4小時。

片中提到徐克的《上海之夜》,鏡頭切到張艾嘉、李麗珍,站在張艾嘉身邊的「黑面丫鬟」真的是後來的性感尤物李麗珍。

「那時香港娛樂圈美女實在是太多了,很多女明星沒有做到女主角根本不能被好好對待,化妝和打光都極其敷衍,出場永遠黑口黑面。不信你看《開心鬼放暑假》中的黎姿、《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中的李嘉欣……」

——《東方衛報》

那時,正逢1991,張曼玉真正蛻變的一年,《阿飛正傳》後摸索前路,《客途秋恨》中回歸真我,《愛在別鄉的季節》《滾滾紅塵》正從花瓶轉為影后。也正是這一年,她接手關錦鵬的《阮玲玉》正式成為一代神女。而在紀錄片中《雙龍會》的張曼玉也是美的不可方物。

片中還有一些影星的驚鴻一瞥

▵ 梅豔芳

▵ 林青霞

▵ 成龍

當時周潤發正在參演林嶺東導演的《監獄風雲》,因為拍攝《監獄風雲》主創已經3天沒合過眼。採訪發哥時,他胸前還有隻插入的匕首,面對鏡頭,周潤發有股憨態可掬的模樣,真實而有趣。

之前輝煌的香港電影,興許是因為這班歌詠獅子山下精神的香港電影人,每天沒日沒夜的「搏」,才能成就一番經典。

紀錄片中另一大亮點是整個採訪內都雙手放後背的周星馳,一紅套頭字母衛衣配上有點蹩腳的英文,還是不苟言笑,卻十分隨性自然。

在談及後續的香港回歸事件,周星馳也是表示出了對大陸的極大信心,25年之後,一部《美人魚》以33億票房創下中國最高票房紀錄,證明了周星馳的長遠信心,環境的改變並不能剝奪創作的權利,周星馳做到了。一代香港電影人也做到了。

這部《90年代初香港電影漫談》德國紀錄片,觀看連結在文末

《香港女星圖鑑》

這部日本紀錄片拍攝於1991年,看看這名字,你就知道一定很值得看!它記錄了1991年的香港,那個沒有整容,沒有美顏相機,沒有PS的年代,真正擁有純美顏值的女星們。

紀錄片一開始就是香港小姐的發布會,一排排香港小姐參賽選手,一張張美麗的臉龐,沒有一個重複的...

紀錄片中出現的第一位女星是周海媚,25歲的周海媚,一張明媚的臉,紀錄片拍到的應該是周海媚在拍《怒劍嘯狂沙》的海報。時隔25年,周海媚獨具的驚豔和魅力,依舊迷人。

接著出現的是蔡少芬,17歲的蔡少芬,她是那年香港小姐的季軍...(紀錄片全程都是日語旁白)

接著出場的是,驚豔了無數人的王祖賢。花一樣的年華,可愛又嫵媚的王祖賢,渾身散發的迷人的自信,女神稱號當之無愧...

接下來是關之琳,舉手投足,不矯情,不造作。1991年,在30歲的門檻邊的關之琳,氣質與嫵媚完美結合,濃濃的女人味,深深的讓人著迷。


這個眸光婉轉的,是李麗珍,一股子少女的憨嬌憨,多麼美好的曾經啊,不多說你也懂...

接下還有,舞步曼妙的梅豔芳。如果要追溯歷史,天仙攻這個詞一定是從梅姑這裡流傳開來的...

最後是劉嘉玲,那一年劉嘉玲26歲,電臺這頭的她一直在開懷地大笑。劉嘉玲說,這個世界非常的美好,這個時代非常的美好,也值得我們去奮鬥,去追求更美好的自己...


沒停得住就寫多了!!想追憶女神、追憶那些年的麥粉們,一起看視頻吧!(觀看連結在文末)

提起香港,可能很多人馬上想到「買買買」、「逛逛逛」,然而相對於爆買,這座城市遍地的美食,卻很少被提及。作為吃貨的Dr.紀,一定要推薦這部紀錄香港美食的片子!

《食的秘密》

這部紀錄片,詳細的介紹了香港的各色美食。在香港的上海菜、客家採、潮州菜等各色菜系,還是香港本地的臘肉煲仔飯、港式奶茶、菠蘿油包、雲吞麵...

看完這部香港美食紀錄片,你就能大致了解香港這座城市對吃得執念,以及各種港式美食的美味奧秘。

01 雲吞麵


雲吞麵,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一種很普通的食物,但在香港人心裡卻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雲吞麵店可以說是全香港數量最多的飯店之一,香港人平均每星期都會吃一次。Dr.紀每次去港式茶餐廳必點!

