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琅琅書聲是鄉村最美樂章

2020-12-27 大眾數字報

  《遍地書香》劇照。

  5月8日晚,我國首部反映文化扶貧的影視劇《遍地書香》在北京衛視播出。5月8日下午,本報記者專訪了該劇的編劇、中國著名作家張繼。
  張繼現常年居住在棗莊市嶧城區陰平鎮卜樂山莊,深居簡出,他讀書、寫作,親近泥土,被稱為「離土地最近的作家」。
  《遍地書香》講述了第一書記劉世成到椿樹溝村用文化扶貧、扶志、扶智,帶領椿樹溝村村民走出了一條以沂蒙老區為背景的文化扶貧、文化致富的新型發展道路的故事。全劇彰顯了「翰墨書香」在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強大生命力和推動力。「我希望能通過這部電視劇,讓孩子們放下手機,拿出書本,讓讀書成為終生的習慣,讓更多的鄉村響起琅琅讀書聲。」張繼說。在他看來,村裡那種琅琅的讀書聲是全世界最美的樂章。
  談起創作過程,張繼告訴農村大眾報記者,他先後到費縣、蘭陵、蒙陰、沂水等地採風,先後與這些地方的20餘位「第一書記」深入座談。「可以說,這部電視劇是山東省『第一書記』的人物群像。我們單位也有一些文化幹部下鄉擔任第一書記。來到這些『第一書記』的工作現場,我深有感觸,他們的故事感染著我,他們的精神鼓舞著我。」張繼說。
  這是一部「山東人寫,山東人拍,山東人演」的地道魯劇。張繼說,該劇導演是臨沂人,演員80%以上是山東人。為了寫好拍好這部電視劇,張繼先後在椿樹溝村居住20多天。村裡的青山綠水、家家戶戶的核桃樹深深印在了張繼的腦海,並滋養著這位作家。
  2018年7月29日,38集電視連續劇《遍地書香》在蒙陰縣椿樹溝村開機,歷經95天拍攝完成。該劇是我國第一部反映文化扶貧的影視劇,還未播出便被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列為2020年脫貧攻堅重點播出劇目。
  在張繼看來,讀書在鄉村社會中具有普遍意義,他說,蘭陵縣卞莊街道代村社區黨委書記王傳喜就是帶頭讀書的典範,值得學習。在這部電視劇中,因為讀書,一個成天刷抖音的青年走上了致富之路;因為讀書,一個悍婦改變了自身的氣質,還在報紙上發表了文章。「讀書可以學到種地的知識,讀書可以提高一個人的修養,還可以提高一個人的辦事能力,讀書可以讓一個人變得與眾不同。文化的力量用好了,就可以轉化成生產力。」張繼說。
  「咱村啊,人人愛讀書、好讀書,人家就是聞著這個書香味來的。有了這個書香,咱村的魅力就越來越大。不僅吸引外來人投資,將來還會吸引更多的遊客到咱這兒來。」片花中,一名村民這樣感慨。
  目前,張繼正著手《遍地書香2》的創作。
  農村大眾報記者 劉真真

