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著電動車帶路的向華
搬到村裡以後,向華也開始過起了小日子。「以前每天都是『我要奮鬥』,現在就想在這院子裡曬曬太陽。「
向華:世界上沒有不愛聽故事的孩子,只有不給孩子講故事的大人👇 點擊收聽
我就是一個給孩子講故事的人,一個繪本的文本故事創作者。很多人誤以為我是畫繪本的,會找我說,鳥老師我們合作您幫我畫一個什麼吧。但我其實不會畫。繪本是視覺的藝術,就算故事再好,畫面感沒有也不行,所以首先,文稿故事能不能轉換成有畫面感的東西,這對繪本創作來說很重要。其次就是繪本的兒童性。理論上,繪本是給不識字的孩子創作的,而孩子也不是什麼故事都喜歡的,他也不了解成年人的世界,給孩子講故事其實是很難的。對兒童性的了解,不是說我要為孩子做什麼事,如果你說你創作繪本是為了中國的孩子或者是為了世界的孩子做的,那你一定錯了。繪本創作者心中一定要有一個孩子,你創作繪本是為了心中的孩子做的,你一定要為自己做,而且要做自己喜歡的東西。在做繪本之前,我基本上三年換一個工作,現在我都已經做了12年了。頭三年可能就是把文稿搞清楚,接下來三年就是去跟孩子講故事,把故事講給孩子聽。把故事用文字寫出來沒用,畫出來也沒用,一定要給孩子講。世界上沒有不愛聽故事的孩子,只有不給孩子講故事的大人。大人看故事的點和孩子的點是不一樣的,只有給孩子講了,才能慢慢明白孩子要的是什麼,這些也很可能會轉變成一種創作的技巧,但其實真正的創作者最終還是為了自省。用技巧創作繪本其實沒有錯,創作者用大人的思考、技巧去創作,這也可能會有不錯的結果,因為你已經有經驗了,但其實這也是創作者的一種不自信。創作者沒有為自己心中孩子的部分自信過,儘管直覺告訴他們故事應該是這樣的,但人生經驗又指向了不同的方向。但可能在放下了這些人生經驗之後,會發現我最初想表達的東西就是對的,這時候就會變得自信。這是繪本對成年人的改變,這種改變,才是一個創作者應有的狀態。向華在央美繪本工作室
我們教書的時候也希望學生們可以自信,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他們自信,鼓勵他們,說「你太棒了!特別棒!太好了!」而且說這些的時候我都是發自內心的,覺得你太好了,我做不到,你心中的孩子我已經做不到了,我已經不能像你這樣去畫畫了。我去做活動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讓我開個書單。這時候我就得告訴她們,每個年齡的人可以從同一本繪本中取得不同的東西,這才是好繪本的特色。陳土小的時候,向華就開始給他讀繪本了
一本好的繪本,可能小孩子喜歡裡面熱鬧的部分,再大一些的,會開始喜歡裡面的故事,再大一些的,可能還能從繪本裡學到知識,大人呢,可能就直接被打動了,戳心了。所以為什麼好的繪本可以在世界上流傳好幾代人,因為繪本裡的東西一直在戳讀者的心。比如《活了100萬次的貓》。這其實是佐野洋子自己治癒自己的一部作品。你問她,喜歡小孩嗎?她不喜歡。喜歡貓嗎?她也不喜歡。這其實就是佐野洋子對生命的認識,只不過用繪本的形式表現了出來。大人和小孩在這本繪本中看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小孩子叫這本書「活了100萬次的貓」,大人說「死了100萬次的貓」。孩子喜歡那些像《貓和老鼠》一樣死了又復活的情節,他們看這本繪本就是一部喜劇,所以貓活了100萬次。但大人們就看到了「死亡」,是一齣悲劇,所以貓是死了100萬次。而恰恰兩方的看法都是對的,這就特別有意思了。 繪本是一種很慢的創作,它是給未來在創作的,而那種未來恰恰是我們的當下,因為我們正在用孩子的思維在做出孩子的表達,去讓孩子接受。有些機構找我做採訪,說我們題目已經擬好了,就叫「繪本改變未來」,你可拉倒吧。繪本改變不了未來的,它可能可以解決一些當下的事情。如果當下你有幸被繪本改變了,那你離幸福是非常近的。向華與央美繪本創作工作室合作出版的《給兒童的諸子百家寓言》
但繪本真的太慢了。它從上個世紀就傳下來了,它也沒有什麼爆款,只有長銷。長銷的繪本就是我小的時候看這本繪本特別好,等我有孩子之後,我也給我的孩子買,這樣賣了好幾代人的繪本就不得了了。就像上班,你做什麼事情不都是解決眼前的問題嗎,實際上很少事情是為了未來去做的。但繪本就是為了未來去做的,創作繪本你不能去計較。家長在使用繪本的時候也是。你需要真正地去讀,進入繪本裡,你不是為了孩子去讀繪本的,而是為了自己。如果你當下就快樂了,那你的當下就是孩子未來的模樣,孩子會感受得到的,這也是對孩子特別好的。也有家長會問我,要怎麼引導孩子?你為什要引導孩子呢?孩子的讀圖能力實際上比大人強,有時候打開一本繪本,30秒大人裡29秒大人都在讀字了,孩子拿這些時間都去找細節了。大人總是喜歡找意義,但是繪本的意義又何在?還是那句話,繪本是視覺的藝術,當然,故事是繪本的靈魂,但歸根結底還是視覺的。孩子在視覺上下的功夫比大人多得多了,所以其實你是引導不了他們的。所以繪本閱讀並沒有什麼引導,而是親子共讀,共同完成。成為父母 X 小武
努力張開翅膀,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
我們通過美學教育,來守護兒童與生俱來的創造力、能力以及對美的直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