   02 菠蘿油

菠蘿油上層有金黃色的酥脆外皮,中間結實的牛油慢慢溶化,搭配軟熟的麵包,一口融合了松、香、軟、嫩的多重口感。

  

03 絲襪奶茶

奶茶是茶餐廳、快餐廳必備的飲料,香港人每年喝的奶茶高達10億杯,早已深深融入香港人的生活中。想要做出一杯地道的絲襪奶茶,也有諸多講究。

對於香港人來說,他們的生活節奏太快,能讓人暫時休息片刻的「吃」,就成了這座城市的最高治癒。工作間隙在很吵的大排檔吃上一碗雲吞麵,是一天中難得的休憩時光。

▼ ▼ ▼

回歸20周年,但我們對香港的了解並不多,這幾部紀錄片是否可以幫你加深對她的了解呢?不囉嗦了,要去看片啦!

ps:從以上推薦,猜猜Dr.紀(小編)的星座?

你的點讚是Dr.紀的前進的動力

相關焦點

  • TVB、古惑仔、菠蘿油,你記憶中的香港印象還有哪些?
    不知不覺,香港回歸已經20年了。儘管我們大部分人沒有親身參與1997年的現場,但看過紀錄片,就讓人熱淚盈眶。香港,擁有許許多多的文化符號,下面幾部紀錄片,喚醒大家對那個黃金年代電影、影星的深刻記憶,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你不曾了解的香港。
  • 香港:菠蘿油魔法
    關於菠蘿油的由來,眾說紛呈。有的說是因為一個廚子在茶餐廳工作,奈何突然飢餓難耐,於是偷偷順走一個剛出爐的菠蘿包,碰巧手邊還有盒冰牛油,就乾脆切了一片塞進麵包。冰牛油和溫熱的菠蘿包相遇,冰火兩重天的滋味讓他大為驚嘆,於是菠蘿油這東西就此誕生。
  • 不用過香港!廣州這8家港式茶餐廳,藏著正宗的TVB菠蘿油!
    看著TVB長大的最姐,許多香港電影的經典鏡頭,都是發生在港式茶餐廳。除了必須點的奶茶,最姐最鍾愛那款「菠蘿油」。「下午三點三,來一杯下午茶」。這是香港電影裡最熟悉的一句臺詞。有時候我們需要那種像吃到香酥菠蘿油般的,觸手可及的滿足感。
  • 印象 | 在香港,我會......
    香港這座豐富多採的城巿,各式的印象總為她蒙上了一層層的紗。繁華多彩、高樓林立、購物天堂、維多利亞,還有最熟悉的港片中的「古惑仔」…這次,我們從一眾北京港生的角度出發,窺見他們在自己的城市—香港—最「鍾意*」的憶記。
  • 銅鑼灣只有一個浩南 懷念記憶中的老香港!
    當年的「古惑仔」系列,讓戲裡面的角色瞬間火爆全港。飾演陳浩南的鄭伊健,一舉成為香港的男神,被稱為「第五大天王」。而陳小春至今仍被打上了角色的標籤,被粉絲稱呼為「山雞哥」。《古惑仔》讓我們見識到了一個快意情仇、恩怨分明的江湖,也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兄弟情。可以說,「古惑仔」這三個字,是香港電影黃金時代最經典的黑幫片IP之一,更是屬於一代人的懷念和記憶。
  • 菠蘿油原本不叫菠蘿油?香港茶餐廳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去香港旅遊,一定要去茶餐廳感受一下香港的飲食文化,香港茶餐廳是香港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港的早晨非常忙碌,香港人的腳步很匆忙,都來不及寒暄。有一個地方你能感受到香港人情味,就是香港茶餐廳!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基本上茶餐廳面積不大,大的不過百平方米,小的只有十幾平方米,兩邊是"火車座",意思就是說桌子隔著兩排座位,桌子是方桌或圓桌。
  • 香港最好吃菠蘿油TOP5,一起感受冰火兩重天
    菠蘿油,在許多人的心中,幾乎已經和「香港」劃上了等號。到了香港,所有人都會迫切地去吃一下地道的菠蘿油,剛出爐表面酥脆的菠蘿包,中間夾著冰凍的黃油,一口咬下去,真正感受到冰火兩重天。但並不是所有的餐廳菠蘿油都很好吃,那麼,去香港哪些餐廳才能吃到最正宗最好吃的菠蘿油呢?祥興咖啡室比起油尖旺或是港島區的茶餐廳,位於跑馬地的祥興咖啡室顯得沒有那麼有名。
  • 當菠蘿油撞上凍檸茶,只需一口讓你體驗香港老味道!
    今天享食君要介紹的菠蘿油+凍檸茶、西多士+紅豆冰、奶油豬仔包+西洋菜蜜,都是「三點三」時刻的宇宙最佳CP!吃完立即充滿電量~評價一個茶餐廳,要從菠蘿包開始。菠蘿油是從傳統菠蘿包派生出來的一種吃法。包夠熱,皮夠酥,油夠冰,這才是一個菠蘿油的真正奧義!
  • 學堂乾貨 TVB劇中出鏡率極高的香港草根美食,菠蘿油食譜大公開(附圖)
