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生長與變化是一切生命的法則

2020-09-05 熠明



劇情簡介:

綠皮書,是一本在美國歷史上幫黑人旅客安全出行的書,上面標註了各城市中允許黑人進入的旅店、餐館。

《綠皮書》的故事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了1962年,白人司機託尼,護送著名音樂人唐納德·謝利去南方巡演。兩個性格、膚色、生活環境完全不同的人,經過8周共處,互相影響、互相改變的故事。

這部電影,最打動我的地方,就是兩個主角以及銀幕內外故事揭示的,生長與變化。

一 主角的變化



01 白人司機託尼

託尼,外表高大魁梧,粗魯率性,酒吧保安出身的他有著滿身江湖氣息,但對家庭卻有高度的責任感和溫柔心。

電影開頭,他是個種族歧視者,黑人喝過的茶杯都被他一臉嫌棄地扔進了垃圾桶。

雖然迫於生計當了黑人的司機,但白人的傲慢和生活的窘迫,使他的態度有些擰巴。

氣氛在他聽到謝利演奏鋼琴,和知道謝利去南方巡演的原因後改變,他被謝利的才華和勇氣吸引。

一路相處,他在謝利的影響下放回了「在地上撿的」玉石,拾起了丟在公路上的垃圾,改正了自己的語調用詞,連寫給妻子的信,也從絮叨的流水帳,變得浪漫又深情。

電影最後,全家人一起和黑人鋼琴家歡度聖誕,種族歧視變成了種族融合。

託尼吊兒郎當遊手好閒的世界,被謝利悄然改變。


02 黑人鋼琴家謝利

謝利,風度翩翩,舉止得體,從小就有著極高的音樂天賦,還曾幾次受邀去總統府演出。

雖然北方是他的舒適圈,但他還是決定去南方巡演。希望通過自身的風採拒絕種族歧視,贏得尊重與肯定。

「因為唯有勇氣,才能改變人心。」

但在行程中,謝利常常悶悶不樂。他因膚色不被白人社會接納,又因學識無法融入黑人同族,甚至還因性取向,不敢融入社會。

他找不到自己的歸屬感,就如他在雨夜的吶喊:「如果我既不夠白,又不夠黑,更不夠男人,那你告訴我託尼,我是誰?」

但隨著和託尼日日相處,他也一步步找到了自我。接受了肯德基這樣「不衛生的食品」,接納了爵士樂這樣「不高雅的音樂」。最後一站,酒吧裡他神採飛揚的表情,召示著他的煥然新生。


二 影片內外的反轉

01 電影中的劇情變化

影片中有很多令人難忘的對比片段。

南下路上,邀請他們的白人表面上態度恭敬、彬彬有禮。實際卻對謝利充滿歧視:在服裝店不允許試衣服,在紳士家不能和白人共用廁所,在酒店被拒絕到餐廳用餐……。

遇到的黑人則因謝利的形象對他很遇到的黑人則因謝利的形象對他很不待見。最震撼的畫面是他們的車在路上拋錨時,勞作的黑人看到白人司機為謝利服務,臉上滿是不可思議的表情。


這分別從白人和黑人兩個角度,說明在他們心中,都是有著白人高級而黑人低等的固定認知。

還有關於警察的兩個小片段。有一站,因為警察歧視黑人,態度惡劣地扣押了謝利和託尼。

後來回紐約的路上,又有警察追著他們的車跑,以為又遇上了麻煩,其實卻是警察好心提醒他們輪胎癟了。

後一個片段,打破了觀眾覺得警察都是壞人的預設。

02 現實中的劇情反轉

電影上映後,遭到了謝利家人的抗議。

他們說電影是 「100% 錯誤」。因為託尼和謝利之間的關係,並非電影所描寫的那樣是朋友,僅僅是僱員和僱主。謝利也並不像電影中那樣和自己的種族疏遠,他始終和家人很親近。

