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艾偉解讀麒麟 9000,多方位做到更強

2020-12-28 品玩

品玩10月31日訊,近日華為召開了一場麒麟技術溝通會,詳細介紹了華為 Mate40 系列採用的麒麟 9000 晶片技術細節,華為 Fellow 艾偉是主講人。

麒麟 9000 是全球第一款採用 5nm 製程工藝的 5G SoC,5nm 工藝為目前最先進的技術,麒麟 9000 和蘋果 A14 採用了這一工藝。不過和麒麟 990 5G 一樣,麒麟 9000 將 5G 基帶和晶片集成,相比於基帶外掛的形式能夠騰出更多空間,有著更高的能效。

在一顆小小的麒麟 9000 晶片裡,電晶體數量達到了 153 億個,這裡有 CPU、GPU、NPU、ISP 和通信 Modem 等等部分。儘管 5G Modem 還是那個熟悉的巴龍 5000,但華為對其進行了優化。

巴龍 5000 支持雙載波特性,中國國內的 5G 頻率有著最多的頻譜,三大運營商組建 5G 網絡讓巴龍 5000 有了更高的發揮空間。麒麟 9000 支持 200M 的雙載波聚合,在Sub-6G SA 網絡中,麒麟 9000 理論下行峰值速率可達 4.6Gbps,上行峰值可達 2.5Gbps。這一數值是驍龍 865+ 和 A 14 的 2 倍。

當然這只是理論數值,我們實際生活中可能會因為環境而有所變化。華為在杭州通過中國行動網路做了一個時延的現網外場測試,結果顯示麒麟 9000 小於 30ms 的在網率有 83%。這意味著使用麒麟 9000 的手機可擁有更穩定的 5G 網絡。

CPU 方面,麒麟 9000 採用了三叢架構,即 1 個 A77 超大核(3.13GHz),3 個 A77 大核(2.54GHz),4 個 A55 小核。GPU 的提升相對更加明顯,艾偉介紹道,未來高品質遊戲會越來越多地從原來主機遊戲向手機遷移,其中有的遊戲甚至更加偏重 GPU。麒麟 9000 的 GPU 從上一代的 16 核 Mali G76 提升到 24 核 G78,相比驍龍 865+,性能提升 52%,能效提升 50%。

這樣的提升能夠在用戶玩遊戲的整體體驗,比如畫面更加清晰、穩定、耗電更少,這同時意味著麒麟 9000 能讓用戶有更多的遊戲時間。

晶片的 AI 能力是華為尤為重視的一個部分。2017 年,麒麟 970 首次將 AI 能力帶到端側,使得 AI 也能在手機上跑起來。端側 AI 能力已經成為了一個必備點。麒麟 9000 的達文西架構升級到 2.0,算力、性能翻倍。同時核間的通信帶寬翻了一倍,能效提升了 15%,網絡運行性能提升 20%。在 ETH AI Benchmark 榜單裡,華為神經網絡的算力排名第一。

得益於 NPU 的提升,手機的視頻播放、視頻拍攝和 AR 視頻等等應用能夠有更好的表現。艾偉舉了一個例子,2017 年華為展現 AI 性能的時候,做了一張識圖的過程,當時是 1 分鐘識別 2000 多張圖片,今天同樣的過程用時僅為 1 秒。

在講到 AR 增強現實的時候,艾偉用《終結者》電影中 T-800 穿越時空的動作舉例,T-800 來到陌生環境,第一件事情是「看」,對於機器來說,這其實就是認識、測量周圍的環境。艾偉稱其為 SLAM,即同步定位和地圖功能。

麒麟 9000 內置了一個專屬的 AR 加速器硬化模塊,實現了 AR 核心算法加速和更高的能效比,在做具體的 AR 識別時,時延可降低至 40ms,功耗降低 36mA。在華為 Mate40 Pro 上提供了一個前置攝像頭自動識別並彈出掃碼的功能,便是得益於這項提升。

麒麟 9000 共有兩個檔位,另一個叫做麒麟 9000E,後者相比於前者少了一個 NPU 和兩個 GPU,艾偉稱是為了適應不同用戶的需求。

麒麟 9000 已經是華為推出的第三代 5G SoC,在此前還有旗艦晶片麒麟 990 5G,中高端 5G 晶片麒麟 820,將 5G 普及到更大範圍的消費者。在中國,5G 手機需求量很大,根據 ID C數據,截至今年 6 月底,中國 5G 手機出貨量佔全球 78%。

