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劍》籤售會
東南網寧德9月4日訊(本網見習記者 陳虹虹)今日上午,臺灣著名武俠小說家劉兆玄先生蒞臨寧德,舉辦他耗時15個月創作的88萬字的新作「江湖與廟堂之間---《王道劍》」籤售活動,與著名導演張紀中及現場的武俠迷們一起暢聊江湖與王道,武俠與文學等話題。
劉兆玄與鄭民生主席於2012年6月走訪上金貝、支提寺,得知600年懸案建文帝逃亡之事在寧德有了驚人的發現,觸發了他的創作激情。「我是一邊寫稿一邊布局,整個過程一氣呵成,3000多張手稿,從未因為寫得不好而丟棄。好像是都已經安排好了,而我只是執筆將之寫出來。」年過七旬的劉兆玄先生在談起此次創作時依然熱情澎湃。
據悉,《王道劍》以明朝「靖難之役」為創作背景,融合了寧德市建文帝蹤跡文化的研究成果,書寫了一樁600年懸案——建文帝失蹤案。該書是章回體歷史武俠作品,繁體字本於今年5月在臺灣面世,簡體字本近日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共分《乾坤一擲》、《大戰天竺》、《雲錦袈裟》、《王道無敵》四冊。
「它不同於以往的武俠小說,是以歷史作為背景,對於《王道劍》來說,歷史是它的主角,而我就是在歷史當空填補空白。以往的武俠與武學往往將佛、道視為最高境界,而《王道劍》的『王道』來源於孟子的王道即「以德行政者王」的儒家思想,是21世紀思維的整合,代表了中華文化的文藝復興,是與時俱進的。」劉兆玄解釋道。
「歷史、武俠、王道的思想和文化作為書中的三個主軸,描繪出一出與真實歷史環環相扣的武俠世界。」劉兆玄指出,在建文帝逃亡的過程中,需要尋找一個隱蔽的地方進行躲藏。三都澳複雜的海域、崇山峻岭的地形成為理想的避難所,寧德因此在書中多次出現。
著名導演張紀中先生在看了《王道劍》之後,對於建文帝逃亡的千古之謎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書中描繪的場景仿佛有了視覺上的感受,一幕幕仿佛呈現在眼前,接下來《王道劍》很有可能作為影視作為搬上熒幕,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會上,市政協主席鄭民生發表致辭,希望藉助《王道劍》這部作品,進一步深化兩岸三地的文化交流,掀起共同探索歷史之謎的新高潮。
活動的最後,武俠小說迷們在活動現場排起了長龍請劉兆玄先生籤售。「我特別喜歡劉兆玄先生,而且他的新書《王道劍》寫的恰恰是跟我們寧德有關的建文帝逃亡的故事,所以也想從小說中探索一下這個600年謎題的真相。」專程過來參加籤售會的楊先生對高興地記者說道。
火爆的籤售會現場
籤售會現場
劉兆玄先生致辭
著名導演張紀中致辭