他的哥哥更是怒罵這部電影是「一部謊言交響樂」,並說整部電影唯一真實的內容只有「託尼是唐的司機」。


三 我的觀影感受

01、不要輕易對事件的表相下結論

電影內和電影外的變化對比讓我們看到,表面粗魯簡單的人也能溫柔細膩;彬彬有禮外表下可能是固執偏見;警察裡有惡魔也有天使;剛還一起嗨皮的兄弟卻覬覦你的財產;溫馨動人的往事原來只是臆想。

所以不要以貌取人,憑經驗辦事,別輕易對事件的表相下結論。


02、不要有固定化的思維

託爾斯泰說,「所謂人生,是一刻也不停地變化著的。」

無論是向外看人,還是向內看己。改變的過程,就是不斷對自己的狹隘和自傲進行修正的過程。

最近世衛組織幹事譚德塞,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遭到「黑鬼」的言論攻擊和辱罵,說明即使到了今天,一些人依然還有種族歧視的固化思維。

而這種固化思維的範圍,可能不只是種族,還有金錢、地位、外表、權利......


03、需要勇氣和行動

儘管社會仍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歧視,但相信每個個體微小的改變,都會逐步推動整個社會的改變。

電影中有句臺詞是「改變大眾的想法需要勇氣」。其實除了勇氣,更要行動。

就像託尼曾鼓勵謝利:「這世上到處都是害怕主動邁出第一步的孤獨之人。」 所以聖誕節之夜,謝利拿著酒來到了託尼家,邁出了自己的第一步。


你有沒有看過這部電影,有怎樣的感受?你有沒有固化的思維,又有沒有改變的勇氣呢?

歡迎你和我和起探討呀!

