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歷險記:獨角獸的秘密》是一部於2011年出品的3D動畫片。影片由著名導演史蒂文·史匹柏和彼得·傑克遜聯手打造,採用「表演捕捉+CG動畫」的方式製作,由傑米·貝爾、安迪·瑟金斯、丹尼爾·克雷格和西蒙·佩吉聯袂配音。
該片改編自著名漫畫作品——《丁丁歷險記》(舊譯《天天曆險記》、《亭亭歷險記》),為比利時漫畫家喬治·勒米(Georges Remi)(筆名:埃爾熱)作品,《丁丁歷險記》中的故事以探險發現為主,輔以科學幻想的內容,同時倡導反戰、和平和人道主義思想,自1929年1月10日起在比利時報紙上開始雙周連載,擁有多種翻譯版本和衍生作品。該作品問世以來,備受全世界人們的喜愛,先後被翻譯成70多種文字,全球銷量超過3億冊,遍及世界各大洲。
電影作品《丁丁歷險記:獨角獸的秘密》是史匹柏的第一部改編漫畫作品的電影,同時也是他執導的第一部沒有真人形象的影片。電影的主要情節取材於《丁丁歷險記》系列中的三部:《金鉗螃蟹販毒集團》、《獨角獸號的秘密》以及《紅色拉克姆的寶藏》,還有一些細枝末節的情節來自剩下的丁丁漫畫。
其實早在1981年,史匹柏拍完《奪寶奇兵》之後,看到有評論將瓊斯和丁丁比較,於是便讓自己的秘書買回來了全套的丁丁漫畫進行研究。在閱讀完這個系列的漫畫之後,史匹柏立即愛上了這個小記者以及埃爾熱的作品,變成了丁丁的忠實粉絲。緊接著,在1983年史匹柏就拿到了《丁丁歷險記》的拍攝版權,但由於技術問題,拍攝計劃被「雪藏」了起來,直到2009年才正式開始拍攝。
功夫不負有心人,該片一經推出,就獲得了2012年美國金球獎最佳動畫長片。同時也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土星獎多項重要獎項的提名。
這部精彩的動畫電影擁有緊湊的劇情、無與倫比的攝影和出色的剪輯,相信在觀看過程中,小朋友們會被新奇而又有趣味的場景和豐滿的人物角色所徵服,那麼,裡面的劇情究竟如何,讓我們先一睹為快吧!
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年輕記者丁丁和他忠心無比的狗狗白雪。一天,身為記者的丁丁閒來無事去街上搜索報導的素材,在集市中被一艘「獨角獸號」的模型吸引住了,情不自禁買下了它。
誰料,剛剛買下模型,一個大叔過來警告他即將要大難臨頭。接著,電影反派——薩哈林出現,也要高價買下這艘船模。
為什麼這麼多人對這艘船模感興趣?這引起了丁丁極大的好奇心,於是,他把船模拿回家想好好研究一下。誰料還沒研究,就因為小白在家裡追貓撞壞了船桅。船桅裡面掉出了一個小物件,滾到了柜子後面。
丁丁去圖書館查找相關資料,在古老的日記本中了解了「獨角獸號」這艘船的來歷與意義,發現了這艘船藏有一個驚爆的秘密。回到家後,他發現從桅杆裡掉出的小物件中藏有紙條,而紙條上的文字正是找到秘密的關鍵。
剛剛有了一些進展的丁丁,被薩哈林的手下劫持到一艘遊輪上,還好機智勇敢的狗狗小白很快就把主人解救了出來。
之後,丁丁又遇見了嗜酒的阿道克船長,原來他就是書中所講的「獨角獸號」最後的傳人。
至此,關於這艘船的秘密一一揭曉:原來,船模有三個,只有集齊了這三艘模型中的三張紙條,才能最終揭開謎題,找到財寶。
丁丁和阿道克船長受到這個流傳幾世紀的秘密吸引,下定決心踏上了尋找寶藏的路途。在路上,兩人經歷了千難萬險和反派的各種圍追堵截……
雖然探險之旅充滿了重重困難,不過在狗狗白雪、壞脾氣的航海家阿道克船長及笨手笨腳的偵探搭擋杜龐與杜邦的幫助,丁丁還是用自己堅強不屈的意志與永不退縮的精神克服了它們,最後搶到了紙條,知道了寶藏的位置,成功找到了寶藏。
《丁丁歷險記》是由比利時著名漫畫大師埃爾熱傾其畢生心血,精心創作的一部系列連環畫佳作。叢書講述了一個名叫丁丁的年輕記者和他忠實的搭檔——小狗米盧,以及他的夥伴們——阿道克船長、向日葵教授、警探杜邦和杜龐,他們一起上天下海,翻越雪山,穿過沙漠,週遊世界各地,懲惡揚善,歷險探奇的精彩故事。
本次推薦的是2019年由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精裝版特輯,是從22冊叢書中精選出來的8冊,分別是《藍蓮花》、《獨角獸號的秘密》、《紅色拉克姆的寶藏》、《七個水晶球》、《太陽神的囚徒》《奔向月球》、《月球探險》和《丁丁在西藏》。
