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李治離世前沒除掉武則天是輕視女性還是因為愛

2020-10-03 怡姐話人物


看劉曉慶版《武則天》,似乎很少有意難平的情節,因為武則天在劇中就是女性人生逆襲大BOSS,從一開始多年未受到寵幸,又被送到感業寺備受折磨,到後來入宮被冤枉,一步步逆襲成為最後的功過任由人說一代女皇

也會有一些疑問,電視劇中,陳寶國扮演的唐高宗李治,懦弱又花心,生性懶散又善良。他怎麼會喜歡能決斷又有些腹黑的武則天呢?

如果說他愛武則天,那麼他為何會去招惹武則天的姐姐和女兒,他也曾想要廢后,奪去武則天的地位。最後的遺囑也沒有把輔政大權給武則天,而是交給了裴大人。只把軍國大權留給武則天。

如果說他不愛武則天,那麼他為何在武則天一次次挑戰他底線的時候,他似乎都容忍了她。除掉他喜歡的魏國夫人和韓國夫人,又一步步從皇后到天后,實現雙聖治理國家。甚至幾立太子,都各種原因被廢或者謀反被殺。直到離開人世,最後也沒有這個有可能威脅到李唐王朝的女人除去,他大概還是愛他的吧。


1 李治對武則天有愛,還有共生合作走職場的關係

李治在做太子的時候,本來只想做一個逍遙的王爺,畢竟還有其他各個可以做太子。但是沒想到哥哥們,因為謀反等治罪,最後就只能他來坐這個位置。

一個不想做皇帝的人做了皇帝,就好比讓一個原本想要找個輕鬆工作的人忽然到了一個重要的崗位,還有很大的權力。

在那些一心做事業的人眼裡當然是好機會,就好像武則天在劇中,狠狠鼓舞著李治把握這個機會。

但對李治來說,卻是勉為其難了。他別無選擇,只能接受命運。就好像一個二代必須要做接班人一樣。

做了接班人,的確也勤奮了一段時間,李治在去感業寺之前也確實好好整理了一下朝政,也想好好學學。

那時還有長孫無忌做輔政大臣,權侵朝野,他心裡也是想要爭氣的。

畢竟是李家的王朝,怎麼能讓大臣掌管還輕視呢?

他努力過,也提出過一些建議卻被否決了。不過他比兒子強一點的就是,發現形勢不對也不會亂出招,他會以退為進再想辦法。

這個時候的他需要強有力的人輔佐,歷史證明這個人就是武則天。

他和武則天相識是在李世民在世時,他做太子壓力大又無趣,忽然見到一個明媚又果斷的女子,心裡自然也欣賞。

有了淵源之後,他接管朝政忙得不可開交,卻沒有很快去接武媚娘。恰恰說明,當時的他對武媚娘僅僅是一種喜歡和新鮮,並沒有很深的愛意。

武媚娘想盡辦法引起他的再度注意,才慢慢讓他更習慣媚娘在身邊。

等到武媚娘成為武昭儀,武則天,一路走來,看似都是武則天藉助李治達到自己幹涉甚至管理朝政的目的。

但實際上,又何嘗不是李治需要武則天的強勢果決去管理朝政?

當李治面對長孫無忌束手無策,武則天幫他下決心,最後除了長孫無忌。

當李治不想到民間去來了解更多民意,是武則天執意要多去看看,了解到貪贓枉法的官員後再做處理。

當需要打仗卻不知該派誰去的時候,是武則天垂簾聽政,幫他出主意,保住了皇帝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的顏面,又做出了合適的決斷。安撫朝臣。

李治和武則天不僅是普通夫妻的婚姻感情人生夥伴,更是處理國家大事的政治夥伴。

他們有一種共生關係,一個離不開另一個。武則天需要李治達到自己的權力身份,李治需要武則天幫助去接管李家王朝。

有人說李治難道不是被武則天逼迫著做一些自己不願做的事情麼?

