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別林的藝界人生》 用笑容點亮一個時代的流浪天才

2021-02-06 DOCO熱紀錄

【觀看全片】點擊最下方「閱讀原文」↓↓↓

卓別林—一個「平民」變身「王子」的都市神話。他通過不懈的努力和驚人的天賦,成為了閃耀整個20世紀的喜劇之王。父母過早離異,母親精神病發作,給卓別林的童年生活帶來了深切的恐懼。這種原生家庭的影響使他的喜劇具有更深層次的悲憫情懷,同時又讓他窮盡一生輾轉於不同女性間尋找真正的安全感。

【欣賞片花】看這裡↓↓↓

影片以時間為脈絡,系統回顧了卓別林的幾部經典作品的創作過程。並通過對這幾部傳世名作的詳盡分析,梳理出卓別林表演體系的不斷進化和風格特徵的變化。


1894年的英國,小小年紀的卓別林已經開始為身為臨時演員的母親救場。1903年,卓別林經哥哥介紹進入一家英國劇團開始自己的演藝生涯,不久獲得了美國製片廠的邀請。1914年,他主演了第一部電影《謀生》,到了1914年的年底,他出人意料地拋棄了單片眼睛、大禮帽和長鬍子這些道具。於是,在《威尼斯賽車小子》裡, 20世紀最偉大的電影形象,勞工階層的英雄,拎著一根小拐根的流浪漢夏爾洛出現了。


如果要選出卓別林最令人感動的一部作品,那麼絕對非《城市之光》莫屬。該片講述的是卓別林飾演的流浪漢與雙目失明的賣花女在殘酷的社會中傾心相愛的故事。尤其是結尾一幕感人至深:雙目復明的賣花女再次邂逅落魄至極的流浪漢,當她的雙手觸摸到流浪漢的雙手時,熟悉的感覺讓賣花女倍感疑惑。「是你嗎?」女孩問。「是的。」流浪漢羞怯的回答,「你能看到了?」女孩答道:「我能看到了。」簡短的對話之後,在兩人溫情的微笑和盈盈的淚光中,影片戛然而止。美國影評家詹姆斯-艾吉曾稱,這段表演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表演和最高潮的時刻。」


卓別林之偉大還在於他的作品並不只是追求搞笑,同時兼具著對社會辛辣的諷刺批判。這一點在他的《摩登時代》中體現的尤為明顯。永不停止的生產流水線、智能化的「吃飯機器」、能把人捲走的巨大齒輪。這些史無前例的意向,淋漓盡致地體現了資本主義剝削下普通人的異化,極富前瞻性。同時因為影片中的諷刺辛辣而犀利,對底層工人的同情顯而易見,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醜化了資本所有者的形象,最終被認定是一部有紅色共產傾向的危險作品。


卓別林藝術生涯最大膽的作品莫過於他在二戰時期拍攝的《大獨裁者》,影片假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背景,刻畫了一個殘酷迫害猶太人,企圖統治全世界的大獨裁者。卓別林在人物造型上非常明顯地影射了希特勒,並通過表演對法西斯獨裁者進行了辛辣的諷刺。1997年,本片被美國國會圖書館的美國國家電影登記處列為「在文化、歷史和藝術上具有重大意義的電影」。


走進暮年的卓別林不可免俗的開始思考死亡。但天才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們往往對所有倫常的痛苦有著特殊的思考方式。卓別林將他對自己人生的總結和對死亡的認識,集中在了自己在好萊塢的最後一部電影《舞臺生涯》中。影片的最後,他飾演的那位失去觀眾喜愛的年老小丑,最終在後臺悄然離世。他成功的在舞臺上「殺死」了自己,完成了自我生命的意識超脫。

DOCO紀錄影院 | 每天一部好紀錄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信與iPad客戶端【DOCO紀錄影院】每天同步推送一部佳片,在線、下載兩不誤!

(安卓手機的小夥伴若希望橫屏觀看,需要打開微信中的橫屏播放功能並關閉系統屏幕鎖定,設置好後重啟微信即可)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在線播放全片

