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之所以成為林徽因,看看她的家庭背景就知道了

2020-12-28 羊毛領讀歷史

林徽因民國才女,有才有貌還有情。才女從來都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偶然的。除了有一個聰明的腦袋之外,還有一個硬核的家庭背景庭。林徽因民國時期一道靚麗的風景,和她背後的一家人密不可分。來看看她的爺爺奶奶,叔叔姑姑父親就知道林徽因之所以成為林徽因了。

林徽因的原籍是福建閩侯,林家的祖先也是名門望族,最早據說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的忠臣比幹。林姓家族經過歷朝歷代的政權更迭,到了林孝恂這一代,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家族中的子弟,大多淪為中產、布衣,他們從事各種工作來養家餬口。

林徽因和泰戈爾,徐志摩

林徽因的祖父林孝恂,雖然少年清貧,但知識淵博,腦子好用靈活,很有變通的能力。 寫得一筆好字,字體飄逸中有力道,柔和中有剛勁,令人叫絕。在杭州做官時,他曾手書對聯:「書幌露寒青簡溼,墨花潤香紫毫圓」,但他只是一個教書先生,和蒲松齡一樣,在大戶人家做過教書先生,當時他的收入微薄,一年不過數十千制錢。錢不夠花那是肯定的了,孩子又多,他們家的生活非常簡樸。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於是他想通過科舉考試來改變情況,他的科舉之路走得很順暢。1889年,他參加科舉考試,中己丑科二甲第一百一十一名進士,與康有為同科,被授予翰林院編修。

林孝恂是聰明人,自己知道自己的家底,他考慮到在京城做官,免不了官場的規則,交往應酬,少不了許多開銷應酬,而自己的家底不厚,未必能如魚得水。於是,林孝恂想離開京到外就職。當時,外放有條捷徑,在翰林院年度甄別考試時只要故意寫錯一個字,考官即明白此人希望離京,林孝恂據此而行。經過一番打點,他很快便下放到地方做官。 林孝恂曾在金華、孝豐、仁和、石門、海寧諸州縣做過地方官,後來還做到了代理杭州知府。家庭就這樣慢慢的強大起來,有了杭州的宅院,林徽因也是就在這裡誕生了。林孝恂本來就是一位教書先生,又親見甲午戰爭中國慘敗,痛定思痛,認識到實學的重要,於是他非常重視教育,世代書香門第的林家從此書香更盛。

父親林長民

他是個實幹家者,喜歡讀書,除了讀正統的詩書之外,他還學習技藝,學習醫術,可謂是技多不壓身。林孝恂的這種學習態度,對後人深有影響。林孝恂在職場上順風順水時,不忘對自家孩子的教育,開始設立林家私塾,教導兒孫讀書。林家私塾中西合璧,設立東西兩齋,東齋傳授舊學,西齋傳授新學。 林徽因的長輩們,從小就打下了深厚的國學根基,又接受了新學的啟蒙,因此,眼界自然高於當世的人。林家的新學課程非常新潮,有林紓教四書五經,有林白水介紹地理天文,還有外籍老師華惠德、嵯峨峙來向孩子們傳授英文、日語。這種開明的教育方式,不但使自家的子女多有受惠,就是族中子弟,也多受滋養,林孝恂培養出了很多棟梁之材,家族中的子弟日後做成大事的不乏其人。林孝恂曾經資助過的赴日留學的學生,很多都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運動。

林徽因的祖母、林孝恂的夫人遊氏大家閨秀,貌美多才,才華橫溢,擅女紅,非常喜歡讀書,亦擅長書法,林孝恂與遊氏感情極。據說兩人還有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夫妻恩愛,白頭偕老。林孝恂當官卻從不納妾,夫唱婦隨,成了當時的一段佳話。 這樣的家庭給小孩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遊氏為林孝恂生了五女二男共七個孩子,林家可謂多子多福。