李治的確懦弱,但也未必就是很蠢,他有時是以退為進,看來糊裡糊塗。其實心裡也明白,有自己身份難以處理的事情就交給武則天。有下不了的決心也可以交給武則天。

他表面都挺武則天,何嘗不是選擇讓武則天在前臺,他在後臺觀察時局呢。

武則天心知肚明,她也願意做這個可能不被待見的惡人,只要能到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好。

兩個人一個更看重情感倫理,內心渴望自己和逃避。另一個更看重權力和結果,內心潛藏被迫和不願意。

2 李治對武則天是有愛的,因為有愛才能足夠容忍

李治對武則天一定是有愛的,如果是李世民對武則天恐怕一天也容忍不了。

只有天性溫和又自小缺少母親陪伴的李治,渴望有武則天這樣能幫助他面對艱難人世,又能心甘情願背負罵名的女人,在他身邊。

他對她的愛更多是一種依賴,是情感的依賴也是生活和工作的依賴。

他對武則天的包容另一面,何嘗不是武則天對他的縱容?

他包容武則天的腹黑權力欲,包容她對朝政的一步步幹涉。只要最後皇權還是離家的那又如何?

武則天對李治同樣是有愛的,她愛他願意支持她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看奏摺,做決斷。還可以在她一次次做出危險判斷時,最後還是選擇信任她。

她同樣縱容他,每一次李治懶理朝政,都是武則天勤奮督促甚至垂簾聽政。最後乾脆二聖當朝。

縱容他花心在外,對自己的姐姐還有親人都有怨言,卻從不對皇上又太多抱怨。只是偷偷處理善後。從一個女人的角度,她還不縱容他麼?

如果不愛,他們不可能僅僅是利益關係相處那麼久,還給與對方最需要的,一個要自由,一個要權力,正好合適。

如果不愛,李治不會在武則天做出那麼今天看都有點驚世駭俗的事情,還能在最後把軍國大權交給武則天,沒有除掉她。至少他最後還是信任她的。

如果不愛,武則天不會在一次次獲得權力的時候,都始終還是給李治保留尊嚴,沒有任用外戚,也沒有在李治在時全面奪權。


3 李治心知肚明,沒想到武則天壽命那麼長

從劉曉慶版《武則天》可以看到,陳寶國和劉曉慶在這裡飆戲特別精彩,武則天抱怨李治立遺詔都不告訴她,無視她的辛勤治國。李治心知理虧,也想緩和叫媚娘過來。

可是武則天被權力包裹太久了,心中生氣自然躲開。李治說,你到現在還只念著權力,心太狠了?