相關焦點

  • 伍迪·艾倫心中最好的卓別林紀錄電影 《卓別林的藝界人生》
    約翰尼·德普、伍迪·艾倫、馬丁·斯科塞斯力贊,他們心中最好的卓別林紀錄電影!還記得那個頭戴圓禮帽身著窄小禮服腳踏圓頭皮鞋手拄紳士拐杖留著小鬍子一身流浪氣息的矮個子男人嗎?他是世人眼中的小流浪漢、冒失鬼、大獨裁者;他是導演,是演員,是編劇,是作曲家,是電影史上最天才型的全能巨星;他結過四次婚,受過美國中情局迫害,更曾逃亡瑞士……除去變裝,本片將帶領我們走進這位逗樂了一個時代的喜劇天才的真實生活,告訴我們一個更加立體全面的卓別林!
  • 喜劇天才大師卓別林,用他的經歷告訴你人生
    肥褲子、破禮帽、小鬍子、大頭鞋,再加上一根從來都不捨得離手的拐杖,卓別林用他的表情和動作將美國默片帶到最高峰,也是電影行業興起發生、到發展興盛的重要時期。查理·卓別林的第一部電影是《謀生》。從1915年開始卓別林開始自編自導自演,甚至還擔任製片和剪輯。
  • 天才卓別林,不僅會演戲還會譜曲,這首最感人的歌是他的傑作
    卓別林二十世紀的流行藝術家有很多都是「天才」,顯然,而卓別林就是其中之一。他精通電影製作的方方面面——寫作、表演、製作和導演。而且,卓別林做了一件只有非常罕見的藝術家才會做的事——他創造了一個標誌性的角色(流浪漢),這個角色已經成為大眾意識結構的一部分。卓別林是一位具有深刻悲喜劇眼光的電影詩人。無論觀看他電影的人的年齡、語言和文化如何,他的電影都得到了認可和歡迎。因此,卓別林的電影總是不能與時代文化的常規進程相一致;相反,他的作品遠遠的超過了當時的時代文化。
  • 卓別林用默片來完成最後一部電影,《摩登時代》被賦予不同意義
    而喜劇大師在進入電影有聲時代之後,仍然堅持用默片的方式來完成的最後一部電影——《摩登時代》,也是如此。卓別林的代表作品很多,像是《大獨裁者》、《淘金者》、《城市之光》等,這些影片反映了卓別林從一個普通的人道主義者到一位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藝術大師的過程。
  • 解讀卓別林「燦爛」人生,看一個男人如何成為喜劇大師和花花公子
    01 「燦爛人生」1889年4月16日,查理卓別林出生在英國伯明罕市郊,一個馬戲團的大篷車裡。母親是馬戲團的臺柱子,父親不詳。在卓別林一歲的時候,父母就離異了,所以卓別林的童年就一直跟著母親在馬戲團中生活。雖然母親是馬戲團的臺柱子,但即便是辛苦的工作,依然沒有改變貧苦的生活。
  • 冷門佳片《舞臺生涯》:卓別林天才的最高峰
    直到卡伐羅在他最後那次成功的表演前後,對梯麗又向他一次次做出的純真表白真正完全排除懷疑,準備加以考慮,從而也準備去動搖他自己頭腦中不能不反映著的社會傳統偏見之時——正當此時——卓別林的影片殘酷地用了最終導致卡伐羅心臟病發作而猝死的一次不幸的演出事故,造成並結束了兩人之間的這一最慘痛的人生與愛情的悲劇結局與衝突。
  • 《摩登時代》——卓別林
    寫到這裡,想起影片一開始的一個片段,第一個鏡頭是許多羊群爭先恐後的擠出羊圈,隨後緊接著切入了一個許多工人下班擁擠的走出工廠的鏡頭。看到這裡,我想到了我自己,每天上下班時的地鐵站口,我隨著成千上萬的人群進進出出的場景。我認為摩登時代一開始的那兩個鏡頭完全有理由成為電影史上最偉大最經典的蒙太奇。   正如狄更斯所言,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 電影最開始的默片時代的巔峰——卓別林
    卓別林全名查爾斯;斯賓塞;卓別林,英國男演員,導演編劇,出生於英國倫敦。電影最開始的時候都是無聲電影,也稱默片,卓別林默片時代最有才能和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卓別林卓別林的出生於英國倫敦的一個演藝家庭,父母都是雜戲團的喜劇演員
  • 卓別林——黑白時代最偉大的產物!
    《摩登時代》我想,現在世界上凡是知道卓別林這個名字的人,都會下意識會想到這是個喜劇演員,而且還是特別出名的一個演員。查理卓別林在銀幕上給觀眾留下一個深入人心的形象,那個裝作紳士卻又有些邋遢的流浪漢形象。
  • 「太陽馬戲」爆火 嬉笑之間體味《藝界人生》