林覺民

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是林孝恂的長子,1906年赴日留學,不久回國,在杭州東文學校畢業後再度赴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習政治、法律。叔叔林天民,早年留學日本,學習電氣工程。大姑林澤民,嫁王永昕。二姑生一女後去世。三姑林嫄民,嫁給了當時頗有名氣的書法家,卓定謀,夫妻二人琴瑟和鳴。四姑母林丘民,嫁給了曾仙舟,這位是一個不走尋常路的人物,本來在銀行任職,前途無量,偏偏轉行去養蜜蜂,而且還養出了一番名堂。五姑林子民,嫁李石珊。 林徽因的堂叔林覺民、林尹民均為黃花崗革命烈士,他們都曾在林孝恂的私塾就讀過。

林孝恂有著平等的思想,從不以「女子無才便是德」禁錮眷屬。他倡導男女平等,女孩和男孩應該一樣接受教育。所以他家的女兒,除了先天聰明之外,後天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每個都能誦詩習字,出口成章。按照當時的標準,她們都是貌美的才女,是今天的白富美不能相比的。 林徽因幼時跟著祖父一起生活,受到了許多教導。林徽因的姑姑林澤民,更是對林徽因進行了最早的啟蒙教育,為林徽因日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6歲的林徽因,和父親同遊歐洲,在英國讀完中學,父親花重金為林徽因請鋼琴教師和英語教師。讓她擁有廣闊的心胸和更高的眼光和格局。結婚後又和丈夫一起赴美留學,學習美術和建築,共遊歐洲藝術寶庫。

林徽因

林徽因長輩為她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習條件,今天看來林家的教育經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或許你會羨慕她有這麼硬核的家庭,優秀的長輩。臨淵慕魚,不如退而結網,一針針一結結為孩子結一張優質的網。

