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2日舉辦的「2020編劇之夜」上,《少年的你》又摘得「院線電影最佳改編」。
電影《少年的你》熱映一時,除了票房喜人和榮獲多項大獎外,這部電影也再一次將「校園欺凌」這一話題帶入公眾視野。
很多在校園中遭受欺凌的孩子,長大後往往帶著常人看不到的傷痛,甚至有的孩子再也沒有機會長大,被時間永遠遺落在了童年的痛苦中。校園欺凌的相關新聞層出不窮,使得很多家長在孩子上學前就開始苦口婆心地教導孩子「誰打你你就打誰」「打不過就找老師、找爸爸媽媽」……
先不說這樣的教導合不合理,單單是乾癟無力的語言教導,根本無法真正印刻在孩子心裡,導致孩子即使真正遇到欺凌事件,依然手足無措。
今天,我們來分享幾本與校園欺凌主題相關的繪本,讓家長在陪伴孩子閱讀的過程中引導孩子學會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面對欺凌等,從源頭避免孩子遭受校園欺凌,讓孩子成為「不好惹」的人。
《請不要隨便欺負我》
喬治上學路上被六年級的「大個子邁克」搶走了午餐,他只好每天中午餓肚子。
幸好喬治的好朋友哈瑞特發現了這個問題,喬治向哈瑞特訴說了自己的煩惱,聰明的哈瑞特幫喬治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南希·卡爾森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告訴孩子在遇到校園霸凌的時候,要積極尋求幫助,要學會保護自己,潛移默化地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咬人大王布奇奇》
布奇奇是個霸道的女孩,她撕我的書,扔我的烏龜,還對我咆哮,我害怕見布奇奇,反覆做噩夢。
這本書會令很多孩子產生共鳴,因為像布奇奇這樣的孩子隨處可見。書中媽媽的處理是很理智的,當「我」第一次說出不喜歡布奇奇時,媽媽沒有縱容我的討厭情緒,而是引導我學會與各種人相處。
但當聽到我恐懼又憤怒地喊出「布奇奇正準備活生生地吃掉我!」時,媽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她選擇鼓勵「我」對布奇奇說不。正是這種鼓勵,才讓「我」自己找到了應對布奇奇的方法。
相信閱讀這本書,家長能更加懂得如何引導孩子面對欺凌,孩子能學會大膽表達自己,學會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問題。
《每一個善舉》
你的身邊是否也發生過這樣的故事,你是否也曾有遺憾的沒有表達出口的善意?
你是否曾試圖鼓起勇氣為了融入新環境而放下自尊?有沒有人為你上過這樣一堂課,告訴你「每一個善舉,都會讓這個世界變好一點點」。
這是每一個教師、家長和孩子都應該收藏的德育繪本,綜合了欺凌、友誼、拒絕、友善、同情心、旁觀者等元素,培養孩子對他人寬容友善的態度。
《我的魔法咒語》
我是那個在班裡面遭受欺凌的孩子,總是一個人孤零零的。要轉學了,我本來打算不和同學告別,一個人悄悄走開的,可是媽媽告訴我,分別的時候,要對每個人說「謝謝」。
為什麼要對欺負我的人說謝謝呢?媽媽教給我的這句魔法咒語真的能幫助我戰勝校園欺凌嗎?
這是一本療愈欺凌創傷的魔法繪本,包含著適度諒解和包容的主題,
這句魔法咒語雖然簡單,卻能保護無數受傷的心靈,讓孩子能從欺凌中汲取力量,讓孩子們內心輕鬆起來。
大聲說「不」防霸凌系列繪本
這套繪本選取的是倍受關注的校園霸凌題材,分為身體暴力、語言暴力、社交欺凌三類,共8冊,講述了孩子可能會遇到的各種霸凌事件,介紹了辨別校園霸凌的方法,以及如何面對校園欺凌。
孩子可以從故事中看到主角是如何和欺負他的人鬥爭的,並學習如何用一種安全的方式制止這種行為。
和孩子一起閱讀這套繪本,讓孩子學會辨別校園欺凌事件,並教孩子遇到此類事件應如何處理,讓孩子擁有一個身心健康的快樂童年。
願每個孩子的心中,都多一份青春的美好,少一份不堪的回憶,願每一個孩子都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