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存在感最低的一位好漢,全書100多回,他竟一句話也沒說過

2021-02-08 無風卻起念

《水滸傳》作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也是他們留給我們不可多得的文化寶藏。《水滸傳》講述的是宋朝末年,君王無道,奸臣當道,許多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不得不落草為寇,走上梁山並形成不小的勢力的故事。

《水滸傳》深刻地反映廣闊的社會生活,情節曲折複雜而富戲劇性,善於描寫場面,人物眾多,形象生動,個性鮮明,對話傳神,善於以對比手法展現人物的性格特徵,描寫人物的心理變化,從人物的行動表現其性格。《水滸傳》以流暢的白話口語為基礎,再加錘鍊,既生動潑辣,又簡潔洗鍊。

與《三國演義》相比,《水滸傳》的長處不在於政治和戰爭場面的描寫,而在於主要人物的刻畫和市民生活的描寫。其中梁山主要人物宋江、林衝、武松、魯智深、李逵等,人物個性鮮明,角色語言各有特色。

在《水滸傳》的故事中,梁山好漢們的形象大多都非常飽滿,比如宋江、魯智深、吳用、李逵等,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對象。不過,梁山中有一百零八好漢,而在這些好漢之中,也有存在感不高的人,比如陶宗旺便是其中之一,此人在全書一百多回中,一句話也沒有說過。

陶宗旺綽號九尾龜,光州人氏,為莊家田戶出身,慣使一把鐵鍬,頗有氣力,也能使槍掄刀,人稱「九尾龜」。在進入梁山之前,陶宗旺與摩雲金翅歐鵬、神算子蔣敬、鐵笛仙馬麟一同在黃門山落草,並成為了黃門山四寨主。雖然不是很厲害的勢力,但是卻也是一方老大。

陶宗旺,小說《水滸傳》中人物,祖籍光州,先為莊家田戶,後來和歐鵬、蔣敬、馬麟四人一起落草黃門山。在宋江從江州獲救,返回梁山路過黃門山時四人順路上了梁山。受招安後,徵討方臘時,攻潤州時亂軍中亂箭射死,馬踏身亡。

當宋江在江州醉酒題反詩,被判處斬首的時候,陶宗旺感到惋惜不已,因為宋江是他所欽慕的對象。於是乎,陶宗旺決定前去營救宋江,只不過他們還沒有開始行動的時候,宋江已經被晁蓋等人就出來了而已,所以他們失去了一個很好的露臉機會。

等到宋江大鬧無為軍,準備和晁蓋一同返回梁山的時候,路過了黃門山。陶宗旺自然不會放過如此好的機會,趕忙在山前迎接,請他們上山坐坐。宋江感受到了陶宗旺等人的熱情,於是便邀請對方加入梁山的隊伍。陶宗旺高興不已,當即便同意了,將山寨燒了,跟隨宋江等人離去。

後來,當宋江接宋太公上山的時候遇險了,幸虧陶宗旺和李逵、歐鵬等人及時出現,這才救下了宋江。因此,對於陶宗旺這個人,宋江還是比較滿意的,所以在梁山大聚義的時候,雖然陶宗旺並沒有很大的名氣,對梁山的貢獻也就那樣,但是還是排在了第七十五位,上應地理星,負責監修山寨城垣。

梁山接受招安之後,陶宗旺跟隨宋江南徵北戰,立下了不少的功勞。但是可惜的是,此人在徵討方臘之時,隨宋江攻打潤州,在亂軍中被亂箭射死,馬踏身亡,成為了梁山之中最先戰死的英雄之一,後來被追封為義節郎。