相關焦點

  • 張繼:人生如戲,每一個過程都奔向結局
    他說他永遠感謝父親,父親作為村裡走出去的不多幾個「亦工亦農」者,他經歷過「困難」時期,對讀書與寫作似乎有特別的價值認知,所以他看到張繼每天在屋裡不停地讀書寫作,不是感到失落,反而有種驕傲,並常有意無意地對村裡人說起家裡老三(張繼兄弟六個,他排行老三)在搞寫作這件事。父親的支持給了張繼精神的力量。
  • 界頭鎮順河社區:「四重唱」奏響「幸福鄉村」澎湃樂章
    近年來,順河社區通過黨建引領、固本引新、扶貧扶志、「三治」共建「四重唱」奏響「幸福鄉村」澎湃樂章。緊緊圍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促進鄉村振興要求,實施農村「領頭雁」工程,共培育烤菸、油菜、萬壽菊、肉牛、生豬等種養殖大戶8個,培育烤菸分級、烘烤技術員12人,培育鄉村旅遊領頭人3人,形成致富先鋒隊,以先富帶後富,最終實現全村共同致富。充分利用資源優勢,探索村集體經濟增收渠道,2019年,依託烤菸育苗管理、烤房群出租、河道承包管理等,實現村級集體經濟收入28.77萬元。
  • 琅琅書聲助成長
    琅琅書聲助成長 我市小學、幼兒園開展讀書日活動 陳曉丹 劉昭娣 藺麗麗     活動負責人說:「面對今年年初暴發的疫情,許多人義無反顧地投身抗疫一線,成為了最美的『逆行者』。這期間,發生了許多值得大家銘記的感人事跡,希望學生能通過活動汲取力量和信心,學習到這些『逆行者』身上的寶貴品質。」
  • 《最美的鄉村》| 主旋律劇中的愛情,才值得最好的樣子
    生活中不同的曲調組成了旋律,一首慷慨激昂的主旋律,一定是工作與愛情參半,《最美的鄉村》就是一首主旋律的樂章,其中的愛情故事就是樂章中幾行的曲譜,《最美的鄉村》是由郭靖宇監製,巨興茂、來牧寬聯合執導,郭靖宇、楊勇擔任總編劇,楊志剛、張子健、嶽麗娜、趙恆煊、劉智揚、何雨虹領銜主演的當代農村劇
  • 66個脫貧縣鄉村遊④ |畢節:奏響脫貧樂章 繪就美麗鄉村新圖景
    砂鍋寨集文化體驗、生態觀光、農家休閒、特色美食為一體,是體驗鄉村旅遊的好去處。織金古城風光景點推薦織金洞「黃山歸來不看嶽 織金洞外無洞天」作為貴州首家世界地質公園,它是中國最美的十大奇洞之首,更是織金的萬年瑰寶!
  • 《鄉村愛情》編劇片酬已漲幾十倍 接近高滿堂
    張繼(左)與「趙玉田」  遼瀋晚報11月24日報導 《玫瑰園裡的老少爺們兒》在央視八套熱播,雖然是亞運會期間仍取得了不錯的收視率,這部戲隨即會在山東、天津、黑龍江和遼寧等四家衛視開播。  憑著三部《鄉村愛情》系列的成功,以及《女人的庭院》、《玫瑰園裡的老少爺們兒》等一系列電視劇,張繼已經躋身編劇片酬金字塔的中上部分。  「趙玉田」算轉型成功  《鄉村愛情4》正在開拍時,《玫瑰園裡的老少爺們兒》在央視八套熱播,那麼兩者有何差別呢?張繼表示,《鄉村愛情》更具娛樂精神,讓人看了開心。
  • 張繼: 書聲是鄉村最美 章
  • 楓橋夜泊/張繼(轉載)
    因為當時江南政局比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紛紛逃到今江蘇、浙江一帶避亂,其中也包括張繼。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舟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客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清遠的小詩。這首七絕以一愁字統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烏、滿天霜、江楓、漁火、不眠人,造成一種意韻濃鬱的審美情境。
  • 張繼的《楓橋夜泊》,從第一個字開始,就是個錯誤
    《新唐書·藝文志》中,以寥寥二十餘字介紹他:「 (張繼) 字懿孫,襄州人。大曆末,檢校祠部員外郎,分掌財賦於洪州。」如此含糊的介紹,也充滿了疑慮與漏洞。關於張繼出生地,就有三種不同的說法:《新唐書》作襄州;唐代文人獨孤及,稱其為「南陽張繼」;明代理論家高棅,認為他的祖籍乃是兗州。因為那首膾炙人口的詩歌,世人皆知曉其姓名。不過,對張繼的了解,僅限於此而已。
  • 《最美的鄉村》講述扶貧路上最美故事
    由郭靖宇監製,郭靖宇、楊勇擔任總編劇,巨興茂、來赫執導,楊志剛、嶽麗娜、劉智揚領銜主演的電視劇《最美的鄉村》將於今晚(9月26日)在天津衛視開播,該劇以黨和國家新時代「脫貧攻堅、全面小康」重大歷史使命為故事背景,講述了三位青年共產黨員,他們分別在不同情勢下,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主動投入到扶貧攻堅工作中的故事
  • 《最美的鄉村》真且實
    真且實《最美的鄉村》全劇緊扣脫貧攻堅主線,通過新穎的敘事方式,用三個相對獨立又緊密銜接的故事單元,生動展現了黨員幹部群眾一齊努力致富的故事。劇情真實劇情真實的展現了擺在致富道路上的矛盾,沒有產業,就業人少,需要通過產業扶貧,就業扶貧來實現貧困人口全面脫貧。