更讓武則天心驚的是,李治還追問起小公主,韓國夫人的事情,似乎他一切都知道只是不說而已。

陳寶國扮演的李治在提到這些的時候,那種絕望又冷靜的樣子,似乎看到看似懦弱的李治才是大BOSS啊。

李治離世的時候,武則天已經60多歲了,他本想不給她輔政,只是幫忙照看一下新皇帝,畢竟年紀大了。

他卻沒想到武則天生命力如此頑強又長壽,自己的兒子又不爭氣,同樣被大臣控制。連自己的以退為進都沒學會。反而乖張跋扈,要提拔嶽父做大臣。

最後只能讓武則天出來重掌朝政。

4 李治最後沒有除掉武則天,隱藏對女性能力的輕視刺激到她

李治到最後也沒有除掉武則天,除了有愛和沒想到武則天壽命那麼長,還有一種輕視,這輕視來自男權社會對女性的輕視,你再厲害離開我也不能折騰出多少水花來。


武則天的性格是越挫折越強大的,多年未升職我忍,被趕到感業寺我也忍,誣陷我我忍,一旦有機會我一定要反轉劇情。

她對自己女性身份的認知和女性管理者的處境是一天天感受到的。

就算再強大,可以很好治理國家,人們認可的還是李治背後,最多是身邊的女人,而非獨立的武則天的權力。

只是她內心非常強大,越被看輕就越要做大做強。

做不了才人就做皇后,皇后有風險就做天后,不能輔政乾脆就做了女皇。

和她商量著來,以退為近,這一招最合適她,李治一直也多是這麼做的。所以他們能夠相處半生。

有時候退後的未必就不強大,也可能是隱形的心理控制者。

而最後李治想要兩全,沒有除掉武則天卻不讓她輔政,似乎刺激到了武則天。一旦有了機會,乾脆太后也不做了,直接自己做了女皇。

而後來武則天的權力欲一再被激發是環境造就和李治賦予的,李唐王朝在李治時期,的確不似李世民那時有很多開國能臣輔佐,也多少缺點進取精神。需要人才又需要知人善任的管理者,李治把這個權力給到身邊最信任的皇后,自然慢慢也就培養了她更多的權力欲。

給她權力又輕視她,就算管理朝政也不能改變全部局面。所以最後也沒有把她當做最大的敵人。

當然也和武則天在李治在世時,雖然輔助朝政,卻很注意不用外戚,事出有名還是會給足李治面子的。

李治沒有想過自己最後的一個兩全決定,會刺激出一個前所未有的女皇來。武則天最初恐怕也沒有想到,自己會真的成為唐三代後,女主武王。

寫在後面

站在李治的角度看武則天,無非就是愛和尊嚴。

站在武則天的角度看自己,她用無字碑任人評說的背後是表達什麼?

如果從權力欲的滿足來看,武則天無疑走到了人生的最頂峰,幾乎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被正統承認的一代女皇。

如果從幸福指數來講,她作為一個女人有未必很幸福,雖然李治愛她卻為未嘗沒有利用她。身邊的人也多在利用她,或者害怕她。

如果從女權的角度,她未必想到這麼多,在那個時代她更多想要爭口氣,我每次都那麼努力管理國家朝政,為什麼就因為我是女人就不認可我的功績了呢?

最後她也還是不得不把朝政交還李唐王朝,因為不僅朝中有微詞,就連打仗徵兵都顯得名不正言不順,百姓很難認可武周王朝的正統。

這不得不說是武則天的悲哀了。

接下來,我們還可以從更多角度寫寫武則天可能的心理活動吧。

無論如何,武則天都是難得一見的女皇,她曾問狄仁傑,後人會記得她麼,獨一無二的女皇誰會不記得呢,只是人們似乎更關注的你的逆襲和後來的經歷,很少關注你的功績。

不管怎樣,慢慢會有人更多了解真實的歷史的。就算是通過影視劇也能引發更多人關注歷史,這也是不錯的方法吧。


今日話題:你認為李治最後沒有除掉武則天是因為愛還是輕視女性呢?