參考資料:《水滸傳》、《水滸人物大辭典》

相關焦點

  • 水滸108位好漢,只有此人在原著中沒一句臺詞,存在感幾乎為零
    "水滸108位好漢,只有此人在原著中沒說過一句話,存在感幾乎為零蜀山筆俠以歷史故事為原型寫出來的古典小說,往往和歷史有些出入,參考《三國演義》可知。而古典小說開始流行之後,影視、戲曲演繹和原著又會產生一些出入,參考《水滸傳》可知。比如在《水滸傳》原著中,擒方臘的人是花和尚魯智深,這樁功勞跟獨臂武松沒有任何關係。
  • 盧俊義是梁山最強好漢,但有5人能制服他,其中三人讓他吃了敗仗
    、吳用這樣對於梁山戰略意義重大的好漢排名靠前,若是純粹論武藝的話,那「玉麒麟」盧俊義無疑是冠絕梁山了,但「梁山最強」的頭銜並不意味著他能夠戰無不勝。二、張清全書第二位讓盧俊義吃癟的好漢就是那東昌府的守將「沒羽箭」張清,事實上原著中並沒有提到張清與盧俊義正面交鋒,不過張清卻是在那梁山功東昌府一戰連打了梁山十五位頭領,而起初率軍攻打東昌府的人就是盧俊義。原著道:「盧員外提兵臨境,一連十日,不出廝殺。
  • 水滸傳中真正的高人,一句話救下12位好漢,宋江求他上梁山都不去
    《水滸傳》中的出場人物非常多,梁山一百單八將性格各異,但大部分人都是蜻蜓點水一閃而過,佔用篇幅最多的還是宋江、林衝、武松、魯智深、楊志這五位梁山好漢。魯智深算是一位最為正面的梁山好漢,俠骨錚錚,光明磊落。今天咱們要說的這位高人,就曾經點化過魯智深。 這位真正的「高人」,就是蕭嘉穗。「蕭嘉穗」是誰?相信很對讀者看到這個名字之後都會一臉驚訝,《水滸傳》中還有這樣一個人?有,此人在《水滸傳》中猶如驚鴻一瞥,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他留下一句話,救下了十二位梁山好漢,宋江求他上梁山都不去。
  • 梁山好漢中的三俠五義
    其中三俠為:南俠展昭,主角級別的存在,輕功高手,主戰武器為上古名劍巨闕,被皇上封為御前四品帶刀護衛,因此得了個綽號叫「御貓」——好萌!卻也讓他備受嘲笑,說你堂堂一個江湖大俠,怎麼就成了皇上的小貓了!在這本書中,施耐庵等作者共同構建出了一個更加草莽、更加兇猛、更加暗黑的水滸宇宙:別說是高俅等人,即使是梁山108好漢,也多有王英這種壞到骨子裡的土匪。可即便如此,卻也依然可以在這錯綜複雜的好漢群像中,找出屬於梁山好漢的三俠與五義:忠義:及時雨宋江沒錯,宋江非常厚黑,為達目的毫無底線,甚至幹過殘害百姓的惡舉。
  • 魯智深是梁山唯一好漢?來看看他的黑點
    在華州府,史進為救人,行刺賀太守失敗被捉,魯智深聽說後也去行刺,雖然沒成功,卻也能看出他的俠義之心。而其他好漢,則或多或少有汙點或者性格缺陷。比如林衝前期很隱忍,武松殺過張都監家丫鬟僕人,宋江賺過秦明、盧俊義,李逵殺過百姓和四歲小衙內等。如此對比,更顯魯智深的「偉光正」。
  • 梁山好漢五個最強武力的高手,會是誰,有什麼道理
    梁山好漢108將中戰鬥力最強的人,基本被排在36天罡星之內,72地煞中有個別人比36天罡星末尾的人稍微會強一些。 在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中,馬軍是中堅力量,步軍雖然數量多但算不上精銳,水軍武力要比步軍更弱。梁山上的馬戰高手,基本上都包含在「五虎八驃十六小彪將」中。
  • 梁山泊好漢全夥在此!
    如果把梁山好漢比作一個相當於復仇者聯盟的英雄組織,而要選出一句類似「Avengers Assemble」的又燃又酷的臺詞。我一定選「梁山泊好漢全夥在此」。這句話在百回本水滸裡出現了四次。一次是大鬧東京,宋江元夜看燈,梁山人馬前來接應,五虎將立馬濠塹上,齊聲大喝。高俅嚇得心膽俱裂,東京城草木皆兵。
  • 此人本可以成為梁山109位好漢,可惜卻被宋江一句話丟了性命
    此人本可以成為梁山109位好漢,可惜卻被宋江一句話丟了性命 說到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北宋末年,108好漢齊聚梁山,憑藉水泊天險,替天行道,除暴安良,聲震天下。這108位好漢,各有特色,有的英雄氣概,有的義薄雲天,還個個身懷絕技。
  • 梁山號稱108好漢,真正配得上第一好漢稱號的只有他,名字很耳熟
    因為幫助晁蓋等人脫險因此受到梁山和江湖上的兄弟的尊敬。然而晁蓋朝廷的重犯,可是作為朝廷官員的宋江不僅包庇晁蓋,而且還在被閻婆惜發現後,動手殺害了對方。從這一點來看宋江的「道義」已經是有失偏頗的了,另外在上了梁山之後,宋江卻又一心想著招安回朝廷做官,最後為了自己的愚忠把梁山跟著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們往坑裡面帶,所以宋江實在是稱不得什麼好漢。
  • 梁山號稱108好漢,真正配得上第一好漢稱號的只有他,名字很耳熟!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所描寫的是水滸梁山108好漢的故事,都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會有,這108人果然都配稱作是好漢嗎?其實不然,裡面絕大部門都是被迫進入梁山的人,還有一些本來就是連殺無辜的大惡人,這些人都算不得什麼好漢,甚至一些梁山的領導人物也算不上什麼好漢。
  • 水滸傳中最冤的好漢,因身懷絕技被坑上梁山,梁山卻不需他的絕技
