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荃
丁香醫生作者
卓正醫療杭州診所眼科主治醫師
中山大學眼科學碩士
火辣辣的暑假終於過去。
暑假的眼視光門診,天天都是烏泱泱的場景。患者數量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很多醫生說話只能簡化成這樣了:
「近視是治不好的!手術也是治不好的!」
「近視度數就是容易漲的!你戴不戴眼鏡都會漲的!跟眼鏡無關!」
「散光是天生的!不不不,不是遺傳的意思,天生的不等於遺傳的!」……
聽著有點絕望是不是?
簡單粗暴的語言是雙刃劍,有時一語驚醒夢中人,有時卻把病急亂投醫的患者推向騙子的懷抱。
我見到過很多深陷「視力騙局」的家長。
裸眼視力變好,誤以為近視沒了
裸眼視力變好了,就以為近視度數下降甚至沒有了,這是很多家長的大誤區。
近視度數和視力差的程度,經常是不成正比的。其原因目前還不完全明了,可能是由於每個人的大腦對「模糊」的適應能力不同所導致。
攝影裡面的「景深」概念可以幫助大家理解
圖片來源:見水印
這種適應能力有個體差異,而且似乎是能通過「訓練」提高的。但是這類訓練沒有得到學界的認可。
現在有很多視力提升機構,號稱「降度數、摘鏡」,其實只是通過「提高裸眼視力」,讓大家以為近視度數降了。
暑假我見到一個孩子,她真的很「厲害」。一年前近視 350 度,裸眼視力只有 0.2。通過做這種「視力提升訓練」,裸眼視力竟然恢復成了 0.8。
然而,給她一檢查,發現近視度數已經 500 度,也就是一年增長了 150 度,這算是相當快了。測量眼軸,已經達到 26.5 mm,遠超這個年齡段的平均值。
在「視力好」的假象中,不知不覺發展成中、高度近視的孩子,我在暑假遇到不少。他們所描述的降度數方法,有各種頭戴式、桌面式或立式的儀器、圖像、屏幕等訓練,有穴位按摩、眼球轉動、眼貼等,還有各種「理療眼鏡」「降度數眼鏡」「負離子眼鏡」「小孔鏡」……
一個家長發給我的訓練圖片,可以推測出,孩子戴了一副遠視眼鏡(孩子自身是近視的),正在做的是一種弱視訓練,這種訓練和近視根本沒有關係
另外,也有好幾個孩子家長幡然醒悟,跟我吐槽在這些店裡花了幾萬塊血汗錢。有的孩子後來視力又變差了,有的甚至發現那家店「療程」沒做完就關門大吉了。
「不用戴眼鏡」只是一種幻覺。科學地控制近視,其目的並非提高視力,更不是摘鏡或降低度數,而是避免近視度數不斷加深、眼軸過度增長,導致孩子的眼球在日後產生致盲性的問題。
當初若家長清晰了解到這一點,並採取科學的辦法控制,或許孩子的近視不會發展成現在的程度。
高度散光不讓戴眼鏡,誤人前程
我還遇到一個 400 度散光複診的孩子。她是上小學才發現問題的,之前檢查就發現戴鏡視力很差了,已經形成弱視,應該每天好好戴眼鏡治療才對。
然而,媽媽帶她去進行了「降度數」的治療,還給我看了一個表格,記錄的是孩子每次做訓練後的度數值。我一看,其實每次都是寫著 350~400 度左右的散光度數,也不見有什麼明顯「下降」。看來這機構還比較「實誠」?於是我抱有一絲希望地問了媽媽:孩子平常生活,包括做訓練的時候,是戴著眼鏡的嗎?