    細數TVB出鏡率極高的美食,燒鵝、豬腳姜、雲吞、鴛鴦奶茶、老婆餅,當然一定少不了菠蘿油。大家知道為什麼香港人要把普通的菠蘿包叫做菠蘿油嗎?原因是因為香港的菠蘿油和普通的菠蘿包最大的區別就是在包的中間有一層厚厚的牛油。他們對菠蘿油這種「草根式」的美食有特別喜愛和好感。菠蘿油幾乎是香港茶餐廳必有的,難以忘懷的是那層酥脆的菠蘿皮。
  • 廣州這8款菠蘿油,味美量足,讓你一秒到香港!
    說起香港的飲食文化,很多人都會想起茶餐廳。許多香港電影的經典鏡頭也都出現在這裡。在香港電影裡面總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臺詞,「下午三點三,來一杯下午茶」。在茶餐廳裡面,菠蘿油是必點的食品,不吃菠蘿油等於沒有來到茶餐廳。
  • 一筷子就抻到了香港!最"in"的利仔茶冰廳請你吃菠蘿油啦!
    愛吃茶餐廳的昆明食客對食大利一定不會陌生,利仔茶冰廳和食大利是同系的香港餐飲店,兩者既相似也不同,如果說食大利是吃「地道」,那利仔茶冰廳就是吃「流行」,利仔茶冰廳就像是香港美食的傳送門在利仔茶冰廳你可以感受什麼是「人在昆明,嘴在香港」。
  • 茶餐廳情結——尋找記憶中的人情味
    作者:XPREX 研究員 SE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們對於香港的印象都停留在粵語歌和港片之中。
  • 南寧人睇過來:傳統菠蘿包VS港式菠蘿油,到底誰更好吃?
    小南南從小就是個TVB迷劇情已經忘記得差不多啦唯獨對香港飲食文化痴迷不已吶,你餓不餓啊
  • 由漫畫改編的香港電影,除了《古惑仔》還有哪些?
    漫畫一直是電影創作的重要素材來源,三十多年來,改編自漫畫的香港電影屢見不鮮,導演劉偉強更曾憑藉《古惑仔》、《風雲》、《頭文字D》等電影幾次引發轟動,本期文章將為各位網友講述香港電影十大漫改的電影類型。《孔雀王》中的神怪造型、《力王》中的血肉淋漓暴力,極具Cult色彩,讓人觀之、印象深刻。另外,1992年由徐克監製、麥大傑導演的《妖獸都市》亦是改編自日本漫畫的超現實暴力片。
  • 鳳山書院.鳳山夜話/蘇生之見:麥兜菠蘿油王子 電影賞析
    麥兜菠蘿油王子就適合用心、用直覺來觀看體驗。 所以觀影時請放棄故事,用心去看每一個畫面、臺詞、音樂……什麼讓你感動了,觸碰到內心,那個感覺就是!讓我們進入麥兜之菠蘿油王子的世界,用心去看,跟著感覺走,走向內心的深處……
  • 【香港美食】香港人為啥離不開菠蘿包?
    據大公網報導,香港人對菠蘿包有著身入骨髓般的熱愛。在港片中,男女主角基本都會手拿菠蘿包演繹著各種劇情。據傳,菠蘿包的由來是因為早年香港人對英國人傳進來的麵包不滿足,他們認為味道單一,缺乏營養,因此在麵包上加上砂糖和蜂蜜等甜味餡料。菠蘿包外層表面的脆皮,一般由砂糖、雞蛋、麵粉與豬油烘製而成,是菠蘿包的靈魂,為平凡的麵包加上了口感。作為香港本土的代表小吃之一,菠蘿油也時常與香港身份和本土意識掛鈎。在電影《麥兜菠蘿油王子》中,麥兜父親的綽號就是「菠蘿油王子」。
  • 香港不是只有九龍冰室,還有灣仔的金鳳茶餐廳
    說起香港的傳統茶餐廳,大部分人腦海中就會浮現出當年風靡兩岸三地的古惑仔影片中的九龍冰室。
  • 香港人離不開的菠蘿包
    當然,實際上菠蘿包並沒有並沒有菠蘿的成份,麵包中間也沒有餡料,不過港人喜歡在麵包中橫著切開,夾入一片厚厚的牛油,這樣菠蘿油就誕生了。新鮮出爐的菠蘿麵包夾上冰冷的牛油,因為菠蘿麵包的熱力影響,牛油溶化在包身的中間,麵包也會被溶化的牛油變成金黃色,咬下一口,濃厚的牛油香味在舌尖漾開。
  • 菠蘿油的滋味
    局上除了我,還有另外三個女孩。一個緊張侷促,時不時打量著周圍,眼睛亮晶晶,像個小鹿。一個跟我斜對面的大哥頻頻調情,另一個一看就是西語國家的女孩,身材火辣,和李昂聊得火熱。呆了四十分鐘後,我想或許以後應該抽出時間多陪陪毛不凡。走神空檔眾人起鬨讓小鹿女孩為大家跳舞,說她舞院畢業,跟剛上映某大片的女主角是同學,當初選角差點選她。
  • 多倫多的港風新店,絲襪奶茶配菠蘿油,都是不能拒絕的古早味!
    而專做港式茶點的廣芳園是其中一股清流,無疑是多倫多港式奶茶扛把子之一。廣芳園是1952年成立於香港的連鎖茶飲店,致力於將香港街頭巷尾的小吃茶點帶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