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被翻譯成日語的國漫──一人之下

2020-12-20 騰訊網

動漫作為重要的文化輸出之一,國漫也一直致力於輸出自己的產品。近些年國漫的質量明顯有著上升,從開始的秦時明月,到畫江湖,再到如今的一人之下,我們可以看到國漫人一直在努力。今天我要給大家安利的就是如今我心中最好的國漫之一──一人之下。據說原本叫異人,後來因為名字已經被佔用,故而改用一人之下。

一人之下的故事起源於一個叫張錫林的老人墳墓被人挖了。而這個張錫林也就是後來這部動漫的主角──張楚嵐的爺爺。而同時因緣巧合下,張楚嵐結識了一個叫馮寶寶的女子,這個馮寶寶也是本作的女主,其本身是不老不死不滅的人,但是不知是何原因,她失去了記憶,而整部動漫主要是圍繞張楚嵐跟跟馮寶寶找回記憶的全過程,而這一切的開端都繞不開他爺爺張錫林參與過的那場騷亂,那場號稱異人史上最大的「甲申之亂」。

一人之下之所以能成功,很大的功勞在他的作者米二,他本人本身的劇本能力就十分出色,再加上借用了大量的傳統文化,劇中的絕大部分的設定都取自道家的元素,而中國三大教,道教歷史最為悠久,也是本土氣息最重的宗教。看慣了外來文化輸出的觀眾被這個滿是天師府,武當山,全真教,三一門等門派林立的國產武俠給吸睛了。不管是八奇技,還是各種雷法,金光咒,出陽神等功夫都是與道家的理念息息相關。

另一方面,該作的主線,不是很宏大,不像日漫那種時不時就拯救世界,拯救天下,拯救地球等等。而是單純的為了幫女主馮寶寶找回身世,了解那場已經過去了很久的騷亂,明白「甲申之亂」的真相。這種符合常人價值觀的主線劇情使得觀眾代入感很強。

