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韓寒告別韓寒

2020-11-23 毒舌電影

一本7月計劃出版的新書,最近曾悄悄地爬到豆瓣熱門TOP5。

△ 作者吉田修一,代表作改編電影《橫道世之介》《怒》等

三千多人想看。

一條短評這樣說的:

這不就是現在的我嗎?因為疫情,這裡輔導班啥的沒幾個開的,沒有錢,好窮。

據此推理,豆友是從事教育行業的。

2020年,讓人「真實地怕了」的一年。

教育、旅遊、餐飲,以及Sir最熟悉、心心念念的電影院。

錯愕、不適、然後就是細細碎碎,發自生存本能的恐懼,身在其中的凡夫俗子,概莫如此。

知乎上問答一條,就是石塊激起層層漣漪。

疫情讓人無法鴕鳥式迴避:

35歲以後,你去了哪裡,你能去哪裡。

2535條回答。

而第一條的回答,擁有7000多條贊。

指明了——

你如果在35歲失業後,創業前該做好什麼樣的準備。

這條技術貼不僅有乾貨,更點燃了那個躲在死路裡的「你」。

不燃燒,更是一個「死」啊。

今年4月,我們印象中還是少年,實際上已經中年的他,PO出一張照片,擺明了叫板歲月:

老子不怕,放馬過來吧。

韓寒,少年成名,舌戰群儒,轉戰電影,執導電影三部。

今年37歲,胖過,微博自述:

「去年因為連續的電影工作和日常壓力,讓我重回賽車上的適應覺得有點難。雖然比賽成績還算不錯,但我其實對自己非常失望。突然就一直開始掉體重,幾個月時間掉了四十多斤,去醫院做了各種檢查。」

於是,決定恢復跑步,在失望中爬起,前進,像少年啦飛馳,

面對中年、壓力與病患,韓寒決定不怕了。

我們呢?

至少三十年,韓寒陪著80後一代人在「怕與不怕」中長大、努力守住自我。

不怕是起點

《杯中窺人》,這是1999年。

錯過了複賽通知的韓寒。在新概念作文大賽破格補賽的單獨考場上,主辦方李其綱現場出題。

把一張紙扔進了一杯水裡,「就這個題目,你寫吧」。

一個小時後,作文完成。

這篇文風犀利,引經據典的作文,讓評委們難以想像是從16歲少年的手中而出。

Sir翻出來再看,發現放在今天更「刺」人,是超驗的。

「中國看不起說大話的人。而在我看來並無甚,好比古代婦女纏慣了小腳,碰上正常的腳就稱「大腳」,碰上正常的話,理所就叫「大話」了。敢說大話的人得不到好下場,嚇得後人從不說大話變成不說話。

中國教育者是否知道,這和青少年犯罪是連在一起的,一個不到年齡的人太多沾染社會,便會——中國教育者把性和犯罪分得太清了,由文字可以看出,中國人造字就沒羅馬人的先知。

拉丁文裡有個詞叫「Corpusdelieti」,解釋為「身體、肉體」與「犯罪條件」,可見羅馬人早認識到肉體即為犯罪條件。」

邏輯、觀點並非無懈可擊。

但主題就是「不怕」,不怕說話,大話即壓抑中迸發的人話、真話。不怕認識自己的欲望,原罪,切割關聯何嘗不是掩耳盜鈴。

離開文本,少年韓寒最起碼是不怯場,給題目我就能說自己想說的。

什麼中考高考滿分作文標準,不怕。

當然,主辦方也是不怕被人質疑「出格」,就讓這個刺頭少年成為新概念作文大賽裡,唯一一位3篇文章全部入圍的獲獎者。

於是,韓寒開啟了天才少年的人設。

哪怕期末考試七科不及格,不怕。

18歲發表了第一部小說,《三重門》累計發行200萬冊。成了近20年來銷量最大的文學作品。

這一年,他留級的高一年級,又迎來了七門全掛。

不怕,退學,不跟應試教育玩了。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之後,以一年一本的出版速度,他寫出了《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飛馳》《通稿2003》,成為全國圖書銷量的第一名。

社會是如何評價的他?