  • 感謝最美的遇見,發現衡實之美
    莘莘學子萬千,琅琅書聲悠揚。漫漫長夜裡的數盞燈下,總有疲憊的身影還在默默地勞作,只為明朝畢露鋒芒。衡實,她是一首詩,歌頌以夢為馬,提筆不負韶華;她是一首曲,有平緩穩重的節奏也有慷慨激昂的樂章。她是一幅畫,一個夢,一段長旅。我們感恩衡實,今朝,我們懷著滿腔青春熱血泛舟學海;明日,我們便會在峰頂高旋凱歌! 我們感恩衡實,流年中,你是最美的風景。
  • ●橋山最美鄉村原來在這...
    近年來,全辦在堅持傳統產業做大做強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以劉家川、蘇家險、平天為代表的鄉村旅遊市場被全面激活,旅遊收入正在悄然替代傳統產業收入成為全辦經濟新的增長點。
  • 這部在沂蒙山區拍攝的電視劇,竟然是《鄉村愛情》編劇寫的
    該劇由山東省作家協會、中共臨沂市委組織部、中共臨沂市委宣傳部、臨沂市文化和旅遊局、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中共蒙陰縣委聯合攝製,由山東泰昊傳媒、臨沂夸克文化傳媒等聯合出品,全程蒙陰椿樹溝村取景拍攝,張繼擔任編劇,著名導演楊真執導,來喜、王雅捷、範雷、牛犇、廖京生、盛石頭等領銜主演,優酷、愛奇藝、
  • 相聚最美鄉村 巡覽美麗博物館
    美麗鄉村博物館是「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充分展現農業和農耕文化、鄉村旅遊發展成就、甘肅特別是隴南美麗鄉村建設成就和「一帶一路」對外交流成果的多主題博物館。博物館按照彰顯「國際範」、突出「甘肅味」、體現「鄉土情」的總體要求,將作為論壇永久性展覽場館,在今後每次召開「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時考察觀摩,還要作為鄉村建設和鄉村旅遊示範點供遊客平時參觀。美麗鄉村博物館位於康縣「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會址建築群4號館,館內一樓為農業農耕文化展區和鄉村旅遊發展成就展區,二樓為對外國際交流成果展區和夢回隴南書畫展區。
  • 我看《最美的鄉村》大結局
    昨晚看了CCTV1《最美的鄉村》最後兩集,尤其是最後一集是完整看完。好久沒這樣在電視上看首播的連續劇了,況且題材還是跟我如此貼近的農村。上一次看農村題材的經典連續劇,是一兩年前看的《平凡的世界》。最美的鄉村,不是說鄉村裡樣樣都是美的——只有一面的世界是不符合辯證法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最美的鄉村,是目的,是願望,是奮鬥方向,是攻堅任務,是康莊大道,同時也應該是一面鏡子,一把準尺。理想中最美的鄉村,應該照見現實裡的醜陋;理想中最美的人,應該喚醒陰溝裡萬劫復還的人。
  • 每日詩話:張繼一首六言絕句,超越《楓橋夜泊》寫出了曠世的孤寂
    而張繼的這首詩形與心都孤寂到了極點。張繼的詩歌水平宋代洪邁在《容齋隨筆》說「六言詩難工」,並舉了張繼一首六言詩為例。洪邁說,唐代張繼的詩,現在所流傳的只有《楓橋夜泊》一篇。而在當時著名詩人皇甫冉的詩集中,記載了張繼寄給皇甫冉的一首六言詩,詩曰:「京口情人別久,揚州估客來疏。潮至潯陽回去,相思無處通書。」
  • 體育和音樂交織出最美樂章
    昨晚不僅是一場技術與情感碰撞出的頂級演奏會,郎朗與成都的緣分更添一頁動人的樂章:郎朗正式受聘成都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形象大使。這一夜,體育和音樂交織出最美樂章,更值得期待的是,未來,郎朗將與成都、與大運會攜手,帶來更多精彩。市委副書記、市長、第31屆世界大運會成都籌備工作委員會主任羅強出席活動,並為郎朗頒發大運會形象大使聘書。
  • 從「命題作文」到爆款劇集,《最美的鄉村》「美」在哪裡?
    在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節點上,《最美的鄉村》恰逢其時,亦成了2020年劇集市場最大的驚喜。可以說,《最美的鄉村》是基層駐村幹部、農村精準扶貧、新農村建設的縮影,整部劇以小見大,用基層小人物突出了大時代風貌。更加難能可貴的是,《最美的鄉村》有衝突、有矛盾,人物出彩、細節飽滿,但並沒有刻意極致化,不醜化,不拔高,不鼓吹,所有的故事技巧都建立在「真實」之上。
  • 《最美表演2020》之金晨《舞臺春秋》—準確節奏演出完美樂章
    一年一度的《最美表演》在八月底又開始陸續上線了,從目前上線的幾部作品來看,金晨的《舞臺春秋》無疑從完整性到表現力上是最好的。這也是導演、演員和其他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才為觀眾奉獻了一場完美的樂章。隨後,更多的樂器開始加入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