相關焦點

  • 華為Fellow艾偉:麒麟9000是技術挑戰最大、工程最複雜的晶片
    在日前舉行的2020麒麟媒體溝通會上,華為Fellow艾偉說:「2020年是不同尋常的一年,非常感謝廣大消費者對華為的支持,無論未來有多麼困難,華為都會繼續前行。」目前華為已經推出了三代5G手機SoC:一代是去年9月推出的全球首款旗艦5GSoC麒麟9905G,二代是今年初推出的中高端5G晶片麒麟820,三代就是剛剛推出的全球首款5nm5GSoC麒麟9000。「當其它品牌旗艦手機仍然在用第一代晶片時,華為已經推出了第三代產品。」艾偉說。
  • 華為麒麟980技術解讀
    一周後的9月5日,麒麟980技術溝通會在上海召開。相對於IFA的亮相,華為fellow艾偉對國內媒體進行了更加詳細的介紹與講解,我們也因此得知了更多關於麒麟980的技術細節。「Fellow」相當於華為研發領域序列最高的科學家,在華為8萬名技術工程師中僅30餘名,艾偉也是華為晶片業務——麒麟的產品規劃負責人。
  • 腦補華為麒麟9000有多強!曝蘋果A14比A13性能提升一倍
    目前旗艦手機上綜合性能最強的處理器就是高通驍龍驍龍865了,不過這一優勢將在下個月徹底失去,最強的手機處理器將會是華為麒麟9000和蘋果A14,因為它們都將採用臺積電最新的5納米工藝。而作為華為麒麟晶片的最後絕唱,麒麟9000的性能到底有多強相信不少人都想知道,但稍安勿躁先來看另一位主角蘋果A14的性能曝光。據國外數據分析人士Komiya的消息,今年將搭載在iPhone12系列身上的蘋果A14晶片,相較於去年的A13晶片在CPU性能上提升了 40%,而GPU性能更是提升了50%,綜合性能幾乎翻倍。
  • 華為麒麟9000型號曝光:不止除了「滿血版」,還有麒麟9000E
    早在上月的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峰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就曾表示,今年秋天上市的華為Mate 40,將搭載的麒麟9000,而這也將可能是華為高端晶片的絕版。今日,推特爆料人士@RODENT950 稱,除了已知的麒麟9000外,還將有一款名為"麒麟9000E"的晶片,同時,爆料者還對這枚晶片的性能做出了評估。
  • 華為Mate40 RS保時捷版評測:麒麟9000真的這麼強?
    麒麟9000晶片到底有多強?華為Mate40 RS保時捷設計用上了自研的麒麟9000晶片。麒麟9000晶片採用業界最先進的5nm工藝製程,容納了多達153億電晶體。CPU部分為八核心,一個3.13GHz A77超大核+三個2.54GHz A77大核+四個2.04GHz A55小核,GPU部分則為Mali-G78,相比麒麟990的Mali-G76,核心數多了一半,性能更提升60%;AI則集成兩個大核、一個微核的NPU,性能提升高達100%。
  • 透過Mate40 RS保時捷設計剖析麒麟9000:華為最強芯一騎絕塵
    華為海思早在麒麟980時期就給它用上了DSU 4MB L3緩存;麒麟990在前者基礎上採用新的系統級別的緩存,同時降低存儲子系統的延遲,該芯在當時的性能表現比麒麟980有所提升且功耗更低的原因除了先進位程加持,與華為海思在存儲子系統的投入是分不開的。
  • 華為Mate40評測:麒麟9000E旗艦上手就心動
    用戶對智慧型手機的具體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從俄羅斯方塊到大型3D遊戲;從滿足於掃碼即可到今天塞入直逼卡片機的圖像傳感器展開手機影像競賽……這通通都要求手機置入更多更強的元器件擠佔機身空間。綜上,為了能夠承載更大的信息量和容納更多的元器件,主流的大尺寸手機幾乎都成為了向時代妥協的產物,犧牲了包括便攜性、手持舒適度在內的掌控感。
  • 華為Mate 40 RS開箱並深度評測:麒麟9000功耗翻車了嗎?
    Mate 40 RS 保時捷版與Mate 40 Pro+在硬體上是沒有什麼區別的,最主要的區別在於設計、包裝、聯名和售價,而Mate 40 RS典藏版手機則多一個紅外線傳感器。12999元的價格在大眾消費電子領域算是"奢侈品"了,對於有錢人來說,合格的硬體僅僅是基礎,包裹在硬體外層的"附加值"更重要,符號性更強。
  • 華為又要領先蘋果,IFA大會主題演講宣布,麒麟9000或正式發布
    華為今年遭受到了一系列的不公正待遇,這也是使得華為目前的處境非常困難。最開始是無法代工晶片,現在最新的禁令連購買別人的晶片都不行了。由於種種原因,原本我們認為將在9月份發布的MATE 40系列,現在也被曝出將延期至10月份發布。