另外不得不佩服的事米二的對人物刻畫的能力,是真滴厲害,每個角色都很鮮活,幾乎在整部劇中很少出現兩個角色的性格或者行為模式有些許的雷同,每個角色都風格迥異,比如不搖碧蓮張楚嵐,玩世不恭的王也,隱世許久的諸葛青等等,就連最穩重的老天師都有著自己的風格。每個角色刻畫的都深入人心,讓粉絲們對其都屬於過目不忘的感覺。而且這部動漫還被翻譯成了日語,在日本這個三大民工漫鼎立,各種番劇百家爭鳴的地方搶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可見一人之下對日漫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如果你有什麼意見或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一人之下:國語與日語像是兩部動漫,阿威十八式失去了該有的靈魂
    而《一人之下》最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正是強勢的登陸了日本。18年《一人之下》的日語版本正式開始連載登陸了日本,很多朋友可能因為看過國語版的緣故沒有看日語版的。不過我是一個非常好奇的人,在看了國語版之後,又看了一遍日語版的。感覺雖然是一部動漫,但是國語版的和日語版的給人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
  • 日語版《一人之下2》聲優訪談公開!
    由騰訊動漫、動漫堂共同出品,繪夢動畫負責製作的超人氣漫改動畫《一人之下2》的日語版(暨『一人之下 羅天大醮篇』),將於1月16日在日本正式開播
  • 中文版的《一人之下》並不差,為何還是有人踩著中文版捧日語版?
    而這幾年中國的動漫也在快速發展,不管是《秦時明月》還是《鬥羅大陸》都可以算是不錯的動漫,但中國比起日本的動漫還是具有一定的差距。電視動畫《一人之下》改編自米二創作的同名網絡漫畫,動畫由日本動畫公司Pandanium負責製作。《一人之下》這部動漫雖然是由中日合作改編的,但它是國漫。
  • 翻譯鄧麗君日語歌詞
    由於鄧麗君演唱過二百多首日語歌曲,遇到發布日語歌曲時候,有一個繁瑣的工作環節,就是我需要把日語歌詞翻譯成中文。我完全不懂日語,即使是日語裡使用的漢字,我也是既不知道含義也不知道讀音。  日語只有一個字我知道讀音,但是也不知道意思,這個字就是「あ」。這個字的讀音與漢語「啊」同音。意思我估計也和漢語的「啊」一樣。這個日語字也不是我學來的,是在歌詞裡出現的頻率太高,我感覺出來的。
  • 12.07日語翻譯兼職
    語言橋日譯中漫畫翻譯招募項目說明:語言橋與國內知名大牛科技公司建立長期漫畫翻譯合作,漫畫項目是集團重點項目,涉及青春少女、校園熱血、都市情感等多類型。翻譯後的漫畫將在海外和國內市場主流應用線上上架更新。目前涉及語言主要為中、日、韓、法四語互譯。本兼職招聘為日文-中文語向。其他語向請關注我們其他招聘信息。
  • 《一人之下》動畫+漫畫雙重入侵!11區評價竟然是?!
    1月16日,《一人之下2》日語版(暨『一人之下 羅天大醮篇』)在日本TOKYO MX電視臺播出第1話。這部充滿了「中國味道」的動畫在日本觀眾眼中是怎樣的?讓我們來看看日本網友的評價吧!《一人之下》的洗腦神曲可不是吹的!此外,有不少觀眾提到《一人之下2》的製作更加優秀,劇情更加有趣了!還把《一人之下》與其它一月新番做比較。
  • 銀光字幕組招收日語翻譯
    這可能是第一次首次單獨招收日語翻譯接下來的字幕組需要大量的翻譯作品能夠確保日後的作品能夠正常更新銀光字幕組在
  • 作為「國漫之光」的《一人之下》在日本的受歡迎程度是怎樣的?
    首先,我們來看《一人之下》動畫版:《一人之下》動畫版於2016年9月14日在niconico上首映第一季,截止到目前為止已經放映到第三季北京篇,niconico作為彈幕視頻網站的鼻祖,niconico也就是動漫迷口中的「N站」,如果你對於niconico沒有了解,那你可以簡單地將其理解為日本的「B站」。
  • 怎麼才能勝任日語翻譯工作呢?日語翻譯公司有話說
    在中日交流不斷深化的當下,日語翻譯的需求開始急劇增長,正因為如此,有不少人開始選擇日語翻譯這一職業,但在日語翻譯公司看來,想要勝任日語翻譯一職,並沒有想像中得那麼簡單,是需要經過不斷的努力和大量的實踐才行。 首先,日語翻譯公司認為必須要練好基本功。
  • 日語:中文裡的「發現」,翻譯成日語卻要用不同的單詞表達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一再強調過,不能死守辭典的翻譯,特別是《中日辭典》裡面的中文意思,因為僅僅翻譯單詞,往往可以多個日文單詞用同一個中文詞就可以詮釋了。但是到了句子,卻要因為前後內容的不同,其程度和某種含義會發生變化,而使用不同的翻譯效果,特別是在中文翻譯成日語的時候,尤其明顯。有一次,我和同事一起到庫房去找一件東西(我們庫房沒有庫管,誰都可以進去,非常亂),找了很久終於找到了,於是大叫:「発見しましたよ。ここにあります。(找到了,在這裡。)」同事急忙過來,「見つけたの。よかった。(找到了,太好了。)」