2000年,他參與的《對話》。

將韓寒成為教育學特例,供電視臺展覽,供專家分析。

他是一個退學的學渣;

是一個不聽話的叛逆「不良青年」;

也是一個對外界評價毫不在乎的狂妄者。

訪談裡,他跟教育局的「學究們」,形成了狀態相反的兩類人。

唇槍舌戰之下。

這只能落著個中年人對韓寒的一句「你姑妄聽之」吧。

在一群成年人的譏諷,和「苦口婆心」教育之下。

韓寒,仿佛成了1年前,被投入紙巾的水杯。

折射著每一個群體的鏡像。

專家們的傲慢,窘迫,膽怯一一暴露在眾人面前。

待時間過去幾十年後,這一集《對話》依舊有許多可以咂摸的滋味。

如果想長大就用OICQ和ICQ吧

那才是成人的世界

何為韓寒。

是作家/車手/導演/歌手?

是那個在網絡上四處口誅筆伐,單槍匹馬的憤青?

是那個被公開打假。

但耐著性子跟方舟子嬉皮笑臉耗下去的小說作者?

還是在高曉松入獄,只有他肯為電影《大武生》站臺的。

不打不相識的江湖好友?

風暴中的韓寒,成為了80後青年思潮的一種選擇,被寄託的符號。

是感嘆號,更是問號。

他本來如何,他未來如何。

在一次,楊瀾訪談錄裡,韓寒又一次談到了上學和學習的問題。

「人可以中斷上學。」

楊瀾馬上糾正他,是「某些人,某些人」。

韓寒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

他不再反駁,也無法反駁。因為他明白,不是所有人都能有他這樣的人生。

也沒人能再一次成為韓寒。

但韓寒不可能是句號。

20年前,他石破天驚,是運轉沉悶的應試教育一聲炸雷。

20年後,他步入中年,跑步捍衛尊嚴,維繫肉體聖殿的強悍。

他怕過嗎?

怕過。

在那些不羈、無畏的言語中,不知道有人注意到沒有。

韓寒曾在訪談、文章的縫隙裡塞過他作為真實的人,真實軟弱、怯弱過的聲音。

少年時,他怕父親,父親的成績是壓力,他更怕自己的偏科、淘氣失望於父親,於是才拾起筆,拼命寫,撒開了寫。

成年後,他反思退學,才意識到當年自己以為的,被塑造的反叛形象不能放之四海而皆準,更可能是不好的示範,他怕自己成為成人世界因為不完美、不成熟而最終被拉下來的「靶子」。

他還怕生離死別,那些因病、因事故先走一步朋友,「替我撞過了每一堵我可能要撞的高牆,摔落了每一道我可能要落進的溝壑,然後告訴我,這條路沒有錯。」

不怕,讓我們記住韓寒。

而怕,讓韓寒面對自己。

然後,就像鳳凰涅槃。

他必須再次從情感、世俗以及命運中勇敢起來,不怕。

韓寒的電影記錄了這個過程。

怕才是活著

在30歲之前,韓寒在採訪中,他說,之後最想完成的夢想——

就是拍電影。

25歲時,韓寒出了第一張,也是唯一一張個人專輯。

而裡面的MV,也是由他親自指導。

對於影視裡的語言,他一早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十年後,他35歲,第一部電影上映。