關注@怡姐話人物,和怡姐一起追劇式多角度探索影視書人物吧。

相關焦點

  • 《武則天》,李治離世前沒除掉武則天是輕視女性實力還是因為愛
    1 李治對武則天有愛,還有共生合作走職場的關係李治在做太子的時候,本來只想做一個逍遙的王爺,畢竟還有其他各個可以做太子。但是沒想到哥哥們,因為謀反等治罪,最後就只能他來坐這個位置。如果不愛,他們不可能僅僅是利益關係相處那麼久,還給與對方最需要的,一個要自由,一個要權力,正好合適。如果不愛,李治不會在武則天做出那麼今天看都有點驚世駭俗的事情,還能在最後把軍國大權交給武則天,沒有除掉她。至少他最後還是信任她的。
  • 《武則天》,唐高宗李治離世前未除武則天因為愛還是輕視女性實力
    如果不愛,他們不可能僅僅是利益關係相處那麼久,還給與對方最需要的,一個要自由,一個要權力,正好合適。如果不愛,李治不會在武則天做出那麼今天看都有點驚世駭俗的事情,還能在最後把軍國大權交給武則天,沒有除掉她。至少他最後還是信任她的。
  • 李治死前為什麼不殺武則天,一代女帝,和花心懶惰李治的愛恨情仇
    ,這個讓李治自己統治地位受威脅的狠角色,這大概也是因為李治真的很愛武則天吧,但是作為李唐王朝的直系,李治還是沒有狠下心來除掉武則天這一大威脅,武則天也正是利用了李治的善良,從而開啟了新疆圖創下了女帝歷史。
  • 看劉曉慶版武則天,李治究竟愛武則天麼?
    李治離世前質問武則天,他到底愛不愛武則天?也許是愛恨交加。愛在何處?愛武則天助力他趕走國舅成為有實權的皇上,能容忍自己懦弱逃避愛好輕鬆自在的生活。愛武則天智慧可上朝堂,溫柔下可照顧他。恨她心狠,害死小公主,還有身邊的人。
  • 互相利用,互相成全,愛與恨兼在,李治與武則天的豐富世界
    兩人性格上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武則天可以說是強勢做事決絕,李治則屬於有婦人之心。根據歷史的記載,可以看出李治是愛著武則天的。可是後來李治也有過廢后的想法,也想過要對武則天施行一定的打壓,但終究都沒實踐。可能出於自己對她的愛,所以,不忍心也下不去手,說到底還是李治所謂的善良造成的。一位是強勢果敢為了前途不顧一切的女人,一位是臨危受命敢於鹹魚翻身的男人,在歷史的長河中,這兩人之間的故事可以說是非常之多。二人正是因為有了彼此,才能在當時滿足各自的需求,求得共贏的狀態。
  • 從武媚娘到武則天,一部女性哲學手冊
    談到武則天剛進宮,史書上記載,武則天並不寵愛他,所以當時武則天沒有孩子,可能是因為李世民年事已高,或是其他原因,但這是後來李治看中他的最主要的原因。沒生過孩子的女人,什麼身材都會顯露出來,當然她也不例外。
  • 唐高宗李治和上官儀合謀廢武未遂後,武則天為何不殺掉李治奪權?
    《武媚娘傳奇》武則天和李治劇照但即使從皇后變成了「天后」,武則天政治生命的鑰匙始終還是掌握在李治手上,如果李治真下定決心,依舊能很輕鬆地把武則天打下政治舞臺,讓自己變成大多數的代表,沒點政治敏感度是辦不到的。
  • 李淵最小的女兒,因為侄子李治的看重,一家三口都死在武則天手中
    在武則天的高壓政策下,宮中沒有人敢給趙氏提供哪怕一丁點的幫助,只能是任由趙氏自生自滅。 沒過幾天,趙氏就餓的沒力氣了,但尚能堅持生火做飯,雖然做出來的飯實在難以下咽,好歹也能吃一兩口,時間一長就受不了了。因為看守的人發現趙氏房間的煙囪已經好幾天不冒煙了。
  • 武則天也有三宮六院!武媚娘與李治亂倫?
    ,從《武媚娘傳奇》播出的劇情來看,「姓李」的男人都愛武媚娘,範爺全劇都在與男人糾纏不清。劇中,芳齡14歲的武媚娘嫁給一代梟皇李世民,皇帝駕崩,武媚娘被驅感業寺,年輕貌美的她獲得李世民兒子李治寵幸納為昭儀重回宮中。從才女到皇后,或為政治聯盟或為掌握皇權,武媚娘前後又與李世民的大兒子、三兒子關係密切,劇中一代女皇與多位男人有感情糾葛,究竟這些劇情是真是假?是歷史重現?還是故事虛構,小影為你普及。1.李世民鍾愛武媚娘一生?
  • 傳奇時代的傳奇女性,一代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是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時間很長,整個大唐王朝存續290年,她執掌朝政近50年,成為大唐歷史上必須提及的統治者。武則天是山西文水人,她的父親曾經官至工部尚書,但由於是商人出身,被人輕視。武則天14歲入宮,馬上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寵愛,賜名為媚娘,冊封為才人。