相關焦點

  • 許添盛醫師:3個生命法則,讓你重新喚起生命活力
    所有的生命都由生命法則而來,它的重要性如同憲法在法律中的地位。如果用基督教的術語,生命法則是上帝親口允諾給每個生命的;如果用佛教的術語,生命法則的地位在因果律之上。它是宇宙的定理,是所有生命都遵循的原則。遵循生命法則很重要。人生所經歷的苦痛和災難,都是因為忘記或偏離了生命法則的方向。
  • 吸引力法則:你變了,一切就變了!
    、愛迪生、愛因斯坦……這個秘密可以讓你得到你想要的一切,包括健康、快樂、財富。它就是吸引力法則!1人,其實是一個系統、一種思想載體,更是一個敏感的信息場,無時無刻都在與外界的信息、能量進行交換。人類的精神、思維、肉體都是能量,無論是言行舉止,站坐行臥,都是能量的運動與變化,我們睜眼、閉眼,看得見的、看不見的都是能量。能量從哪來?
  • 我們欠生命一個擁抱——奧斯卡獲獎電影《綠皮書》
    《綠皮書》原本的意思是《黑人旅行者綠皮書》,上面標註了各座城市裡允許黑人進入的餐館和旅店。不過,在電影裡,託尼才是謝利的綠皮書,成為他和解旅程的幫助者。 電影的最後有一個極具代表性的結局:謝利開車送託尼趕上了家裡的平安夜晚宴,託尼邀請他一同用餐,但謝利開始婉言拒絕了。
  • 驕傲的生存 溫暖的生活——《綠皮書》影評
    《綠皮書》是由彼得·法拉利執導,維果·莫特森、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劇情片,於2018年9月11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2019年3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了義裔美國人保鏢託尼,他被聘用為世界上優秀的爵士鋼琴家唐開車。
  • 幸福綠皮書,音樂是藥,可以治癒一切
    電影裡,每到一處,白人男主Tony都會根據綠皮書安排二人的行程住處。彼時美國南部種族歧視依然盛行。Shirley博士在散播自己影響的同時,也遭遇了很多不公平的社會事實。每次都會在Tony的幫助下化險為夷……要說觀後感,我倒是覺得本片的主題不是反歧視那麼簡單,更多是反偏見和先入為主。Tony愛吃黑人群體最愛吃的炸雞,卻也還會跟Shirley博士說」你們都愛吃這些東西。」
  • 吸引力法則:如何輕鬆顯化你想要的一切?
    所以,激活吸引力法則的正確步驟應該是:先心動,調振動,再行動!只有在下訂單前,先調整好自己內在的頻率,再結合你外在的行動,你想要的一切才會很巧妙且輕鬆不費力地被實現。但幸好,在我生活陷入困頓窘迫、萬念俱灰之際,一位深諳生命法則的朋友,推薦我去讀了《秘密》這本書。沒想到,這個不起眼的契機,成為了我接觸吸引力法則的開端,由此我開始了神奇的內在探索之旅。
  • 《綠皮書》曝光「什麼是綠皮書」特輯
    繼拿下金球獎最佳影片(音樂/喜劇類),又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剪輯五項大獎後,電影《綠皮書》終於定檔於3月1日在國內上映。1月25日,片方發布了一支「什麼是綠皮書」特輯,科普了影片的背景,也解釋了「綠皮書」是一本專為黑人而設的旅行指南,這本書標註了各個城市允許黑人進入的旅店、餐館等。
  • 電影《綠皮書》曝「什麼是綠皮書」特輯
    繼拿下金球獎最佳影片(音樂/喜劇類),又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剪輯五項大獎後,電影《綠皮書》終於定檔於3月1日在國內上映。今日,片方發布了一支「什麼是綠皮書」特輯,科普了影片的背景,也解釋了「綠皮書」是一本專為黑人而設的旅行指南,這本書標註了各個城市允許黑人進入的旅店、餐館等。電影《綠皮書》由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一個白人司機和黑人鋼琴家因一次長途巡演的旅途,結下真摯友情的故事。電影在海外上映後,除了橫掃好萊塢頒獎季,在多倫多電影節、三大工會獎等重磅獎項上拿獎到手軟,海外觀眾也對該片評價不俗。
  • 【秘密】吸引力法則:你變了,一切就變了!
    用生命陪伴生命、用生命溫暖生命、用生命喚醒生命✎我們積極傳播正能量:身心 | 健康 | 修行 | 文化教育 |       所以,人的健康,是大自然健康的體現,是大自然繁衍生息的人類萬眾生命的健康體現。       世界是什麼?       世界是你用眼睛、耳朵、嘴、舌頭等感官系統創造自己的實相,所以一切只取決於你的感官系統。       世界是什麼?是你內心信念在現實裡的一種投射。
  • 3月1日放映《馴龍高手3》《綠皮書》《阿麗塔:戰鬥天使》
    在發現自己真正的命運之後,飛龍與騎士將攜手殊死奮戰,保護他們所珍愛的一切。第貳部21:40放映:綠皮書導演: 彼得·法雷裡編劇: 尼克·瓦萊隆加 / 布萊恩·海耶斯·庫瑞 / 彼得·法雷裡主演: 維果·莫騰森 / 馬赫沙拉·阿里 / 琳達·卡德裡尼 / 塞巴斯蒂安·馬尼斯科 / 迪米特·D·馬裡諾夫 / 更多...