    享譽世界的太陽劇團(曾用名:太陽馬戲團)近日宣布,時隔四年他們將重返上海,為觀眾帶來劇團最受歡迎的代表性巡演劇目《藝界人生》(Saltimbanco),9月1日至10月1日,在上海演出新地標奔馳文化中心連演14場。
  • 卓別林:他是閱女無數的渣男,更是是開創時代的喜劇之王!
    丟失了工作的母親精神日益沉迷,最終被當地福利院接收,卓別林也正式開始了童年流浪記,這也為他日後創造的經典形象奠定了基礎。魔法帽、魔法杖、一身破爛燕尾服、一雙破碎皮鞋、抹白的皮膚添上一搓鬍鬚,加上特有的外八走姿,成就了一個時代的經典。
  • 江蕙的藝界人生
    44年前,一個女孩的父親因替友人作保,被債主找上門來,一家人因而連夜從高雄搬往臺北,夜宿臺北車站。2015年1月,江蕙宣布從7月開始,舉行25場"祝福"巡迴演唱會,她用這樣的方式告別歌壇,為44年藝界人生完美"封麥"畫下句點。
  • 《藝界人生》21日上海首演 小丑抱起觀眾旋轉
    晨報記者 陳徵 現場圖片  昨晚,「加拿大國寶」太陽劇團攜經典代表作《藝界人生》首演於奔馳文化中心。相比太陽劇團的《O秀》、《KA秀》,誕生於二十年前的《藝界人生》沒有繁複的舞臺轉換和高科技,但這種簡單往往更考驗表演者本身的功力,無論是出乎意料的互動,還是一人一嘴的情景劇,都讓臺下觀眾在哈哈大笑之餘,嘆服太陽劇團的想像力和表現力。  20點整,隨著舞臺後側一陣喧譁的起鬨聲,十幾名小丑走到了內場觀眾中,握手、擁抱,甚至把普通觀眾請出座位,加入小丑隊伍。
  • 卓別林——一個時代的現實影像師
    查理·卓別林,出生於英國倫敦,他是英國著名的影視演員、導演、編劇。我對於卓大師的第一印象,是在歷史書上的一頁紙上,上面展示的是他的經典肖像,頭戴一頂黑色高帽,身著一身西服,手拿一柄拐杖,加上略顯詼諧的鞋子,一個喜劇大師映然紙上。
  • 91年前的老電影,讓觀眾們「心碎」,卓別林只需一個背影
    但是要說真正讓觀眾愛上銀幕,充分並廣泛地用光影的魅力徵服觀眾的電影藝術家,還要說是卓別林。卓別林被譽為電影世界的「默片之王」、「喜劇之王」。在他的那個年代,他在好萊塢擁有絕對的統治力和號召力。而這一切,源於卓別林豐富的舞臺劇表演經驗,在電影時代到來之前,卓別林已經是一名優秀的舞臺劇演員。在1906年的時候,年僅17歲的卓別林,已經開始在一些喜劇劇目中,出演主要角色。
  • 卓別林電影《摩登時代》思想?
    卓別林的滑稽動作表演工廠生活的疲勞乏味。剝削社會對於貧苦人民的無情。殘忍變態的現實讓男主人翁查理情願待在監獄討得飯食和住所,也不願活在慘澹的現實社會。小編看影片時笑過又抑鬱了,查理看似滑稽,實則無比可憐。卓別林的肢體動作麻利流暢靈活,這是一般演員沒有能力做到的。影片中女主人翁的純真善良俏皮的笑容我看得都快哭了。看到女男主人翁之間純真的愛更是讓小編感動。
  • 卓別林與《小丑》只有一線之隔,《摩登時代》的小丑人生
    但是在卓別林的作品中,卻都深刻地反映了小人物的悲苦,他以喜劇的方式,來描述悲劇的故事,所以他是用喜劇的方式演出了悲劇。而在《小丑》這部電影裡,編導以《摩登時代》的溜冰跳舞片段來為《小丑》畫龍點睛,這讓人不禁拿《摩登時代》來做對比。以我的感受來說,卓別林與小丑其實只有一線之隔。
  • 鹽觀影 | 卓別林《摩登時代》
    《摩登時代》是我完整看過的第二部卓別林,看第一部在2019年,是《城市之光》。我驚嘆於:導演、編劇、主演、配樂,卓別林。除了《摩登時代》,他的很多電影配樂也都由自己挑選各種古典音樂小品或自己根據情節創作完成。我喜歡這樣的人,他生來就是藝術家。
  • 在卓別林的「摩登時代」裡,是人性無盡的「貪婪」
    在1936年,卓別林自編自導自演了他職業生涯的最後一部無聲電影《摩登時代》,這部影片是卓別林整個電影生涯的代表作品。這部影片通過一個被逼瘋的流浪漢和一個可憐的孤女,表達了對這個所謂的「摩登時代」的深深諷刺。作為默片時代最偉大的電影大師,卓別林的表演風格,在整個默片時代的後期,已經趨於在默片藝術上的完美。
  • 《摩登時代》為什麼能成為卓別林的代表作?
    《摩登時代》一直都是卓別林的代表作,為什麼這樣說呢?該片是卓別林的第七十五部影片,豆瓣有9.2的評分,在TOP250中排名102。《摩登時代》是他最後一部無聲電影,也是最後一部流浪漢電影。這部《摩登時代》是卓別林對於社會、人生、電影藝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