《後會無期》。

接著《乘風破浪》,和《飛馳人生》也在3年內,接連走上了大銀幕。

多變的韓寒,在電影裡的風格卻格外統一。

一輛破車,一段不靠譜的經歷,還有個中年失意的男人。

韓寒擅長將這三樣東西提煉其中的浪漫,並加以戲謔。

但,喜歡用小聰明,把其中該被戲謔的笑話,浪漫化。

說白了,就是笑話含淚說,委屈笑著說。

只要兩個畫面你們就能明白。

江河帶著浩漢和蘇米,從仙人跳的酒店裡逃出來。

雖然驚魂不定,但一臉大義凜然的要開車帶著他們一起跑。

上一鏡頭,還是帥氣說到,我決定的事,不會被改變。

但下一個鏡頭,坐在駕駛位的已經換成了浩漢。

再看另一幕。

浩漢知道女友劉鶯鶯其實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姐姐。

在開車離開小鎮,他決定自己不能那麼低沉。

拉著江河唱許巍的《旅行》。

說是興高採烈,但兩個人眼神都不輕鬆。

一個憋出了紅眼圈,一個愣是一言不發。

輕鬆的東西,厚塗,反而更難過。

把沉重的東西,輕描淡寫,反而更想哭。

無所謂的混不吝,自始而終都是韓寒的風格。

那些背後未曾說出來的辛酸,是他預留給別人細品的小聰明。

楊瀾問他,賽車作為一個現場沒啥觀眾的小體量比賽,應該體會不到什麼山呼海嘯的喝彩吧。

韓寒說,不啊,有啊。

在農村裡比賽,早上六點封路。

住在這裡的老農,只能留在村裡看他們比賽。

開得好的路段,沒有人叫好。

但,當你翻車的時候,叫好聲不斷,一邊鼓掌一邊喊「再翻一個」。

這段對話,逗得楊瀾樂不可支,韓寒的包袱,也埋的夠深。

但他也將這份拉力賽中的心酸,裹得格外嚴實。

在《後會無期》裡,有那麼一段。

江河拿著幾個青蛙和一鍋水,要給浩漢上演溫水煮青蛙的故事。

「就連青蛙都會對周圍的環境改變而做出改變。人為什麼不可以?」

但浩漢咣的一聲,把鍋蓋摁緊。

聽青蛙在鍋裡亂撲騰。

什麼是現實,這才是現實。

失敗是現實,夢醒是現實,步步受挫也是現實。

18歲的韓寒,可能是囂張跋扈,是剛開刃的寶劍。

可在而立之年後,他的電影裡,卻總有一個被現實錘扁的中年人。

在《飛馳人生》裡,中年人張馳身上也有著韓寒,甚至一代人的縮影。

一個可以為兒子做任何事的父親。

一個從野路子裡開出來的賽車手。

手寫的那些話,聽得更像是韓寒當年也經歷過的故事。

如果仔細琢磨,從《後會無期》直至《飛馳人生》。

電影都是「雙版本」,表面上看是熱血甚至有些黑色幽默的版本,姑且稱之為夢想、勵志吧。

但還有一個版本,就是韓寒怕的東西用影像記錄下來,像療愈,更像和解的過程。

除了天才受挫、虎落平陽的失敗經歷,更微妙的就是「生離死別」。

《後會無期》馬浩漢與江河分開,決定背離人群與城市,走向荒原盡頭,就像沉入海底,成了謎,是他那個海員父親的宿命。

《乘風破浪》,花姐(趙麗穎 飾)抱著打架受傷的徐正太(彭于晏 飾)抬頭看天,有飛機開過,想起沒有參加自己婚禮,消逝在長空的試飛員父親。

生完孩子,一滴淚落下,為產後抑鬱自殺埋下伏筆。

更不用說《飛馳人生》本就是一次拼勁全力,用生命為失敗剎車,為兒子留英雄背影和記憶的中年不服。

離開、離喪、離別。

問韓寒、問所有俗世人。

怕嗎?

怕。

然後呢。

還是要不怕。

是因為這些「怕」才讓我們真實地感覺到自己活著。

而一次又一次找到並鼓起勇氣不怕,才讓活著從內容蔓延到細節。

沒在怕的

三部電影。

韓寒其實像絕大多數人一樣,從飛揚少年慢慢成為不斷受錘的中年。

怕,不怕,怕,不怕……

電影這一段心理歷程都記錄下來:

好怕失敗,還沒面子。

沒錢,就沒尊嚴。

無論是暑期檔、還是賀歲檔,這些隱藏真實感受的情節表面上都尋找一個戲劇性的形式。

但如果你還記得,就說明與韓寒完成會心一笑的默契。

危機,誰都經歷過的。

4月9日,韓寒用作家的筆觸發了長微博。

既回應粉絲的不解、擔憂,也是一次坦然面對的「交代」:

莫名其妙的激瘦。

從來處尋找救贖,撿起了高中時的跑步。

第一個五公裡,跟年輕是的自己差了十分鐘以上。

他以為是表壞了。

過了幾天又跑。

成績回歸原點,表沒壞。

韓寒還是這樣,嘴硬撐著不服輸的樣子,還是得講個段子。

心情其實是,該認還得認,但不要怕。

就像《飛馳人生》裡的張馳。

胖,體力衰退,窮,沒有影響力,還被人落井下石的賽車手。

是世界第一倒黴蛋。

但他卻悟出了一番賽車哲學——

怕,沒有用。

如何做到不怕?