  • 唐高宗李治寵愛的賀蘭姑娘突然死了,為何不懷疑是武則天毒死的?
    唐乾封元年(666年)八月的一天,38歲的唐高宗李治,散朝之後急匆匆地趕回後宮。他離開後宮去前朝聽政已經兩個多時辰了,小「心肝寶貝」、美若天仙的賀蘭姑娘正在等著他。李治輕手輕腳地穿過迴廊繞過帷幔,想給心上人一個驚喜!
  • 她是武則天姐姐,與其姐妹情深,卻因為這件事被武則天狠心毒殺!
    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也是她在唐朝的時候,將女性的地位更上一層樓。在武則天之前,歷史上是沒有一個女人做過皇帝的,古時候的封建制度是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現象存在的,但是武則天卻打破了這個固有的模式,坐上了皇位,可見這個女人的手腕和心機都不一般。
  • 武則天和李治那些詩詞唱和小花邊兒
    沒說後面太宗怎麼決定,但這可能就是在太宗時代一直不得寵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說她不是太宗好的那口菜。到什麼時候都是性格決定命運啊!所以彼時的武才人雖然有才有貌,但直到太宗去世還是一個小小的才人。任何時候,才貌都是成功者的加持砝碼。
  • 武則天先後嫁給李世民父子,桃花不斷的她,為何只給李治養育孩子
    在封建社會的大部分時期,由於封建制度對女性的思想有所束縛,所以導致大多數女性即便是擁有過人的智慧,也很難再與男性平等競爭當中展現自身的才華,所以一旦有女性成為了歷史上的傑出英才,便會成為一種稀有的現象。武則天的出生就是一個傳奇。
  • 武則天14歲嫁給李世民,27歲嫁給李治,為何她只給李治生了孩子
    這一年武則天27歲,李治比武則天小四歲,兩個人既是不倫之戀,也是姐弟戀。即便是武則天到了感業寺,李治還經常到感業寺去給武則天約會,這說明李治是很愛武則天的。當時李治是有很多妃嬪的,他的皇后是王皇后,他的寵妃是蕭淑妃......。
  • 武則天真實容貌被復原,終於明白為什麼李世民對其冷淡,李治卻迷戀...
    大家都知道武則天最先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後來才成為了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其實李世民對武則天一直都非常冷淡,所以李世民病重的時候,武則天才需要在床邊侍疾,因此有機會和太子李治結識
  • 武則天能夠一步一步踏上龍椅,作為丈夫的李治,他是怎樣的心態?
    ,武則天也並不是太突出的,但是武則天運氣好,就在李世民病重的時候,李治作為太子去照顧父親,經常留下來就不回去了,而武則天也是在照顧李世民的時候和李治偶遇了。 因為這件事情威脅到了王皇后的地位,導致李治一直想要讓武則天當皇后,長孫無忌作為他的舅舅,也是朝中元老級別的大臣,在李治心裡也是很有分量的,而且他做什麼事情基本都要問長孫無忌的意見
  • 韓國夫人武順為何要和唐高宗李治私通?武則天怎樣處置親姐姐的?
    彼時,武則天被高宗立為皇后,武順與其女賀蘭氏得以可以比較自由地出入皇宮,與武則天相見。武順、賀蘭氏二女頗有姿色,加之又經常出入皇宮,李治經常能在武則天的寢宮看到她們,久而久之也就看上了她們。試問,天下有幾個女子不想做皇帝的女人呢?又有幾人敢拒絕皇帝的求歡呢?
  • 武則天最解風情的一首詩,不僅俘獲了李治的心,還留下一個成語!
    但是,武媚娘侍奉李世民達12年,卻沒能為太宗留下一兒半女。這從一個側面說明,李世民對武則天的感情極淡,地位也未獲得提升,一直做了十多年的才人。因為沒能給皇帝留後,所以,李世民駕崩後,她只有一條出路——被發往皇家寺院感業寺為尼。如果歷史按照常規發展,武則天當會在青燈黃卷中終了一生。
  • 武則天復原圖竟長這樣,難怪不被李世民寵愛,李治卻痴迷不已
    對於武則天的真容大家一直都很好奇,是什麼樣的盛世美顏能深得兩個大人物喜歡?說起這父子二人就是李世民和李治。武則天傳奇的一生也被世人議論紛紛,據歷史記載當時武則天是和閨蜜一同入宮,兩個美貌如花的女子成了後宮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她們性格完全相反,一個活潑,一個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