「當然不是,那個老師說了,不可以戴眼鏡的。我們度數高沒那麼容易恢復,還要多做幾個療程。」
我很耐心地進行了一番宣教:孩子需要長期戴眼鏡,是因為她處在視覺發育關鍵期,如果眼睛一直看不清楚,弱視就很難治好。
有個醫生用「狼孩」不會說話的故事來打比喻:看東西和說話一樣,都是需要後天學會的。從小不跟孩子說話,孩子就學不會說話;同樣的,眼睛從小看不清楚東西,以後也都看不清楚。
弱視就是眼睛看東西的能力沒有發育好,不治療好的話,日後即使戴眼鏡也不能提高視力了。這意味著許多要求視力正常的職業不能選擇,體檢過不了,駕照不能考,日常生活也可能受到影響。
媽媽有點搖擺不定,但還是堅持說:我們已經買了幾個療程,做完再看看吧。
我真心希望這孩子不戴眼鏡,視力也能自己慢慢好起來。不是沒有這樣的個案,但「幸運兒」真的很少。
遠視「降度數」,小心近視找上門
有一年暑假我還接診過一個患者,是輕度遠視的小學生。
熟悉「遠視儲備」這個概念的家長應該知道,孩子輕度遠視算是好事情。
眼球需要在發育過程中慢慢長大。學齡前兒童的眼球還很小、很短,所以通常是遠視眼,並且大體規律是年齡越小,遠視度數越高。這種遠視度數,我們就把它叫做「生理性遠視」或「遠視儲備」。
不過這個孩子有點特別,他雖然視力好,看書時卻總是有點模糊,爸爸還懷疑他是不是故意不想學習。
這症狀不奇怪,因為遠視眼看近處需要使用的眼睛調節力更大,也就是眼睛裡面的肌肉會更容易「累」。
睫狀肌負責眼睛看近處時的調節功能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處理起來也簡單,首診的醫生給他配了副遠視眼鏡看書,症狀很快就好了。
孩子視力這麼好,按理說沒有提高視力的需求。我估計首診醫生沒有講清楚,加上家長被「戴眼鏡」這個事情深深打擊了,竟然也被不良商家騙去。
孩子描述他做的訓練,聽起來有點像針對弱視的訓練方法,但又摻雜了很多別的(說實話我真想化身臥底去實地看一下)。可這孩子沒有弱視啊!做了半年多,那邊的「老師」檢查說遠視度數降了很多,不用戴眼鏡了,孩子也說不舒服症狀全好了。
唉!原來遠視 200 度遠視,現在遠視 50 度,確實不用戴眼鏡了!可是我說,這位爸爸,他再這樣下去,就很容易近視了!
爸爸嚇了一跳:怎麼會呢!
生理性遠視度數隨著年齡增長就有可能下降,根本不用去「降」。降得這麼快,當然也可能和用眼習慣不好有關,但這半年密集的近距離用眼訓練,是不是也「功不可沒」?
聽明白之後的爸爸,懊惱不已。
越不想戴眼鏡,越容易上當受騙
眼鏡在各種危言聳聽的謠言中,變成了「碰都不能碰」的毒藥。
有醫生方面的原因:科普宣教工作沒有做到位。也確實有些人始終難接受戴眼鏡,認為戴眼鏡是不正常的。我明白大家認知的轉變,是個很漫長的過程。但涉及到眼睛健康,我還是呼籲大家多聽聽專業醫生的意見,不要太相信自己的「感覺」和「別人說」的經驗。
而最應該譴責的是這些沒有醫療資質的所謂「降度數」機構。國家去年就發文嚴禁,可還是有一些機構明面上暗地裡從事這一行當。
去年的媒體發聲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除了這些機構,還有各種賣「護眼」產品的商家,時不時在打「治療近視、散光、遠視」的擦邊球。
這些商家抓住了大家不想給孩子戴眼鏡的心理,圍繞「提高視力、摘鏡、降度數」,簡直處處都是營銷熱點。
有時候我都在想,可能這些商家和機構的「老師」真的得什麼專業知識都不懂,一腔熱血,才能說服自己從事的是「朝陽行業」吧?才能坦然面對這麼多孩子眼睛被耽誤的後果吧?
做有態度的、跟得上時代的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