自「丁丁」問世以來,已經陪伴全世界的讀者走過了90年的閱讀歷程,也一直因其不朽的藝術魅力備受全世界人們的喜愛。90年來,這部作品在全球總共被翻譯成了90多種文字,銷量超過300,000,000冊,遍及世界各大洲。毫不誇張的說,「丁丁」影響了好幾代不同膚色、不同國籍的少年兒童,相信這套叢書會陪伴小讀者們一起遨遊世界、增長見聞、共同成長。
在蔬菜水果的國度裡,老洋蔥因不小心踩了檸檬王一腳被投入監牢。洋蔥頭在解救父親的過程中,結識了許多心地善良的朋友,有南瓜老大爺、梨教授、葡萄師傅、小蔥園丁等。為了幫南瓜老大爺主持公道,洋蔥頭得罪了仗勢欺人的番茄騎士,惹怒了檸檬王,一大群無辜百姓被捕入獄,最後連洋蔥頭也不幸被抓進監牢。在老鼴鼠、小櫻桃子爵等朋友的幫助下,洋蔥頭最終成功逃脫並救出了南瓜老大爺等人,可一連串的危險與挑戰卻緊隨其後……
《洋蔥頭歷險記》是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賈尼·羅大裡經典代表作,自問世以來,已被翻譯為多國語言,在世界各地的讀者群中廣為流傳。作為新課標必讀書目,我們為小讀者精心推薦2018年由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的版本,其譯文採用我國著名翻譯家任溶溶先生的譯本。任老的譯文,文字風格曉白流暢,輕鬆詼諧。人物對白大多採用口語化的譯法,極富傳神的效果。該譯文將羅大裡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傳達得淋漓盡致,給千千萬萬的讀者帶來了極大的閱讀樂趣。
有兩個孩子,一個叫「沒頭腦」,一個叫「不高興」。「沒頭腦」做起事來丟三落四,總要出些差錯。「不高興」總是別彆扭扭,你要他往東,他偏往西。別人勸這兩個孩子改掉壞脾氣,他們都不以為然,為幫他們改正缺點,暫時把他倆變成了大人。「沒頭腦」當了工程師,「不高興」做了演員。「沒頭腦」設計了一座999層高的少年宮大樓,樓造好後,才想起沒設計電梯,結果孩子們為了在這個大樓上看戲,要帶著鋪蓋、乾糧爬一個月的樓梯,這不但害了別人,也害了設計師自己,因為「沒頭腦」也參加了少年宮開幕式。 「不高興」在開幕式這天演「武松打虎」,他扮演老虎,戲演到緊要關頭,他的老脾氣又來了,本來老虎應該被武松打死,可是他偏不高興死,反而把武松打得東逃西躲,二人一直打到臺下。臺下的「沒頭腦」正看得納悶,「不高興」卻打到了他的身上,於是「沒頭腦」在前邊跑,「不高興」在後邊追,兩個人從樓上滾到樓下,跌得腰酸背疼。通過這次教訓,兩個人決心改正自己的缺點……
這本書可以說是中國經典幽默兒童文學的代表作,影響了幾代中國兒童的成長,2017年本書入選教育部最新統編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成為了中國小學生閱讀基礎書目之一,具有非常高的文學藝術性和可讀性。
在生活中,我們並不喜歡跟「愛吹牛」的人交朋友,但德國童話中的這位「吹牛大王敏豪森男爵」卻成了家喻戶曉的「明星」,為世界各地的「小朋友」和「大朋友」帶去了無窮的歡樂。
敏豪森男爵是個快樂的冒險家,到世界各地去旅行是他最大的願望。單槍匹馬遊覽俄羅斯、騎著價值不菲的駿馬到土耳其參戰、乘船飽覽旖旎的亞洲美洲風光,甚至被龍捲風吹到過月球……這些都是敏豪森男爵引以為豪的經歷,因此他特別喜歡將旅途中的傳奇故事與大家分享。
他說自己坐過野狼拉的雪橇,讓鹿頭上長出了櫻桃樹;他說他曾經騎著炮彈飛向敵營,爬到月亮上找過銀斧;他說自己被鯨魚吃進過肚子,還穿越過火山,與火神鬥智鬥勇……他說他從來也不吹牛!
他講的故事驚險奇特,風趣幽默,令人難以置信又痴迷不已。在這些故事中,敏豪森男爵總是能巧妙地化解旅行途中遭遇的兇險。他經常在故事的末尾感嘆,面對困難要開動腦筋,找到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因為勇氣和智慧會帶給我們無窮的精神力量。
《吹牛大王歷險記》是拉斯伯和畢爾格兩位作家根據18世紀德國男爵明希豪森所講的故事,經過再度創作而寫成的。《吹牛大王歷險記》被譽為18世紀兒童文學的瑰寶,諷刺文學的豐碑。文學大師高爾基稱它是受到人們口頭創作影響的「最偉大的書本文學作品」。此書問世兩百多年來,一直廣受世界各國讀者歡迎,風靡全球。相信通過閱讀這本書,它會成為小讀者童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斑斕的夢和彌足珍貴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