其實很簡單,就是不要想太多,一個字,幹。

在過程中消耗愁緒,找到熟悉的節奏。

更重要的是,將過程視為唯一的救贖。

輸贏,置身事外,因為它的的確確只是標準而已。

電影《後會無期》,韓寒實則批判了它:

小朋友愛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

對錯也好,利弊也罷,對於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人來說,就是「恐懼」的最大來源之一,患得患失,畏首畏尾,顧此失彼。

美醜、胖瘦、KPI考核、數據、流量……

概括起來,就是四個字:對錯、利弊。

21年前,韓寒在《杯中窺人》裡似乎預感到什麼,寫了這麼一句話:

我們之所以悲哀,是因為我們有太多的規矩。

21年後,2020年,他想得更透徹,更主動。

乾脆用影像來表達那些規矩之外的意義。

在這部微電影裡,凝聚了城市裡各色各樣的恐慌。

Lolita服飾的骨灰玩家湯湯,被人拍了背面上傳網絡,遭遇網暴。

這麼胖,沒聽見地面在哭嗎?

譁眾取寵。

美妝博主Hania,卸妝之後,滿臉的痘痘肌,面對鏡子,幾乎崩潰。

部分網友勸退。

刺蝟樂隊,創作遭遇瓶頸,被懷疑,更自我懷疑。

情緒引發爭執,乾脆解散吧。

特別是唯一的女性,鼓手石璐是單身媽媽,搖滾與生活撕扯。

她害怕沉默大於爭吵,生命更加失重。

怕啊、怕啊、還是怕啊。

不止這些,如果仔細看這部微電影。

你還能捕捉到這些鏡頭。

疫情期間,戴著口罩堅持婚紗、禮服迎接人生新階段的戀人。

擺地攤的小販為生計奔跑。

深夜在馬路牙子上奔跑的胖子。

快速從一個檔口跑出來,騎著摩託飛馳的外賣小哥。

怕感染,怕手停口停、怕被人譏笑、怕被差評。

眾生相,就是眾生怕。

細碎、具體而真實。

但,怕又有什麼用呢。

你唯一能做的,就只能是披上甲冑,成為拯救自己的英雄。

沒有在怕。

不是不知天高地厚,輕飄飄的狂妄,也不是強弩出來、掩蓋內心的犟嘴。

而是尊重過程,接受挑戰,面對所有的怕。

這部《沒在怕的》,是由科顏氏出品,韓寒監製的紀實微電影——

解讀都市人內心深處的恐懼。

韓寒這部微電影,就像自己重新開啟的長跑。

鏡頭語言堅定乾脆,充滿少年心氣。

大段的書寫體,每一句話像是韓寒寫給你的一封青春小抄。

醒醒,快看。

你是該面對了。

片尾感謝了刺蝟樂隊、Hania、湯湯的分享,特別鳴謝了韓寒。

寫下這麼一段話:

