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了這樣的私信:孩子爸爸身高170CM,我身高只有160CM,我們家兒子才三個月,身高也不是很高,每次體檢都低於標準,以後會不會長不高啊?該怎麼辦?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今天來探討一下。父母身高都不高,生出來的孩子有機會逆襲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身高受哪些因素影響,以及標準身高的計算是怎麼樣的?
身高有七成來自於遺傳,但是有三成是後天因素決定的。所以即便父母不是很高,孩子還是有逆襲的機會的,把握住剩下的30% 機會就可以實現。
正常來說,男孩成年身高(釐米)=(父身高+母身高 +13)÷2 ± 7.5釐米,女孩成年身高(釐米)=(父身高+母身高-13)÷2 ± 6 .0釐米。
以上文提到的案例來計算,他們的兒子未來如果按照這個算法,身高應該是在164——179之間的。在男性當中,身高不算太高,但這只是70%的概率,另外還有30%是由生長期決定的。
把握三個長個關鍵期,多長10釐米不是夢!
01嬰幼兒時期
一般嬰兒剛出生的時候,身高普遍在50釐米左右,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會在一段時間內迅猛生長。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囤了很多嬰兒服,到最後卻沒有用武之地的原因,嬰兒生長是比較快的。一般到了一歲左右,孩子的身高會在75釐米左右,一年時間增長25釐米。所以在這時候,孩子的輔食以及後期的食物應該做到營養均衡豐富,為身體發育提供能量。
嬰幼兒時期,指的是孩子0——3歲之間,因此,除了一歲以內要吃得好。1——3歲的時候,也要養成孩子獨立吃飯的習慣,不要挑食偏食,保證營養充足。
02兒童時期
孩子在兒童時期,即4——13歲之間,已經進入學校學習階段。這時候的孩子精力充沛,身體代謝很快,好奇心重,吃的也會比較多。因為在這一時期,孩子每年都會平均增長5釐米左右,增長比較勻速,因此在飲食上一定要營養均衡健康。多吃蛋白質,油脂含量高的食物,給身體提高熱量,但是要注意葷素搭配,減少偏食情況。
在這一時期的孩子,有了自我意識,喜歡吃什麼,要吃什麼都比較清晰。可能會吃點辣條,奶糖,方便麵,烤腸等,這時候應該適度幹預,畢竟這樣的食物口味重,含油含糖含鹽量都是比較高的,添加劑,色素也會比較多,長期吃影響食慾,危害健康。
03青春期
進入青春期,也就是孩子14歲以後,孩子的身體是比較活躍的,生長也是很快的。往往在14歲之前還是小矮個的男孩子,到了16 、17歲就大變樣了,個子高高的,身高有了很大的改變。
醫生指出青春期是孩子發育的黃金時間,應該在這一時期注重補鈣,每天保證一杯高鈣牛奶,儘量少喝優酸乳等添加劑比較多的奶製品。與此同時,家長可以多給孩子吃點松子,花生,核桃,碧根果,開心果等堅果,以及鱸魚,鯽魚,帶魚等魚,其中的營養物質能促進骨骼發育,助力孩子成長。
總結一下,父母如果都不高,孩子的身高還是有逆襲的機會的,抓住長個的關鍵時期,讓孩子睡得好,堅持運動鍛鍊,長高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