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紀中看上《王道劍》 建文帝出亡寧德或拍成影視

2021-02-08 東南網寧德站

  


   《王道劍》籤售會

  東南網寧德9月4日訊(本網見習記者 陳虹虹)今日上午,臺灣著名武俠小說家劉兆玄先生蒞臨寧德,舉辦他耗時15個月創作的88萬字的新作「江湖與廟堂之間---《王道劍》」籤售活動,與著名導演張紀中及現場的武俠迷們一起暢聊江湖與王道,武俠與文學等話題。

  劉兆玄與鄭民生主席於2012年6月走訪上金貝、支提寺,得知600年懸案建文帝逃亡之事在寧德有了驚人的發現,觸發了他的創作激情。「我是一邊寫稿一邊布局,整個過程一氣呵成,3000多張手稿,從未因為寫得不好而丟棄。好像是都已經安排好了,而我只是執筆將之寫出來。」年過七旬的劉兆玄先生在談起此次創作時依然熱情澎湃。

  據悉,《王道劍》以明朝「靖難之役」為創作背景,融合了寧德市建文帝蹤跡文化的研究成果,書寫了一樁600年懸案——建文帝失蹤案。該書是章回體歷史武俠作品,繁體字本於今年5月在臺灣面世,簡體字本近日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共分《乾坤一擲》、《大戰天竺》、《雲錦袈裟》、《王道無敵》四冊。

  「它不同於以往的武俠小說,是以歷史作為背景,對於《王道劍》來說,歷史是它的主角,而我就是在歷史當空填補空白。以往的武俠與武學往往將佛、道視為最高境界,而《王道劍》的『王道』來源於孟子的王道即「以德行政者王」的儒家思想,是21世紀思維的整合,代表了中華文化的文藝復興,是與時俱進的。」劉兆玄解釋道。

  「歷史、武俠、王道的思想和文化作為書中的三個主軸,描繪出一出與真實歷史環環相扣的武俠世界。」劉兆玄指出,在建文帝逃亡的過程中,需要尋找一個隱蔽的地方進行躲藏。三都澳複雜的海域、崇山峻岭的地形成為理想的避難所,寧德因此在書中多次出現。

  著名導演張紀中先生在看了《王道劍》之後,對於建文帝逃亡的千古之謎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書中描繪的場景仿佛有了視覺上的感受,一幕幕仿佛呈現在眼前,接下來《王道劍》很有可能作為影視作為搬上熒幕,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會上,市政協主席鄭民生發表致辭,希望藉助《王道劍》這部作品,進一步深化兩岸三地的文化交流,掀起共同探索歷史之謎的新高潮。

  活動的最後,武俠小說迷們在活動現場排起了長龍請劉兆玄先生籤售。「我特別喜歡劉兆玄先生,而且他的新書《王道劍》寫的恰恰是跟我們寧德有關的建文帝逃亡的故事,所以也想從小說中探索一下這個600年謎題的真相。」專程過來參加籤售會的楊先生對高興地記者說道。

  


   火爆的籤售會現場

  


   籤售會現場

  


   劉兆玄先生致辭

  


