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歷史上有所作為的皇帝,心中會有很多的選擇,但若是女皇帝,相信大家的想法一致,就是武則天,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身兼堅韌、自信、高智商等等優點於一身的女人,經歷過坎坷曲折,隱忍多年,最終成功登上皇帝的寶座,當然這其中是離不開她身後的男人的。
李治在我們的印象中,應該就是性格懦弱、唯唯諾諾的小綿羊,實際上的他並不是我們所認為的那樣懦弱,影視劇將他的形象強加給了觀眾,因此也就把他的影視化性格帶入了我們的認知中。
兩人性格上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武則天可以說是強勢做事決絕,李治則屬於有婦人之心。根據歷史的記載,可以看出李治是愛著武則天的。
可是後來李治也有過廢后的想法,也想過要對武則天施行一定的打壓,但終究都沒實踐。可能出於自己對她的愛,所以,不忍心也下不去手,說到底還是李治所謂的善良造成的。
一位是強勢果敢為了前途不顧一切的女人,一位是臨危受命敢於鹹魚翻身的男人,在歷史的長河中,這兩人之間的故事可以說是非常之多。
二人正是因為有了彼此,才能在當時滿足各自的需求,求得共贏的狀態。可是李治為何在臨死之時沒有成全武則天,而是把政權交給一位大人呢?在這期間他們經歷了什麼才會變得如此「陌生」呢?
雖未曾有過繼位的想法,但還是扛下了這份責任
李治的皇位,對他來說很突然。他從小就是一位非常孝順的孩子,很看重親情帶給他的溫暖,而他在當時並不是繼位的人選。
李世民也沒有想過讓他繼位,卻因為兩位哥哥自相殘殺,最後莫名繼承了皇位。李治是有一定的才能的,他認為自己既然登上了皇位,就要扛起身上的這份責任,在位期間努力開創盛世,可以說是治理有方,國家人民安居樂業。
皇位的從天而降確實讓李治一瞬間無法接受,相比於其他的皇帝,李治的這個職位可以說是來得非常容易了,而他自己也是在蒙圈狀態下坐了上去。
他知道自己實際上沒有很大的才能,但是身為皇家繼承人,他必須要承擔,在位期間面對長孫無忌的野心。
他也有過懼怕,但是更多的是激勵,是要求自己儘快進步。在這段時間裡,武則天給了他很大的幫助。
雙方的出現就像彼此的黑暗世界中的一束光
武則天的一生可以說是坎坷磨難都經歷過,堅持到最終才有所成就的。開始的她,可以說是眾多人中最不起眼的一個。
本就未受到李世民的寵幸,後又被人陷害去寺廟被折磨,直到李治的出現,才將她從深淵中拉回來
。李世民在世時,武則天就已經看中了他,因為她深知自己沒辦法在李世民那裡獲得任何優待,李治就是她的新靠山。
李治本身就是一位對於美色把持不止的人,加上武則天對他的強烈追求,毫不吝嗇地表達著愛意,在當時的李治心中,就是他無聊又無趣的生活裡的慰藉。
但是在那段時間,李治又忙於證實,因此面對武則天的攻勢與吸引,他並沒有明確給出回應。
後來將武則天納入後宮,是王皇后為了對付蕭淑妃而提出的建議。武則天的逆襲之路,由此開始。
彼此互相成全,在各自的追求上互相幫助
武則天的強勢性格很大程度上幫助李治處理了許多棘手的事情,比如面對長孫無忌的挑釁。
李治的性格致使他無力回擊,反倒是武則天會給他很多的建議與鼓勵,最終滅掉了長孫無忌以及背後的陰謀。
後來武則天垂簾聽政,不論是軍事還是民情,武則天都能給出李治很好的決策建議,在治理國家方面是李治必不可少的助手。
李治為了武則天也是做出過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他為了她一步步挑戰自己的底線,生性善良的他幫助武則天除掉了韓國夫人和魏國夫人。
容忍武則天做蠢事,指責她的狠心歹毒但從未懲罰過她。最終在知曉武則天的野心時也沒捨得殺掉她,可能是出於愛,也可能是沒有想到武則天能夠如此長壽。
結語:
兩人是有愛的,但是也是互相利用的,李治借武則天的才能治理國家,武則天借李治的善良開創女帝的歷史。
武則天在李治去世時已經六十幾歲了,李治沒有想到她最終還是登上了皇帝之位,可能李治出於男尊女卑的觀點沒有把武則天看在眼中,可武則天的堅韌成就了自己,也因此開創了歷史傳奇,成為唯一一位女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