哪有人天生勇敢,你看到的是他們現在的成功、自信、敢於追夢,其實在這背後,是他們將曾經的怕變成一股力量,讓自己更加強大。

相關焦點

  • 韓寒回應與趙卓娜傳聞
    韓寒小三趙卓娜曝光,妻子金麗華倍感無奈。原以為生下女兒便能拴住韓寒的金麗華,沒想到在氣勢上還是輸給了趙卓娜,因為很多網友質疑韓寒品味,稱金麗華配不上才貌雙全的韓寒,只有趙卓娜這樣的尤物才能相當,雖然韓寒未置可否,但網友堅信無風不起浪,韓寒有小三的事實不容置疑。
  • 韓寒,不過如此
    和出眾的文字才華形成強烈反差的是韓寒的學習成績:同年,韓寒在期末考試中7門功課不及格。天才少年韓寒,留級了。「一個都不能少,還是七門功課紅燈,照亮我的前程。」寫在韓寒第一部出版作品《三重門》封面上的推薦語,暗合了韓寒當時的心境。
  • 韓寒,奮鬥秘史
    不由對韓寒"刮目相看",從而提拔重用…… 三年級的時候,韓寒寫作文就開始"虛構"情節,從小"博覽群書"的韓寒,從未為許多小學生都感到頭痛的作文而頭痛過。 都說老子英雄兒好漢,父親韓仁均曾經多次在《故事會》《故事大王》上發表作品,兒子韓寒也開始效仿。
  • 院線影片丨韓寒《後會無期》
  • 韓寒郭敬明 搞基???
    誰能想到都2020了,郭敬明韓寒這對意難忘再次火出圈。
  • 洞見丨韓寒與郭敬明:時代寵兒的兩張臉
    韓寒以及韓粉利用一切機會對郭敬明進行力所能及的嘲諷:他矯揉造作的文風與他的身高,皆成為被嘲弄的對象。然而,微博出現了。微博是「公民韓寒」的災難,卻是郭敬明的福地。方舟子在微博上發起的質疑韓寒的「代寫門」事件,是韓寒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此次事件,「公民韓寒」幾乎被打回原形。韓寒豬一樣的隊友與自身不慎明智的回應,更使名聲大損。
  • 韓寒作品優美語句80句
    韓寒作品優美語句80句導讀:告別的時候一定要用力一點,多說一句,說不定就成了最後一句;多看一眼,弄不好就是最後一眼。下面是續寫的晴空小編為你整理的韓寒作品優美語句80句。1.事實上,在長途旅行的時候,你願意帶上誰,她便是好姑娘。 ——韓寒2.風塵是一種難以名狀的氣息,無論對於男的對於女的都有著瞬間的吸引力。
  • 17歲的韓寒和35歲的韓寒,區別在哪裡?
    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韓寒都算是迎來了繼續發揮其號召力優勢的「好時候」。 因此,韓寒的「招安」更令人們痛心疾首:原來「社會主流文化」真是一個不能打破的魔咒,韓寒終究不能免俗成為了那個「當年的自己最討厭的人」。 韓寒真的變了嗎?
  • 韓寒偷情被曝光 韓寒趙卓娜酒店偷情被曝光
    第13頁第14頁第15頁  簡述:韓寒偷情到底是真是假「小三」趙卓娜個人資料曝光,韓寒偷情被曝光 韓寒趙卓娜酒店偷情被曝光/組圖,網曝韓寒偷情與趙卓娜總統套房開房!好友路金波闢謠,說什麼「韓寒家中氣氛和睦,希望這些炒作軍團差不多就歇……  趙卓娜個人資料  趙卓娜,1988年9月17日出生於中國哈爾濱,畢業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2005年的舒蕾之星全國總冠軍。2008年被評為80後「最具親和力明星」。
  • 韓寒郭敬明宇宙守恆定律
    正妻韓寒,雖然賢良淑德,但你就是多喝三口老鴨湯他也要管上一管;妾室敬明,雖然妖冶解意,但沉迷男色終究不是長久之道。 二人在娛眾思想上的背道而馳,註定了大眾同一時段只可獨寵一人。試看郭敬明頻繁出場的2019-2020年:他上了兩季的《演員請就位》,動不動就哭得梨花帶雨。惹完李誠儒又碰瓷爾冬陞,茶藝修行已入化境。
  • 《後會無期》:韓寒寫給世界的自白書
    但不知從何時開始,業界開始有意無意地把韓寒和郭敬明放在一起做比較,且這種比較還是方方面面的。相比之下,韓寒的處女作《後會無期》在美術風格上的滄桑與荒涼感,恰好與郭敬明《小時代》系列的炫目華麗形成強烈對比,這不僅代表著兩位導演在審美品味上迥異,更體現出兩位作家的內在氣質差異。
  • 韓寒,你怎麼不狂了?