   著名導演張紀中致辭

相關焦點

  • 劉兆玄武俠小說《王道劍》在寧德舉行籤售會
    作者分享:  我與寧德很有奇緣  在籤售會現場,著名導演張紀中對該書給予極高評價,他預測該書在上官鼎停筆多年後必將掀起一個新的熱點,他祝福小說能發行成功,並與全場參與者分享一個設想,希望參與該書後續在影視等方面的發展工作。
  • 歷史武俠劇《王道劍》與明建文帝出亡地之二十五個謎(一)
    電視劇《王道劍》改編自臺灣前「行政院」院長、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著名武俠小說作家劉兆玄(筆名上官鼎)長篇武俠小說《王道劍》,小說根據明朝「靖難之役」和「明建文帝出亡福建寧德說」的歷史背景創作。寧德是「明建文帝出亡地」,經過有關專家的實地調查與田野考古,形成了25組環環相扣的證據鏈。
  • 劉兆玄《王道劍》書寫歷史懸案 兩岸共探建文帝迷蹤
    據介紹,《王道劍》以明朝「靖難之役」為主軸,加入寧德市建文帝蹤跡文化研究成果,同時將儒教與王道精神相融合,書寫歷史懸案。該書約88萬字,繁體字本今年5月在臺灣面世,共分《乾坤一擲》、《大戰天竺》、《雲錦袈裟》、《王道無敵》四冊。  「沒有寧德之行,就沒有《王道劍》。」劉兆玄說,奇緣讓他不但來了一次、兩次,說不定還有三次、四次到寧德來。
  • 建文帝南逃寧德之謎有戲!兩岸將投資5億臺幣合拍電視劇《王道劍》
    ,宣布兩岸將合拍電視連續劇《王道劍》。廖慧娟 攝  《王道劍》改編自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筆名「上官鼎」)創作的同名歷史小說。該書以明朝「靖難之役」為創作背景,融史入俠,書寫了一段與真實歷史環環相扣的武俠世界,並根據近年福建寧德歷史學者最新考古發現,揭開明朝建文帝失蹤之謎。小說於2014年出版發行,在海峽兩岸熱銷。
  • 【微訊】臺灣武俠小說家劉兆玄蒞寧籤售武俠新作《王道劍》
    《王道劍》受到讀者熱捧  寧德蕉城在線(黃鉦平 林煥新)見證兩岸文緣,共探歷史之謎。9月4日,臺灣著名武俠小說家劉兆玄先生蒞臨寧德萬達嘉華酒店,舉辦他封筆長達46年後「重出江湖」,歷時15個月創作完成的武俠小說新作《王道劍》的籤售活動。市、區領導鄭民生、劉登健、黃家盛、王世雄、孫煥春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了籤售會儀式。
  • 建文帝下落新考
    最近很多年紀超過30歲,喜歡武俠小說的同學注意到,已封筆多年的著名武俠小說作家,年過七旬的臺灣前「行政院院長」劉兆玄再度以「上官鼎」為筆名,創作了長篇武俠小說《王道劍》。 這本小說的靈感來自於福建寧德2008年發現的一座神秘的古墓,也由此以明朝「靖難之役」為主軸,加入近年福建寧德歷史學者最新考古發現,揭秘了明朝建文帝失蹤之謎。
  • 靖難之役後,建文皇帝下落何處?福建寧德:我們有兩個證據
    京城中火光沖天,待火勢被撲滅後,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眾人發現幾具燒焦屍體,太監們供認這就是建文帝、皇后等人。但面目全非的屍體誰能相信太監所言是真?多數學者認為建文帝在「靖難之役」中並未被燒死,而是出亡了。去了何處?福建寧德方面曾提出了兩個證據,認為建文帝去了寧德。這兩個證據如下:
  • 上官鼎重出江湖 王道劍藏鋒圓融
    故事懸疑之處,常常是某一個歷史事件,經過故事人物的努力,歷史幾乎改變,但是這些努力終於失敗,「歷史」還是我們已知的情況。大仲馬小說中人物的性格,各有細密的描寫,而「情」字,也常是英雄面臨的命運關口。   《王道劍》的歷史背景,是明成祖與建文帝之間的鬥爭;所有的故事發展,於「靖難之變」有相當詳細的敘述,而主要的情節,則是中國的江湖俠士,如何面對印度天竺武士的挑戰,終於因為一個年輕的主角,修成「王道劍」而取得勝利。   明史研究中,「建文史學」是一個聚訟的課題。燕王與建文帝的權力鬥爭,燕王勝利;勝利者壟斷髮言權。
  • 兩岸將合拍電視劇《王道劍》