  • 華為麒麟9000平板快來了,蘋果iPad表示情緒穩定
    不過,大家的另一個關注點是平板電腦,因為上一代MatePad系列的發布已經是半年多之前的事情了,準確來說是2020年2月發布的MatePad Pro5G。眼下有爆料顯示,華為即將要推出搭載麒麟9000晶片的平板電腦,應該就是MatePad系列的最新旗艦了。
  • 華為麒麟9000跑分與高通驍龍888不相伯仲,華為太可惜了!
    蘋果作為手機晶片領域的霸主,率先發布了基於5nm製程工藝的A14仿生處理器,繼續雄霸性能第一的寶座,第二個5nm晶片是中國華為的的麒麟9000處理器,得益於5nm的先進位程工藝和華為的技術實力,麒麟9000處理器的安兔兔最高綜合跑分達到70w分,遠超安卓陣營曾經的霸主高通公司的驍龍865旗艦處理器,為中國晶片事業爭了一口氣。
  • 華為Mate40評測:麒麟9000E旗艦上手就心動
    用戶對智慧型手機的具體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從俄羅斯方塊到大型3D遊戲;從滿足於掃碼即可到今天塞入直逼卡片機的圖像傳感器展開手機影像競賽……這通通都要求手機置入更多更強的元器件擠佔機身空間。綜上,為了能夠承載更大的信息量和容納更多的元器件,主流的大尺寸手機幾乎都成為了向時代妥協的產物,犧牲了包括便攜性、手持舒適度在內的掌控感。
  • 華為新機被確認,麒麟9000+四攝+鴻蒙或4K起
    華為是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並且在高端市場佔領一席之地。甚至可以說,在國內高端市場上,華為手機相比蘋果的iPhone更受歡迎,因為華為已經成為國內最受歡迎的高端品牌。據了解,華為手機之所以能夠有這樣的成績,主要還是因為華為掌握了核心技術——晶片。
  • 「華為麒麟9000若管夠,蘋果三星算什麼!」
    快:搭載5nm麒麟9000/9000E,CPU、NPU、GPU,全面吊打其他同類產品!好:搭載EMUI 11,AI能力更強,更懂你。省:價格方面,最低只要899歐元(約合7107元人民幣,通常國內售價比歐版便宜許多)。
  • 華為P50配置大曝光:120Hz+麒麟9000!
    前段時間我們報導過,外媒放出了一組華為P50的渲染圖,但配置方面還不太清楚,好巧不巧,近期網上流傳出了一份華為P50
  • 華為P50再確認:麒麟9000+鴻蒙系統
    【12月20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華為已經正式對外發布了鴻蒙OS手機系統2.0開發者Bate版本,同時華為還正式對外公布了華為Mate30系列、華為P40系列以及華為MatePad等多達七款華為舊旗艦產品,可以率先申請升級體驗鴻蒙手機OS系統Bate版本,但從目前各大評測機構所公布的體驗視頻來看
  • 華為Mate40今日正式開售:麒麟9000E加持
    華為正式在國內推出了全新的華為Mate40系列旗艦國行版,包括華為Mate40、華為Mate40 Pro、華為Mate40 Pro+以及Mate40 RS保時捷典藏版四個版本,其中華為Mate40 Pro、華為Mate40 Pro+以及Mate40 RS保時捷典藏版三個版本均已上市發售,只有標準版Mate40還未見蹤影。
  • 華為還是輸了!麒麟9000對比蘋果A14,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近年來,華為一直在自研晶片方面投入良多,雖說美國的禁令導致華為自研晶片業務面臨停擺,但華為海思已經成功躋身全球晶片行業前列,海思麒麟高端晶片也成為能夠比肩驍龍高端晶片以及蘋果A系處理器的國產晶片。但在日前芝麻科技訊公布的最新一期手機天梯圖中,華為還是輸了。
  • 華為P50超大杯搭載麒麟9000晶片,但低配版卻不是
    華為用在Mate40系列的麒麟9000晶片至少幾百萬片,不過在下一代的華為P50系列超大杯依舊搭載麒麟9000晶片,網傳華為的麒麟9000晶片是900萬顆,實際可能多點。
  • 華為全新平板曝光,麒麟9000+鴻蒙OS?
    即日,華為斬新平板產物被暴光了,這款平板計算機為MatePad pro的晉級產物,定位旗艦,指標是與iPad Pro掠取高端平板計算機環境趨勢,並在建設方面比擬前代產物有了很彰著的晉升。其次硬體方面很讓人驚奇,信息吐露華為MatePad pro將搭載麒麟9000晶片。在華為麒麟9000緊張缺貨的環境下,華為卻仍舊在MatePad pro上應用這款晶片,也能夠看出華為欲與iPad Pro一決上下的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