    在這裡,韓寒受到前所未有的敵視。同時也舌戰群儒,正面硬剛大人社會。有位麻花辮女士用韓寒的書名來諷刺他:不經歷初中、高中、大學這三重門,就只是毛毛蟲,要麼死掉,要麼成飛蛾。主持人問她韓寒是毛毛蟲還是蝴蝶?她回答說:土雞變鳳凰。全場掌聲雷動。開場結束,韓寒走了出來。
  • 韓寒公開一夫多妻?
    昨天韓寒跑步上了熱搜,評論一水誇他的。然而有網友吐槽大家真是七秒記憶,忘記韓寒是個公開一夫多妻的渣男了嗎?先給婊貝們補一下這個瓜。韓寒和妻子金麗華相戀於高中,2010年奉子成婚,不久生下女兒小野。(金麗華對於韓寒來說就是避風港,他十分依戀這份安全感)2014年金麗華懷二胎兒子時,韓寒被拍到在北京深夜約會趙卓娜。不久後的中秋節,又被拍到開敞篷豪車出現在上海虹橋機場,接上趙卓娜後回到名下公寓,第二天早上女方才離開。趙卓娜還給韓寒生了個孩子。而韓寒老婆金麗華和趙卓娜,互相知道彼此的存在,還能相處和睦。韓寒還跟王珞丹也談過,不過她接受不了韓寒的價值觀,沒多久就分了。
  • 郭敬明這麼高調,為啥韓寒那麼低調,想念韓寒的女兒韓小野
    那年韓小野三歲,正是最可愛的時候,無數人直接管韓寒叫上了嶽父。韓寒「國民嶽父」的名頭不脛而走。韓寒本人卻嚇到了,從此把女兒藏的嚴嚴實實,再不示人。韓寒教女兒的方式非常逗,從他自己透露的隻言片語裡,爺兒倆的生活過得像段子一樣。韓寒希望女兒野一點,所以給女兒起了個小名叫韓小野。韓小野沒有經過什麼早教,韓寒推崇自然,相信人要接地氣。
  • 韓寒文集經典語錄60句
    韓寒文集經典語錄60句導讀:我回憶過去,不代表我對過去的迷戀,也不代表我對現在的失望,它是代表我越來越自閉。 下面是續寫的晴空小編為你整理的韓寒文集經典語錄60句。1.路是自己選的,就是跪著也要把它走完 ——韓寒2.有句話說」愛情是女人最好的化妝品」,這話其實不對,愛情沒這威力,愛情只是促使女人去買最好的化妝品,僅此而已。
  • 韓寒接趙卓娜同回寓所 揭韓寒趙卓娜緋聞始末
    9月8日中秋節當晚,搜狐視頻在上海虹橋機場外發現韓寒的座駕,座駕停靠的位置非常隱蔽,隨後身穿白色T恤的趙卓娜從閘口走出,直奔韓寒座駕,韓寒馬上下車幫其搬運行李,兩人相會舉止親密,韓寒還不忘用手機給女方拍照。隨後趙卓娜上了韓寒的敞篷豪車座駕,離開機場。中途趙卓娜下車買了袋水果,隨後又登上座駕,直奔韓寒的寓所,一夜之後又在清晨匆匆離開。
  • 韓寒:對韭當歌,人生幾何
    靠著8%的版稅,韓寒挖到了第一桶金,扣除所得稅,到手大概二百萬人民幣。不算繼承遺產的開掛選手,2000年的韓寒稱一句80後首富,應該是實至名歸。郭敬明?韓寒沒買,嫌貴。後來韓寒去了北京,一邊寫作,一邊開始賽車。這手出書拿版稅,那手就投入到改車和練車,後者的燒錢速度緊跟前者的生財速度,偶有超車。
  • 1999-2019 | 韓寒不毒了,安妮寶貝不酷了
    她的文字如同燈火照亮了無數少年彼時灰暗的青春,《八月未央》《彼岸花》《告別薇安》,清冷又覺醒的句子像是一種啟迪。為什麼要再見呢。很多人不需要再見,因為只是路過而已。遺忘就是我們給彼此最好的紀念。26歲的韓寒在這一年以「賽車手」的身份出現在大眾視野。2008年10月,韓寒奪得全國汽車場地錦標賽珠海站國家杯冠軍「,在未來的漫長歲月裡,韓寒一共拿過五個拉力賽車手總冠軍。
  • 被罵的郭敬明,消失的韓寒
    沒錯,就是韓寒。韓寒比郭敬明大一歲。1999年首屆新概念大賽第一名就是他,第2屆也是他。也就是前4屆新概念大賽第一名,先後被韓寒和郭敬明包攬。韓寒在獲獎之後,選擇退學,出版了成名作《三重門》。在18歲那年,郭敬明就已經開始明確了人生的方向,開始進擊了。
  • 韓寒:寧願拍一個人的努力和堅持
    韓寒搓搓手,做摩拳擦掌狀。他不是要出發挑戰下一場拉力賽,而是帶新片《飛馳人生》參加激烈的春節賀歲檔電影競爭。2019年1月16日,南方周末記者專訪韓寒。距離電影公映不到一個月,他還在為它四處奔波,處理後期,錄製新歌。《飛馳人生》是韓寒的第三部導演作品,他把自己最熟悉的賽車手生活搬上了銀幕。沈騰飾演一個人到中年的過氣車神,執著地希望重回賽場,挑戰年輕一代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