    2015年第一屆海峽兩岸影視節目展26日在臺北開幕,大陸九洲文化傳播中心與臺灣吉富文創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宣布兩岸將合拍電視連續劇《王道劍》。《王道劍》改編自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筆名「上官鼎」)創作的同名歷史小說。該書以明朝「靖難之役」為創作背景,融史入俠,書寫了一段與真實歷史環環相扣的武俠世界,並根據近年福建寧德歷史學者最新考古發現,揭開明朝建文帝失蹤之謎。小說於2014年出版發行,在海峽兩岸熱銷。
  • 大家 上官鼎和他的「王道劍」
    《王道劍》的歷史背景,是明成祖與建文帝之間的鬥爭;所有的故事發展,於「靖難之變」有相當詳細的敘述,而主要的情節,則是中國的江湖俠士,如何面對印度天竺武士的挑戰,終於因為一個年輕的主角,修成「王道劍」而取得勝利。
  • 上官鼎新作《王道劍》「靖難之變」背後的江湖史事
    一段歷史懸案引出的武俠傳奇2012年,劉兆玄為踐與亡友陳棠華之約,造訪陳棠華生前在福建寧德市創建的公司時,意外見到寧德當地幾名文史工作者,聽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明朝第二個皇帝建文帝的下落之謎,在寧德有了新的發現。明史研究中,「靖難之變」後建文帝的下落是一大懸案。
  • 71歲上官鼎推武俠新作《王道劍》 88萬字一氣呵成
    如今,71歲的劉兆玄怎麼會再想到「重出江湖」,寫這部《王道劍》?  歷史懸案 紀念亡友引出的武俠  劉兆玄告訴江南時報記者,2012年,他為踐與臺灣大學化學系的同學及亡友陳棠華之約,造訪陳生前在福建寧德市創建的公司時,意外見到寧德當地幾名文史工作者,聽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明朝第二個皇帝建文帝的下落之謎,在寧德有了新的發現。
  • 上官鼎封筆46年重出江湖 臺灣前行政院長劉兆玄發《王道劍》
    封筆46年的臺灣武俠小說作家劉兆玄昨日下午來到首都圖書館,再度以「上官鼎」為筆名「重出江湖」,發表了長篇武俠小說《王道劍》。被書迷們稱為「劉大俠」的劉兆玄於2012年開始寫作《王道劍》,歷時15個月,全文長近百萬字,共四部,耗費了3000張稿紙,2014年在兩岸出版。
  • 臺灣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會長、電視劇《王道劍》原著作者...
    臺灣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會長、電視劇《王道劍》原著作者劉兆玄先生一行蒞臨九洲音像出版公司 2019年01月31日 22:42:00來源:九洲音像出版公司
  • 【熱帖】網友強烈推薦上官鼎新作《王道劍》,大呼「根本停不下來」
    編者按:自17歲始寫武俠小說的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著名武俠小說作家劉兆玄,「金盆洗手」46年後,再度以「上官鼎」為筆名,創作以反映明朝第二帝建文帝南逃寧德為主要情節的長篇武俠小說《王道劍》。  @Jerryhongli:上官鼎新作,王道劍到手了,書質量還不錯。
  • 兩岸合作歷史傳奇電視劇《王道劍》項目在京啟動
    中國臺灣網3月30日北京訊 由九洲文化傳播中心全力打造、臺灣吉富投資控股集團參與合作拍攝的古裝歷史武俠電視劇《王道劍》日前在京正式啟動。  19日,受九洲文化傳播中心主任徐尚定邀請,臺灣吉富投資控股集團總裁劉吉人先生一行赴京,洽談共同出資合作拍攝電視劇《王道劍》事宜。
  • 建文帝朱允炆下落終於找到了
    建文帝朱允炆下落終於找到了
  • 上官鼎:《王道劍》是創造儒家的武學
    回歸之作《王道劍》裡,明代靖難之役是個外衣,一個少年成為大俠的故事也不是單純的線索,小說的內核是劉兆玄近年來常常思考、宣講的理念「王道」———在他那裡是一個和「霸道」相對、解決21世紀諸多問題的理念。歷史學家許倬雲評價說:「本書著者,聰明正直,豁達大度。他曾經秉持大政,立經國濟民的宏願。
  • 朱允炆的墓被尋找到,600年前建文帝的下落總算水落石出
    明惠帝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史又稱其為建文帝。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