參考文獻《林徽因傳》

相關焦點

  • 林徽因的3個特點,讓她成為民國眾才子心中的「白月光」!
    相信林徽因一定會名列前茅。現今提及林徽因,大多數人都會對她和著名詩人徐志摩之間的戀情緋聞津津樂道;會感慨著名哲學家金嶽霖為她終身未娶;也會羨慕中國近代思想啟蒙家、政治家梁啓超之子——中國近代建築學之父梁思成對她一生的深情與寵愛。可你知道嗎?事實上,不僅如此。
  • 林徽因51歲去世,她身體之所以不好,都是因為梁家的親戚
    林徽因是我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建築家,文學家和詩人,她出身名門,才貌雙全,而且深明大義,減輕勇敢,為國家和人民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世人所關注的永遠都是一些捕風捉影的感情傳聞,這對於滿腹才華一身學識的林徽因顯然是不公平的。因為身體不好,林徽因年僅五十一歲就去世了,其實她之所以心結難解,和梁家的親戚息息相關。
  • 養女當學林長民:林徽因的女神養成記
    1926年,22歲的林徽因在接受美國《蒙大拿報》時說:「在中國,一個女孩的價值完全取決於她的家庭。」 誠然,林徽因之所以能有後來的名望和成就,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她的家庭,尤其是她的父親林長民。
  • 為什麼林徽因註定會成為民國時期的傾城才女?
    也有人說,她是個矯情的女子,不知道為何還貼上了「綠茶」的標籤……「她是許多人夢中期待的白蓮,內心始終山明水秀,一清二白」,這便是作者白落梅在《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這本書中對林徽因做出的評價。也許大家還會問:「林徽因這一生到底最愛誰?」
  • 把林徽因納入女權的範疇討論,只怕她自己料想不到|林徽因逝世65周年
    彼時的林徽因一定未曾想過,自己會在一個「四月天」裡走完51歲的生命旅程,這個詞則長久地成為她的符號被人傳頌。2000年,《人間四月天》上映。這部講述徐志摩情感故事的電視劇掀起了一股「林徽因熱」,讓林徽因成為當下最受關注的「民國才女」之一,她與徐志摩、梁思成和金嶽霖的情感糾葛從此成為街頭巷尾的八卦談資。
  • 林洙為什麼要抹黑她的老師林徽因?知道真相後為林徽因感到氣憤!
    林徽因不僅在建築上有卓越的成就,在文學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但是林徽因卻是一個飽受爭議的女子。很多人說林徽因實質是一個綠茶。因為金嶽霖為她終身不娶,徐志摩也因為去看她的演講會遭遇事故死亡。而且據傳她在結婚後還對梁思成說:「我很痛苦,因為我同時愛上了兩個男人」。首先關於林徽因對梁思成說「我愛上了兩個人」這個故事是出自林洙的《梁思成林徽因與我》。
  • 林徽因徐志摩愛有多深 ?
    「我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混了半年,正感到悶想換路走的時候,認識了狄更生先生……第一次見著他是在倫敦國際聯盟協會席上,那天林宗孟先生演說,他做主席。第二次是宗孟寓裡吃茶,有他。」這是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橋》中的說法。林徽因《憶志摩》文中說,她初次遇見徐,是在徐初次認識狄更生先生的那次會見中。
  • 林徽因:萬古人間四月天
    事實上,她愛了徐志摩一生。  新婚之夜,梁思成問她,這個問題我只問一遍,以後再也不提,為什麼是我。  林徽因說,這個問題我要用一生來回答,準備好聽我了嗎。  多少林徽因小姐的忠實擁簇為這個典故沉吟良久,但我的解答是,她之所以沒有正面回答,是因為她根本不知道如何正面回答。
  • 《梁思成與林徽因》琉璃簷邊,林徽因
    —節選自 林徽因《深笑》《大公報·文藝副刊》1936一位建築學家的詩情畫意,一位詩人的建築解構。百層塔,飛鳥雀,轉風鈴,琉璃簷,搖雲天。在那無數個渴望能夠偶遇對象的時刻,是林徽因與徐志摩的浪漫,是林徽因與梁思成的雋永,是楊絳和錢鍾書的可愛平實,平靜了那時躁動的心境。這些文人圈的恩怨與八卦,滿是趣味。但是不夠的。從前都是讀林徽因的詩,淺淺的,從詩的角度理解詩,好像總是不盡的。我們需要一個比畫面更寬廣的,一個比背景更深遠的,站在詩人所站的地方,生活在詩人的生活裡,恐怕才能體會那麼幾絲的意境。
  • 張學良別有用心,請林徽因當私教,林徽因一個舉動讓他徹底死心
    林徽因堪稱是民國時期最有名的才女,而林徽因之所有名卻不僅僅是因為她的才華,更是因為她傾國傾城的美貌,還有她和徐志摩、金嶽霖的情感糾葛。徐志摩為她不惜和懷有二胎的原配夫人離婚,金嶽霖更是為她一生不娶,梁思成守護了她一輩子。
  • 真實的林徽因,遠比她的緋聞精彩