  • 3月3日放映《馴龍高手3》《綠皮書》《阿麗塔:戰鬥天使》
    在發現自己真正的命運之後,飛龍與騎士將攜手殊死奮戰,保護他們所珍愛的一切。第貳部21:40放映:綠皮書導演: 彼得·法雷裡編劇: 尼克·瓦萊隆加 / 布萊恩·海耶斯·庫瑞 / 彼得·法雷裡主演: 維果·莫騰森 / 馬赫沙拉·阿里 / 琳達·卡德裡尼 / 塞巴斯蒂安·馬尼斯科 / 迪米特·D·馬裡諾夫 / 更多...
  • 新片預售—《馴龍高手3》+《綠皮書》
    一部是等了5年,即將迎來史詩級終章的《馴龍高手3》另外一部是今年奧斯卡得到5項提名的《綠皮書》經典+口碑,萬眾期待呀!《馴龍高手3》這部動畫的締造者德布羅斯說:我們都這樣覺得,是時候該總結這一切了。雖然說這是一個喜憂參半的對這個角色來說再見的方法,但是我感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德布羅斯的心裏面,《馴龍高手3》是將會成為整個「馴龍宇宙」的最終的一章。
  • 《綠皮書》
    《綠皮書》摘得奧斯卡的桂冠並不是一件讓人意外的事情,它符合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審美。首先,它有可看性。商業性是奧斯卡影片的特點之一,不會讓普通觀眾在影院中因太過無聊而睡著或者中途離場,不會有看不下去的感覺。《綠皮書》中恰到好處的笑點和兩個人之間的磨合,都會引導著觀眾有看下去的興趣。其次,《綠皮書》是有關黑人種族、和種族歧視的電影,也是奧斯卡喜歡的類型之一。
  • 總的來說,綠皮書還是太美滋滋了
    當然是《綠皮書》。從賣相上,《綠皮書》就很奧斯卡。溫情,黑白種人大和解,同性元素,還是黑人白人開車玩的公路片,奧斯卡評委看了肯定得高潮。△ 3k黨經常實行私刑,只為了恐嚇附近的黑人而這一切,只是因為那張天生的黑色面孔。電影中的南方之旅,輕鬆地像是兩個男閨蜜結伴郊遊。
  • 總的來說,《綠皮書》還是太美滋滋了
    當然是《綠皮書》。從賣相上,《綠皮書》就很奧斯卡。溫情,黑白種人大和解,同性元素,還是黑人白人開車玩的公路片,奧斯卡評委看了肯定得高潮。△ 3k黨經常實行私刑,只為了恐嚇附近的黑人而這一切,只是因為那張天生的黑色面孔。電影中的南方之旅,輕鬆地像是兩個男閨蜜結伴郊遊。
  • 撕掉綠皮書,讓白色世界和黑色世界成為一個世界——電影《綠皮書...
    影片中的綠皮書是一本小冊子,是白人旅館和黑人旅館的分布圖,白人司機託尼根據小冊子為他和黑人老闆唐分別安排旅館,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問題可見一斑。種族歧視問題深植於美國歷史中,它是這個自由國度的一大汙點。在一個種族歧視的社會裡,一切優勢和努力都不能填補因膚色造成的階級鴻溝。唐有心理準備,然而真正身臨其境,卻是兩回事。反觀託尼,託尼的存在是唐的強烈反襯,他只是唐的一個僱傭工,之前的身份是夜總會的保安兼打手,僅僅因為膚色的不同,便享受到不一樣的待遇。唐被安放在垃圾一般的汽車旅館裡,託尼的旅館又潔淨又舒適。唐被趕出了餐廳,託尼可以大搖大擺地攫取食物。
  • 《綠皮書》式的「政治正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而《綠皮書》在這種語境中的獲獎,體現著一種與孤立主義思維相對立的「交往理性」的立場。這種立場,是一種文明社會的、而非訴諸對立的解決方案。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作為藝術電影的《綠皮書》不僅是詩性的,也是政治性的,更是哲學性的;不僅是美國的,也是世界的,更是人類的。
  • 《綠皮書》:傳統的故事也可以有非凡的表現
    《綠皮書》,是一個非常傳統的故事。黑人音樂家唐·雪利,僱傭白人暴徒託尼·利普當司機,自己去美國南巡。不同的性格和經歷使兩人在旅途中不斷摩擦,在經歷了起伏之後,他們終於生產了友誼。「黑人出行綠皮書」是黑人的旅行指南,表示城市允許黑人進入酒店和餐廳。然而在白人對黑人的歧視下,《綠皮書》卻給出了相反的人設。黑人雪利受過良好教育,具有較高的知識和修養,舉止優雅得體,是託尼的老闆;白託尼在紐約晚上混在一起,相信暴力,行為粗俗,是雪利僱傭的司機。當託尼第一次見到雪利雪利時,他好像坐在王座上,而託尼坐在一把矮椅子上。雙方的地位一目了然。
  • 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只有保持尊嚴才能戰勝一切。」世界依舊,但好像有什麼發生了變化。這種感受很真實,一個真正熱愛音樂的人,只有享受其中,才能感到自我和生命的和諧統一。沒有100%孤獨的人,當人們開始敞開自己的內心,這趟旅程就註定不會孤單。
  • 《綠皮書》是一本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黑人出行指南.
    綠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