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名單…就是生命。——《辛德勒的名單》
上面這句話來自電影《辛德勒的名單》,它很形象地描述了整個故事。辛德勒為了救猶太人列出了一個名單,在名單上的人可以活下來,而名單之外就得被處死。
有一段時間我特別喜歡看電影,於是照著某瓣TOP250的榜單上按順序看,不能說這些電影教會我什麼東西,我只是知道有這麼回事,有這麼一次被感動的經歷,說真的,它真的能夠填補些什麼嗎?我想那太扯淡了。真正感動人心的永遠是人性中曾存在過的東西,不存在的何談感動?這裡的存在包括認識內的缺失與擁有。
我簡單地翻閱過原著,了解大概的劇情,因為看得很快,會忽略很多細節。在原著中,作者沒有刻意地宣揚辛德勒,相反很直接地說:
我試圖從這樣一個偉大的人的童年時代找出一絲閃光或者出色的地方,很遺憾,我不能虛構,不能誇大,辛德勒的幼年是很平常的。
而在德佔領區,他縱情聲色,在影片中沒有描寫,他有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妻子,一直在跟他分居但始終沒有離婚。辛德勒有兩個情人(可能更多),其中他的一個女秘書在拯救納粹槍口下的猶太人時給了他很大的幫助。
辛德勒在戰爭時期像一團燃燒的火焰,照亮和溫暖所有他身邊的人,而他幾乎是超常發揮了個人的社交才能,賄賂,兼併,接收猶太人做廉價的勞動力(對當時的猶太人是求之不得的),賺取了巨大的財富。也正是有了這個前提 他才能夠在同德國軍官周旋時有了說話的本錢。 在戰爭後期處決猶太人加劇,辛德勒僱傭的猶太人也幾乎遭到屠殺。
若說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有若干的閃光點的話,那麼辛德勒就在那時發揮出了他一生中最耀眼的閃光:一個強大且有著巨大魅力和徵服感的德國男人開始拯救自己庇護下的猶太人。
當收到倖存的猶太人送給他的金戒指,上面寫著希伯來文:拯救一個人,就是拯救一個世界。辛德勒一直以來認為自己已經做得很好了,然而由正義帶來的勝利感瞬間變成了沮喪與懊悔,他指著自己的車,說它能和德國軍官換10個人,又指向自己的胸針,說它能換2個人,甚至更多。他淚流滿面,抱怨自己不夠努力,沒能賺更多的錢,以至於他能拯救的猶太人才區區1100多人。
當看到這一段,我說不出來是什麼感受,夾雜著感動與難過,可能難過多一點。人性至善之處,總是閃耀著溫暖的光輝,照亮了這個黑乎乎的大地。人們感動的點,即便跨越千百年,也不會發生太大的改變,我們會因為友情、愛情、親情感動,也會因為它們感動憤怒、痛苦,說到底,是人性不曾變過。
「拯救一個人,就是拯救一個世界。」
我很喜歡這句話。我尊重每一個人的想法,不論它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因為我知道,我尊重的是一個世界。
戰爭結束,辛德勒幾乎一文不名,只保留了一個由數十個猶太人籤名寫的證詞來證實自己的功績,還有一枚由熔化的金牙打造的一枚戒指。辛德勒匆匆上路逃難,被半路俘獲後釋放,餘生在巴西度過,期間做過幾次生意均不得意。
這部影片喚起了無數人的良知與善良,在強忍著淚水但又無奈淚水如雨般湧出的那一刻,我們明白了善良是我們內心最深處的一道光,人人都擁有但無處釋放,大多數人都被社會上種種事實和現實所影響,把善良隱藏至深處,甚至置道德於腦後。
辛德勒幼年的時候沒什麼突出的地方,就像我們大多數人一樣,過著平凡且可能一生都會這樣平凡的生活,然而他卻能夠做到解救1100個猶太人這樣的善意壯舉。這大概就是深埋在人性中的善良被激發。沒有誰生下來就是救世主,俗話說,時勢造英雄,只是有那麼一次機遇從出現在你面前,你是否可以發現,發現之後,又做出了什麼樣的選擇。我想這才是成就一個人必不可少的因素。
其實寫這麼多,與其是說辛德勒的一生,毋寧說我們這些在現實裡掙扎生活的人,在每當風雨傾盆而下的時候,是迎面而上,還是畏首畏尾?一個人不輕易會有一個人生發光發亮的機會,但是假如你遇到了,就在你遇到的機遇或是危難時,你想沒想過勇敢地去面對,去徵服?
請相信:剎那間的決定會改變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