    林徽因少女時期就隨父親遊歷歐洲,20 歲與未婚夫梁思成雙雙留學,又眾望所歸地結為眷侶,學成歸國後為中國建築業開疆闢土,成為首批現代建築師兼頂級文藝圈 social queen 。毫無疑問,這樣的人生滿足了各種意義上的「令人豔羨」,類林徽因式的女性,在任何時代都是瑪麗蘇範本。
  • 林徽因:做一個潔淨的女子,心似蓮花開
    文/芨芨草在民國的才女中,林徽因是我很喜歡的一位。喜歡她的才情,更喜歡她作為女子,那份從心底的潔淨。人們提起林徽因,總免不了要提到她生命裡的三個男人:徐志摩、金嶽霖和梁思成。按理說,活在這三個男人之間的女人,怎麼樣都會讓人質疑她的為人。
  • 林徽因去世後,梁思成新妻取下她的遺像,林徽因女兒什麼反應?
    然而在林徽因去世之後梁思成卻不顧親朋好友的反對娶了林洙,有一次林徽因的女兒梁再冰掌摑繼母林洙,梁思成的反應卻出人意料。 天作之合,佳偶天成 在民國那個動蕩的年代,不僅出現了很多才子佳人,也同樣留下了很多愛情故事。被稱為民國四大美女之一的林徽因愛情故事更是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
  • 「圍攻」林徽因的眾生相
    在訪談中,主持人試圖讓林洙對林徽因給出一個評價:「……那他們(梁思成、林徽因)也不能真的成神仙啊,這些吃喝拉撒的事誰來管?在世俗的人眼裡,您覺得林徽因是一個好的太太嗎?」林洙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提到了林徽因好友費慰梅的評價「她是一個好朋友,但不是一個理想的家庭主婦」,表示林徽因對於家務事不是很擅長。
  • 紀錄片《梁思成與林徽因》合集
    人們傳說著他們不尋常的家世和學識,描述著她的美麗、才華、愛情,惋嘆著半個世紀前他對一座古城的痴迷與眷戀。眾多傳奇,讓他們離人們更近,而有時,卻又像是更遠……梁林家屬私人收藏,中外學者傾情講述;珍貴史料首次奉獻;一代傑出知識分子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一段將永遠被銘記的中國建築歷史……8集紀錄片《梁思成·林徽因》講述了「大時代背景下跌宕起伏的個人命運」:一對著名夫婦的人生軌跡和中國近現代的激蕩史密切交織。
  • 《梁思成與林徽因》分集
    真的很佩服林徽因了,她最大的成就絕對不是散文,而是建築,而且覺得徽因是很理智的人,她選擇了梁思成,是有自己很理性的考慮在裡面的。很明顯,徐志摩一代情聖,浪漫主義,在一起時會覺得浪漫,但是我覺得不是婚姻的合適人選。其實想想,婚姻雖然是一種承諾、一種責任,但是有時候好像世俗的道德太過於固執,雖然我也覺得婚姻的這份責任很重要,但是人就是會一生喜歡上不止一個人,那麼這種有界限的喜歡也不應當完全扼殺吧。
  • 她有梁思成對她寵愛,徐志摩對她思念,為何林徽因的女性緣很差
    林徽因1904年出生於浙江杭州,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和作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主要設計者之一,也是著名建築師梁思成的妻子。林徽因被稱為民國的才女,她有梁思成對她的寵愛,徐志摩對她的思念,還有金嶽霖為她的終生不娶,周圍的異性朋友也很多。
  • 原生家庭複雜,妻妾相爭,嫡女林徽因的童年並不幸福
    這是因為林徽因的原生家庭很複雜,她的生母何雪媛是她父親林長民的第二任妻子,而林長民還有一個愛妾程桂林。程桂林年輕美貌又善解人意,林長民很是喜歡程桂林。林長民和程桂林以及他們的幾個孩子住在前院,而何雪媛和女兒林徽因住在後院。這對於何雪媛來說,真是入了冷宮一般。 母親失寵後,聰明伶俐的林徽因就不得不很快成長起來,思想比成年人還要冷靜成熟,她明白她父親的愛是需要爭取的。林徽因天生麗質,冰心聰明,林長民雖然不喜歡何雪媛,但是他很喜歡女兒林徽因。
  • 林徽因:你是人間四月天
    中新社發 何川 攝之所以會被那麼多文人學子稱為才女,林徽因必定是才華橫溢的。林徽因則在中國的文藝復興時期脫穎而出的一位多才多藝的人。她在建築學方面的成績,無疑是主要的,然而在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等方面,也都有所建樹」。 一個人,一本書,一杯茶,一簾夢。
  • 《林徽因經典文集》:致蓮的女兒——林徽因
    在這個家,或者她所在的任何場合,所有在場的人總是全都圍繞著她轉」關於林徽因的評價從來都是多彩多樣,仿佛每一個人眼裡的她都不是全部的她,不是因為別人看她不透,而是她擁有太多的驚喜,太多的魅力——這樣的女子就註定不會平凡,她打破了世俗很多對於才女,對於大家閨秀,甚至對於一個女人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