  • 道壹日語翻譯公司譯員做使用說明書翻譯日語翻譯中文對照示例
    今天為大家帶來一篇關於道壹日語翻譯公司譯員做使用說明書翻譯日語翻譯中文對照示例文章,道壹翻譯張老師個人感悟,歡迎大家一起交流。道壹譯員做使用說明書翻譯日語翻譯中文對照示例:注意書き安全對策容器を密閉しておくこと。全ての安全注意を読み理解するまで取り扱わないこと。
  • 日語長句有什麼翻譯技巧?
    那麼如果我們遇到一個中高級的文章,應該如何翻譯呢?有什麼翻譯技巧可以借鑑的呢?在說到技巧之前,我們先說一下日語翻譯的要求,在咱們日語中,如果你想翻譯出一篇好的文章,需要滿足三個條件,就是「信,達,雅」,信就是你翻譯的正確,能夠正確表達文章的意思。達就是合情合理,句子通順,最高級別的就是雅了,就是不但句子要準確通順,還要文雅有內涵,只有這個我們才能夠翻譯得好。
  • 當日語翻譯成國語 每一個都讓你忍不住……
    原來應該是「進入時請保持安靜」被翻譯成「請安靜地進入」,那我叫小剛怎麼辦到底是「我不能溫暖」,正確的是「我不能溫暖」。因為日本的勞森不提供加熱功能,所以我發布了這個可笑的文字...假設廁所的真正含義是:臨時廁所。如果您說的是假想的,那就告訴我它的身體是幹什麼用的!
  • 「我,大二,暑假第一次日語兼職賺了8929.6元.」
    比如線上的那些自由職業者,那些日語好的人。他們只要有一臺電腦,有網絡,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辦公,都能靠日語輕鬆賺錢。這,僅僅是我開始學日語的第7個月。7個月前,我只是個初入職場的小萌星,每天完成千篇一律的客服工作,做著一夜暴富的美夢。而現在,我已經可以靠日語實現月入5000的穩定收入了,雖然比不過那些動不動就月入1W甚至10W的同傳翻譯大佬,但已經很滿足了。
  • 日語翻譯培訓諮詢電話值得信賴
    日語翻譯培訓諮詢電話值得信賴, 濟才日語會專為外聘的高級教師進行課前培訓,以保證每一位老師都能符合企業的培訓要求。高性價比,經教育局部門認可收費標準。精品小班教學,全程精準授課,更多交流機會。金牌海歸教師團隊,專業級,日語中高級以上水平。全國首創主題風教室,語言氛圍濃厚。進門考檢驗學員複習情況,隨後開始新內容的授課。
  • 米希亞換翻譯?日語界最帥小鮮肉or偶像界日語最好小姐姐
    人美歌甜,還會說日語,這是什麼完美小偶像啊~但是、但是、但是全程看下來 發現小姐姐真正在翻譯的鏡頭少得可憐。網上也很多人開始懷疑她是否有履行好一個翻譯/音樂合伙人的職責。以上這個小片段中,米希亞說的都是比較簡單的日語短句。每一次向黃婷婷回頭,應該都是在表達「我說完了,請你幫忙翻譯」。但是小姐姐只是略帶尷尬地笑笑,並沒有翻譯成中文。
  • 當英語被翻譯成衝繩方言…日本人:這不是我認識的日語!
    豈止是翻譯翻不出來,來自東京的佐藤小同學也是一臉懵逼……多年學習日語的小編也表示:這也不是我認識的日語!接下來,就是一系列衝繩方言的爆炸襲擊,心疼佐藤同學三秒鐘。英文中的「Hurry」,翻譯成衝繩方言,就是「阿挖地哈踢」。
  • 日語漢字和語感對翻譯的影響,初學者要知道
    最近在網上看到這樣的一個觀點,有網友認為:中日在語系上相對來說比較接近,而且日本在文化上也繼承了中國的部分,所以在翻譯的時候中文翻譯者相較於英文翻譯者更有優勢。但是實際上日文的語系一直沒有定論,語言學界也沒有公認的看法。
  • 大學四年開啟日語翻譯之路
    還記得十八歲那年第一次遠離家鄉南下廣州,戴著大哥送的人生第一塊電子手錶,和父親兩人手拎肩扛著大包小包坐了十幾個小時的硬座,一宿未眠,下火車時兩條腿腫成了「大郎燒餅」。進入學校,大二的師姐過來幫我們拿行李去宿舍,父親不會說普通話,一路上他問了師姐幾個問題,我不記得是什麼了,師姐是南方人,聽不懂父親的方言,我走在師姐和父親之間,一句一句地「翻譯「他們說的話的意思。回想起來,那應該是我最初做翻譯的場景。
  • 漢字和日語的區別體現在哪?當把日本姓翻譯成中文後,我秒懂了
    不過如果我們來讀的話,有時會感覺很彆扭,之前大宇也學過日語,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日語很有趣。尤其是當你把日本人的名字翻譯成漢語,就會發現有很大的差別。日本有相當多的姓氏,有一些很好聽,大家應該比我還熟悉。還有一些翻譯成漢語後,感覺好像在罵人。接下來咱們羅列幾個比較典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