    世人皆知那水泊梁山之上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計一百零八位頭領,他們自稱是與那星辰契合,所以打著上應天命的旗號去「替天行道」,其實原著第二回就已經明確過一個事實,即是洪太尉放走的是一百零八個妖魔,所以從這一角度來看,梁山好漢們絕不可能是什麼純粹的好人,事實上細品各個好漢的經歷就可得知這一點
  • 水滸傳108位梁山好漢圖譜
    秦明被捉投降後,勸說黃信也投了宋江,是梁山第三十八條好漢,為梁山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一名。宋江受招安後,徵方臘後回青州做官,被授武奕郎。為梁山第四十七位好漢,在梁山作定功賞罰軍政司官員,一生專記人功過,賞罰分明。徵方臘後,朝廷封其為武奕郎都統領,後回飲馬川求閒去了。
  • 單個的好漢都是英雄,梁山集團卻是流氓
    這部分主要表現在好漢們各自的故事中,這些故事不存在是否偽裝成歷史的問題。雖然一百零八個英雄都有名字,但在小說中真正重要的人物,依照出場順序依次為魯智深、林衝、楊志、宋江、武松、李逵、石秀和燕青等。其中屬於小說家真正偉大的創作的當推魯智深、武松、李逵,可能還包括林衝。很顯然,除了宋江和李逵,這些好漢最為精彩的經歷都發生在他們加入梁山泊以前。
  • 朱仝:不願上梁山的好漢
    他身上不僅體現了山東人崇拜的「義」,還體現了儒家文化的核心「忠」。朱仝,濟州鄆城縣人,初出場時是這樣描寫的:「身長八尺四五,有一部虎鬚髯,長一尺五寸,面如重棗,目若朗星,似關雲長模樣,滿縣人都稱他做美髯公……只因他仗義疏財,結識江湖上好漢,學得一身好武藝。」
  •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為何如此排名?梁山泊的名字又是怎麼來的?
    一部洋洋灑灑數百萬言的《水滸傳》,其中塑造的人物之多實在讓人嘆為觀止。有人曾做過統計,《水滸傳》中除了丫鬟、老媽子、士兵以及跑龍套的「老百姓」之外,有名有姓的就有577個,有姓無名的99個,有名無姓的9人,此外包括情節需要所寫的人物也達到了40人,總計725人。
  •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這些諢名,你知道幾個?
    我們心中都有一位英雄,這個英雄可能是家人、朋友,也可能是影視作品、書本裡的某個人物,至今還有不少朋友把齊天大聖孫悟空當做自己心中的英雄。而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中英雄人物最多的就《水滸傳》,《水滸傳》是第一部白話章回體白話小說,關於它的作者存在著一定的爭議,比較收到認可的說法是:《水滸傳》的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說家施耐庵,同時由他的學生羅貫中進行潤色和編排,而後世參與到《水滸傳》創作的說書人、文人、書商不計其數,因此《水滸傳》也是一部世代累積起來的文學作品。不知大家是否有疑惑——《水滸傳》為何要叫做《水滸傳》?
  • 梁山108好漢的最終下場,很齊全(果斷收藏)
    宋江受招安後,徵方臘後回青州做官。 孫立孫立原是登州兵馬提轄,精熟弓馬,善使鞭槍,海邊的賊寇聞風喪膽,人稱「病尉遲」。是梁山第三十九條好漢,封梁山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二名。受招安後,回登州做官。 宣贊宣贊曾為郡馬,他長得黑臉,朝天鼻,郡主嫌他醜陋懷恨而亡。
  • 梁山最孤獨的好漢,在梁山上沒一個朋友,生病後到病死都沒人照顧
    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了解這麼一位人物,他堪稱是梁山最孤獨的好漢,在山上沒有一個朋友,生病後至病死都沒人照顧。而他,就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青面獸」楊志。要說起楊志在水滸中的初次露面,那還要追溯到林衝求取投名狀時,當時林衝剛上梁山,王倫刁難他必須要獻上「投名狀」方可入夥,而他下山碰到的第一個人,正是楊志。
  • 水滸:第一個出場的好漢,為何沒上梁山,作者寓意何在?
    可見,山頭很多,選一家入夥不成問題,但這位好漢偏偏沒有落草為寇,而是另選出路,他就是《水滸》中第一個出場的好漢:王進。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跑了和尚跑不了廟,王進職場上混了多年,深知大宋官場的水有多深,只因為他父親王升當年將街頭耍橫的高俅一棒打翻,從此結下梁子,誰也沒有想到高俅如今升座殿帥府,搖身一變,大糞變黃金,暈了明白人的眼。王進決定辭職,此地不養爺,自有養爺處。
  • 梁山好漢 文武雙全浪子燕青
    燕青一門心思的救盧俊義,回府發現李固霸佔了盧府,義正言辭的訓斥,卻遭到了李固的驅逐。後來李固花重金買通官府,官府要將盧俊義斬首,燕青便與梁上聯絡,與梁山好漢一起劫法場救盧俊義。救出盧俊義後隻身回到盧府,將李固斬殺,跟隨盧俊義一同上了梁上入夥。燕青上梁上之後,和宋江等梁山眾將一起攻打曾頭市,跟隨盧俊義一起擒拿史文恭,立下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